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欣怡
Liu Hsin-I
論文名稱: 漢語「好」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教學應用
A Semantic, Discourse,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Lexeme Hao with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指導教授: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5
中文關鍵詞: 「好」引申義轉化義「好」句式準篇章標記「好」重疊式
英文關鍵詞: Hao (好), meaning extension, meaning conversion, the hao construction, pseudo-discourse markers, the reduplicate form of hao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33下載:6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好」一個字包含多種語義,《現代漢語八百詞》列出十種不同的語義,語義複雜且具多種功能。因此,本論文根據Halliday(1985,1994,2004)的三大語言純理功能,包括概念功能、篇章功能與人際功能為架構進行「好」的語義、篇章和語用功能分析。
    在Halliday的架構之下,主要為語義、篇章和語用等層次,藉由分析「好」的句法分佈及歷時語義來輔助釐清「好」各義項之間的關係。釐清的過程中,將各個「好」安置於不同的層次,即從概念層次出發,銜接至篇章和人際互動層次,將「好」在此架構中有一整體的呈現。
    篇章功能層次,本文以會話言談口語語料來分析「好」的話語功能,從「好」在複句內銜接功能出發,至「好」在會話結構中,表示「預示話題/話輪狀態改變」的「段落標記」,此與「好」在概念層次中表「完成」具「變化/改變」性質相關聯。會話中的「好」可引出新話題或預示話題轉換,繼續下一個話題,或推進相關話題,也可能表示話題的結束,隨著在話輪中位置(開始、中間和結束處)的不同相應產生細微不同的功能。
    人際互動功能層次,當「好」進入了人際互動層次時,其依語境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情態,「好」所承載的不是命題意義,而是為話語提供可理解的信息,即「話義」。本文根據Austin(1962)的言語行為理論和Searle(1975)的間接言語行為理論和Leech(1983)的禮貌原則來探討「好」的人際互動功能,包括「宣告或重新宣示目前說話的主權」、「應答功能」、「應允、接受、贊同、讓步」、「表反話」和「央求」等,此等功能的核心在於尋求禮貌原則中的「一致原則」,此為「好」在人際互動層面的核心參數,隨著不同語境,產生不同的語用功能。此外,並探討「好」句式與間接言語行為之間的關係。
    此外,本文嘗試以篇章和語用角度分別探究「好」重疊式及狀態動詞重疊AA式,篇章層面透過對比焦點、語用層面透過「主觀量」與「預期值」來重新審視朱德熙認為狀態動詞重疊式在不同句法位置產生程度增強或減弱此一語言現象。最後,本文結合多層面的分析成果,提出相關之教學建議。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hao (好) including a semantic, pragmatic and discourse analysis. First, it investigate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the lexeme hao in Chinese as well as its part of speech. Hao is a complicated lexeme with multiple meanings. XianDai HanYu BaBaiCi (現代漢語八百詞) lists ten usages of hao, including as a stative verb, an adverb and an auxiliary verb. Using Halliday’s metafunctions (1985,1994,2004) as framework, this study aims to move beyond the traditional focus of semantic description and delve into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volving a semantic, pragmatic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f hao.
    Halliday’s metafunctions are arranged by ideational, interpersonal and textual functions,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semantic, pragmatic and discourse aspects in this research. Hao’s (好) various meanings are clarified finally by exploration of its fundamental syntax distribution, diachronic semantics as well as its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After delving into these aspects, the various meanings of hao are categorized into different levels, starting with its ideational functions, and working toward its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iscourse features of hao (好) in terms of cohesion, coherence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 complex sentences hao acts as a function word, but in a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it changes into a “section marker.” As section marker, it indicates the status of the topic or change in topic. In other words, not only can hao can lead to a new topic, subject or to related topics, but it can also indicate the end of the topic. Hao takes on one of its corresponding functions according to its placement (at the beginning, middle or end) in the conversation structure.
    On the interpersonal level,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hao (好) are differentiated by the context in which it appears. When hao is not carrying its original meaning, but is rather marking information as understood by the listener, we speak of its “conversational meaning.” In light of Austin’s speech act (1962), Searle’s indirect speech act (1975), and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1983), we can see that the cor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hao is to seek the “Agreement Maxim,” which provides the fundamental core that connects the various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contexts. In addition,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o structure and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Next, the study examines the reduplicate form of hao (好)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ive focus and offers an alternative viewpoint to traditional arguments which state that the reduplicate form of a stative verb can vary in degree when plac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in a sentence. Lastly, based upon results of the multi-level linguistic analys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improving Chinese language pedagogy.

    目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iv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3 一、相關理論及術語 3 二、研究方向與範圍 5 三、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本文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好」的詞性界定 7 一、動詞前「好」的詞性 10 二、複句間「好」的詞性 13 三、「好」為名詞、方言用法和表示語氣 15 第二節 「好」共時語義的相關研究 18 一、相關理論概念 18 二、「好」共時語義文獻研究 20 第三節 「好」歷時語義相關研究 27 一、歷時語義演變概念 27 二、「好」的歷時語義研究 28 第四節 「好」的篇章功能研究 33 一、篇章相關理論與概念 33 二、「好」的篇章文獻研究 35 第五節 「好」語用文獻研究 46 一、語用相關理論概念 46 二、「好」在言談中的語用研究綜述 49 三、「好」句式的語用研究 55 第六節 小結 65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66 第一節 本文研究架構 66 第二節 研究工具 68 一、問卷施測對象與目的 68 二、語料蒐集 71 第三節 研究過程 73 一、問卷施測 73 二、語料蒐集 74 第四節 小結 74 第四章 「好」的語料分析 76 第一節 「好」的語義分析 76 一、「好」語義的歸類與驗證 76 二、「好」的義素分析 81 三、「好」的句法分析 84 四、「好」的語義引申與轉化 90 五、「好」的歷時語義 94 六、本文之語義歸納 97 第二節 「好」的篇章分析 101 一、「好」在複句 101 二、「好」在會話中之篇章功能 109 三、「好」的會話組織功能 113 四、重疊式與對比焦點研究 122 五、「好」篇章層面總結 133 第三節 「好」的語用分析 134 一、「好」句式之間接言語行為 134 二、「好」之會話互動功能 144 三、「好」重疊式的主觀量 152 四、「好」語用層面總結 158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59 第五章 「好」的教學啟示與應用 161 第一節 現行教材檢視 161 一、《實用視聽華語》 161 二、《遠東生活華語》 163 三、《新實用漢語課本》 165 四、《中文聽說讀寫》 166 第二節 學習難點 167 第三節 教學內容與建議 169 一、教學內容 169 二、教學建議 175 第四節 小結 176 第六章 結論 177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7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省思 179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 180 參考書目 181 附錄(部分語料) 188

    丁聲樹(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2005)。《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
    王力(1947)。《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王力(1980)。《漢語史稿(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主編(2000)。《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國書局。
    王東海、張志毅(2007)。〈現代漢語詞匯語義共時研究的歷時、歷史視角〉,《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33-39。
    王楚蓁(2008)。《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研所碩士論文。
    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1986)。《現代漢語頻率辭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刑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永生、嚴世清(2001)。《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曲阜師範大學編寫組(1998)。《現代漢語常用虛詞詞典》。杭州:浙江印刷集團公司。
    朱德熙(1980)。《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江藍生(2005)。〈「VP的好」句式的兩個來源〉,《中國語文》,(5),387-398。
    何兆熊(2002)。《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兆熊(2005)。《語用學文獻選讀》。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1988)。《語用學概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冉永平。(2002)。《語用學概論(修訂本)》。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主編(2006)。《認知語用學—言語交際的認知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冉永平、莫愛屏和王寅編著)
    吳凌非(2002)。〈論「了1」和「了2」〉,《語言研究》,(1),23-27。
    吳福祥(2005)。〈漢語語法化演變的幾個類型學特徵〉,《中國語文》,(6),483-494。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2)。《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呂彥菁(2005)。《現代漢語疑問詞「什麼」的教學語法》。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所碩士論文。
    李立成(1999)。〈自指的「的」字短語〉,《語言教學與研究》,(3),73-84。
    李宇明(1996)。〈論詞語重疊的意義〉,《世界漢語教學》,(1):10-19。
    李明懿(2008)。〈論連詞與副詞的區分標準以引出目的之「好」與「以便」為例〉,《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237-245
    李秉震、王立偉(2007)。〈簡論「好不好」〉,《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51-52。
    李勁榮(2006)。〈形容詞重疊式的量性〉,《學術交流》,(1):142-146。
    李泉(2001)。《漢語語法考察與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晉霞(2005)。〈「好」的語法化與主觀性〉,《世界漢語教學》,(1),44-49。
    杜道流(2004)。〈與「多(麼)、太、好有關的感嘆句」〉,《語言研究》,24(3),52-56。
    李曉琪主編(2003)。《現代漢語虛詞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曉琪等(1997)。《漢語常用詞用法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家煊(2005)。〈「語法化」研究綜觀〉,《漢語語法化研究》(吳福祥主編),1-18。
    周文欽(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臺北:心理出版社。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
    邵敬敏(1996)。《現代漢語疑問句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邵敬敏(2007)。《現代漢語通論(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朱曉亞(2005)。〈「好」的話語功能及其虛化軌跡〉,《中國語文》,(5),399-407。
    侯學超(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封國欣(2000)。〈話輪轉換與話題轉換〉,《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4),41-44。
    洪慎杏(2008)。《現代漢語複句分類與關聯詞語教學--以「而」為例》。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所碩士論文。
    徐芝穎(2005)。《漢語動詞後置成分「好」與「到」之語法研究與教學排序-以韓籍學習者為例》。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研所碩士論文。
    馬真(2004)。《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馬景侖(2002)。《漢語通論》。南京:江蘇古籍。
    張尹琼(2005)。《疑問代詞的非疑問用法》。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博士論文。
    張玉春(2001)。〈釋「好」〉,《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85-87。
    張示祿(1992)。《古代漢語》。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亞軍(2000)。《副詞與限定描狀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崔建斌(1999)。〈論語用學中的「言語行為理論」〉,《渭南師範學院學報》,(3):67-71。
    張國憲(1996)。〈形容詞的記量〉,《世界漢語教學》,(4):33-42。
    張國憲(2000)。〈現代漢語形容詞的典型特徵〉,《中國語文》,(5):447-458。
    張國憲(2006)。〈性質、狀態和變化〉,《語言教學與研究》,(3):1-10。
    張敏(1997)〈從類型學和認知語法的角度看漢語重疊現象〉,《國外語言學》,2:37-45。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誼生(2006)。〈試論主觀量標記「沒、「不」、「好」〉,《中國語文》,(2):127-134。
    畢永峨(1994)。〈「也」在三個話語平面的體現:多義性與抽象性〉,《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79-93。(胡壯麟譯)
    莊舒文(2002)。《時相與時態的搭配關係》。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所碩士論文。
    許丕華(1996)。〈「好V」式討論〉,《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80-82。
    許言(1999)。《現代漢語目的句關聯詞及教學語法初探》。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所碩士論文。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陳五云(2001)。〈「好、容易、難」修飾動詞〉,《面向21世紀語言問題再認識》,249-257。
    陳光(2008)。〈對現代漢語形容詞重疊表輕微程度的重新審視〉,《語言教學與研究》,(1),35-41。
    郭志良(1999)。《現代漢語轉折詞語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陳忠(2008)。〈「V完了」和「V好了」的替換條件及其理據—兼談「終結圖示」的調控和補償機制〉,《中國語文》,(2),120-128。
    陳怡靜(2004)。《現代漢語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初探》。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所碩士論文。
    陳昌來(2000)。《現代漢語句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俊光(2007a)。〈漢語三個特殊結構的功能探討〉,《2007年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集》,327-348。
    陳俊光(2007b)。《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滿華(2007)。《漢語事實的描寫與考察》。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陸儉明、馬真(1999)。《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瑾(2003)。〈古漢語多義詞的學習與掌握〉,《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3),26-28。
    彭伶楠(2005)。〈「好了」的詞化、分化、虛化〉,《語言科學》,(3),74-80。
    曾小武(2003)。〈近代漢語裡特殊的「好N」「好V」〉,《漢語學報》,(6),194-197。
    湯廷池(1986)。〈國語語法與功用解釋:兼談國語與英語功用的對比分析〉,《師大學報》,(31),437-469。
    湯廷池、湯志真(1997)。〈華語情態詞序論〉,《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論文集:語文分析組》,177-197。
    解惠全(1987)。〈談實詞的虛化〉,《漢語語法化研究》(吳福祥主編130-151)。北京:商務印書館。
    靳洪剛(2004)。〈語言定式教學法在中文習得和中文教學中的作用〉,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39(1),45-62。
    熊金星(2005)。〈「好+V」與「好好+V」〉,《湖南科技學院學報》,(12):182-183。
    趙元任(198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丁邦新譯)
    趙聰(2006)。《應答詞「是、對、行、好」的話語功能分析》。吉林:延邊大學碩士論文。
    齊滬揚(1994)。〈「X是X」句子中副詞的作用及連續統模型的建立〉,《語法研究與語法應用》(邵敬敏主編),72-83。
    劉丹青(1986)。〈蘇州方言重疊式研究〉,《語言研究》,(1):7-28。
    劉丹青、徐烈炯(1998)。〈焦點與背景、話題及漢語「連」字句〉,《中國語文》,(4):243-252。
    劉月華(1989)。《漢語語法論集》。北京:現代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辰誕(1999)。《教學篇章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怡君(2007)。《現代漢語委婉言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以台灣地區為例》。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所碩士論文。
    劉虹(2004)。《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蔣紹愚(2005)。《古漢語詞匯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盧卓群(1997)。〈助動詞「要」漢代起源說〉,《古代漢語研究》,(3),45-48。
    錢乃榮(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魏妙純(2006)。《漢語抱怨言語之母語和中介語對比分析—兼談美籍華語學生的第二語言教學》。臺北:國立台灣師大華語文教學研所碩士論文。
    關鍵(1990)。〈現代漢語「好」字的功能與意義辨析〉,《天津師大學報》,(2):72-76。
    顧曰國(1994)。〈John Searler 的言語行為理論:評判與借鑑〉,《國外語言學》,(3),10-16。
    英文部分
    Austin, J. L. (1975).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2nd edi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iq, Yung-O〔畢永峨〕(2003) From Collocation to Idiomatic Expressio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Hao Phrase/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ing. 14(2): 79-101.
    Biq, Yung-O〔畢永峨〕(1998).Overlap in Mandarin Conver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NACCL 9), vol. 2,1-18.
    Chafe, Wallace L. (1994).Discourse, Consciousness, and Time: The Flow and Displacement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lliday, M.A.K. & Ruqaiya Hasan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Halliday, M.A.K.(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Lai, Chien-Min〔賴建閔〕(2006). Semantic and Discourse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the Chinese Lexeme Hao and Okay in English. Taichung:Providence University。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Inc..
    Miracle, W. C. (1991). Discourse markers in Mandarin Chinese. Ph. D. thesi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Saeed, J. I. (1997). Seman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
    Searle, J.R.(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 Pragmatics: A Reader. (pp.265-27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arle, J.R.(1979). Expression and mea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weester, Eve E. (1986). Polysemy vs. abstraction.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2:528-550
    Teng, S.H.〔鄧守信〕(1976).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In Y.C. Li & B. Speer (Eds.). Reading in Teaching Chinese (pp.84-91).South Orange: Seton Hall University Press.
    Teng, S.H.〔鄧守信〕(2004).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second draft) .Taipei: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
    Wang, Hsiao-Ling〔王曉玲〕(2005).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Hao in Mandarin Chinese. Hsinchu: Graduate Institution of Linguistic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Wang, Li-Ya〔王麗雅〕(2005).The Polysemy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Hao' in Mandarin Chinese. Taipei: Graduate Institution of English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Wang, Yu -Fang and Tsai, Pi-Hua 〔王萸芳、蔡碧華〕(2005). Hao in spoken Chinese discourse: relevance and coherence. Language Sciences. 27(2): 215-243.
    Quirk Randolph, Sidney Greenbaum, Geoffrey Leech, and Jan Svartvik (1972).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UK: Longman Group United Kingdom.

    網路資源
    YouTube - Broadcast yourself。http://tw.youtube.com/。
    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http://140.109.150.73/。(包含平衡語料庫語料)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SinicaCorpus/。
    北京大學語料庫(網路版)。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網路小說http://www.xijuan.com/index.htm(席娟作品)
    http://www.millionbook.net/ (巴金、錢鍾書)

    教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1999)。實用視聽華語1-3。臺北市:正中書局。
    葉德明主編(2006)。遠東生活華語I-III。臺北市:遠東圖書公司。
    劉珣主編(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1-5。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Yao Tao-chung〔姚道中〕.Integrated Chinese Level1-2〔中文聽說讀寫〕. Bosten:Cheng&Tsui Compan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