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素菁
論文名稱: 台灣生態文化問題之省思與美學試探
指導教授: 王瓊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台灣生態生態環境生態問題生態美學生態創作生態文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2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創作論文是以「生物倫理學」的觀點,去分析人與自然之間的互依互存,在東方與西方的古代學者中皆有深刻的探討,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學說中窺探出人對自然應有的尊重與愛護,此部分包含了西方的基督教的教義與一些生態學者的看法,除了西方的學說外,中國的周易、老莊及朱熹的理學對萬物亦有獨到之見解,讓倫理學先揭開序幕。第三章是從文化學的角度看人類所建立起來的文明,在這整個生態系中引發哪些改變。
    以「文化」(Culture)一詞來解釋,有時會被視為是自然的反義詞,隨著人類文化的演進,我們改變自然環境來適應生活所需,但當自然環境被改變時,其實原來的生態平衡已被影響了。人類的文化既然是屬於這個與其他生物共有的環境,應該學習尊重這個生態界,找出共存共榮的方法。
    第四章探討「藝術」這個記錄者,它不僅是文化的一部份,它在環境上也有其重要的貢獻,我們可以從各時期的藝術品中窺探當時的物種,或是人與環境的關係。對於「過去」—我們將之稱為歷史,人類的歷史與藝術品可說是密不可分,當我們看著那些作品時,我們也正在看著當時的景物、人類的生活、社會的型態和文明的演化,從藝術這一環去探究人與環境的演變是很有利的角度。此章筆者將比較早期的作品材與現今的作品,不同的畫家在同一題材上所做的詮釋,除了可看到生態環境的轉變,亦可從中看到藝術家對環境的省思。
    第五章,由社會學切入,看社會與生態的消長關係,以人類的社會型態來論,它是具有演化的特質,而其演化的過程裡,相對的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的轉變,本章先看人類整體的社會演化過程,再進一步探討台灣社會的轉型對環境所引發的影響。
    第六章,這個章節探討的主題是人類進步最大的因素—科技,「科技」這兩個字真是包羅萬象,從天文、機械、醫藥、工具、農學、數學……到光、電、磁、原子、量子和奈米,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知識猶如一條河,自有文明開始以來,智識就像涓涓細流匯成江河,從歷史的軌跡我們發現,這集合眾人的力量所帶來的成就,不僅讓人類能抵抗疾病、探究星際、發展農事、建設城市、縮短距離與空間,帶來便利的生活方式,卻也帶來了毀滅,例如武器、戰爭、污染、破壞、獵殺等,科技就像一把雙刃劍,若使用不當反彈回來時,人類必定首當其衝,如果把生態環境看成一張拼圖,每當人類在科技的探究中,前進一步時,這張拼圖好像隨即會少掉一塊,此章節從科技的角度,觀看那生存在競爭夾縫裡的生態環境,以台灣在科技的高度發展,工業區由北到南一個一個相繼成立,公路、鐵路、航線、通訊等四通八達,雖然稱不上是最先進的國家,但近五十年來,台灣的經濟與人口皆快速的成長,而都市化的程度高達73%,都市的成長相對的也增加了環境污染的擴大,有所得必有所失,在台灣這麼狹窄的面積,是如何被開發利用,城市的高度建造,相對的代表自然生態的逐漸消逝,台灣在全球化的思潮下,還得付出多少的代價。
    第七章,此段由政治學去解析國家的政策對生態環境是否有絕對的影響力,而台灣政府高層的決策者,在做政策評估時,是以生態環境為出發點?還是以經濟為考量?看看台灣各時期政策的執行與生態的轉變,而台灣的政治家應該如何去經營這個大環境,在追求施政績效時,回頭看看美麗的福爾摩沙是否依舊亮麗動人。
    第八章,針對吾人的創作作品,從美學的觀點進行解說與分析,對於畫面的創作想法、結構、色彩運用、技法與呈現方式,做統整,以求完整表達此論文與創作之美感表現;最後的一章為結論與展望,總結上述的看法,以台灣環境的議題為主,用較貼近與符合現實的角度切入,探究在消費文明掛帥的台灣社會裡,看看工業革命以來,科技不斷進步的台灣社會,它在政治的與經濟的策略裡,或在城市的興建和都市的開發中,我們對待自然的態度應該是如何?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緣起………………………………………………………1 二、創作與研究動機………………………………………………3 三、研究方法與架構………………………………………………6 四、名詞釋義—何謂生態文化?…………………………………10 五、研究範圍………………………………………………………12 第二章 有關自然生態的倫理之文獻與創作探討 一﹑西方論述………………………………………………………13 (一)基督宗教之生態倫理觀……………………………………13 二、東方論述………………………………………………………16 (一)佛教之生態倫理觀…………………………………………16 (二)儒、道的環境倫理學………………………………………17 三、現代環境倫理學之分析………………………………………19 四、倫理觀的創作論述……………………………………………22 (一)創作理念……………………………………………………22 (二)倫理觀之創作作品分析—〈野花集〉……………………24 第三章 以文化的角度探究自然生態之消長 一、文化與自然的對立性…………………………………………26 二、「人性」對自然與文化的影響………………………………27 三、台灣的文化與生態的關係……………………………………31 四、「消逝中的文明」—創作論述………………………………33 (一)創作理念……………………………………………………33 (二)創作作品與技法分析………………………………………35 第四章 自然生態對藝術創作的影響 一、藝術的定義與其功能性………………………………………39 二、藝術與自然的互動關係………………………………………40 三、藝術家與自然的關係…………………………………………42 四、我的生態藝術創作觀…………………………………………47 (一)創作理念……………………………………………………47 (二)作品解說與分析……………………………………………50 第五章 探討社會環境對自然生態的改變 一、人類的社會型態………………………………………………56 二、環境社會學中的「新環境典範」……………………………57 三、台灣的社會制度對生態造成的影響…………………………60 四、不同的社會階層對生態環境的看法…………………………61 五、社會觀的創作論述……………………………………………63 第六章 從科技的發展探討台灣生態的轉變 一、「科學革命」真的為人類帶來曙光嗎?……………………67 二、台灣高度的科技發展帶來的結果……………………………71 (一)城市機能的急速上升………………………………………71 (二)污染源的擴增………………………………………………72 (三)居住地之改變………………………………………………74 (四)人對環境的疏離感…………………………………………75 三、「心中的灰暗地帶」—創作論述……………………………76 第七章 政治與生態環境之間的拉鋸戰 一、歐美國家對生態環境的政策…………………………………80 二、台灣的政策對生態變遷的效應………………………………82 (一)台灣河川生態的變遷………………………………………82 (二)台灣森林生態的變遷………………………………………87 (三)台灣海洋生態的變遷………………………………………91 (四)台灣土地的變遷……………………………………………93 三、「哭泣的大地」—創作論述…………………………………96 第八章 台灣生態創作之美感分析 一、創作主題之選定………………………………………………104 二、創作形式之分析………………………………………………105 三、技法與媒材的運用……………………………………………106 第九章 結論與展望……………………………………………108 作品圖錄 參考書目

    蕭瓊瑞著,《島嶼測量—台灣美術定向》,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邱子容,《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環境.生態》,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
    羅秀芝著,《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文化.殖民》,台北市: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2003年。
    劉其偉,《藝術人類學》,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二版。
    陳秉璋、陳信木和著,《藝術社會學》,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
    埃立克(Paul R. Ehrlich)著;李向慈、洪佼宜譯,《人類的演化:基因、文化與人類的未來》(Human Natures:Genes﹐Cultures﹐and Human Prospect),台北市:貓頭鷹出版,2003年初版。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著;王亮編譯,《人性的解析》,台灣實業文化出版,2003年。
    胡兆華教授著,馮文權校對,劉素花、楊嘉凌編輯,《人類發展的過去及未來—農耕、文化、生態》,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再版。
    張光熙、宋加麗著,《科學的故事》,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李功勤著,《中華民國發展史》,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劉文潭著,《現代美學》,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18次印刷。
    Zygmunt Bauman著,張君玫譯,《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Globalization:.The Human Consequences),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Timothy Doyle著,陳穎峰譯,《環境與政治》(Environment and Politics),台北市: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
    曾華璧,《人與環境.台灣現代環境史論》,台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孫儒泳、李博、諸葛陽、尚玉昌編;呂光洋校閱,《普通生態學:General Ecology》,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2000年再版。
    Niles Eldredge著;龐中培譯,《生命的危機:人類與生物多樣性的平衡》(Life in the Balance),台北市:寰宇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伯恩.韓瑞希(Bernd Heinrich)著;邱玉玲譯,《森林的故事》(The Trees in My Forest),台北市:商業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哈爾曼(P. M. Harman)著;池勝昌譯,《科學革命》台北市:麥田出版,1999年。
    燕國材等著,《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史》,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9年。
    游以德,《環境生態學》,台北市: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劉魁著;孟樊策劃,《後現代科學觀》,台北市:揚智文化,1998年。
    沙依仁著,《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二版。
    於幼華主編,王俊秀、王鑫、李玲玲等著,《環境與人.環境保護篇》,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8年。
    尼采(F. W. Nietzsche)作;周國平譯,《尼采美學文選》,台北市: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陳玉峰著,《人文與生態》,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7年。
    林惺嶽著,《渡越驚濤駭浪的台灣美術》,台北市:藝術家,1997年。
    王勤田著,孟樊策劃,《生態文化》,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天下編輯,《環境台灣》,台北市:天下雜誌,1996年。
    吳豐山著,《台灣跨世紀建設論》,台北市:玉山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J. Krishnamurti著;廖世德翻譯,《自然與生態》,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陳坤宏著;孟樊策劃,《消費文化理論:Consumer culture theories》,台北市:揚智文化,1995年。
    謝里法著,《台灣新藝術測候部隊點名錄》,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
    倪再沁著,《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王俊秀,《環境社會學的出發:讓故鄉的風水有面子》,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陳玉?],《人與自然的對決》,晨星出版社,1991。
    郭繼生主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論文書目
    邱子容,《藝術作品中的環境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王少泉,《探索新環境典範的內涵—環境教育專業人士對台灣環境議題態度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期刊
    釋昭慧,<宗教倫理的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以基督宗教與佛教為主軸的一個探索>,《法光學壇》第六期,台北市:法光雜誌社,2002年。

    許正一,〈台灣環境教育中不可缺席的一環:土壤環境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42):59-66,2000年。

    魏德東,〈佛教的生態觀〉;《宗教哲學》,卷5:1期17,1999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