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韶儒
Chang, Shao-Ju
論文名稱: 藝術才能教育輔導機制之探究
A Study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Mechanism of Arts-Talented Education
指導教授: 吳舜文
Wu, Shun-Wen
口試委員: 吳舜文
Wu, Shun-Wen
江淑君
Chiang, Shu-Chun
莊惠君
Chuang, Wuei-Chun
口試日期: 2023/06/1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輔導群運作模式組織效能
英文關鍵詞: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onsulting Team for Arts-Talented Educati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s
研究方法: 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87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8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以教育部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輔導群為例,探討藝術才能教育教學與輔導機制,藉由和藝才輔導群召集人,輔導員音樂、美術、舞蹈組長進行深入訪談,從中了解藝才輔導群機制運作的情形,及其後續規劃。

    本研究以研究者自編「藝術才能教育輔導機制之探究訪談大綱」為研究工具,分析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輔導群設置及運作要點當中「輔導群組織規劃與功能」、「輔導員義務及權利」、「輔導群運作策略」、「輔導群未來走向」等面向的藝術才能教育教學與輔導機制相關內容。

    依據結果與討論,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輔導群在教學與輔導機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其他領域輔導群,中央輔導群與地方輔導群在教學與輔導機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其他領域輔導群,中央輔導群與地方輔導團保持緊密的關係,扮演不同的角色,但藝才輔導群僅有中央輔導群,缺乏地方輔導團的支持。
    二、藝才輔導群組織規劃考量藝術才能專長領域特性設計,在各職務的規劃上,盡力取得班別間的平等。
    三、藝才輔導群成員對於教師副召集人角色定位的觀點不一,就輔導群實際運作內涵而言,教師副召集人扮演有如實際領導者般的重要角色。
    四、輔導員義務及權利強調兩者間需達成「平衡」關係,輔導群培訓機制有待建構。
    五、藝才輔導群依據設置及運作要點制定工作目標,再依工作目標制定運作策略及執行方式,展開具體且多樣的工作項目,已達輔導員工作量能的上限
    六、藝才輔導群組織期望增列第三方基層教師,並且建立成員良性新陳代謝之機制。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輔導群、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and counseling mechanism of arts-talented education using the example of th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onsulting team for arts-talented education (CATE).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convener of CATE and the leaders of the music, art, and dance groups,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of CATE mechanism and its future planning.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self-developed “Interview outline of a study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mechanism of arts-talented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tool. The research analyzed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CATE in the key aspects of the counseling group's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s, the obligations and rights of counselors, operational strategie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AT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reached:
    1. The counseling group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and counseling mechanisms. In contrast to other counseling groups in different fields, CATE as the central counseling group but lacks support from local counseling teams.
    2. The organization planning of CATE consider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tise of arts-talented field, striving for equality in the planning of various positions.
    3. In the context of the actual operation and essence of CATE, there are divergent views among the members regarding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vice convener. However, the teacher vice convener plays a crucial role akin to that of a practical leader.
    4. The obligations and rights of counselors emphasize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counseling group training mechanism needs to be developed.
    5. CATE sets work objectives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formulates operational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ccordingly, and engages in specific and diverse projects, considering the workload of counselors.
    6. CATE expects the inclusion of third-party grassroots teacher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echanism for a healthy turnover of members.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uggestions for CATE and for future research.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藝術才能教育發展歷程 13 第二節 藝術才能專長領域教師專業發展 22 第三節 藝術才能教育教學與輔導機制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前導研究 47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步驟 49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5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8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輔導群組織規劃與功能之結果與討論 67 第二節 輔導員義務及權利之結果與討論 86 第三節 輔導群運作策略之結果與討論 97 第四節 輔導群未來走向之結果與討論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34 參考資料 137 一、中文部分 137 二、外文部分 143 附錄 147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47 附錄二 訪談大綱內容效度專家檢核表 151 附錄三 訪談大綱內容效度專家檢核意見彙整 155 附錄四 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 161 附錄五 訪談逐字稿檢核表 163

    一、中文部分
    王聖元(2008)。高雄縣特殊教育輔導團運作及其團員壓力因應與專業知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朱榮芳(2007)。花蓮縣國教輔導團運作策略之探討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江惠瑩(2012)。花蓮縣特教輔導團組織運作與發展現況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武典(2013a)。臺灣資優教育四十年(一):回首前塵。資優教育季刊,126,1-11。
    吳武典(2013b)。臺灣資優教育四十年(二):昔日英才今安在?。資優教育季刊,126,13-21。
    吳家恆、方祖芳(譯)(2006)。Joseph S. Nye Jr. 著。柔性權力(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d politics)。臺北市:遠流。
    吳清山、林天佑(2010)。專業學習社群。教育研究月刊,191,125-126。
    吳舜文(2020a)。藝才教師專業發展的第一哩路—談藝才輔導群之設置。師友雙月刊,621,34-41。
    吳舜文(主編)(2020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課程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文怡(2010)。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地方輔導團成員對中央輔導團變革促進者角色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子文、程瑞福、詹淑月、邱逸翔(2020)。臺灣中小學體育課中舞蹈教育之現況:以批判論述分析。體育學報,53(3),355-372。
    林永豐(2018)。延續或斷裂?從能力到素養的課程改革意涵。課程研究,13(2),1-20。
    林坤燦、林銘欽、林芳瑜(2010)。我國資賦優異教育相關法規初探。東華特教,44,1-6。
    林美智(2017)。發展跨校教師專業備課社群之研究— 以新北市國民中學英語輔導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侯仲宸(2014)。臺北市高中英文科跨校專業學習社群教師領導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紀藶珊(2014)。學校推動精進教師詹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學習共同體為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唐璽惠(2004)。舞蹈資優教育的現況與展望。高雄市:復文。
    孫志麟(2010)。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學校行政,69,138-158。
    孫依琳(2012)。大學術科考試對高中美術班教學之影響-桃園地區高中美術班師生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徐麗紗(2008)。音樂教育篇-臺灣近現代音樂教育綜觀。載於鄭明憲(總編輯),臺灣藝術教育史(頁1-104)。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特殊教育法(1984年12月17日)。
    紐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2010)。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中華民國109年。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2010)。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中華民國109年。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張惠博(2015)。台灣好教育:從九年國教、九年一貫到12年國教。想想論壇。2015年10月15日,取自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711。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61-90。
    教育部(1993)。國民中小學音樂、美術、舞蹈班設置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劃(103年至107年)。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劃(108年至112年)。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才能班課程實施規範。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c)。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d)。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才能資賦優異專長領域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20)。教育部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輔導群109-110學年度工作計畫。取自https://artistic.finearts.ntnu.edu.tw/article/detail/100。
    教育部(2021)。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團隊設置及運作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22)。教育部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輔導群111-112學年度工作計畫。取自https://artistic.finearts.ntnu.edu.tw/article/detail/201。
    教育部(2023)。教育部藝術才能專長領域輔導群設置及運作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許義傑(2015)。教學圈應用於國民教育輔導團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郭靜姿(2014)。臺灣資優教育的特色與發展。載於中華資優教育協會(編),新世紀多元文化資優教育論壇(頁287-304)。臺北市:中華資優教育協會。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佩英、焦傳金(2009)。分散式領導與專業學習社群之建構:一所高中教學創新計畫的個案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1),55-86。
    陳宗聲(2012)。臺北市國民中學導師輪替機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郁秀(1998)。臺灣音樂資賦優異教育的發展現況與分析。載於廖杏娥、邱逸明(總編輯),兩岸表演藝術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33-64)。臺北市: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陳曉雰(2011)。藝術才能音樂班之回顧與展望。載於鄭明憲(總編輯),臺灣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發展(頁210-228)。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曉雰(2020)。音樂班的發展與沿革(一)。載於賴美鈴(主編),韶光典韻育風華:中小學音樂課程發展史(下冊)(頁219-263)。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湯碧美(2008)。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專任輔導員之專業角色內涵與認同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鈕文英(2018)。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芳玫(2001)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回顧與其教育面、經濟面之影響。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1 (2),91-118。
    黃冠鳳(2007)。臺北縣國小數學領域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運作與功能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嘉翎(2015)。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對教師專業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台南市後壁區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楊孟麗,、謝水南(譯)(2013)。J.R. Fraenkel, N.E. Wallen, Helen H. Hyu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第二版)(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新北市:心理。
    楊振富(譯)(2002)。P. M. Senge, N. Cambron-McCabe, T. Lucas, B. Smith, J. Dutton, & A. Kleiner著。學習型學校(上、下)(Schools that learn: A fifth discipline fieldbook for educators)。臺北市:天下遠見。
    溫念庭(2018)。影響學生選擇高中美術資優班就讀意願之因素:以臺北市與新北市兩校美術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葉重新(2017)。教育研究法(第三版)。新北市:心理。
    劉清揚(2006)。綜合活動輔導團專業功能之研究─以南部某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
    潘慧玲(2017)。國小藝術才能班面臨之問題與展望。資優教育季刊,144,25-34。
    蔡金蘭(2014)。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專業知能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蔡進雄(2003)。學校領導的新思維:建立教師學習社群。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78,42-46。
    蔡進雄(2009)。學校經營的新典範:論教師學習社群的建立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88,48-59。
    蔡進雄(2011)。教師領導的理論、實踐與省思。中等教育月刊,62(2),8-19。
    蔡進雄(2015)。教師領導三層次探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0),74-76。
    賴美鈴(2016)。走過一甲子的台灣音樂教育:課程標準/綱要和教科書的演變。美育,211,32-42。
    總統府公報(1968)。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
    謝明叡(2002)。高中、高職舞蹈班發展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鍾繼錚(2014)。天才的教育養成?一個資優/才能班畢業生的故事。美育,197,20-24。
    簡美姿(2002)。我國國中舞蹈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藝術科目成績優異學生出國進修辦法(1980年4月7日)。
    藝術教育法(1997年3月12日)。
    譚彩鳳(2011)。有效能教師學習社群之發展:香港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 (2),213-246。

    二、外文部分
    Bakkenes, I., Vermunt, J. D., & Wubbels, T. (2010). Teacher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experienced teacher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6), 533-548.
    Borko, H., Jacobs, J., & Koellner, K. (2010).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7(2), 548-556.
    Çoban, Ö., Özdemir, N., & Bellibaş, M. Ş. (2023). Trust in principals, leaders’ focus on instruction, teacher collaboration, and teacher self-efficacy: testing a multilevel mediation model.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 51(1), 95–115.
    De Vries, R. E., Bakker-Pieper, A., & Oostenveld, W. (2010). Leadership = communication? The relations of leaders' communication styles with leadership styles, knowledge sharing and leadership outcomes.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5(3), 367-380.
    DuFour, R, & Eaker, R. (2008). Revisit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loomington, IN: Solution Tree.
    DuFour, R. (2004). What is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1(8), 6-11.
    Fiarman, S. E. (2009) Teachers leading teachers: The experiences of Peer Assistance and Review consulting teach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Harris, A. (2002). Effec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22(3), 271-280.
    Hord, S. M. (2004). Learning together, leading together: Changing school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ülsheger, U. R., Anderson, N., & Salgado, J. F. (2009). Team-level predictors of innovation at work: 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spanning three decades of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4(5), 1128-1145.
    Johnson, B., Down, B., Cornu, R., Peters, J., Sullivan, A., Pearce, J., & Hunter, J. (2014). Promoting early career teacher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acting.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5), 530-546.
    Jong, L., Meirink, J., & Admiraal, W. (2022). Teacher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teacher collaboration: connecting teacher dialogue to teacher learning. Research Papers in Education, 37(6), 1165-1188.
    Lefstein, A., Louie, N., Segal, A., & Becher, A. (2020). Taking stoc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collaborative discourse: Theory and method in a nascent field.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88, 102954.
    Levine, T. H., & Marcus, A. S. (2010). How the structure and focus of teachers’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facilitate and constrain teacher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6(3), 389-398.
    Liu, Y. (2019). Situated teacher learning as externalising and mobilising teachers’ tacit knowledge through talk in a language teacher professional community. Research Papers in Education, 34 (3), 330-351.
    Meirink, J., Want, A., Louws, M., Meijer, P., Oolbekkink-Marchand, H., & Schaap, H. (2020). Beginning teachers’ opportunities for enacting informal teacher leadership: Perceptions of teachers and school management staff members.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3(2), 243-257.
    Meyer, A., Richter, D., & Hartung-Beck, V. (202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 collaboration: Investigat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eachers’ collective efficacy.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 50(4), 593–612.
    Opfer, V. D., & Pedder, D. (2011). Conceptualiz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1(3), 376-407.
    Owen, S. (2016).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Building skills, reinvigorating the passion, and nurturing teacher wellbeing and “flourishing” within significantly innovative schooling contexts. Educational Review, 68 (4), 403-419.
    Roberts, M. S., & Pruitt, Z. E. (2003). School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llaborative &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Inc.
    Van Driel, J. H., Meirink, J. A., Van Veen, K., & Zwart, R. C. (2012). Current trends and missing links in studies 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 A review of design features and quality of research.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48(2), 129-160.
    Warwick, P., Vrikki, M., Vermunt, J. D., Mercer, N., & Van Halem, N. (2016). Connecting observations of student and teacher learning: An examination of dialogic processes in lesson study discussions in mathematics. 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 48(4), 555-569.
    Wiens, P., Chou, A., Vallett, D., Beck, & Jori, S. (2019). New teacher mentoring and teacher retention: Examining the peer assistance and review program.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30(2), 103-110.
    Zukas, M. (2011). Making a mess of boundaries: A tale of doctors, blue form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Key note presentation at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Hobart.
    Zwart, R. C., Wubbels, T., Bolhuis, S., & Bergen, T. C. (2008). Teacher learning through reciprocal peer coaching: An analysis of activity sequenc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4(4), 982-100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