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紀寰緯 Huan Wei, Chi |
---|---|
論文名稱: |
兩岸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學校制度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System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
指導教授: |
莊謙本
Chuang, Chien-Pen 陳聰勝 Chen, Cong-S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0 |
中文關鍵詞: | 兩岸 、高等技職教育 、學校制度 |
英文關鍵詞: |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System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36 下載:9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比較兩岸高等技職教育學校制度的異同,特別針對培育目標與學設計進行分析比較。研究方法主要採用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法,將兩岸技職教育歷史文獻與現行學制作並列比較,以提供教育主管部門與技專校院規劃兩岸交流與招生的參考。
本研究經比較分析後,歸納出下列三項主要結論,分述如下:
一、臺灣高等技職教育僅有《專科學校法》規範出培育目標,然而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迄今尚無專法規範,大陸則以《職業教育法》涵概各級技職教育培育目標。
二、臺灣的技專校院,專科學校僅包括二專與五專,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則可開設二技與四技,並得附設二專或五專。大陸則分為高等專科學校、職業大學與職業技術學院,均為培育專科層次的學制,修業期以三年制為主,五年制次之,並未授予學士學位。目前僅遼寧省試行四年制本科學制,可授予學士學位。
三、臺灣技專校院主要招收技職體系的高職、附設職業類科之高中與綜合高中專業學程畢業生為主,普通高中生次之,已形成專業學習的一貫體系;而大陸高等職業院校皆以招收高中生為主,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與技工學校等畢業生次之。其中後三者之報考人數不得超過當年度5%的畢業人數,造成中等技職學校畢業生被迫就業,而高等技職校院學生缺乏專業基礎。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school system of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TVE)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n terms of the goal and system structure. The Bereday's comparative method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sides of Taiwan Strait after reviewing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present education system. Some main points were concluded as the followings:
1.Only “Junior College Act” has been set for Junior colleges in Taiwan, no other Act was set for other higher TVE institutions. But in Mainland 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 has been promulgated for all kinds of TVE including their goals and conduction.
2.In Taiwan, the higher-level TVE includes junior colleges, colleges of technology,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ater two categories are 4-year school system, they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2-year and 5-year junior college graduates and TVE high school graduate. But in Mainland China, both higher junior college, vocational university (or institute) and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or polytechnic) are of junior college level school system. No bachelor degree is offered for 3-year or 5-year graduate. Recently, only Liaoning province inaugurated a pilot study for 4-year undergraduate level TVE school systems with bachelor degree.
3. The TVE system of Taiwan consists of middle-level TVE and higher-level TVE. The middle-level TVE includes the Technical Skills program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s, Professional Programs in general high schools and/or the vocational programs in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s; the higher-level TVE includes Junior colleges, colleges of technology,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 technology. It has been formed a complete school system. But in Mainland China, most higher TVE institutes enroll gene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only 5% from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s,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and mechanic schools. It forced most TVE high school graduate to work right after their graduation and the students in higher TVE institute lack of expertise background.
中文部分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1991)。老解放區教育資料(三)。北京市:教育科學。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1985)。「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改革論壇(2011)。壬戌學制改革的啟示。2011年7月18日,取自http://www.chinareform.org.cn/society/Edu/Practice/201103/t20110318_63243.htm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08)。改革開放30年「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經驗專題研究(1978-2008)。北京市:教育科學。
「中國」教育年鑒編輯部(1992)。「中國」教育年鑒:1991。北京市:人民教育。
「中國」教育年鑒編輯部(1999)。「中國」教育年鑒:1998。北京市:人民教育。
「中國」教育年鑒編輯部(2001)。「中國」教育年鑒:2000。北京市:人民教育。
「中國」教育年鑒編輯部(2009)。「中國」教育年鑒:2008。北京市:人民教育。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所(1984)。「中華人民國民共和國」教育大事記(1949-1982)。北京市:教育科學。
「全國」《高職高專指導性專業目錄》課題組(2003)。「全國」高職高專指導性專業目錄(第四稿)說明。2011年11月19日,取自http://jpkc.hdu.edu.cn/downloads%5Cgzzyml_20060525.doc
丁致聘(1961)。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大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0)。「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年度報告(2009年)。北京市:作者。
大陸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無日期)。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內設處室介紹。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3367/201001/82425.html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1967)。我國現行學制改進問題的研究。臺北市:作者。
中華職業教育社(無日期)。中華職業教育社簡介。2011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zhzjs.org.cn/ZhzjsIntroduce.aspx
方永興、黃明宏(1991)。「我國」高等專科學校的分析研究。載於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課題研究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之探索(132-143頁)。湖南省長沙市:湖南教育。
方展畫、劉輝、傅雪淩(2009)。知識與技能:「中國」職業教育60年。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
王正旭(2011)。陸生來臺正式就學之後續效應。2011年9月14日,取自http://www.faps.org.tw/issues/subject.aspx?pk=182
王延靜(2010)。《癸卯學制》之工藝教育研究。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省濟南市。
王明倫(1998)。高職教育: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職業技術教育,1998(2),4-6。
王明倫(2004)。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論。北京市:教育科學。
王傑、曹陽(2007)。「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歷史和現實發展的若干思考。職教通訊,2007(2),13-19。
石偉平(2001)。比較職業技術教育。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伍振鷟(1971)。大學教育概論(上冊)。臺北市:中華電視。
伍振鷟(1972)。教育概論(下冊)。臺北市:中華電視。
匡瑛(2006)。比較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與變革。上海市:上海教育。
匡瑛、石偉平(2006)。高職人才培育目標的轉換——從"技術應用性人才"到"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術教育,27(22),21-23。
向麗(2005)。淺析高職學制改革面臨的兩大困境。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5-7。
宇靖(2010)。「建國」60年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東北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吉林省長春市。
曲鐵華、梁清(2003)。「我國」近代學制發展嬗變及啟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4),10-14。
江文雄(2006)。緒論。載於江文雄(主編),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1-55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西省檔案館、中共江西省黨委校黨史教研室(1982)。「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下)。江西省:江西人民國民。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2)。雙軌訓練旗艦計畫作業手冊。臺北市:作者。
余家菊(1933)。教育原論。上海市:大陸書局。
余書麟(1966)。中國教育史下冊。臺北市:臺灣省立師範大學。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俊升(1955)。中華民國教育誌(一)。臺北市:中華文化。
吳俊升(1972)。教育與文化論文選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家瑩(1990)。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國民政府時期(一九二五~一九四○)。臺北市:五南。
吳清基(1993)。教育的目的、目標與功能。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42-43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8)。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作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2000)。中華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與未來(上)。研習資訊,17(5),1-7。
吳雪萍(2007)。基礎與應用: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研究。浙江省杭州市:浙江教育。
吳靖國、林騰蛟(2010)。臺灣高等技職教育發展的理論性反思。教育資料集刊,47,1-24。
吳應彪(1999)。「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歷史概況與現狀分析。曲靖師專學報,1999(4),10-15。
宋懷德(1991)。「中國」職業大學的興起,載於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課題研究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之探索(23-30頁)。湖南省長沙市:湖南教育。
技訊網(無日期)。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專班招生。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techadmi.edu.tw/search/profile_committee.php?comid=comi91&edutype_code=4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課題組(2008)。教育大國的崛起(1978-2008)。北京市:教育科學。
李大偉、馮丹白(2009)。兩岸技職教育交流與合作。2010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2/6244
李忠康(2011)。教育學。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教育。
李建興(2008)。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平臺。2010年10月10日,取自www.npf.org.tw/post/1/4715
李國義(2003)。改制之技術學院和科技大學競爭策略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堅萍(2001)。Simpson、Harrow與Goldberger技能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之比較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675-710。
李藺田(1994)。「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史。北京市:高等教育。
杜佐周(1933)。教育與學校行政原理。上海市:上海商務印書館。
沈珊珊(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市:正中。
肖衛兵(2008)。「中國」近代職業教育制度建制發展分析。職教探索與研究,2008(1),13-16
周一平(2002)。中共黨史文獻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周清明(2008)。「中國」高校學分制研究─彈性學分制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市:人民國民。
周談輝(1983)。工商類五專教育之研究。臺北市:明德基金會生活素質研究中心。
易正義(2008)。民國初年學制改革的經過。亞東學報,28,151-160。
林天祐(2002)。認識研究倫理。載於林淑玲、陳麗鳳、張金年、傅明儀、謝雅惠、林天祐、劉春榮(合著),研究論文與報告撰寫手冊(96-134頁)。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輔導中心。
林生傳(2002)。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炎旦(2006)。學校制度。載於江文雄(主編),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257-285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清江(1984)。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林曉雲(2009年10月13日)。少子女化效應/逾60所大專12年後會倒,。2010年10月2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
oct/13/today-t1.htm
林騰蛟(1997)。臺灣地區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政策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
林騰蛟(1998)。技職系統第二教育國道政策的建構與實施。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5,7-11。
姜振鵬、陸群(2000)。高職教育中幾種學制的分析。職教通訊,2000(7),21-22。
姜麗娟(2006)。五專升格改制學院之個案研究。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2,1-27。
胡城、胡萍(2006)。「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及其研究的歷史回顧。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9),17-20。
韋秀芝(2008)。與職業資格認證相銜接的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研究。武漢理工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北省武漢市。
孫邦正(1967)。中國學制問題綜合研究。臺北市:「中央」文物。
孫邦正(1971)。六十年來的中國教育。臺北市:正中。
孫邦正(1973)。中國學制問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孫邦正(1996)。教育概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孫德中(1956)。蔡元培教育學說。臺北市:復興書局。
徐孝明(1991)。短期職業大學職業大學只有搞好充實整頓才能得到發展。中國高等教育,1991(10),43-44。
徐韶君(2009)。張之洞與癸卯學制。淡江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袁征(2002)。從教育獨立到黨化教育: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變化。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4,115-135。
袁華(2010)。職業教育制度。載於袁華、鄭曉鴻主編,職業教育學(39-50頁)。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無日期)。二技統一入學測驗資料查詢。2012年5月11日,取自http://www.tcte.edu.tw/exam2.php
郝維謙、龍正中(2000)。高等教育史(「中華人民國民共和國」教育專題史叢書)。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出版。
馬濛濛(2011)。新世紀十年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研究。華東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市。
高華(2010)。革命年代。廣東省廣州市:廣東人民。
國史館(1990)。中華民國教育志(初稿)。臺北市:作者。
國史館(無日期)。國民政府檔案。2011年10月23日,取自http://www.drnh.gov.tw/ImagesPost/f97ceb4b-2910-492a-95fd-9925bfe1fd41/f97ceb4b-2910-492a-95fd-9925bfe1fd41.pdf
國立教育資料館(1983)。中華民國技術暨職業教育展覽專輯。臺北市:作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無日期)。北科大校史館--校史編年。2011年11月7日,取自http://www.cc.ntut.edu.tw/~wwwhis/year.html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無日期)。簡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2011年11月7日,取自http://www.ntust.edu.tw/files/11-1000-95.php
寇健文(2005)。中共菁英政治與質性分析:原始資料來源與分析方法。臺灣政治學刊,9(2),233-279。
常小勇(2009)。高等職業教育制度創新-高技能人才的視角。華東師範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上海市。
康美玲(2006)。臺灣地區科技大學「服務學生指標」與「教學研究效率」之評估。朝陽科技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市。
張文郁(1992)。學分制。載於「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教育》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435頁)。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
張亦妤、吳美真(2004)。從CIPP評鑑模式談高職學年學分制之實施。士林高商學報,2,144-156。
張金鑑(1961)。人事行政學。臺北市:中國行政學會。
張雅淨(2008)。國內教育輿情:反轉大學招生供過於求的現象。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3,249-251。
張薇之(1991)。發展有「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課題總報告。載於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課題研究組主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之探索(1-22頁)。湖南省長沙市:湖南教育。
教育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a)。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b)。建國百年技職教育專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c)。100學年度公私立技專校院一覽表。2012年3月30日,取自http://tve.cyu.edu.tw/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無日期)。歷史沿革。2012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tpde.edu.tw/ap/history.aspx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78)。中華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概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08)。臺灣技術及職業教育簡介。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11)。公告100年度教育部審議技術學院改名科技大學結果。2012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
sn=4523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48)。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上海市: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統計處(2009)。國民教育階段學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98~113學年度)。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2)。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101年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2011)。壬戌學制的頒行。2011年7月18日,取自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527&subjectid=3012
曹常仁(1999)。學校制度的涵義分析及其研究方法的省思。中等教育,50(6),40-52。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09)。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廣東省深圳市:作者。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10)。2009年招生簡章。2012年3月20日,取自http://designsz.w3.shbiz.net/Article.aspx?id=380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資訊網(無日期)。計畫緣起。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ia.management.org.tw/
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秘書處(1970)。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許曼慧(2011)。台灣技術及職業教育制度變遷:反應序列觀點。國立臺北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市。
郭為藩、高強華(1988)。教育學新論。臺北市:正中。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性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1987)。目標問題。載於莊懷義主編,教育問題研究(231-243頁)。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陳國平(2006)。蔡元培職業教育思想述評。職教論壇,2006(6),60-64。
陳舜田(1995)。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臺北市: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
陳學飛(2002)。高等教育國際化:跨世紀的大趨勢。福建省福州市:福建教育。
彭志武(2007)。高等職業教育學制研究。廈門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福建省廈門市。
彭建(2008)。主要發達國家二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的比較研究。湖南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省長沙市。
曾子達(1987)。略論短期職業大學職業大學的辦學特色。中國高等教育,1987(Z1),53-54。
曾瀚賢(2003)。臺灣技術及職業教育制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舒新城(1929)。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上海市:上海中華。
舒龍、淩步機(1999)。「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史。江西省:江西人民國民。
賀賢土(2002)。從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認識和體會。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11(3),61-64。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光雄(2000)。學校制度,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299-338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炎培(1947)。中國職業教育三十年來大事表。上海市:中華職業教育社。
黃政傑(1994)。大陸藝術教育學制與教育行政制度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黃政傑(1996)。社會變遷與學制改革。現代化研究,7,51-61。
黃政傑(2000)。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榮鑑(2007)。技職教育的明天。2012年4月2日,取自http://120.96.85.9/
News/2007020504.asp?c=1050
黃濟、王策三(2006)。現代教育論。北京市:人民國民教育。
慈溪職高課題組(2001)。中、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河南職技師院學報,2001(3),30-35。
新浪教育(2010)。熱點辣評:誰來培育四年制本科高職生。2012年3月26日,取自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0-04-19/1016243523.shtml
楊仲雄(1998)。關於五年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由來與特色。「中國」職業技術教育,1998(10),52-53。
楊亮功(1966)。我國學校制度之沿革及其進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學校制度研究(1-24頁)。臺北市:正中。
楊奎松(1999)。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7,137-155。
楊思偉(2002)。學校制度。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335-368頁)。臺北市:學富。
楊朝祥(2007)。臺灣技職教育變革與發展。2011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1733
楊瑩(2010)。中國大陸職業技術教育制度與政策的改革。教育資料集刊,47,77-106。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葉學志(1994)。學校制度。載於葉學志主編,教育概論(221-279頁)。臺北市:正中。
董步學、舒紅群(2006)。論近現代「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啟示。江西教育科研,2006(4),51-52。
雷國鼎、徐南號、劉焜輝(1972)。學校制度。臺北市:臺灣中華。
廖其發(2004)。論「我國」的學制改革。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2),86-93。
廖素芳(1992)。近四十年來中國大陸職業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維基百科(2010)。臺灣兩岸。2011年10月26日,取自http://zh.wikipedia
.org/zh-tw/%E5%8F%B0%E7%81%A3%E6%B5%B7%E5%B3%BD%E5%85%A9%E5%B2%B8
維基百科(無日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2011年11月1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8%8F%AF%E8%98%87%E7%B6%AD%E5%9F%83%E5%85%B1%E5%92%8C%E5%9C%8B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5)。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市:臺灣書店。
趙成(2003)。「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社會心理因素的變遷。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3(3),70-72。
趙遠征(2010)。山東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山東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省濟南市。
劉英傑(1993)。「中國」教育大事典(1949-1990)。浙江省杭州市:浙江教育。
劉海峰(2001)。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與本土化。「中國」高等教育,2,23-28。
劉偉民、王沛民(2007)。「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定位及分類統計─基於教育譜、研究譜、職業譜的三維辨析。職業技術教育,2007(13),5-9。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潘懋元(2003)。「中國」高等教育百年。廣東省廣州市:廣東高等教育。
蔡芹香(1933)。中國學制史。上海市:世界書局。
蔡銘津(2008)。少子女化趨勢對教育體系的衝擊與因應。研習資訊,25(5),
蔣中正(1931)。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書。2011年11月1日,取自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1%8A%E5%85%A8%E5%9C%8B%E5%90%8C%E8%83%9E%E4%B8%80%E8%87%B4%E5%AE%89%E5%85%A7%E6%94%98%E5%A4%96%E6%9B%B8
蔣中正(1952)。改造教育與變化氣質。臺北市:國防部總政治部。
蔣維喬(1917)。職業教育進行之商榷。教育雜誌,9(11),197-199。
學科王(2012)。圖解「中國」立法程序。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zixun.xuekewang.com/zz/201203/456811.html
盧紅學(2007)。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育目標的再認識。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2(4),10-13。
謝連參(1985)。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鍾皎光(1970)。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簡太郎(2007)。臺灣人口政策與人口結構變遷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1-22。
簡明忠(2001)。我國技職教育學制變革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
簡明忠(2005)。技職教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職業技術教育雜誌社(無日期)。高職教育劃轉職成教司管理。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cctve.com.cn/index.php/the-news/buwei/4476-2011-03-29
-01-52-54
鎮天錫、余煥模、張丕繼(1983)。人力政策的形成與實施。臺北市:聯經。
嚴雪怡(2000)。辦出特色 提高質量。機械職業教育,2000(1),4-5。
饒達欽(1990)。技術職業教育理念與實施。臺北市:文景。
顧坤華、趙惠莉(2010)。「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創立、變革與發展——紀念職業大學創辦30周年。教育學術月刊,2010(10),93-96。
英文部分
Agnes, M. E. (2004).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4th ed.). Hoboken, NJ: Wiley.
Bogdan, R. C., & Biklen, S. K.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5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Corey, G., Corey, M. S., & Callanan, P. (2003). Issues and ethics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6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Denzin, N. K. (1989).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Y: Mcgraw Hill.
Dingwall, R. and Lewis, P. (Eds.) (1983).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s: Doctors, Lawyers and Others. London: Macmillan.
Guion, L. A., Diehl, D. C., & McDonald, D. (2002). Triangulation: Establishing the validity of qualitative studies. Retrieved from http://edis.ifas.ufl.edu/pdf
files/FY/FY39400.pdf
Heppner, P. P., Kivlighan, D. M., & Wampold, B. E. (2008). Research design in counseling (3r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Jick, T. D. (1979). 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riangulation in Ac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4), 602-611.
Josselson, R. (2007) The ethical attitude in narrative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ities. In D. J. Clandinin (Ed.) The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 : Mapping a Methodology (pp. 537-567).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Kimball, B. A. (1996). The “true Professional Ideal” in America: A History. NY: Rowman & Littlefield.
Lebold, W. K & Lebold, D. J. (1985). Trends in U.S.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dmissions, Curricula, and Employ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ngineering Education, 1 (1), 27-33.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CA: Sage Publications.
Merriam, S. B.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Morse, J. M. (1991).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Nursing Research, 40(1), 120-123.
Peshkin, A. (1985). Virtuous subjectivity: In the participant-observer’s I’s. In D. N. Berg & K. K. Smith (Eds.), Exploring clinical methods for social research(pp. 267-281).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bson, C.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s. Oxford, United Kingdom: Blackwell.
Smith, L.M. (1990). Ethics in qualitative field research: an individual perspective, In E. W. Eisner & A. Peshkin (Eds.), Qualita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 The Continuing Debate (pp. 258-300).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Streubert, H. J., & Carpenter, D. R. (2010).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ursing: Advancing the Humanistic Imperative.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UNESCO-UIS (2006).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1997. Quebec, Canada: Author.
William Ayers (1971). Chang Chih-tu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