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敬倫
論文名稱: 一所兒童中心學校經營的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the School Management of a Child-Centered School
指導教授: 潘慧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2
中文關鍵詞: 兒童中心學校經營
英文關鍵詞: child-centered, school manage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7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兒童中心學校的經營情況,所選取的研究對象是一所含納國中、國小、幼稚園於同一校內的私立小型學校,所採用的研究取徑是質性個案研究,並透過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實徵資料。研究目的包括探究個案學校的兒童中心教育理念,暸解其如何在學校經營中落實教育理念,以及分析在學校經營中落實教育理念所面臨的困境與因應之道,最後歸納研究發現,提出未來教育研究的相關建議。

    綜合言之,研究本個案學校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兒童中心教育理念關注於學生的適性學習、階段發展、權益維護與環境的影響等四面向。
    二、教育領導著重於兒童中心教育理念的宣達、理念落實後的視導以及教師專業成長的工作。
    三、行政運作是透過各部門的互助合作與支援性的措施來協助兒童中心教育理念的落實。
    四、多元的課程安排與特殊的教學常模彰顯兒童學習的主體性。
    五、適切的空間規劃與時間安排有利兒童的身心發展。
    六、制度與人的配合是影響教育理念落實的關鍵。
    七、師資的高流動率與理念內化不易是學校經營的主要困境。
    八、暢通溝通管道與多方獎勵是因應困境的重要策略。
    九、關鍵領導者因應不同的時空脈絡調整學校的經營方向。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對國民中小學、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對國民中小學的建議
    (一)對個案學校的建議
    1. 強化教職員對學校教育理念的認同感。
    2. 加強人際溝通與資訊交流。
    3. 建立學習社群。
    4. 思考學校未來發展並尋求支援。
    (二)對其他學校的建議
    1. 關注學生在受教歷程中的主體性。
    2. 建立理念分享的平台。
    3. 定期評鑑教育理念落實的情況。
    4. 加強資深教職員師徒制的建立。

    二、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協助推廣各校的教育理念。
    (二)給予不同理念與特色的學校適當補助。
    (三)針對不同類型的學校建立適切的評鑑標準。

    三、對後續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可從微觀的面向探討學校教育理念的落實,如教師或學生的觀點。
    (二)可針對不同理念與特色的學校進行學校經營的研究。
    (三)以參與者角色,進行行動研究。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management of a child-centered school. This case study chooses a private and small school named Star-star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Star-star school caters children of junior high school, elementary school and kindergarten.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are used to collect empirical data. There are four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1) to investigat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the child-centered school; (2) to understand how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is practiced in school management; (3)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educational concept in school management and find out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4) to provide suggestions on educational reform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findings of this cas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child-centered concept focuses on adaptive learning, developmental stages, maintenance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2.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ocuses on the promotion of child-center concept, the supervision after practicing the concept, 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3.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helps to carry out the child-center concept by cooperation among every department and some supportive measures.
    4. Multiple curriculum arrangements and special teaching models strengthen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their learning process.
    5. Appropriate space and time arrangement is helpful to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6.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system and people is the key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7. High mobility of teachers and difficulty in internalizing educational concepts are the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of Star-star school.
    8. Improving ways of communication and providing various rewards are important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9. The key leader adapts the direction of school management to different context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further studies are as follows:

    1. Suggestions for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1)Suggestions for Star-star school.
    (a)Enhance staff’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the school.
    (b)Enha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c)Set up learning communities.
    (d)Plan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searching for assistance.
    (2)Suggestions for other schools.
    (a)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b)Set up a platform for sharing educational concepts.
    (c)Evaluate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regularly.
    (d)Build up a mentoring system.
    2.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1)Promot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s of other schools.
    (2)Give proper subsidies to school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features.
    (3)Setting appropriate standards of evaluati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s.
    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1)Explore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from a micro viewpoint, such as teachers’ or students’ points of view.
    (2)Conduct surveys on school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features.
    (3)Adopt action-research approach from a participant’s point of view.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兒童中心教育理念的相關論述…………………………9 第二節 兒童中心教育理念的實踐經驗……………………… 20 第三節 學校經營的相關論述………………………………… 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57 第三節 研究步驟……………………………………………… 65 第四節 研究資料處理………………………………………… 67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69 第六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71 第四章 星星學校的兒童中心教育理念與經營…………………… 73 第一節 星星學校的兒童中心教育理念……………………… 73 第二節 星星學校的經營……………………………………… 85 第三節 星星學校經營的困境與因應策略……………………1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79 第一節 結論……………………………………………………179 第二節 建議……………………………………………………185 後記:研究者反思……………………………………………………191 參考文獻………………………………………………………………195 壹、中文部分……………………………………………………195 貳、西文部分……………………………………………………201 附錄……………………………………………………………………203 附錄一 觀察時間表……………………………………………203 附錄二 正式訪談時間表………………………………………204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205 附錄四 正式訪談大綱…………………………………………206 附錄五 文件資料表……………………………………………212 表 次 表3-1 已離職的學校成員…………………………………………… 64 表3-2 現職的學校成員及家長……………………………………… 65 表3-3 資料代碼與意義一覽表……………………………………… 69 表4-1 各校教職員待遇一覽表………………………………………174 圖 次 圖3-1 研究流程圖…………………………………………………… 53 圖4-1 教學大樓與旋轉滑梯…………………………………………134 圖4-2 菜圃與週邊環境………………………………………………137 圖4-3 鞋櫃旁的球架…………………………………………………147 圖4-4 教室內的佈置…………………………………………………155 圖4-5 走廊間的佈置…………………………………………………159 圖4-6 教室外的學生作品……………………………………………160 圖4-7 假山魚池與週邊環境…………………………………………163

    壹、中文部分
    丁碧雲(1996)。陳鶴琴先生的教育事蹟-「活教育」運動啟蒙者。社會教育年刊,48,39-44。
    王建正(2001)。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效率評鑑指標之研究-DEA評鑑模式。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靜珠(1996)。陳鶴琴先生之教育思想與實踐。國教輔導,35(3),10-15。
    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1983a)。陳鶴琴教育文集-上卷。北京市:北京出版社。
    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1983b)。陳鶴琴教育文集-下卷。北京市:北京出版社。
    白寶貴(1997)。開放教育的理念與課程設計。載於黃政傑(主編),開放教育的理念與實踐(頁26-54)。台北市:漢文。
    任美珍(1998)。領導動能大躍進。管理雜誌,283,70-73。
    江文雄(1996)。學校經營概念與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35,11-15。
    余振民(譯)(1997)。Roy Wilkinson著。教育的藝術-世界性的華德福教育。台北縣:光佑。
    吳宗立(2000)。學校發展與永續經營的動力:學習型組織。國教天地,142,72-78。
    吳怡靜(1998)。教導型組織-發動領導高能量。天下雜誌,201,114-117。
    吳明清(2001)。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芝儀(譯)(2001)。R. C. Bogdan,& S. K. Biklen著。資料分析。載於黃光雄(主編),質性教育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頁219-263)。嘉義市:濤石。
    吳雨錫(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建華(2003)。國民小學推動組織學習之個案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4)。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欲豐(2004)。南投縣國姓鄉柑林村社區家長對於學區國小學校經營期望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清山(1997)。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國教月刊,43(5),1-7。
    吳清山(1999)。教育革新與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研究。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台北市:五南。
    吳淑環(1997)。日本小學實施開放教育教學的具體策略。載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日本經驗(頁115-117)。高雄市:復文。
    吳惠櫻(2003)。台北市立高級中等學校經營效率與生產力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麗花(1997)。日本開放教育學校的生活指導-記緒川。載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日本經驗(頁172-174)。高雄市:復文。
    李平漚(譯)(1989)。Jean Jacques Rousseau著。愛彌兒(Emile)。台北市:五南。
    李永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台北市:遠流。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2002)。組織行為學。台北市:華泰。
    李園會(1995)。尼爾的夏山學校。台北市:五南。
    杜佩珊(2004)。「學科課程論點」與「兒童中心課程論點」思辯:兩位國小教師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汪成琳(2001)。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尚容安(譯)(2001)。Robert K. Yin著。個案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s)。台北市:弘智。
    林天祐(1998)。教導型組織-創造教育永續成功的發動機。教育資料與研究,23,61-64
    林天祐(2000)。教育行政革新。台北市:心理。
    林木村(2002)。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經營管理再造工程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玉体(1997)。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市:文景。
    林玉体(2002)。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市:三民。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99-221)。高雄市:麗文。
    林松(2002)。學校經營的知與行─我在朝山國小的1155個日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郁絲、張永宗(2001)。組織變革運動之趨向及其在學校行政領導上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12,15-23。
    林家惠(2004)。國小主題式統整課程發展研究-兒童中心取向。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偉人、林進材(主編)(1998)。開放的學校規劃與經營。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彩盆(2003)。台東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學校經營的困境與轉機。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新發(1998a)。從學校經營的觀點談如何促進教育品質的提昇。中等教育,49(4),3-6。
    林新發(1998b)。學習型組織與學習型學校。國民教育,39(2),11-18。
    林新發、邱國隆、王秀玲(2004)。學習型組織在國民中小學之應用。國民教育,44(3),62-79。
    邱如美(譯)(2004)。N. M. Tichy&N. Cardwell著。教導型組織:奧林匹克級的雙螺旋領導。台北市:天下。
    邱明昌(2000)。校長學校經營的理論與實際-邱明昌的辦學歷程之自我思辨。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洪福財(2005,11月)。陳鶴琴的活教育思想深耕-江西幼師的創設與實踐。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舉辦之「2005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光碟(頁1237-1260),台北市。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頁141-158)。台北市:巨流。
    唐宗浩(2006)。關於台灣的另類教育。載於唐宗浩、李雅卿、陳念萱(主編),另類教育在台灣。(頁19-38)。台北市:唐山。
    孫本初(1995)。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運用。人事月刊,21(1),27-31。
    孫志麟(2004)。開啟專業學習的新視窗:教師的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6,5-18。
    徐宗林(1990)。現代教育思潮。台北市:五南。
    徐宗林、周愚文(1997)。教育史。台北市:五南。
    徐宗國(譯)(1997)。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市:巨流。
    徐明和(2000)。新設國民小學學校經營之研究─以雲林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秦夢群(1999)。營造學習型組織學校:教育行政人員應有的體認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27,9-12。
    馬榮根(譯)(1992)。Maria Montessori著。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台北市:五南。
    高建民、單文經(2002)。學校時間運用的革新。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253-278)。台北市:學富。
    高敬文(1976)。開放的教育—中國化之展望。屏東縣:東益。
    張亦華(1997)。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台北市:學富。
    張添洲(2003)。學校經營與行政。台北市:五南。
    張德銳、丁一顧、簡賢昌(2005)。優秀中小學校長辦學經驗之訪談研究。初等教育學刊,21,1-21。
    張慶勳(1999)。學校經營企業化之挑戰與展望。國教天地,132,71-76。
    梁曉毅(2004)。國民中學學生教導型組織理念與成就動機及助人行為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畢恆達(2005)。權力、性別與空間:校園空間中人權實現之可能。教育研究月刊,136,5-9。
    莊昌憲(2000)。仁愛多達‧魯谷塔雅部落家長對於學區國小學校經營期望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許燿鴻(2003)。應用資訊科技於提升學校經營績效之影響因素-以雲林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進隆(譯)(1994)。P. Senge著。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市:天下。
    郭慶發(2006)。國民小學教導型組織技術、學校營運策略與組織良性教導循環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向明(2002a)。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
    陳向明(2002b)。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竹均(譯)(2002)。Alexander S. Neill著。教育子女的桃花源:夏山學校。台北市:尼羅河。
    陳伯璋、盧美貴(1987)。尼爾與夏山學校。台北市:遠流。
    陳伯璋、盧美貴(1991)。開放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香(2002)。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根深(2002)。國民小學行政組織結構調整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以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慧瑜(1997)。日本開放教育課程設計特色。載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日本經驗(頁97-99)。高雄市:復文。
    陳靜音(2005)。學校班親會的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35,14-25。
    彭淑珍(1998)。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國民中學行政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鏇(2003)。水患對學校經營影響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光宗(2005)。以兒童為主體的校園環境與空間設計。教育研究月刊,136,66-82。
    曾清來(2001)。私立高中職學校經營策略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曾增福(2003)。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志民(2002)。學校空間革新的規劃。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279-330)。台北市:學富。
    湯蔓娳(2003)。花蓮縣小型學校校長學校經營策略及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服賜(1995)。從都市規劃觀點探討小班小校化。教改通訊,13,27-28。
    黃海清(1999)。國民小學建立學習型組織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富順(2000)。學習型組織 緣起、意義、特性與實施。台灣教育,593,16-25。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楊文貴、游琇雯(2006)。主流與另類之間-人文國民中小學的專業教育實踐。研習資訊,23(3),33-40。
    楊思偉(1997)。日本開放教育的現況與趨勢。載於黃政傑(主編),開放教育的理念與實踐(頁325-336)。台北市:漢文。
    楊淑杏(2002)。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經營效率之評估-DEA之應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葉振學(1995)。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方式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葛小嫻(1999)。兒童本位教育-一所幼兒園父母、教師幼兒教育觀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甄曉蘭(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務策略。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41-171)。台北市:學富。
    甄曉蘭(2004)。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頁53-72)。台北市:學富。
    劉仲成(2004)。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專業發展與組織績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慶輝(1997)。鼻頭、南雅漁村家長對於學區國小學校經營期望之個案研究-一位漁村小學校長的觀察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慧玲(2002)。緒論:學校革新的脈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47)。台北市:學富。
    潘慧玲(2004)。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34)。台北市:高等教育。
    蔣玉嬋(2002)。學習型組織 與組織文化之探討。社教雙月刊,102,26-36。
    蔡文杰(2001)。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混沌現象敏銳度及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百昌(2001)。家長學校選擇權與公私立學校經營特性。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俊傑(2004)。領導新趨勢:教導型組織。教育研究月刊,124,84-95。
    蔡培村、孫國華(1998)。學校經營的基本概念。載於蔡培村(主編),學校經營與管理。(頁1-23)。高雄市:麗文。
    鄭崇趁(1997)。學習型組織理論對於教育行政的啟示。學生輔導,50,10-17。
    鄭彩鳳(1998)。時間管理。載於蔡培村(主編),學校經營與管理。(頁57-91)。高雄市:麗文。
    鄭端容(1999)。小學校長營造學習型學校的具體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27,17-19。
    鄧運林(1997)。開放教育新論。高雄市:復文。
    鄧麗君、廖玉儀(譯)(1998)。Frans Carlgren著。邁向自由的教育:全球華德福教育報告書(Erziehung zur Freiheit)。台北縣:光佑。
    盧美貴(1995)。夏山學校評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盧美貴(1997)。開放教育的理念與課程設計。載於黃政傑(主編),開放教育的理念與實踐(頁3-25)。台北市:漢文。
    盧美貴、廖雪珍(譯)(1988)。緒川學校-開放式的個別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盧智敏(2002)。國中校園空間改造行動研究之方案教學計畫-以台北縣立樹林高中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盧福海(2003)。以組織學習觀點探討學校經營策略-以台北市私立高中職為例。私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薛曉華(譯)(2002)。Ronald E. Koetzsch著。學習自由的國度-另類理念學校在美國的實踐(The Parents’ guide to alternative in education)。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簡淑真、黃迺毓(1988)。幼兒教育理論。教育研究集刊,13,1-28。
    簡毓玲(2000)。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建忠(2000)。綜合高中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魏惠娟(1998)。學習型組織的迷思與省思。成人教育,43,35-43。
    魏駿吉(2001)。財務自主性對學校經營效率影響之研究-以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為例。私立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明燦(2001)。發展以學習型組織為核心的學校組織。教育資料與研究,40,32-36。
    蘇順發(2002)。教學革新的理念與實踐:以國中英語教學為例。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201-250)。台北市:學富。

    貳、西文部分
    Archer, R. L. (Ed.). (1964). Emile, Julie and other writings. New York: Woodbury.
    Blow, S. E. (2000). Symbolic education: A commentary on Froebel’s “Mother Play”. Bristol, United Kingdom: Thoemmes.
    Chattin-McNichols, J. (1992). The Montssori controversy. New York: Delmar.
    Claydon, L. F. (Ed.). (1969). Rousseau.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wey, J. (1963).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Collier Books.
    Fidler, B., & Bowles, G. (1989). Effective local management of schools: A strategic approach. London: Longman.
    Froebel, F. (2000). Education by development (J. Jarvis, Trans.). Bristol, United Kingdom: Thoemme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3)
    Froebel, F. (2000). Pedagogics of the kindergarten (J. Jarvis, Trans.). Bristol, United Kingdom: Thoemme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99)
    Hersey, P., & Blanchard, K. H. (1988).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erzberg, F.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Cleveland, OH: World.
    Hughes, J. L. (2000). Froebel’s educational laws for all teachers. Bristol, United Kingdom: Thoemmes.
    Jones, J. (2005). Management skills in schools. London: Paul Chapman.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Montessori, M. (1965). The advanced Montessori method volume 1 (J. McDermott, Trans.). New York: Schocke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17)
    Montessori, M. (1966). Dr. Montessori’s own handbook. Cambridge: Bentley.
    Montessori, M. (1967). The Montessori method (E. George, Trans.). Cambridge: Bentle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12)
    Montessori, M. (1971). The Montessori elementary material (A. Livingston, Trans.). Cambridge: Bentle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17)
    Neill, A. S. (1960). Summerhill: A radical approach to child rearing. New York: Hart.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erry, R. (Ed.). (1967). Bertrand Russell, A. S. Neill, Homer Lane, W. H. Kilpatrick. New York: Macmillan.
    Piaget, J. (1997).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 (Marjorie and R. Gabain, Trans.). London: Routledg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6)
    Rallis, S. F., & Rossman, G. B. (1998). 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gers, C. R. (1983).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 Columbus, OH: Merrill.
    Rousseau, J. J. (1956). The Emile of Jean Jacques Rousseau (W. Boyd, Tran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762)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