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寶婷
Chen,Bao-Ting
論文名稱: 臺灣民間信仰母性崇拜現象研究
A study of the occurrence about maternity worship in people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鍾宗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民間信仰母性崇拜移民開墾生育信仰拜契
英文關鍵詞: folk beliefs, maternity worship,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birth belief, Bai-qi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75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民間信仰中的母性崇拜在臺灣是個很特別的現象,其根源最早起於對生育的需求。臺灣原本是孤懸於海外的一個小島,因為歷史時空與地理位置,使得臺灣經歷了多次的殖民統治。先是受到外國文化荷蘭、西班牙殖民統治,後又有鄭成功、清朝治理臺灣,使得臺灣文化比中國文化更加複雜多變。由於中國禁止移民攜帶家眷,使得來臺的單身男性必須與臺灣原住民女性通婚才得以繁衍後代,更由於土地開發需要大量人力,因此生育的需求在當時十分重要,也促使與生育相關的信仰神祇格外受到重視。古人有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以農、漁業為主的時代,不論從事何項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自古以來就不曾改變過。尤其家業的繼承制度,更促使婦女努力多產男丁。早期婦女生產大多是自行生產或請接生婆到家中處理,設備簡陋且無任何醫療支援,倘若遇上難產的情況,往往只能祈求神明保佑,因此以註生娘娘、臨水夫人為主的生育母神群受到人們的崇敬與信仰,也演繹出相關的習俗。隨著移民來臺人數的日益增加,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原鄉信仰,人們因為信任自己的宗主神而賦予祂愈來愈多的神能,如同子女認為母親具有全才全能,這些原本非生育母神群的神祇也漸漸被投射母性的能力,不管祂是否為女性神祇,也不管祂原本的神職為何,人們視之如母親的群體向心力,即是廣義的母性崇拜信仰。本論文即是從多方面的角度來探討並確認此一母性崇拜現象的確存在於臺灣社會中,並且仍然受到人們崇敬。

    In Taiwan, maternity worship is a very special occurrence in several religions. This may originates from people’s need of having babies. Although the island of Taiwan was one of the small isolated islands, due to its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situation, it has experienced different colonial ruling since 17th century. Dutch was the first comer because of economic reasons. Then, the Spanish Empire landed on and occupied northern Taiwan. Later, Zheng Chenggong, a self-styled Ming loyalist established the Kingdom of Tungning for a year. Followed by Zheng Chenggong, comes the Ming dynasty. These various ruling makes Taiwanese cultures far mor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than Chinese cultures. Chinese banned emigrants to take their families to come to Taiwan. Therefore, men who came to Taiwan without their families had to get married to aboriginal females to breed. Moreover, cultivating lands needed a great amount of people. The need of giving birth was crucial in that period of time and made people value much more the importance of Gods who related to birth than those who did not. One old Chinese proverb says, “There are three ways to be unfilial; having no sons is the worst.” In the era of agriculture and fishing industry, no matter what people did, massive work labor was needed. Because of the need of people, the idea of having more children, especially sons, became a symbol of blessings for the family. This has turned giving birth into a belief and people have deeply believed it ever since. Women focused on giving birth to more sons because inheritance can only pass on to male candidates. Women used to deliver their babies on their own or with the help of Midwives. There was no modern equipment, treatment by doctors or help from nurses. If obstructed labor happened during delivery, there would be nothing to do but prayers to Gods. This results in believing and respecting the power of Goddess, such as Zhusheng Niangniang and Lingshui Madam, who people were convinced that their birth ability was given from. With the increase number of people coming to Taiwan, a number of different religion beliefs appeared. People who believed in their own gods and were convinced that their gods were able to make more and more miracles. Just like children believe in their mothers, some non-birth related Gods were perceived to have maternal powers despite they are not female or their non-birth powers. This can be regarded as a wider definition of maternity worship.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whether maternity worship existed and find out the existence of maternity worship within people’s respect in Taiwan through various perspectiv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3 第三節 文獻探討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3 第二章 移民與原鄉信仰 16 第一節 閩地生存不易 16 第二節 清初臺灣社會狀況 22 第三節 移民原鄉信仰 34 第三章 傳統生育信仰 43 第一節 求子 43 第二節 護胎 47 第三節 助產 53 第四節 護幼 60 第四章 移民文化對母性崇拜的影響 63 第一節 媽祖信仰的轉變 65 第二節 觀音信仰的轉變 85 第三節 七娘媽信仰的轉變 98 第五章 母性崇拜信仰範圍擴大 112 第一節 移民文化對臺灣生育信仰的影響 112 第二節 具母性特質的夫人神及三太子 121 第三節 臺灣母性崇拜的影響 136 第六章 結論 143

    一、古籍(按朝代順序)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
    (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疏:《禮記》,臺北:世界書局,1963。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7。
    (漢)應劭:《風俗通義》,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83。
    (漢)史馬遷著,胡懷琛、莊適選注:《史記》,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64。
    (漢)應劭撰,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2004。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魏)石申:《星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晉)葛洪:《西京雜記》卷1,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5冊,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晉)周處:《風土記》,頁1,收錄於(明).陶宗儀等編:《說郛三種》第5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晉)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關羽傳》,北京:中華書局,1959。
    (唐)髙山寺典籍文書綜合調查團編,一行和尚:《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髙山寺
        古訓點資料.第三》,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1986。
    (唐)不空譯,《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大正藏》19 卷,No.982。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5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臺北:國泰出版社,1980。
    (宋)陳自明撰,余瀛鰲等點校:《婦人大全良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九十〈郊社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臺北:國泰出版社,1980。
    (宋)李昉:《太平廣記》卷100、卷10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宋)洪邁:《夷堅志》丙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大正藏》51 卷。
    (明)陸西星撰,鍾伯敬評,楊宗瑩校訂,繆天華校閱:《封神演義》,臺北:
        三民書局,1991。
    (明)萬曆三十五年《道藏》本《搜神記》,收錄於《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明)黃仲昭修纂:《八閩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明)陳第:〈東番記〉,收入沈有容《閩海贈言》,臺北:大通書局,1987。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五十,奇謔類,臺北:世界書局,1961。
    (明)謝肇淛:《五雜俎》,臺北:新興書局,1977。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2,臺北:廣文書局,1969。
    (明)陳繼儒:《群碎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三回〈心猿識得丹頭姹女還歸本性〉,臺北:
        智揚出版社,1991。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臺北:桂冠出版社,
        2000。
    (清)周碩勛纂修:《廣東省潮州府志》乾隆,卷12,臺北:成文書局,1966。
    (清)藍鼎元:《藍鼎元論潮文集》,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清)高拱乾纂輯,周元文增修:《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4。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1958。
    (清)姚瑩:《東槎記略.埔里社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清)高其倬:〈請開臺灣米禁疏〉,收於《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
        4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清)藍鼎元:《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1958。
    (清)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46。
    (清)施琅:《靖海紀事》,台灣文獻叢刊第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編印,1958。
    (清)周凱修、凌翰等纂,《廈門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大通書局,1987。
    (清)周璽:《彰化縣誌》,彰化:彰化文獻委員會編,1969。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 : 文史哲出版社,1990。
    (清)里人何求纂:《閩都別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清)顧祿撰:《清嘉錄》,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清)蔣毓英纂修《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4。
    (清)朱景英:《海東札記》,收錄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臺北:臺灣大通
        書局,1987。
    (清)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1959。
    (清)董天工:《臺海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1961。
    (清)徐珂:《清稗類選鈔錄記》〈臺番育兒〉,收錄在臺灣文叢第214種,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
    (清)翟灝:《臺陽筆記》〈生番歸化記〉,收錄於臺灣文叢第20種,臺北:臺灣
        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清)葉德輝校勘:《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臺北:丹青出版社,1983。
    (清)黃叔璥:《台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1957。
    (清)顧祿:《清嘉錄》卷二,收錄於《清代筆記叢刊》,濟南:齊魯書社,2001。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歲功典.七夕》,臺北:鼎文書局,1976。
    (清)余文儀主修:《續修臺灣府志》,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16
        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
    (清)羅爾綱:《綠營兵志;湘軍新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于君方著,陳懷宇、姚崇新、林佩瑩譯:《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
        法鼓文化,2009。
    仇德哉:《臺灣廟神傳》,編著者自印,1979。
    仇德哉:《臺灣廟神大全》,編著者自印,1985。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北:臺灣銀行,1961。
    片岡巖:《台灣風俗誌》,臺北:大立出版社重刊,1985。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07。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探討》,臺北:幼獅文化,1992。
    王作楫:《中國居家保護神》,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
    王秋桂:《中國節日叢書-七夕》,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
    王恩湧等:《人文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王順民:《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臺北:洪葉文化,2001。
    王曉麗:《中國民間的生育信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袼社,1999。
    任騁:《中國民間禁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刑莉:《觀音——世俗與神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印順:《印度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
    合輯《臺北保安宮專志》,臺北: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董監事會,1981。
    朱仲西主修,陳正祥纂:《臺灣省基隆市志.風俗篇》,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朱鋒:《南臺灣民俗》,收錄於《北京大學民俗叢書》第33冊,臺北:東方文化
        供應社,1970。
    江燦騰主編,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
        有限公司,2005。
    牟鍾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上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佛德芬原著;陳大中譯:《榮格心理學》,臺北:結構群,1990。
    吳密察:《臺灣通史——唐山過海的故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2。
    呂大吉、何耀華、李紹明合編:《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壯族卷》,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呂宋力、栾保群:《中國民間諸神》,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宋兆麟:《生育神與性巫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宋兆麟:《中國生育、性、巫術》,臺北:漢忠文化,1997。
    宋兆麟,《中國生育信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李亦園,楊國樞主編:〈從若干儀式行為看中國國民性的一面〉《中國人的性格》,
        臺北:桂冠出版社,1988。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下)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臺北:允晨文化,1992。
    李利安:《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李秀娥:《台灣傳統生命禮儀》,臺中:晨星文化有限公司,2003。
    李秀娥:《台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臺北:遠足文化事業公司,2006。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 : 閩浙台地區 1860-1916》,臺北:中研院近代史
        研究所,1982。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主編:
        《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1996。
    李進益、簡東源主編:《台灣民間宗教信仰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所,2008。
    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
    李學勤:《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易.繫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
        中研院文哲所,1996。
    李露露:《華夏諸神.媽祖卷》,臺北:雲龍出版,1999。
    邢莉主編:《中國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5。
    邢莉:《圖說中國誕生禮儀》,臺北:世界書局,2010。
    屈大均:《廣東新語》,臺北:臺灣學生,1968。
    林再復:《閩南人》,臺北:三民書局,1984。
    林明峪:《媽祖傳說》,臺北:東門出版社,1988。
    林美容、張珣、蔡相煇主編:《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
        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宗教學會,2003。
    林美容:〈從民間造經傳統的神明經書來分析神聖性的塑造〉,收入盧蕙馨、陳德光、
        林長寬主編,《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臺北:博揚文化出版社,2006。
    林美容:《祭祀圈與地方社會》,臺北:博揚文化,2008。
    林茂賢:〈從臺灣媽祖神蹟看媽祖屬性的轉化〉《2008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
        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彰化:彰化縣政府文化局,2008。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林國平:《閩臺民間信仰源流》,臺北:幼獅文化,1996。
    林瑤棋:《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臺中:各姓淵源學會,1999。
    林慶昌:〈媽祖真跡——兼注釋.辨析《敕封天后志》〉,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3。
    柳田國男著,連湘譯:《傳說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
    洪敏麟:《台灣地名沿革》,臺中:臺灣省新聞處,1979。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收於《中國風土志叢刊》,揚州:廣陵書社,2003。
    苑利、顧軍:《中國民俗學教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
    范勝雄:《府城的寺廟信仰》,臺南:臺南市政府出版,1995。
    夏獻綸:《臺灣輿圖》,臺北:臺灣銀行,1959。
    孫昌武:〈觀世音應驗記三種〉,《冥報記》卷上,北京:中華書局,1992。
    徐福全:《台灣民間祭祀禮儀》,新竹:新竹社教館,1996。
    徐福全:〈我國傳統的成年禮〉,收錄於紀俊臣主編:《禮儀民俗論述專輯》第7輯,
        臺北:內政部出版,1997。
    徐曉望:《福建民間信仰源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徐曉望:《福建思想文化史綱》,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徐曉望:《媽祖的子民:閩台海洋文化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徐靜波:《觀世音菩薩考述》,臺北: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
    徐靜波:〈觀世音菩薩考述〉,《觀世音傳》,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93。
    殷偉、任玫:《中國婚育保護神》,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
    袁珂:《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
    馬書田:《全像中國三百神》,臺北:國際村文庫書店,1993。
    馬書田:《中國民間諸神》,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
    張松輝注譯:《新譯妙法蓮華經》,臺北:三民書局,2000。
    張珣:〈星洲與臺灣媽祖信仰初步比較〉《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
        台灣省文獻會與北港朝天宮合印,1997。
    張珣、江燦騰:《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臺北:南天書局,2003。
    張珣:〈從媽祖的救難敘述看媽祖信仰的變遷〉《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研討會
        論文集》,臺北:臺灣宗教會、北港朝天宮出版,2003。
    張珣:《文化媽祖——臺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所,2003。
    張珣:《媽祖.信仰的追尋:張珣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出版社,2008。
    張珣主編:《漢人民眾宗教研究——田野與理論的結合》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臺北:南天書局,1995。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
    莊雅州:《夏小正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許晉彰:《臺灣常民文化-—鄉土節令與民俗活動》,臺北:華淋出版社,2002。
    郭立誠:《中國生育禮俗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書局,1996。
    陳正之:《臺灣歲時記-—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臺北:行政院新聞局,2001。
    陳其南:《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
        研究所,1975。
    陳炎:《中國審美文化史.唐宋卷》,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陳勤建:《中國民俗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
    陶立璠:《民俗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馮佐哲,李富華:《中國民間宗教史》,臺北:文津,1994。
    黃中業,陳恩琳譯注:《論衡》,臺中:暢談國際文化,2004。
    黃光雄、簡茂發:《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1991。
    黃典權、游醒民等纂修:《臺南市志》卷2(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77號),
        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黃忠慎:《詩經選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
    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聖印:《普門戶戶有觀音——觀音救苦法門》,臺北:圓明出版社,1995。
    葉濤、韓國祥:《中國牛郎織女傳說•研究卷》,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公司,1996。
    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4。
    鈴木清一郎:《台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廖明君:《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讀》,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
    種村保三郎著,譚繼山譯:《台灣小史:行向黎明的蓬萊》,臺北:武陵,199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天妃顯聖錄》,臺北:臺灣銀行,196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聖祖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1963。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劉還月:《台灣人的祀神與祭禮》,臺北:常民文化,2000。
    劉還月:《台灣島民的生命禮俗》,臺北,常民文化,2003。
    增田福太郎著,江燦騰主編,黃有興中譯:《臺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圖書,2005。
    蔡相煇:《媽祖信仰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蔡惠光撰,陳建良圖:《牛郎織女的故事》,臺北:國語日報,1978。
    鄭志明:《宗教與文化》,臺北:學生書局,1990。
    鄭志明:《神明的由來•台灣的媽祖信仰與祭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1999。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巫術儀式》,臺北:大元書局,2006。
    鄭曉江、萬建中主編:《中國生育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戴康生主編:《宗教社會學》,臺北:宗博出版社,2006。
    謝宗榮:《台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臺北:博揚文化,2006。
    謝宗榮:《臺灣的王爺廟》,臺北:遠足文化,2006。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2006。
    鍾華操編著:《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第4 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
    鍾敬文:《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瞿海源、姚麗香合著〈臺灣地區宗教變遷之探討〉,收於瞿海源《臺灣宗教變遷的
        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文化出版社,1997。
    簡榮聰:《台灣生育文化》,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藍鴻恩等主編:《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
    魏應騏:《福建三神考》,臺北:福祿,1928。
    羅香林:《民俗學論叢》,臺北:文星,1966。
    蘇同炳:《臺灣今古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釋耶舍共竺譯:《長阿含經》卷三〈遊行經〉,臺北:臺灣印經處,1956。
    Willian James:《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蔡怡佳、劉宏信譯,臺北:
        紅螞蟻行銷代理,2001年。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王純菲:《女神與女從——中國文學中女性倫理表現的兩極性》,《南開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王曉麗:〈生育信仰初期階段的民族學研究〉,《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王曉莉、陳宏娜:〈碧霞元君由來與演變〉,《遼寧科技學院學報》第8卷,
        第2期,2006年6月。
    吳政恆:〈后里樟樹公捾絭之民俗信仰〉,收錄於《臺灣文獻》第45卷第4期,
        1994年12月。
    吳蕙芳:〈地緣衝突的血緣化解?基隆中元祭與姓氏輪值主普制〉,《國立
        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1期,2009年5月。
    吳靜芳:〈明末清初觀音信仰與求子故事的書寫〉,《明代研究》第十四期,
        2010年6月。
    呂理政:〈宗教信仰與社會生活——談臺灣民間信仰的幾個面相〉《民俗曲藝》
        第69 期,1991/1。
    李利安:〈中國漢傳佛教的觀音信仰體系〉,《宗教哲學》第四卷第一期,1998
        年1月。
    李豐楙:〈媽祖傳說的原始及其演變〉《民俗曲藝》第25集,1983年7月。
    周秋良:〈民間送子觀音信仰的形成及其習俗〉,《中南大學學報》第18卷
        第5期,2012年。
    林金田:〈臺南市開隆宮與「做十六歲」成人禮之淺探〉,收錄於《臺灣文獻》
        第41卷第3、4期合刊本,1990年12月。
    林茂賢:〈臺灣人為何瘋媽祖?——媽祖文化隱含的母親意象〉收錄於葉樹姍
        總編:《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中 : 臺中市文化局,2013年。
    林美容:〈臺灣媽祖形象的顯與隱〉《文化雜誌》(中文版)第48輯,澳門:
        澳門政府文化局,2003年。
    林國平、范正義:〈閩台家族移民與保生大帝信仰的傳播〉,福州大學學報2010
        年第1期。
    林國平:〈關於中國民間信仰研究的幾問題〉,《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
    林登順:〈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南師學報,人文與
        社會類》,2004年第38卷第1期。
    洪淑苓:〈織女信仰與女性民俗文化——兼及七夕詩文的性別批評〉,收錄於
        《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4期,2001年5月。
    洪曉靜:〈跨越海峽的保生大帝信仰〉,《神州文化》,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
        館,2010年。
    紀玲妹:〈論中國傳統文化中「關公信仰」形成原因〉,西北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1年12月。
    徐國源:〈民間神:信仰與傳播〉,《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年5月第3期。
    崔峰:〈印度觀音信仰的中土改造〉,《平頂山學院學報》第28卷第6期,2013
        年12月。
    張珣:〈女神信仰與媽祖崇拜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1996年春季第79期。
    許雪姬:〈評「施著施琅評傳」〉,《臺灣文獻》三十九卷四期,1988 年12 月。
    彭美玲:〈臺俗「做十六歲」之淵源及其成因試探〉,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
        1999年5月。
    琪樹:〈名勝‧古蹟與其傳說〉,《臺北文物─大龍峒特輯》第2卷,第2期,
        1953年8月。
    賀科偉:〈淫祀之禁與漢代地方社會〉,《社會科學論壇》,2009年8月
    黃美幸:〈臺灣婦女對於生育的信仰與規範〉,《臺灣風物》,第17期卷6,
        1967年。
    楊玉君:〈中秋社祭與南臺灣的社樹信仰〉,《民俗曲藝》,2010年9月
    楊劍豐:〈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環境意識〉,《應用倫理評論》第54期,2013。
    溫振華:〈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收於《師大歷史學報》第9期,1981。
    葉濤:〈論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
    齊濤、劉德增:〈中國民俗的歷史分期〉,《民俗研究》,第2期,2000年。
    儀平策:〈論中國母性崇拜文化〉,民俗研究1993年第1期。
    鄭志明:〈台灣觀音信仰的現象分析〉,《宗教哲學》第二卷第一期,1996年。
    鄭阿財,〈佛教經典中的哪吒形象〉,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
        《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2003年。
    鄭素春:〈臺灣註生娘娘信仰之研究〉,《輔仁宗教研究》第26期,2013年。
    謝貴文:〈從臺南在地祀神傳說論女性的成神之道〉,《高雄師大學報》2014
        年36期。
    韓秉杰:〈婆羅門教神話和佛教神話的比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
        第1期,1994年。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王雅儀:《臨水夫人信仰與故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3年。
    邱光輝:《古代印度觀音信仰之探討》,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邱玟慧:《清代閩臺地區保甲制度之研究(1708-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耘書:《臺灣十二婆姐陣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陳玫玲:《臺南市寺廟婦孺保護神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
        論文,2010年。
    陳凱雯:《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蓉:《廣澤尊王信仰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2008年。
    黃文峰:《台灣〈台南〉生育禮俗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
        碩士班碩士論文,1991年。
    黃明秀:《台灣生育禮俗與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黃素卿,(屏東縣琉球鄉婚姻與生育禮俗之探討),國立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
        台灣語文教師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黃敦厚:《台灣媽祖信仰與商人精神——以大甲、北港媽祖為研究中心》,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2年。
    黃瀞儀:《平埔族婦女形象與角色的變遷(1603-1895)》,國立暨南國際
        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歐奕淳:《臺南地區哪吒太子爺信仰之發展與現況》,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鄭芷芸:《中國花神信仰及其相關傳說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民俗
        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謝玉萍,(金門傳統生育禮俗之探討),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
    魏德毓:《觀音傳說與民眾宗教信仰心理》,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2年。
    蘇柔雯:《七夕節的由來及其節俗研究——兼論臺俗十六歲成年禮》,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鐘珮煖:《傳統孕產民俗及文學作品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鍾琴:《臺灣七夕習俗的母性結構研究》,上海大學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1年。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