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顧如君
Ju-Chun Ku
論文名稱: 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設計與教材統整規劃之研究
A Study on Music Appreci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Material Integration of Talented Students at Music
指導教授: 姚世澤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
英文關鍵詞: Musical Talent, Music Appreci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1下載:6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設計與教材統整規劃,針對現階段高中音樂才能班之「音樂欣賞」課程實施現況作一深入探究,希望瞭解目前「音樂欣賞」課程之時數安排、課程設計、教材內容規劃、評量方式等相關問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一套適合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設計及教材規劃之可行性方案,作為學校課程安排及教師教學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目的有三:一、瞭解目前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之時數安排、教材內容、教學資源、實際教學狀況及教學評量等相關問題。二、探討音樂欣賞之意義、教學之相關理論、教學模式、課程設計及教材統整規劃之有效方案。三、綜合文獻資料及問卷調查分析結果,提出一套適合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設計與規劃方案,作為未來各校及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之重要參考。
    本研究根據文獻資料蒐集、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資料分析、比較,研究結果發現,獲致以下結論:
    一、 音樂欣賞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與教育功能,透過音樂欣賞可培養學生表達與溝通的能力、拓展學生視野、接觸多元文化,並可評估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基本能力與素養。
    二、 應訂定統一的授課時數標準,以期有效達成課程目標。
    三、 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應作系統性之設計與教材內容的統整規劃,才能結合高中與大專課程銜接的一貫性。
    四、 應建立一套具有信度的能力評估標準,作為欣賞教學能力分段指標的評量模式,以提高教學效能。
    五、 就「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設計與教材統整規劃」之研究結果,研擬一套可行性方案,作為實施欣賞教學之參考,以因應未來多元化教學之需求。
    關鍵字:音樂欣賞、音樂才能

    A Study on Music Appreci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Material Integration of Talented Students at Music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By Ju-Chun K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design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of high school musical talented students classes by examining their current music appreciation program to understand the class period, course desig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rom results of this study, a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plan can be proposed to teachers as a course design and teaching reference.
    This study has three objectives: First, to understand the class period arrangement,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resources,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s of high school music classes currently being used. Second,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music appreciation, theory of its teaching, teaching models, and to plan a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curriculum. Third, by combining survey results and published reports, propose a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plan suitable for high school music classes, to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schools and teachers teaching music appreciation.
    From researched data, survey results, and interviews conducted for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found:
    1) Music appreciation has a high aesthetic value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It can help students learn to express and communicate, expand their horizons, contact various cultures, and evaluate the student’s musical fundamentals.
    2) A unified course hour standard should be determined to effectively reach curriculum objectives.
    3)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in high school music classes and teaching material should be systematically designed and planned, allow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
    4) A reliable evaluation standard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ovide a measurement model for different learning levels, thus raising teaching efficiency.
    5)Develop a workable plan from the result of “A Study on Music Appreci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Material Integration of Talented Students at Music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o be used as a reference to teaching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s in order to meet the multi-faceted needs of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 Music Appreciation ; Musical Talent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2 貳、研究問題的敘述………………………………………………….. 4 參、研究範圍的界定……………………………………………………4 肆、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實施現況……………….7 壹、高中音樂才能班相關法源依據及設立標準……………………8 貳、高中音樂才能班的課程實施概況…………….….…..………….9 參、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實施現況..…….………..11 第二節 音樂欣賞的意義與教學之相關理論…..……………………16 壹、音樂欣賞之意義…………………………….…………………….16 貳、音樂欣賞的相關理論……………………….…………………….18 參、音樂欣賞的教育功能……………………….…………………….25 第三節 音樂欣賞的教學模式與評量方法…………………….…..29 壹、音樂欣賞教學的基本認知…………..…………………………..29 貳、音樂欣賞的教學模式…………………….……………………….33 參、音樂欣賞的評量方法………………….…….……………………37 第四節 音樂欣賞課程設計與教材分類之統整規劃……………….44 壹、音樂欣賞之課程設計……………………………………………..44 貳、音樂欣賞之教材分類與編序分析………………………………46 參、音樂欣賞教材統整之必要性…………………………………….6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71 第一節 研究設計…………………..………………………………….….71 第二節 研究樣本……………………………………………………..….73 第三節 實施程序與資料處理………………………………………….7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76 第一節 教師問卷分析與討論…………………………………………..76 第二節 學生問卷分析與討論…………………………………………105 第三節 訪談結果之分析與討論………………………………………125 第四節 本章結果摘要………………………………………………….12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8 第一節 結論……………………………………………………………..128 第二節 建議……………………………………………………………..137 參考書目…………………………………………………139 附 錄 附錄一 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教師教學概況調查問卷..145 附錄二 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實施概況調查問卷………151 附錄三 專家學者訪談大綱……………………………………………..154 附錄四 訪談對象之區域分配………………………………………….156 附錄五 台灣省公私立高中音樂才能班一覽表……………………..157 附錄六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158 圖表目次 圖 4-1-1 教師實際教學內容之次數分配圖………………………………….84 圖 4-1-2 西洋音樂史內容之次數分配圖…………………………………….85 圖 4-1-3 中國音樂史內容之次數分配圖…………………………………….86 圖 4-1-4 台灣音樂內容之次數分配圖……………………………………….88 圖 4-1-5 中國傳統音樂內容之次數分配圖………………………………….89 圖 4-1-6 樂曲分析及曲式介紹之次數分配圖……………………………….90 圖 4-1-7 通俗音樂內容之次數分配圖……………………………………….91 圖 4-1-8 教師最常欣賞作品之次數分配圖………………………………….95 圖 4-2-1 音樂欣賞課程上課內容之次數分配圖……………………………111 圖 4-2-2 學生對於目前音樂欣賞上課內容喜好程度之次數分配圖………112 圖 4-2-3 學生對於音樂欣賞上課內容喜好程度之次數分配圖……………118 圖 4-2-4 目前音樂欣賞上課內容與國小、國中時期重複之次數分配圖…119 表 2-1-1 高級中學音樂才能班課程及每週教學節數分配表……………….10 表 2-1-2 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時數分配表……………………….12 表 2-1-3 教師常用之音樂欣賞相關參考書籍一覽表……………………….14 表 2-2-1 指涉主意、形式主義與絕對表現主義對照表……………………..24 表 2-4-1 現有出版之音樂欣賞教材一覽表………………………………….47 表 2-4-2 上田昭著 張淑懿譯「音樂史欣賞」之內容編序……………….…50 表 2-4-3 鄔里希著 汪育理、康綠島譯「音樂欣賞」之內容編序…………51 表 2-4-4 羅伯特‧希柯克著 茅于潤譯「音樂欣賞」之內容編序…………52 表 2-4-5 王順通等著「音樂欣賞教程」之內容編序………………………..54 表 2-4-6 許常惠著「音樂欣賞」之內容編序………………………………..55 表 2-4-7 曾瀚霈著「音樂認知與欣賞」之內容編序………………………..56 表 2-4-8 蔡盛通著「音樂欣賞新論」之內容編序…………………………..58 表 2-4-9 錢仁康等著「音樂欣賞」之內容編序……………………………..59 表 2-4-10 顏綠芬著「音樂欣賞」之內容編序………………………………..60 表 2-4-11 郭乃惇「音樂欣賞」之內容編序…………………………………..62 表 2-4-12 陳樹熙、林谷芳「音樂欣賞」之內容編序………………………..63 表 2-4-13 林肇華、林肇富著「音樂欣賞教程」之內容編序………………..64 表 2-4-14 邱垂堂著音樂欣賞之內容編序…………………………………….65 表 2-4-15 聶元龍、李晶、朱亞榮著音樂欣賞之內容編序………………….66 表 2-4-16 宮芳辰編著音樂欣賞之內容編序………………………………….67 表 3-1-1 教師取樣對象分布表……………………………………………….73 表 3-1-2 學生取樣對象分布表……………………………………………….73 表 3-1-3 問卷回收比例表…………………………………………………….74 表 4-1-1 教師問卷回收比例分配表………………………………………….76 表 4-1-2 教師基本資料表…………………………………………………….77 表 4-1-3 教師對音樂欣賞課程時數安排意見之次數分配表……………….79 表 4-1-4 教師理想的音樂欣賞課程時數安排意見之次數分配表 (一)…….80 表 4-1-5 教師理想的音樂欣賞課程時數安排意見之次數分配表 (二)…….80 表 4-1-6 教師對高三沒有音樂欣賞課程意見之次數分配表……………….81 表 4-1-7 各校音樂班「音樂欣賞」的課程內容的進度與設計之次數分配表.82 表 4-1-8 教師對教育部應訂定統一的音樂欣賞課程時數及進度意見之次數分配表……………………………………………………………….82 表 4-1-9 教師對音樂欣賞課程名稱意見之次數分配表…………………….83 表 4-1-10 教師在編選教材是否有參考高中音樂課本之意見次數分配表….83 表 4-1-11 教師使用教材來源之意見次數分配表…………………………….84 表 4-1-12 教師最常介紹之西洋作曲家及作品一覽表……………………….87 表 4-1-13 教師最常介紹之中國作曲家及作品一覽表……………………….87 表 4-1-14 教師欣賞教材之參考資料一覽表………………………………….92 表 4-1-15 教師在教學時是否有作樂曲版本比較之意見次數分配表……….92 表 4-1-16 教師在教學時是否有包含歌劇介紹及欣賞之意見次數分配表….93 表 4-1-17 教師在教學時是否有包含其他音樂類影片之意見次數分配表….94 表 4-1-18 教師教材內容符合度之次數分配表……………………………….95 表 4-1-19 教師任教學校視聽設備提供之次數分配表……………………….96 表 4-1-20 教師任教學校是否提供教學所需相關軟體之次數分配表……….97 表 4-1-21 教師任教學校提供教學軟體之次數分配表……………………….97 表 4-1-22 教師實際教學教具使用率次數分配表…………………………….97 表 4-1-23 各校音樂班於課前評估學生音樂基本常識之比例表…………….98 表 4-1-24 教師認為音樂欣賞課程是否應實施能力分組之比例表………….98 表 4-1-25 教師任教學生在音樂基本常識的認知程度比例表……………….99 表 4-1-26 教師任教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程的喜好程度比例表……………….99 表 4-1-27 教師認為音樂欣賞教學對學生的音樂認知程度的提昇是否有助益之比例表…………………………………………………………...100 表 4-1-28 學校是否會評估教師教學之次數分配表………………………...100 表 4-1-29 各校音樂欣賞課程在不同年級、師資情況下,是否產生銜接性與整合性問題之次數分配表…………………………………………...101 表 4-1-30 學校是否有統一的教學評量模式之次數分配表………………...101 表 4-1-31 教師採用教學評量模式之次數分配表………….………………..102 表 4-1-32 教師採用評量內容之次數分配表……………………………...…102 表 4-1-33 是否應有一套「音樂欣賞」課程標準之意見表…………………103 表 4-1-34 是否應有一套「音樂欣賞」課程評量標準之意見表……………103 表 4-2-1 學生問卷回收比例分配表……………………………………...…105 表 4-2-2 學生基本資料表…………………………………………………...106 表 4-2-3 音樂欣賞課程時數安排適當性之次數分配表………………...…108 表 4-2-4 學生理想音樂欣賞課程時數安排之次數分配表……………...…109 表 4-2-5 音樂欣賞課程內容設計符合度之次數分配表……………………110 表 4-2-6 音樂欣賞上課程方式之次數分配表………………………………110 表 4-2-7 音樂欣賞課程對西洋音樂史認知程度之次數分配表……………113 表 4-2-8 音樂欣賞課程對中國音樂史認知程度之次數分配表……………113 表 4-2-9 音樂欣賞課程對西方作曲家的認知程度之次數分配表…………113 表 4-2-10 音樂欣賞課程對中國作曲家的認知程度之次數分配表…………114 表 4-2-11 音樂欣賞課程對樂曲分析能力增進程度之次數分配表…………114 表 4-2-12 音樂欣賞課程對音樂風格的辨別能力之次數分配表……………115 表 4-2-13 音樂欣賞課程對台灣音樂的認知程度之次數分配表……………115 表 4-2-14 音樂欣賞課程對中國傳統音樂的認知程度之次數分配表………115 表 4-2-15 音樂欣賞課程對歌劇的認知程度之次數分配表…………………116 表 4-2-16 音樂欣賞課程對音樂審美能力提昇之次數分配表………………116 表 4-2-17 音樂欣賞課程對通俗音樂的認知程度之次數分配表……………116 表 4-2-18 音樂欣賞課程評量方式之次數分配表……………………………117 表 4-2-19 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方式之喜好程度次數分配表…………………117 表 5-1-1 音樂欣賞課程領域結構表……………………………………...…133 表 5-1-2 音樂欣賞課程綱要及分段學習目標…………………………...…135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方淑玲(1991):國小音樂資優學生音樂性向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銘健(1997):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臺北:全音樂譜出版有限公司。
    毛連塭(1994):『資優教育課程設計』開創資優教育的新世紀—我國資優教育二十年來的回顧與展望。臺北:臺灣師大特教中心。
    毛連塭等編譯(1985):資優教育教學模式。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文科(1989):資優課程設計。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文科(1992):資優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亦榮等(1999):特殊兒童鑑定與評量。臺北:師大書苑。
    王次炤(1997):音樂美學新論。臺北:萬象圖書公司。
    王順通等編(1995):音樂欣賞教程。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王憲躬(1987):高中音樂資優教育實驗班實施現況。資優教育季刊,第25期,頁9-10。
    何美慧譯(1988):世界各國資優教育概況。資優教育季刊,第二十八期,P21-25。
    吳武典等(1987):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秋琴(1994):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舜文(1995):『淺論一般音樂課程設計』。中等教育雙月刊,第四十六卷,第四期,P44-55。臺北:臺灣師大中輔會。
    吳舜文(1998):『音樂教育的走向—培養生活、學習與休閒的觀念』。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會訊,第十一版。臺北: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
    吳翠霞(1987):高中藝能資優教育之我見我思—中正高中藝能綜合大樓落成記感。資優教育季刊,第25期,頁13-15。
    李茂興譯(1997):音樂教育概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祖壽譯(1989):資優者及特具才藝者之教育。資優教育季刊,第31期,頁1-12。
    李德高(1996):資賦優異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李瓊(1984):對音樂資優教育之研討。資優教育季刊,第11期,頁29-32。
    林朱彥(1996):國小音樂新課程概念統整發展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肇華、林肇富合譯(1985):音樂欣賞教程。臺北:天同出版社。
    邱垂堂(1998):音樂與欣賞。臺北:樂韻出版社。
    姚世澤(1982):音樂資優創造力教學之研究。資優教育季刊,第6期,頁18-22。
    姚世澤(1994):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臺北:師大書苑。
    姚世澤(1995):「音樂科基本學力指標研究—概念統整與發展」。中等教育雙月刊,第四十六卷,第四期,頁5-20。臺北: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
    姚世澤(1997):現代「音樂教育」的哲學觀。音樂研究學報,第六期,頁19-30。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姚世澤(1998):「變調的音樂特殊才能教育—音樂班與音樂才能班定位的省思」。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會訊,第四版。臺北: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
    姚世澤(1999):「從現代音樂教育哲學觀論藝術與人文的教改理念」。藝術與人文之全人教育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姚世澤、王秀雄等(1995):教育部「中、小學藝能科(音樂、美術)基本學力指標研究報告」。臺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洪佳慧(1998):高中音樂資優班課程設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茅于潤譯(1989):音樂欣賞。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宮芳辰編(1997):音樂欣賞。臺北:三民書局。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崔光宙(1993):音樂學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康謳主譯(1982):音樂欣賞。臺北:全音樂譜出版有限公司。
    張大勝等(1996):我國音樂資優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21期,頁201-219。
    張己任(1987):我國近代音樂教育之發展與趨勢。教育資料期刊,第12期,頁11-31。
    張前、王次炤(1992):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張淑懿譯(1988):音樂史欣賞。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教育部(1983):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教育部(198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教育部(198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許常惠(1999):音樂欣賞。臺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郭乃惇編(1995):音樂欣賞。臺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信彥(1987):集中式音樂班與分散式音樂班探討。資優教育季刊,第二十五期,P11-12。
    陳樹熙、林谷芳(1997):音樂欣賞。臺北:三民書局。
    曾焜宗(1997):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曾瀚霈(1996):音樂認知與欣賞。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湯德謙編(1974):音樂欣賞大全—理論篇。臺北:四海出版社。
    湯德謙編(1974):音樂欣賞大全—實用篇。臺北:四海出版社。
    楊洸譯(1987):音樂美學原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臺灣省教育廳(1987):臺灣省高級中學音樂班相關法令彙編暨實務手冊。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劉昌元(1994):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劉豐榮(1991): 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
    蔣一民(1993):音樂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蔡盛通(1996):音樂欣賞新論。臺北:樂韻出版社。
    盧台華(1994):『資優教育模式之選擇與應用』開創資優教育的新世紀—我國資優教育二十年來的回顧與展望。臺北:臺灣師大特教中心。
    錢仁康等編(1999):音樂欣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謝俊逢(1998):民族音樂論。臺北:全音樂譜出版有限公司。
    聶元龍等(1999):音樂欣賞。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顏綠芬(1998):音樂欣賞。臺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蘇郁惠(1995):美國音樂課程方案評鑑的演進與省思。音樂研究學報,第四期,頁89-108。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貳、外文部分
    Abeles, H.F., Hoffer, C.R., & Klotman, R.H.(1984). 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 New York:Schirmer Books.
    Asmus, E.P.(1999). Music Assessment Concepts. Music Educaors Journal,86 (2),pp.19-24.
    Boyle, J.D. & Radocy, R.E.(1987).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Musical Experiences. NY: Schirmer Books.
    Boyle, J.D.(1992). Evaluation of Musical Ability.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pp.247-265. NY: Schirmer.
    Brand, M. & Ho, W.C.(1999). China Recaptures Hong Kong: A Study of Change for Music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16 (3),pp.227-236.
    Halpern, J.(1992). Effects of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Teaching Approaches on Music Appreci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40 (1),pp.39-46.
    Huang, H.(1997). Music Appreciation Class: Broadening Perspective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84(2),pp.29-33.
    Jarjisian, C.(1998). Can We Get Students to Listen. Music Educators Journal,84 (6),pp.26-29.
    Kamien, R.(1976). Music: An Appreci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Leonhard, C.(1999). A Challenge foe Change in Music Education. Music Educators Journal,86 (3),pp.40-44.
    Machlis, J.(1968). Music: Adventures in Listening. New York: Grosset & Dunlap, Inc.
    McKinney, H.D., & Anderson, W.R(1952). Discovering Music: A Course in Music Appreciation. New York: American Book Company 3rd Edition.
    Mursell,J.L.(1971). The Psychology of Music. Westport:Greenwood Press,Reprinted.
    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1994). Reston, VA: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Paynter, J.(1997). The Form of Finality: A context for Musical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14 (1),pp.5-21.
    Plummeridge, C.(1999).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Music Teaching.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16 (2),pp.115-122.
    Reimer, B.(1989).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2nd Edition.
    __________(1997). Music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usic Educators Journal,84 (3),pp.33-38.
    Taylor, R.L.(1984). Assesment of Exceptional Students. N.J.: Prentice-Hall. Inc.
    Trimis, E.(1998). Building a High School Music Program. Music Educators Journal,84 (5),pp.19-23.
    Wells, R.(1997). Designing Curricula Based on the Standard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84 (1),pp.34-39.
    Zalanowski, A.H.(1986). The Effects of Listening Instructions and Cognitive Style on Music Appreci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34 (1),pp.43-5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