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偉欣
Yu, Wei-Hsin
論文名稱: 論朱子「惡」之根源以探析其心性工夫論的繼承與開展
論朱子「惡」之根源以探析其心性工夫論的繼承與開展
指導教授: 黃瑩暖
Huang, Ying-Nuan
口試委員: 楊自平
Yang, Zi-Ping
蔡家和
Tsai, Chia-He
黃瑩暖
Huang, Ying-Nuan
口試日期: 2022/06/1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朱熹惡之根源心性論工夫論氣稟心失其職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41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5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宋明儒者繼先秦儒學進一步在心性論方面有更精深細微的思考與建構,對於人之所以會為惡的原因深入關注與探討。朱子特重「氣質之蔽」對人產生的影響與限制,思考如何使人「去惡」以為善,因而發展出自身獨特的心性理論,並建立以「對治氣稟」為核心的修養工夫。故本文即由朱子論「惡」的根源來探析其心性論與工夫論之建立。
    朱子之思想遠承先秦儒家,近承北宋儒者,為宋代理學之集大成者,是故其對於「惡」之根源的思考與理解,亦應有承繼先儒而進一步開展與轉化。因此本文第二章先針對朱子在「惡」之根源的思考,如何繼承與回應先儒進行探討。藉此掌握朱子對「惡」之思考,以及其心性工夫論的思想背景與形成軌跡。
    本文第三章探討朱子如何論述「惡」之根源,以藉此建立自己的心性理論。首先以「延平之教」與「中和新舊說」為核心,來探析朱子思想之形成歷程與其對惡之觀點的關聯。再者分別就「心為一身之主」與「性為氣質之性」兩個部分來探析朱子如何論「惡」之根源。在「心有善惡,性無不善」的思想架構下,朱子既保住人之所以能為善的根源,同時對於人在現實之中如何會為惡的問題亦給出說明:「心」沒有發揮其道德省思之本職,使性理受氣稟之限制而無法完全彰顯。由於朱子之「心」為一涵具「性理」與「氣稟」之整體,因此不僅只是「應該」為「惡」負責的「認知主體」,實亦具有「道德主體」的意涵。此外朱子強調論「性」必須要兼論「道德善性」與「氣稟」兩方面,其以「本然之性」為人天生本有的道德善性,以「氣質之性」為「本然之性墮在氣質之中」;旨在說明「本然之性」一旦墮入「氣質」中便會受其影響而導致呈顯之時或有所偏,故有人為善有人卻不善。此外朱子亦主張人無論氣稟之清濁昏明,皆能突破氣質的限制而向外呈顯本然善性,故其並非以「氣稟」為「惡」之根源。
    本文第四章針對朱子「主敬涵養」、「格物窮理」兩大工夫修養進行析論。朱子主張「敬」之工夫通貫動靜,能使人「心」挺立而做主宰;因此人要時時「敬」以存養與察識,使此「心」未發時不因氣稟而昏昧,已發時不受外物牽引而放縱,方能去惡為善。又朱子要人做「格物致知」之工夫,在「向外」格物窮理的同時亦是「向內」明心中本具之性理,由此去除氣稟物欲之雜,使心中之性理全然彰顯而去惡為善。且朱子認為人「心」對於內在本具的道德性理本有所「知」,只是因氣稟的影響而無法盡其知,故人必須要透過「格物窮理」之工夫而將本有的道德之「常知」推致「真知」,方能真正去惡為善。朱子強調「持敬涵養」與「格物窮理」工夫相輔相成,故應並重。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文獻之探討 7 (一)朱子之「心」義與惡之根源 8 (二)朱子之工夫論的理解與判定 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8 第二章 朱子之人性惡源論對先儒的繼承與回應 21 第一節 朱子與先秦儒家 21 (一)孔子 21 (二)孟子 22 (三)荀子 24 第二節 朱子與北宋儒者 26 (一)周濂溪 26 (二)張橫渠 29 (三)二程 31 (四)胡五峰 35 第三節 小結 39 第三章 朱子論「惡」之根源與心性論之建立 41 第一節 思想形成之歷程、體會與其對惡的觀點之關聯 41 (一)延平之教 42 (二)中和新舊說的轉折 46 第二節 「心」為一身之主而必有善惡 51 (一)心有善惡,性無不善 51 (二)由人心道心論惡之根源 53 (三)道心之顯的優先性與必然性 56 (四)「惡」的產生是心失其職 59 (五)心具有「道德主體」的意涵 61 第三節 「性」為「氣質之性」而善惡乃明 65 (一)論「性」必須兼論氣稟 65 (二)氣稟非「惡」之根源 68 第四節 小結 70 第四章 朱子論「惡」之根源與工夫論之建立 71 第一節 主敬涵養以對治「惡」 71 (一)未發涵養已發察識 71 (二)敬貫動靜以存心性、去私欲 75 第二節 格物窮理以對治「惡」 78 (一)理一分殊 78 (二)求諸外而明諸內──窮理以去氣質之蔽 80 (三)由常知推致真知──去氣質之蔽而能去惡為善 83 第三節 小結:「持敬涵養」與「格物窮理」而有真正的道德實踐 87 第五章 結論 89 附錄:朱熹年譜簡表 93 參考文獻 115

    參考文獻
    一、古籍著作(依年代先後排列)
    1. 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2.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重印)。
    3.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重印)。
    4. 宋‧李侗撰:《李延平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5. 宋‧胡宏撰,王立新校點:《胡宏著作兩種》(長沙:嶽麓書社,2008年)。
    6. 宋‧胡宏著,吳仁華點校:《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重印)。
    7.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第14-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8. 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收入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第20-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9. 宋‧朱熹:《四書或問》,收入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10. 宋‧朱熹:《太極圖說解》、《通書注》、《西銘解》《延平答問》,收入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第1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11.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12.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重印)。
    13. 清‧王懋竑撰,何忠禮點校:《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重印)。
    14. 清‧黃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重印)。

    二、近人論著(依姓氏筆劃排列)
    (一)專書
    1.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2.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3.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二、三冊(臺北:正中書局,2012年)。
    5.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6. 向世陵:《善惡之上:胡宏‧性學‧理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
    7.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8.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增訂本)》(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4年)。
    9. 吳啟超:《朱子的窮理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10. 吳震:《朱子思想再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11. 吳震:《朱子學與陽明學:宋明理學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
    12.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1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1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15.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16.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17. 徐國銘:《朱熹心性善惡思想之研究》(臺中:鴻林圖書,2014年)。
    18.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19.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20.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21. 陳政揚:《張載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
    22. 陳振崑:《朱子成德之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文津出版社,2018年)。
    23.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24. 許朝陽:《善惡皆天理:宋明儒者對善惡本體義蘊之探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
    25.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26.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27.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28.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29. 錢穆:《朱子新學案》(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
    30.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31. 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二)期刊論文
    1.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27期(1998年6月),頁147-188。
    2. 向世陵:〈朱熹的「性理」學及與他的理本論體系──從二程、胡宏到朱熹的「性善」與「性無善惡」之辨〉,《哲學與文化》(朱熹哲學專題)第374期(2005年7月),頁7-24。
    3. 岑溢成:〈荀子性惡論析辯〉,《鵝湖學誌》第3期(1989年9月),頁37-58。
    4. 沈享民:〈青年朱熹的哲學探索──以《延平答問》對“理一分殊”的討論為中心〉,《哲學與文化》(朱熹哲學專題)第374期(2005年7月),頁81-92。
    5. 吳略余:〈論朱子哲學的理之活動義與心之道德義〉,《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頁85-118。
    6. 林永勝:〈惡之來源、個體化與下手工夫──有關張載變化氣質說的幾個思考〉,《漢學研究》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頁1-34。
    7. 林家民:〈論胡五峯之「天理人欲同體而異用」〉,《鵝湖學誌》第3期(1989年9月),頁59-76。
    8. 陳佳銘:〈朱子的「心中之理」之研究〉,《中正漢學研究》第29期(2017年6月),頁1-32。
    9. 黃瑩暖:〈從「心之知覺」論朱子之「心」的道德動能──從「知覺是智之事」談起〉,《國文學報》第57期(2015年6月),頁57-86。
    10. 黃瑩暖:〈再論朱子之「心」〉,《鵝湖學誌》第56期(2016年6月),頁 113-139。
    11. 楊祖漢:〈朱子心性工夫論新解〉,《嘉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9年3月),頁195-209。
    12. 楊祖漢:〈從朝鮮儒學「主理派」之思想看朱子理氣論之涵義〉,《鵝湖學誌》第46 期(2011年6月),頁191-219。
    13. 楊祖漢:〈程伊川、朱子「真知」說新詮──從康德道德哲學的觀點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8 卷,總第16 期(2011年12月),頁177-203。
    14.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的朱子學詮釋之反省〉,《鵝湖學誌》第49期(2012年12月),頁185-209。
    15. 楊祖漢:〈「以自然的辯證來詮釋朱子學」的進一步討論〉,《當代儒學研究》第13期(2012年12月),頁119-138。
    16. 楊祖漢:〈從主理的觀點看朱子的哲學〉,《當代儒學研究》第15期(2013年12月),頁117-140。
    17.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哲學之貢獻與朱子思想新詮〉,《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總第95期(2018年3月),頁42-52。
    18. 楊儒賓:〈朱子的格物補傳所衍生的問題〉,《史學評論》第5期(1983年1 月),頁133-172。
    19.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03-136。
    20. 楊儒賓:〈主敬與主靜〉,《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年6月), 頁1-27。
    21. 蔡家和:〈朱子與陽明的孟學詮釋差異之比較〉《哲學與文化》第41卷第5期 (2014 年5月),頁19-45。
    22. 蔡家和:〈朱子的孟學詮釋特徵〉,《中正漢學研究》第27期(2016年6月),頁143-162。
    23. 賴柯助:〈從「常知」進至「真知」證朱子「格物致知」是「反省型態」的實踐工夫〉,《中正漢學研究》第28期(2016年12月),頁49-76。
    24. 羅雅純:〈論朱熹詮孟之意涵〉,《淡江中文學報》第20期,2009年6月,頁61-92。

    (三)會議與論文集論文
    1. 向世陵:〈論朱熹的"心之本體"與未發已發說〉,收入陳來主編:《哲學與時代: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詩會論文集》(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143-153。
    2. 向世陵:〈仁心、覺心與本心 : 朱熹心論三議〉,收入:《傳承與開拓:朱子學新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年),頁144-152。
    3. 向世陵:〈性之本體是如何:朱熹性論的講究〉,收入朱杰人、陳來主編:《人文與價值 : 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頁382-393。
    4. 朱漢民, 周之翔:〈朱熹對大學"明明德"的詮釋〉收入陳支平、葉明義主編:《朱熹陳淳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55-64。
    5.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收入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頁553-580。
    6. 吳震:〈「心是做工夫處」──關於朱子「心論」的幾個問題〉,收入吳震主編:《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112-138。
    7. 吳震:〈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處 : 關於朱熹"敬論"的幾個問題〉,收入朱杰人、陳來主編:《人文與價值 : 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年),頁444-475。
    8. 吳震:〈格物誠意不是兩事──關於朱熹工夫論思想的若干問題〉,收入李瑞全、楊祖漢主編:《二十一世紀當代儒學論文集Ⅰ:儒學之國際展望》(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15年),頁483-524。
    9. 杜保瑞:〈朱熹談本體工夫的項目及意涵〉,收入吳震主編:《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87-111。
    10. 高柏園:〈論朱子的「心不即理」義〉(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台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1年4月28、29日)。
    11. 陳國代:〈延平答問與朱熹思想嬗變之考察〉,收入姚進生主編:《道南學派研究》(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374-383。
    12. 陳遵沂:〈延平答問與李侗對朱熹的理學思想影響〉,收入姚進生主編:《道南學派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315-320。
    13. 陳志強:〈論孔孟的過惡思想〉,收入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第九輯(長沙:岳麓書社,2017年),頁407-425。
    14. 陳佳銘:〈論朱子格物思想的發展——以羅整菴與湛甘泉對格物的理解進行探究〉,收入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編:《現代儒學:儒釋道思想的現代詮釋》第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年),頁185-205。

    15. 傅武光:〈朱子對於惡的來源的說明〉,收入《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頁155-195。
    16. 楊祖漢:〈論朱子所說的「誠意」與「致知」關係的問題〉,收入李瑞全、楊祖漢主編:《二十一世紀當代儒學論文集Ⅰ:儒學之國際展望》(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15年),頁525-532。
    17. 楊儒賓:〈格物與豁然貫通──朱子〈格物補傳〉的詮釋問題〉,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219-246。
    18. 鄭宗義:〈惡之形上學──順唐君毅的開拓進一解〉,收入《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14年),頁275-307。
    19. 賴柯助:〈朱子「格致工夫」的理論效力是否具必然性初探:以康德的兩層因果性作為考察之進路〉,收入李瑞全、楊祖漢主編:《二十一世紀當代儒學論文集Ⅰ:儒學之國際展望》(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15年),頁547-560。
    20. 張汝倫:〈關於格物致知的若干問題 : 以朱熹的闡釋為中心〉,收入吳震主編:《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52-71。

    (四)學位論文
    1. 元鍾實:《朱熹之心性論》(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8年)。
    2. 王惠雯:《朱熹「心與理一」思想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3. 王奕然:《才的詮釋與惡的定位:以孟子與宋明清諸儒的見解為討論重點》(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4. 李勇毅:《朱子理論對張載的承繼與發展──以「工夫論」為重心》(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5. 吳慧貞:《朱熹孟子學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6. 吳略余:《朱熹四書體系的心性論述與成德工夫》(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7. 金慧洙:《從朱子工夫論詮釋其理氣心性論》(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8. 陳雅婷:《朱熹心性論中的氣》(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9. 張莞苓:《朱熹哲學中「心」的意涵研究──對牟宗三論斷之駁議》(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10. 陳泰西:《宋明理學中「惡」之來源的探析──以朱子、王陽明、劉蕺山思想為討論重點》(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
    11. 黃瑩暖:《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12. 黃聖傑:《論「心」朱熹哲學中的地位與發展》(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3. 黃秋韻:《先秦儒家道德基礎之研究──兼論「惡」的問題》(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14. 楊斐芬:《朱子成德之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
    15. 劉明城:《朱子敬論思想的溯源與詮釋》(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16. 盧其薇:《宋明理學「習」概念研究:以朱子、王陽明、劉蕺山為考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17. 蘇昊:《從朱熹的心性論論其「中和」理論》(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