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卓君
Lin, Cho-chun
論文名稱: 西方舌尖上的食色中國—析論《金瓶梅》兩譯者飲食翻譯策略
Sensual China on a Western Palate: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wo Translations of Jin Ping Mei
指導教授: 李根芳
Lee, Ken-F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翻譯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9
中文關鍵詞: 金瓶梅飲食文化文化翻譯歸化與異化中國古典小說英譯量性研究
英文關鍵詞: Jin Ping Mei, The Golden Vase,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dietary culture, cultural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quantitative researc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1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金瓶梅》作為四大奇書之一,敘事手法與角色設定較前期多所突破,內容不再著墨神怪或英雄人物,改以富貴商賈西門慶為主人翁,細膩描繪其生活豪奢萎靡,道盡明代商人崛起及社會資本主義盛行。這種風氣從飲食層面觀之更是表露無遺。一方面看出富貴人家宴席極盡鋪張、酒食美饌甚是講究,另一方面,也由飲食呈現貧富懸殊、世態炎涼的現實狀況。這部經典小說至今在中外文學占有一席之地,躋身世界文學之列,然飲食相關英譯研究卻付之闕如,遂成本文試圖填補缺口。

    現今英全譯本主要有二,一者為1939年出版的《金蓮》(The Golden Vase),一者為1993年起陸續推出的《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本研究擬從文化翻譯角度出發,就勒菲弗爾(Andre Lefevere)操縱理論與韋努第(Lawrence Venuti)之文化身份,探討兩譯本1-80回的飲食翻譯。首先,簡述艾支頓(Clement Egerton)與芮效衛(David Roy)翻譯背景與中國古典小說英譯史,而後比較兩文本異同,檢視前後譯者之意識形態與時代詩學,得出兩者策略分別傾向歸化與異化,接著分析該策略如何影響各自情節鋪陳與情色指涉。此外,再以量化驗證譯者飲食各層面的歸/異化傾向,並就其主要策略與譯作生成背景之相關性,進一步觀察兩譯作時代脈絡與詩學,藉數據顯示前期偏向歸化,後期偏向異化,從而歸結出該小說文化翻譯之歷程演變。

    Jin Ping Mei, one of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in Chinese literature, was a masterpiece that marked major breakthroughs; it not only departed from the grand narrative, but it also focused on a merchant rather than the typical mystical or heroic figures currently in literary tradition. The novel depicts a businessman’s rising status and the flourishing capitalism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rough the character’s extravagant lifestyle,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by food. The selection of food and drink vividly reflects social rank where class distinctions can never be understated in reality. The exquisite banquet cuisine demonstrates the magnificent world of the rich and privileged, contrasted with the staple diets of the impoverished. This study embarks on a systematic research of the various cuisine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n Ping Mei, an area still lacking despite its significance in world literature.

    There are two complete English translations. The Golden Vase by Clement Egerton published in 1939 and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series by David Roy published from 1993 to 201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t foods in the first 80 chapters of the two translations. Using ideology, poetics,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proposed by Andre Lefevere’s manipulation theory and Lawrence Venuti’s “cultural identity,” the research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 novels, and then conducts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ors’ preference i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pecifically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nd how their preference influences the plot and sexual implications in the two renditions of Jin Ping Mei. In addition to a close text analysis,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will follow to test the hypothesis of each translator’s inclination toward 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ranslators’ dominant strategies and the poetics and ideologies of their times will also be discussed. The findings may in turn refer to the translators’ backgrounds or poetics, and further reveal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nslation trends over time.

    摘要 II Abstract I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金瓶梅》小說原著概述 1 第二節 《金瓶梅》英譯文本背景與研究 3 (一)兩英全譯本簡介 4 (二)譯者生平 4 (三)翻譯動機與目的 6 (四)譯文目標讀者與預設策略 8 (五) 兩英譯本評價 11 第三節 古典小說英譯之時代流變 14 第四節 譯文之生生不息與時代變遷 24 第五節 研究假設與章節安排 2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1 第一節 理論架構 31 (一) 理論基礎 31 (二) 量性思維 39 第二節 前人研究與本文價值 4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1 (一) 質性分析 54 (二) 量性分析 55 第三章 從「食」看翻譯策略 60 第一節 宴飲大菜 60 (一) 美味珍饈上桌,澎湃排場不輸陣 60 (二) 官大官小座位不同 69 (三) 小結 73 第二節 家宴小菜 74 (一) 日常佳餚美饌,種類應有盡有 74 (二) 春膳熱切款待,強力春藥必不虧待 84 (三) 小結 97 第三節 小吃點心 99 (一) 小吃點心大滿足 99 (二) 食色交歡,盛筵美饌情趣良伴 105 (三) 小結 117 第四節 「食」之翻譯策略總結 118 第四章 從「飲」看翻譯策略 121 第一節 茶飲 121 (一) 清雜茶飲雅俗互異 121 (二) 風流名茶說合,亦是鸞鳳色媒人 125 (三) 小結 129 第二節 酒飲 130 (一) 酒性人性相映照 130 (二) 飲藥酒補身,治病療效奇佳/差? 138 (三) 小結 145 第三節 粥品羹湯 147 (一) 湯湯水水春心蕩漾 147 (二) 中藥熬湯補身聖品 152 (三) 小結 153 第四節 「飲」之翻譯策略總結 154 第五章 從「量化」看小說食物面向 157 第一節 兩英譯本策略傾向 157 (一) 小說全篇(1-80回) 158 (二) 個別食物面向 158 1. 宴飲大菜 158 2. 家宴小菜 159 3. 小吃點心 162 4. 茶飲 164 5. 酒飲 166 6. 粥品羹湯 168 第二節 譯本策略傾向與時代變遷 170 (一) 小說全篇(1-80回)與時代連結 170 (二) 個別食物時代連結 171 第三節 量化總結 173 第六章 結論 176 參考文獻 182 附錄 192 表目錄 表1、《金瓶梅》兩英譯全文本背景整理 13 表2、古典小說英譯之翻譯史簡表 15 表3、Amazon暢銷排行榜統計表 27 表4、國內碩博生中國古典小說英譯研究主題暨研究方法 42 表5、筆者與他人歸異化統計相關係數 58 表6、研究方法流程圖 59 表7、小說全篇(1-80回) 158 表8、宴飲大菜 159 表9、家宴小菜 162 表10、小吃點心 164 表11、茶飲 166 表12、酒飲 168 表13、粥品羹湯 170 表14、時代vs. 策略(1-80回) 171 表15、茶之時代 vs.策略 172 表16、酒之時代 vs.策略 173 表17、飲食各類別長條圖 175 附錄表(一)-(四) 218

    (一)中文文獻
    Allende, Isabel.(2009)。《春膳》(張定綺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Brillat-Savarin, J.-A.(2006)。《廚房裏的哲學家》(敦一夫、傅麗娜譯)。台北:百善書房出版社。

    Dunea, M.(2008)。《終極饗宴: 50位世界名廚的最後晚餐》(韓良憶譯)。台北:時周文化出版社。

    Fisher, M.F.K. (2012)。《牡蠣之書》(韓良憶譯)。台北 : 麥田出版社。

    Jurgen Maehder(1999)。〈歌劇舞台上的飲食:酒譜、食譜、階級、身分〉(羅基敏譯)。載於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綻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580-600)。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Plaks, A. H.(2006)。《明代小說四大奇書》(沈亨壽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

    (明)蘭陵笑笑生著(1981),(清)張竹坡評點。《第一奇書金瓶梅》(康熙
    乙亥年張竹坡評在茲堂本《金瓶梅》)。台北:里仁書局。

    (明)蘭陵笑笑生著(1994),王汝梅校注。《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vol.1-2。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明)蘭陵笑笑生著(2007),梅節校注。《夢梅館校本—金瓶梅詞話》,vol.1-3。台北:里仁書局。

    (明)蘭陵笑笑生著(2008)。《漢英對照金瓶梅》五冊(克萊門特•厄傑頓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小野忍著(1976)。〈《金瓶梅》之日譯與歐譯〉(黃得時譯)。《中外文學》,4(8),94-100。

    文軍、李培甲(2011)。〈國內《三國演義》英譯研究:評述與建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8,24-30。

    王利器(主編)(1991)。《國際金瓶梅研究期刊(第一集)》。四川:成都出版社。

    王宏(2009)。〈典籍英譯教材建設的新嘗試—介紹本科翻譯專業教材《中國典籍 英譯》的編寫〉。《上海翻譯》,1,41-44。

    王宏、付瑛瑛(2009)。〈試論典籍英譯教材的編寫—以本科翻譯專業教材《中國典籍英譯》為例〉。《中國外語》,6(2),105-8。

    王雪明、楊子(2012)。〈典籍英譯中深度翻譯的類型與功能—以《中國翻譯話語英譯選集》(上)為例〉。《中國翻譯》,3,103-8。

    王麗娜(1980),〈金瓶梅在國外〉,收錄自胡文彬、張慶善選編(1984),《論金瓶梅》(頁449-464),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原載於《河北大學學報》,2。

    _____(1998)。〈水滸傳在國外〉。《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1,64-71。

    王麗娜、杜維沫(2006)。〈三國演義的外文譯文〉。《明清小說研究》,04,70-85。

    老舍在英國:幫朋友翻譯金瓶梅,存取日期:2012年11月3日。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27d2f10100y7or.html。原載於《人民政協報》。

    池本義南(1991)。〈《金瓶梅詞話》之文獻研究分析略論〉。載於王利器(主編),《國際金瓶梅研究集刊》(第一集)(頁132-143)。四川:成都出版社。

    佚名(1991)。〈《金瓶梅》英譯續志〉。載於周鈞韜(主編)。《金瓶梅資料續編1919-1949》(頁3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曉龍(2006)。〈《金瓶梅詞話》「頭腦」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5),72-75。

    呂怡秀(2012)。〈《金瓶梅》中的物質文化與頹廢風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台北市。

    巫仁恕(2006)。〈明清飲食文化中的感官演化與品味塑造—以飲膳書籍與食譜為中心的探討〉。《中國飲食文化》,202,45-95。

    _____(2007)。《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至華、姬生雷、傅之敏(2010)。〈文學翻譯語文化缺失—以《金瓶梅》英譯本中「哭」的翻譯為例〉。《石家庄學院學報》,12(4),106-8。

    李林波(2004)。〈對賽珍珠《水滸傳》譯本文化意義的再思〉。《四川外語學院學報》,6,115-9。

    林冠夫(2007)。〈《紅樓夢》中的茄鯗和小說中的飲食描寫〉。《紅樓夢學刊》,2,82-93。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SPSS中文視窗版操作實務詳析》。台北:雙葉書廊。

    侯文詠(2009)。《沒有神的所在—私房閱讀金瓶梅》。台北:皇冠出版社。

    洪濤(2010)。〈從東吳弄珠客「《金瓶梅》序」詮釋及英譯問題〉。載於黃霖、吳敢、趙杰(主編),《第七屆(清河)國際《金瓶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299-310)。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______(2011)。〈《紅樓夢》雙語與料庫、「母語文化」影響論的各種疑點—語逢慶華先生商榷〉。《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186-94。

    _____(2012)。〈《金瓶梅》的文化本位觀念與仇外話語的英譯〉。載於黃霖、杜明德(主編),《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會場)》(頁163-182)。台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初版。

    胡衍南(2001)。《食、色交歡的文本----《金瓶梅》飲食文化與性愛文化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_____(2004)。《飲食情色金瓶梅》。台北:里仁書局。

    _____(2013)。〈《金瓶梅》詞話本、崇禎本性描寫比較研究—以第72回到79回為中心〉。載於《第九屆(五蓮)國際金瓶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5-26)。

    胡萬川(1995)。〈三國演義的飲食情境與文學藝術〉。載於林慶弧(編),《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295-313)。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苟洞(2010)。〈金瓶梅與徽州飲食文化考〉。載於黃霖、吳敢、趙杰(主編),《第七屆(清河)國際《金瓶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389-405)。長春:吉林出版社。

    范姜玉芬(2012)。〈明代茶文化之研究—以《金瓶梅詞話》為中心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中央大學,桃園。

    夏曉虹(2008)。〈晚清的西餐食譜及其文化意涵〉。《學術研究》,1,138-46。

    孫建成、溫秀穎、王俊義(2009)。〈從《水滸傳》英譯活動看中西文化交流〉。
    《外語與外語教學》,5,52-55。

    孫致禮(2002)。〈中國的文學翻譯:從歸化趨到異化〉。《中國翻譯》,23(1),40-44。

    海芳(2003)。〈歸化、異化的統計與分析《紅樓夢》口語詞格英譯研究〉。《外語學刊》,1,99-101。

    翁雲霞(1998)。《食髓知味 : 金瓶梅的另類飲食》。台北 : 商智文化出版。

    馬紅軍(2003)。〈為賽珍珠的「誤譯」正名〉,《四川外語學院學報》,3,122-6。

    馬會娟(2013)。〈 英語世界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現狀與問題〉,《中國翻譯》,64-69,126。

    高桂惠(2012)。〈《金瓶梅》「禮物」書寫初探〉。載於《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會場)》(頁245-276)。台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初版。

    張芳全(2008)。《統計就是要這様跑》。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淑英(1999)。〈烹飪經驗與女性自我實現—以《巧克力情人》和《春膳》為例〉。載於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綻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48-85)。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張進德、張翠麗(2009)。〈論《金瓶梅詞話》的酒宴描寫〉。《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9(1),106-11。

    張義宏、杜改俊(2013)。〈美國《金瓶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第九屆(五蓮)國際《金瓶梅》學術研討會》(頁359-364)。
    章國超(2002)。〈飲食場面描寫在《金瓶梅》中的作用〉。《明清小說研究》,2,137-44。

    莊祖宜(2009)。《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台北:大塊文化出版。

    _____(2012)。《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大家都想做菜》。台北:貓頭鷹出   版。

    莊華萍(2010)。〈賽珍珠的《水滸傳》翻譯及其對西方的叛逆〉,《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06,114-24。

    許寶強、袁偉(選編)(2000)。《語言與翻譯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

    陳友冰(2011)。《英國漢學的階段性特徵及成因探析—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為中心》。存取日期:2012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guoxue.com/?p=3776.

    陳宏薇、江帆(2003)。〈難忘的歷程—《紅樓夢》英譯事業的描寫性研究〉。《中國翻譯》,5,46-52。

    陳益源(1999)。〈食慾與色欲—明清艷情小說裡的飲食男女〉。載於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綻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248-74)。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陳琳(2011)。〈紅樓夢「看官」英譯與中國古典白話小說西漸〉。《紅樓夢學刊》,151-66。

    陳進武(2009)。〈淺談老舍與《金瓶梅》的譯介〉。《閱讀與寫作》,8,34-35。

    陳德鴻、張南峰編(2000)。《西方翻譯理論精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單德興(2007)。〈我來‧我譯‧我追譯—《格列佛遊記》背後的「遊記」〉。《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8(4),75-85。

    黃粉保(2010)。〈《金瓶梅》中詩歌與英譯分析〉。《雲夢學刊》,31(1),138-41。

    _____(2011)。〈《金瓶梅》英譯本選譯策略考〉。《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127-31。

    黃粉保、張建佳(2007)。〈論《金瓶梅》英譯本的「得」與「失」〉。《雲夢學刊》,28(5),145-7。

    黃衛總(2011)。〈英語世界中《金瓶梅》的研究與翻譯〉。《勵耘學刊(文學卷)》2,167-75。

    黃霖(主編)(2005)。《金瓶梅大辭典》。成都:巴蜀書社。

    楊安文、胡云(2011)。〈王際真1929年《紅樓夢》英語節譯本中的習與翻譯統計研究〉。《紅樓夢學刊》,6,45-58。

    楊春泉(2011)。〈《金瓶梅》書名的理解與英譯問題〉。《時代文學》,12,216-7。

    溫秀穎、李蘭(2010)。〈論芮效衛《金瓶梅》的體制與策略〉。《中國外語》,7(1),101-5。

    溫秀穎、孫建成(2011)。〈《金瓶梅》的兩個英譯本〉。《書評空間》,113-6。

    葛永海(2008)。〈「營建金學巴別塔」—域外《金瓶梅》研究的學術里路與發展走向〉。《文藝研究》,7,67-76。

    熊賢關(2012)。〈跨文化多重視角下的戲劇翻譯:《西廂記》情色之語境轉換及舞台呈現〉。《編譯論叢》,5(2),31-60。

    齊林濤(2011)。《一分為三視域下的〈金瓶梅〉英譯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河南大學,河南。

    _____(2013)。〈衣帶漸寬,壯心不已—芮效衛與《金瓶梅》〉。《東方翻譯》譯人譯事,01,59-62。

    劉永強(2006)。〈中國古代小說域外傳播的幾個問題〉。存取日期:2012年01 月02日。取自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37618. 原載於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

    劉競(2010)。《以等效理論看〈金瓶梅〉中歇後語的英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湖南。

    蔡平(2002)。〈翻譯方法應以歸化為主〉,《中國翻譯》,23(5),39-41。

    鄧克尼(2009)。〈從《金瓶梅》論飲茶民俗〉。《茶葉通訊》,36(1),40-41。

    鄭怡庭(2012)。《原汁原味還是走味?論Clement Egerton與David Roy英譯《金瓶梅》中的鹹溼描寫》。載於《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會場)》(頁159-190)。台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初版。

    鄭培凱(1963)。〈《金瓶梅詞話》與明人飲酒風尚〉。《中外文學》,12(6),4-44。

    鄭錦懷(2012)。〈《三國演義》早期英譯百年(1820-1921)—《〈三國演義〉在
    國外》訂正補遺〉。《明清小說研究》,3,86-95。

    鄭錦懷、吳永昇(2012)。〈《西游記》百年英譯的描述性研究〉。《廣西社會科學》,10,148-53。

    錢亞旭、紀墨芳(2011)。〈《紅樓夢》霍譯本中的物質文化負載詞翻譯策略的定量研究〉。《紅樓夢學刊》,6,59-72。

    謝天振(2009)。《中西翻譯簡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鍾明玉(1993)。《《紅樓夢》飲食情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羅基敏(1999)。〈他們為什麼要喝酒?—歌劇「飲酒」場景的內容與形式之美〉。載於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綻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79-396)。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二)英文文獻
    Albala, Ken. (2003). Food in Early Modern Europ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Benjamin, Walter. (2000).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Zohn, Harry, trans. I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s Studies Reader. NY: Routledge.

    Berry, Margaret. (2011). The Chinese Classic Novels (Routledge Revivals):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Chiefly English-Language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ichard Nice, trans. London: Routledge.

    Brown, James Dean. (1988).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 a Teacher's Guide to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Design. Cambridge: Cambridge UP.

    Campbell, Duncan. (2008). Rev. of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 (Volume Three: The Aphrodisiac) by David Tod Roy. NZJAS, 10(1), 161-164.

    Carlitz, Katherine N. (1981). Puns and Puzzles in the "Chin p'ing mei" 金瓶梅: A Look at Chapter 27,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 67, Livr. 3/5, 216-239.

    _____.(1984). Family, Society, and Tradition in Jin Ping Mei. Modern China, 10(4), 387-413. doi: 10.2307/188940

    _____.(1986). Codes and Correspondences in Chin Ping Mei.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8, No. 1/2, 7-18.

    _____.(1986). The Rhetoric of Chin P'ing Mei. Bloomington: Indiana UP.

    Collier, H. Bruce. (1944). Rev. of Djin Ping Meh by Artur Kibat; Otto Kibat; King Ping Meh by Franz Kuhn; Chin P'ing Mei, the Adventurous History of Hsi Men and His Six Wives by Bernard Miall; Franz Kuhn; The Golden Lotus by Clement
    Egerton. Isis, Vol. 35, No. 4, 344-346.

    Ding, Neifei. (2002). Obscene Things: Sexual Politics in Jin Ping Mei. Durham: Duke UP.

    Egerton, Clement, trans. (1939). The Golden Lotus, vol.1-4.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

    Egerton, Clement, trans. (2011). The Golden Lotus: Jin Ping Mei (Tuttle Classics), vol.1. North Clarendon, VT: Tuttle.

    Evan-Zohar, Itamar. (1990). Polysystem Studies. Tel Aviv: The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s (Poetics Today11:1).

    Gu, Ming Dong. (2004). Brocade of Human Desires: The Poetics of Weaving in the "Jin Ping Mei" and Traditional Commentarie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3(2), 333-356. doi: 10.2307/4133388

    Horner, Charles. (1994). Rev. of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 (Volume One: The Gathering) by
    David Tod Roy. American Jewish Commentary, 98(4), 71-72.
    Hsia, C.T. (1968).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Y: Columbia UP.

    Jameson, R. D. (1959). Rev. of The Golden Lotus by Clement Egerton. Western Folklore, 18(3), 266-267. doi: 10.2307/1497734

    Knechtges, David R. (1975). Rev. of The Golden Lotus by Clement Egert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95(2), 359. doi: 10.2307/600431

    Lefevere, Andre. (1992a). Translating Literature :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 NY: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_____.(1992b).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Routledge.

    Lo, Andrew. (2002). Rev. of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 (Volume Two: The Rivals) by David Tod Roy.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vol. 65, No. 3, 616-617, Cambridge: Cambridge UP.

    Mote, Frederick W. (1977). Yuan and Ming. In K. C. Chang, (Ed.),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pp. 193-258). New Haven, CT: Yale UP.

    Nienhauser, William H. Jr. (1986). The Indiana compan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vol. 1, 287-291. Bloomington: Indiana UP.

    Radford, Andrew. (2012). Rev. of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 (Volume Four: The Climax.) by David Tod Roy. Translation and Literature 21, 251-255
    Roberts, J.A.G. (2002). China to Chinatown-Chinese Food in the West. London: Reaktion Books.

    Roy, David Tod, trans. (1993).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Volume1: The Gather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P.

    Roy, David Tod, trans. (2001).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 Volume2: The Rival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P.

    Roy, David Tod, trans.(2006).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 Volume3: The Aphrodisiac.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P.

    Roy, David Tod, trans. (2011).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 Volume4: The Climax.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P.

    Scott, Mary (1986). The Image of Garden in Chin Ping Mei and Hongloumeng,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8, No. 1/2, 83-94.

    Smith, John L. (2002). The Psychology of Food and Eating : A Fresh Approach to Theory and Method. Hampshire: Palgrave.

    Snell-Hornby, Mary. (1990). In Susan Bassnett & André Lefevere. (Eds.), Translation, History, & Culture(pp. 79-86). London: Pinter.

    Toussaint-Samat, Maguelonne. (1992). A History of Food. Anthea Bell, trans. MA, USA: Blackwell Reference.

    Venuti, L. (1955).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NY: Routledge.

    _____.(1998).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NY: Routledge.

    Wei, Shang. (1988). Jin Ping Mei and Late Ming Print Culture. In Judith T. Zeitlin & Lydia H. (Eds.), 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 Essays in Honor of Patrick Hana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Williams, Jenny, and Andrew Chesterman. (2002).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Witchard, Anne. (2012). Lao She in London. HK: Hong Kong UP.
    Yang, Shuhui. (2008). Rev. of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 Volume Three: The Aphrodisiac by David Tod Roy.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30, 212-21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