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子容
Tseng, Tzu-Jung
論文名稱: 組織即溝通:數位實驗高中組織文化形成之個案研究
Organization as Communication: A Case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t T-School
指導教授: 陳佩英
Chen, Peiying
口試委員: 陳佩英
Chen, Peiying
謝小芩
Hsieh, Hsiao-Chin
陳宏彰
Chen, Hung-Chang
口試日期: 2024/07/08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6
中文關鍵詞: 實驗教育組織溝通文化工具箱
英文關鍵詞: experiment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tool-kit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44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臺灣實驗教育發展現況 9 第二節 組織溝通之相關概念 23 第三節 文化工具箱之相關概念 36 第四節 組織溝通與文化工具箱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8 第三節 研究程序 51 第四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53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5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0 第七節 研究限制 61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63 第一節 組織文化形塑的影響因素 63 第二節 組織形塑歷程關鍵事件與溝通策略分析 86 第三節 組織即溝通:組織溝通文化的展現 12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7 第二節 建議與未來展望 131 第三節 綜合省思 134 參考文獻 137 壹、中文文獻 137 貳、英文文獻 143 附錄一:訪談大綱 145 附錄二:研究知情同意書 146

壹、中文文獻
于子惠(2015)。高級中學祕書組織溝通角色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第16版)。五南圖書。
王如哲(2017)。從國際觀點剖析實驗教育的發展趨勢。台灣教育,704,12-18。
王美玲(2014)。另類教育理念實現模式與成效:以日本教育特區為例。比較教育,76,87-113。
王琇姿、許文震(2021)。從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探究實驗小學課程的發展與轉譯歷程—以合橫實小珊瑚復育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9),73-77。
王智弘(2017)。第三章 基於靈性成長的華德福學校行政模式—以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載於馮朝霖(主編),臺灣另類教育實踐經驗與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對話(頁41-58)。國家教育研究院。
石佩玲(2022)。新北市公立國小教師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對組織溝通效能與工作壓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行政院(2018)。實驗教育三法修正—讓台灣教育創新更具動能。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d0f42a96-289c-4bb2-8c1a-87575a998a50
吳明清(1998)。學校教育改革的趨向與課題。教育資料與研究,22,1-7。
吳畏、葛建華(2021)「文化工具箱」視角的組織研究路徑與進展。管理學報,18(5),781-790。
吳淑玲(2019)。大森林就是教室 偏鄉實小學生都來了。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https://canr.nchu.edu.tw/web/result/detail.php?cid=1&id=92
吳清山(2015)。「實驗教育三法」的重要內涵與策進作為。教育研究月刊,258,42-58。
吳清山(2015)。教育名詞—實驗教育三法。教育脈動,3,43-44。
吳清山(2017)。未來教育發展。高等教育。
吳翠松(2004)。文字時代的口語人:文化工具箱觀點之初探﹝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吳錦慧、吳俊憲(2018)實驗教育如何取經華德福學校的辦學經驗。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72-75。
林竹芸(2018年3月1日)。史丹佛線上高中,串連全世界人才。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6330?quick=2
林進材(2021)。疫情期間學校教育實施模式及其啟示:跨國分析比較。教育研究月刊,323,130-144。
林慧萍(2021)。「素養」與「教養」的地方本位學校教育-以KIST桃源國小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9),34-43。
施玉權(2018)。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及專班之推動與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07-112
施逸筠(2022年6月11日)。線上、混成方式受青睞?日本網路高中「N高中」,學生數五年成長14倍。翻轉教育。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7401?fromid=articleend&id=007402
苗栗縣南河國民小學(2022)。111-116創新混齡實驗教育計畫。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pHI_iwsFwm9FPXrSNLXqDN1JPy-Xah-/view
范信賢(2017)。慈心華德福學校課程的美學探究。課程與教學,20(4),55-77。
徐永康、鄭同僚(2019)。鄉村小校混齡教學與課程設計。課程研究,14(1),55-77。
秦琍琍(2011)。重.返實踐:組織傳播理論與研究。威仕曼文化。
秦夢群、莊清寶(2019)。臺灣中小學實驗教育政策之推動與現況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99,55-74。
張時健(2008)。紙上讀書會:管理學著作《第五項修練》的摘要與討論。傳播研究簡訊,(53),3-8。
教育部(2016)。2016-2020資訊教育藍圖。教育部。
教育部(2021年5月18日)。全國各級學校因應疫情停課居家線上學習(即時新聞)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8BF1696CC31F4FE9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22)。111實驗教育簡報,https://www.k12ea.gov.tw/files/common_unit_id/d8533636-0498-4fd6-b456-2bcda3a8b4d9/doc/111%e5%af%a6%e9%a9%97%e6%95%99%e8%82%b2%e7%b0%a1%e5%a0%b1.pdf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22)。111學年度實驗教育學校名單,https://www.k12ea.gov.tw/files/common_unit_id/d8533636-0498-4fd6-b456-2bcda3a8b4d9/doc/111%E5%AD%B8%E5%B9%B4%E5%BA%A6%E5%AF%A6%E9%A9%97%E6%95%99%E8%82%B2%E5%AD%B8%E6%A0%A1%E5%90%8D%E5%96%AE.pdf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22)。111學年度實驗教育學校名單,https://www.k12ea.gov.tw/files/common_unit_id/d8533636-0498-4fd6-b456-2bcda3a8b4d9/doc/111%E5%AD%B8%E5%B9%B4%E5%BA%A6%E5%AF%A6%E9%A9%97%E6%95%99%E8%82%B2%E5%AD%B8%E6%A0%A1%E5%90%8D%E5%96%AE.pdf
教育部統計處(2022)。原住民族教育概況統計結果提要分析,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110nativ_ana.pdf
教育部統計處(2023)。「專業培育、偏遠地區教育、實驗教育及在學率概況」提要分析,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112professional.pdf
教育部統計處(2023)。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實驗教育概況,https://stats.moe.gov.tw/statedu/chart.aspx?pvalue=51
陳永傑(2015)。領導風格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組織溝通與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陳向明(201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第二十一刷)。五南圖書。
陳佩英(2017)對話即實踐:網絡學習社群專業資本積累之個案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3),159-191
陳珮雯(2017)。台南市虎山實驗小學:慢慢改,實驗才能永續。翻轉教育。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3195
陳惠玲(2024)。臺中市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教師兼任組長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陳榮政(2017)。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校務變革與地方教育治理之互動分析。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MOST 105-2410-H-004-193),未出版。
馮朝霖(2017)。導論—另類教育基本精神及其臺灣經驗。載於馮朝霖(主編),臺灣另類教育實踐經驗與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對話(頁1-26)。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羽㚬(2022)。疫情衝擊下的企業危機因應與組織溝通:某金融機構實施遠距工作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岳涵(2019年3月26日)。直擊密涅瓦(Minerva)大學怎麼上課?線上即時密集互動,線下整個城市都是教室。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083
黃政傑(2018)實驗教育三法修法宜審慎研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 11-17。
黃瑞琴(2021)。質性教育研究法(第3版)。心理出版社。
葉川榮(2018)。以國外經驗思考我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師資培育模式之挑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24-28
詹志禹(2017)實驗創新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與教學,20(4),1-23。
詹志禹(2017)。探索體驗學習(EL)的英雄之旅!探索體驗課程設計10大原則。翻轉教育。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3338
誠致教育基金會(2023)。認識KIST,https://www.chengzhiedu.org/kist/
福智高中(2022)。111學年課程計畫書。https://sites.google.com/bwjh.ylc.edu.tw/001/111%E5%AD%B8%E5%B9%B4%E8%AA%B2%E7%A8%8B%E8%A8%88%E7%95%AB%E6%9B%B8/2-%E5%AD%B8%E6%A0%A1%E8%AA%B2%E7%A8%8B%E9%A1%98%E6%99%AF?authuser=0
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2023)。實驗教育願景。https://www.fhehs.tp.edu.tw/about/%e5%af%a6%e9%a9%97%e6%95%99%e8%82%b2%e9%a1%98%e6%99%af/
臺北市教育局(2022)。臺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實驗教育計畫,https://www-ws.gov.taipei/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zQyL3JlbGZpbGUvMzY5NjcvODYxNDE1MS81OTFlY2U0NS04MjRmLTRhN2EtODg3ZS02ZmNmYTVjYmI4N2UucGRm&n=6Ie65YyX5biC5pW45L2N5a%2Bm6amX6auY57Sa5Lit562J5a245qCh5a%2Bm6amX5pWZ6IKy6KiI55WrLnBkZg%3D%3D&icon=..pdf
劉鎮寧(2018)。偏鄉小校推動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從契機到實踐的困境與出路─以臺東縣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87,52-65。
潘慧玲(2010)。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蔡承剛(2018)。組織溝通、信任及認同與員工的組織承諾和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蔡進雄(2017)。英國實驗教育對我國實驗教育推動的啟示。教育脈動,10,1-4。
鄭燕祥(2020)。教育新範式:第三波改革。元照出版。
親子天下編輯部(2023年4月10日)。華德福、蒙特梭利、民主學校|一次看懂六大教育體系理念。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6860?utm_source=SiteTopic.Website&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alternativeedu
賴振權(2009)。校長變革領導思維與內涵之探究。學校行政,60,42-62。
謝秉蓉(2017)。臺灣偏鄉小學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校務行政變革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貳、英文文獻
Bencherki, N., Sergi, V., Cooren, F., & Vásquez, C. (2021). How strategy comes to matter: Strategizing as the communicative materialization of matters of concern. Strategic Organization, 19(4), 608-635.
Cooren, F. (2004). Textual agency: How texts do thing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Organization, 11(3), 373-393.
Cooren, F., Bencherki, N., Chaput, M., & Vásquez, C. (2015). The communicative constitution of strategy-making: exploring fleeting moments of strategy. In Damon,G., Linda, R., David, S., and Eero, V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Strategy as Practice, 2nd edition (pp. 365-38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dley, P. (2013). Teacher learning in lesson study: What interaction-level discourse analysis revealed about how teachers utilised imagination, tacit knowledge of teaching and fresh evidence of pupils learning, to develop practice knowledge and so enhance their pupils’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34, 107-121.
Jarzabkowski, P., Burke, G., & Spee, P. (2015). Constructing spaces for strategic work: A multimodal perspective.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6, S26-S47.
Kuhn, T. (2008). A communicative theory of the firm: Developing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n intra-organizational power and stakeholder relationships. Organization studies, 29(8-9), 1227-1254.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 Back to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Four OECD Scenarios for Schooling. OECD.
Peter, S.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 Practic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Doupleday Currence.
Putnam, L. L., & Nicotera, A. M. (2009). Building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 The constitutive role of communication. Routledge.
Ricoeur, P. (1981).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Essays on language, a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ichaud, D., Giroux, H., & Taylor, J. R. (2004). The metaconversation: The recursive property of language as a key to organiz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9(4), 617-634.
Spee, A. P., & Jarzabkowski, P. (2011). Strategic planning as communicative process. Organization studies, 32(9), 1217-1245.
Swidler, A. (1986). Culture in action: Symbols and strateg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2),273-286.
Taylor, J. R. (1993). Rethinking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How to read an organization. Praeger.
Taylor, J. R. (1999). What is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as a dialogic of text and conversation. Communication Review (The), 3(1-2), 21-63.
Taylor, J. R., & Robichaud, D. (2004). Finding the organiz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as action and sensemaking. Organization, 11(3), 395-413.
Taylor, J. R., & Van Every, E. J. (1999). The emergent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as its site and surface. Routledge.
Weick, K. E. (1995). Sensemaking in organizations. Sage.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4th ed.). Thousand Oaks.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9/07/3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