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姵吟
Chen Pei Yin
論文名稱: 臺灣建構「表演藝術交易會」之可行性研究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establishing performing arts trade fair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夏學理
Hsia, Hsueh-L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9
中文關鍵詞: 表演藝術表演藝術產業展覽產業表演藝術交易會表演藝術市集
英文關鍵詞: Performing arts, Performing arts industry, Exhibition industry, Performing arts trade fair, Performing arts marke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9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表演藝術樣貌萬千,近年來更積極參與國際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藉由濃厚的地域情懷與多元的創作主題相互揉合,以臺灣子民特有的生命力表現方式,孕育出臺灣當代表演藝術風格,並於國際舞臺上綻放耀眼傲人之風采。

    然而,正當臺灣表演藝術在國內蓬勃發展之餘,許多的表演團隊也經常遇到觀眾養成困難、藝術行政管理人才流動率高、經費不足以及專業場地缺乏等經營情形。儘管,臺灣表演藝術產業化體制仍處於發展中階段,但從西元2002年文化政策逐漸演變,顯示臺灣政府欲建構一個具有臺灣特色的表演藝術產業之決心,期盼替臺灣表演藝術發展出更多利基的生存環境。「表演藝術交易會」主要功能是以展覽產業形式促成一個商業交易的平臺,讓買方(藝術節策展人、劇院節目製作人、藝術中介單位等)和賣方(表演者、表演團隊之經紀人)能直接或間接面對面交流、瞭解彼此以利訊息的交換與交易的進行,提供中小型表演團隊另一個憑藉自身本事站上國際舞臺的機會。

    因此,本研究遂以臺灣建構「表演藝術交易會」之可行性為主軸,藉由分析臺灣表演藝術環境(市場面、政策面)、臺灣表演藝術產業、展覽產業等次級文獻資料與東京、首爾、新加坡「表演藝術交易會」國外個案探討,透過行政單位、場地單位、表演團隊、中介單位以及專家學者等進行深度訪談,進一步呈現臺灣建構「表演藝術交易會」之價值,並提出適合臺灣運作的可能做法,以做為未來相關辦理單位之參考建議。

    There are varieties in performing arts here in Taiwan. In recent years, Taiwanese performing art has actively interflowed with and join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e arts, and displayed a dazzling appearance on international stages by its contemporary art-performing style, which is cultivated by specific vitality of the Taiwanese, blending thick regional moods with diverse creating topics.

    As the Taiwan performing arts is getting prosperous, however, many performance groups are also encountering with the operating difficulties such as audiences hard to be cultivated, high turnover rate of artistic administrating talents, insufficient fund, and short of professional sites. Even though the industrialized mechanism of Taiwan’s performing art is still in developing phase, the resolution that Taiwan government intends to establish a performing art industry with Taiwanese traits has been proved from the evolution of 2002 cultural policy, looking forward to developing a living environment with more niches for Taiwan performing arts.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the “Performing Arts Trade Fair” is a commercial platform formed by exhibiting industries, allowing buyers (curators of arts festival and theatrical producers, or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of art business) and sellers (performers, or agents of performing groups) able t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terflow face to face, and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in favor of the progression of message exchanges and transactions, further t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performing groups able to stand on international stage by their own talents.

    This study, therefore, uses the possible manners that set up the “Performing Arts Trade Fair” and the secondary data to analyze the individual case of the “Performing Arts Trade Fair” held in Tokyo and Seoul. We will conduct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dministrative units (comprise the operators of sites), performing groups,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of art business, experts, and further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method and value of the “Performing Arts Trade Fair” held in Taiwan, so as to locate an operating and developing model suitable as a proposal for Taiwan’s future development.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IV 目錄……………..……………………...………….…...…….…VI 圖表目錄…………..…………………...……………….……….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動機………………………………...…………...……...6  第二節 研究目的………………………………...…………..……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表演藝術……………………………......………………...11   一、表演藝術之界定………………………...…….....………...11   二、表演藝術之特性………………………...…………...…….12   三、臺灣表演藝術團體當前經營之現況…...…………………14  第二節 臺灣表演藝術產業……………………...…..……………20   一、臺灣表演藝術產業之定義………………...……..………..20   二、臺灣表演藝術產業國內發展之現況……...………………22   三、臺灣表演藝術團體於國際發展趨勢……...………………23  第三節 展覽產業……………………………………..……….…..26   一、展覽之分類…………………………..……...……………..27   二、展覽產業之構成……………..……………...……………..29  第四節 表演藝術交易會:國外案例探討…………......…….……34   一、Tokyo Performing Arts Market…………..……..………….35   二、Performing Arts Market in Seoul………………...….…..41   三、Live!Singapore…………………..…………….…………49 第參章 研究方法………………….………………...………..5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52   一、研究架構……………...…………….....………..………….52   二、研究流程………………...……………..…..……..………..5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56   一、研究方法……………………….……...………..………….56   二、研究對象…..…………………….…………..……………..5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6   一、研究範圍……………………….....…...………..………….66   二、研究限制…..…………...………..…………..……………..66 第肆章 研究分析與發現…………..……………………….68  第一節 與國內「表演藝術交易會」相關案例之探討…...….…..68   一、臺北藝術節…………………………......………..…..…….69   二、全國表演藝術博覽會..………………...…..………..……..80   三、臺灣新風表演藝術集………………......……..……..…….85   四、華山藝術生活節……..………………...…..………..……..87  第二節 臺灣建構「表演藝術交易會」之定位與發展…………..91   一、臺灣建構「表演藝術交易會」之定位……….…...……….91   二、臺灣建構「表演藝術交易會」之發展………..……….…..94  第三節 表演藝術團體對「表演藝術交易會」之觀點分析……...100   一、音樂類-采風樂坊………………......………..….…..…100   二、傳統戲曲類-水磨曲集崑劇團..…….…..…………...….102   三、舞蹈類-舞蹈空間……………………..………..……….104   四、戲劇類-魚蹦興業…...………………...…..…………….106  第四節 臺灣建構「表演藝術交易會」可能運作模式之分析……110    一、行政組織與運作策略………………...…...……..……….110   二、節目內容與團隊遴選.……………………...…………….11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20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0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2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25 參考文獻…………………………………..…………….…….126 附件………………………………………....…………………133

    中文部分

    一、書籍

    于善祿(2004),「思索戲劇界產業化的可能性」,載於鄒侑如編輯,《表演藝術:啟動創意新商業》,頁2-9,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朱宗慶(2005),《行政法人對文化機構營運管理之影響-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改制行政法人為例》,臺北市:傑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何康國(2005),《我國交響樂團產業之研究》,臺北市:小雅音樂。

    呂清夫(2008),《造型原理》,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阮綠茵(2007),《設計研究方法》(頁125-148),載於管倖生、阮綠茵、王明堂、王藍亭、李佩玲、高新發等,臺北縣土城市:全華圖書。

    林朝號(2009),《藝起南方-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建實錄》,台北縣中和市: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編制。

    林潔盈(譯)(2004),Elizabeth Hill, Catherine O`Sullivan, Terry O`Sullivan 著,《如何開發藝術市場》,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姚晤毅(2007),《展覽行銷聖經》,臺北縣汐止市:中國生產力。

    夏學理、秦嘉嫄、洪琬喻、陳國政、施沛琳、謝知達(2008),《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臺北市:五南。

    夏學理、鄭美華、陳曼玲、周一彤、方顗茹、陳亞平(2003),《藝術管理》,臺北市:五南。

    高登第(譯)(1998),Philip Kotler, Joanne Scheff 著,《票房行銷:菲利浦‧科特勒談表演藝術行銷策略》,臺北市:遠流。

    郭為藩(2006),《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臺北市:心理。

    陳希林、閻蕙群(譯)(2004),John Allen, William O`Toole, Lan Mcdonnell and Robert Harris著,《節慶與活動管理》,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陳瓊花(1995),《藝術概論》,臺北:三民。

    揭陽(2006),《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台灣文化政策初探 2004~2005》,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雅雲(譯)(1985),Ione Bell, Karen M. Hess & Jim R. Matison 著,《藝術鑑賞入門》,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金鳳(2004),「邁向新藝術產業」,載於鄒侑如(編輯),《表演藝術:啟動創意新商業》(頁10-15),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楊淑雯、黃金鳳(2004),「熱情與專業」,載於鄒侑如(編輯),《表演藝術:啟動創意新商業》(頁36-49),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溫月 、段恩雷(2008),《參展行銷-如何參加國外展覽第四版》,臺北市,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樓永堅(2004),「表演藝術的行銷思維」,載於鄒侑如(編輯),《表演藝術:啟動創意新商業》(頁64-72),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二、期刊 / 雜誌 / 報紙

    于國華(2010),「是外來文化殖民地 還是本土藝術培育場?二○○九年台灣表演藝術觀眾及市場初探」,《PAR表演藝術》,第212期,頁87-90。

    平珩(2006),「二○○六文化論壇-表演藝術市場面面觀(第一場)」,《PAR表演藝術》,第169期,頁3-5。

    吳靜吉(2001),「觀眾從哪裡來?」,《表演藝術》,第108期,頁103-104。

    李秋玫(2011),「采風樂坊 打造國際創意新平臺」,《PAR表演藝術》,第219期,頁45。

    李惠美(2010),「想踏上國際舞臺?先趕集去!!」,《PAR表演藝術》,第212期,頁96-99。

    許博允(2006,5月11日),「21世紀大陸市場的崛起(四)」,民生報,A9版。

    陳欣文(2010,1月10日),「3大貿易協定加持 東協超旺」,工商時報,A7版。

    廖俊逞(2008),「不只藝術,行政更要Bravo Only!」,《PAR表演藝術》,第187期,頁58-59。

    廖俊逞(2010),「打造品牌到解讀市場 藝術也能是好生意?」,《PAR表演藝術》,第205期,頁78-79。

    廖俊逞(2011),「台日混血新漫才 搞笑反映社會現實」,《PAR表演藝術》,第219期,頁20。

    談應衡(2007,4月17日),「表演藝術場地多多益善」,中國時報,A13版。

    傅依傑、張佑生(2010,8月12日),「美聯準會『印鈔票』救市 日圓飆新高」,聯合報,A14版。

    黎家齊(2007),「從首爾到光州,韓國為文化藝術做些什麼?」,《PAR表演藝術》,第180期,頁2-3。

    黎家齊(2010),「定位清晰的南韓PAMS首爾表演藝術市集」,《PAR表演藝術》,第212期,頁104-105。

    盧家珍(2010),「盛治仁:過去都只看創作這端,現在也同時要看消費者這端-專訪文建會主委從『2010華山藝術生活節』談文創政策的未來」,《PAR表演藝術》,第213期,頁68-70。

    盧家珍(2010),「華山藝術生活節 打造台灣『創意集散地』」,《PAR表演藝術》,第213期,頁70-72。

    賴怡欣(2010),「東協加一上路 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成形」,《資產管理月刊》,第12期,頁34-40。

    羅崇貴(2008),「全球經濟『東傾』 基金新舵向-金磚4國+金鑽11國」,《理財周刊》,第386期,頁70。

    三、報告 / 論文

    全國表演藝術博覽會編輯小組(2005),《表演藝術不打烊:全國表演藝術博覽會專輯》,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淑鈴(2001).臺灣國際藝術節建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吳應敏(2009),臺灣縣市創意都市評估指標之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沈慧敏(2009),臺灣現代戲劇表演團體在北京演出之研究-以「表演工作坊」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慧(2007),從組織屬性探討藝術節之運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琇瑛(2010),國內表演藝術經紀現況發展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陽(2001),臺灣營建產業不同發展階段經營策略分析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張殷綺(2007),臺灣舞蹈類表演藝術基金會多角化經營之探討,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涵茵(2008),臺灣表演藝術產業之全球競爭策略,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玲(2007),高高屏地區「會展產業」發展之策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蕙美(2008)「探討以公私協力模式執行臺北藝術節」,發表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主辦之《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

    陳奕伶(2010),台北藝術節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意倩(2007),表演藝術行銷平臺專案研究-以臺中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琦惠(2006),澳洲表演藝術國際發展支援體系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慧玟(計畫主持)(2007),《表演藝術產業調查研究》,臺北市:文建會。

    葉芠芠(1997),「藝術、技術與行政-行政工作者在團體組織的角色定位」,載於鄧為丞執行編輯,《藝術管理25講-表演藝術行政人員研討會暨研習活動實錄》(頁23-24),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臺北市文化局(2005),《第六屆臺北藝術節成果專輯》,臺北市:臺北市文化局。

    臺北市文化局(2006),《第七屆臺北藝術節成果專輯》,臺北市:臺北市文化局。

    臺北市文化局(2007),《第八屆臺北藝術節成果專輯》,臺北市:臺北市文化局。

    蔡馥徽(2010),以文化政策觀點探討臺北藝穗節之建置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雅麗、平珩(2007,11月),「從跳板到平臺-兩廳院國際交流的案例與策略」,載於楊春輝(編輯),《兩廳院週年論壇-台灣劇場經營研討會論文集》(頁25-55),臺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簡瑞榮(2008),學院數位藝術教學之研究-以國立嘉義大學與吳鳳技術學院Maya 3D動畫教學為例,臺北師大書苑。

    饒立凡(2010),臺灣西式樂團國際展演經驗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Philip Kotler & Joanne Scheff (1997). Standing room only: strategies for marketing the performing arts.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Suk-Heung Kang (2005). Korea to host new international arts market. International Arts Management, August, 7.

    網路 / 電子報
    2005 Performing Arts Market in Seoul,http://year.pams.or.kr/english/main.php

    2005 Tokyo Performing Arts Market,http://www.tpam.or.jp/2005/index_e.html

    2006 Performing Arts Market in Seoul,http://year.pams.or.kr/index_pams_en.php

    2007 Performing Arts Market in Seoul,http://year.pams.or.kr/pams_eng2007/index.php

    2007 Tokyo Performing Arts Market,http://www.tpam.or.jp/2007/index_e.html

    2008 Performing Arts Market in Seoul,http://2008pams.pams.or.kr/

    2008 Tokyo Performing Arts Market,http://www.tpam.or.jp/2008/index_e.html

    2009 Performing Arts Market in Seoul,http://2009pams.pams.or.kr/MA/main_2.asp

    2009 Tokyo Performing Arts Market,http://www.tpam.or.jp/2009/e-index.html

    2010 Performing Arts Market in Seoul,http://2010pams.pams.or.kr/AE/MA/

    2010 Tokyo Performing Arts Market,http://www.tpam.or.jp/2010/e-index.html

    2011 Performing Arts Meeting in Yokohama,http://2011.tpam.or.jp/e/index.html

    CINARS,http://www.cinars.org/index.php?lang=en
    http://www.ntnu.edu.tw/gipa/shiningstarart/index.html

    KAMS官方網站,http://www.gokams.or.kr/kams_eng/MA/main.asp

    UFI官方網站,The trade fairs & exhibitions background and fundamentals. (n. d.). Retrieved November 27, 2010, from http://www.ufi.org/Public/Default.aspx?CLEF_SITESMAPS=15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http://www.cca.gov.tw/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網路劇院」,http://www.cyberstage.com.tw/

    金傳媒集團,http://www.gmg.tw/

    郭秋雯(2010),「韓國邁向文化強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2010年10月14日,取自http://cci.culture.tw/cci/upload/market/20100920064240-a218e9adc953664cf648ebf497d4aaf0.pdf

    臺北市文化局,http://www.culture.gov.tw/

    燦星藝術行政-計畫緣起與目標(2009),2010年11月3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gipa/shiningstarart/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