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丹怡
論文名稱: 歷史創傷經驗與解說—以嘉義市陳澄波、二二八文化館為例
Historical Trauma Event and Interpretation—The Study of Chiayi 228 Museum
指導教授: 陳雪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創傷事件解說解說員二二八事件
英文關鍵詞: historical trauma-event, interpretation, museum guide, the 228 Incid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1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與家屬的歷史創傷經驗,以及他們擔任「陳澄波、二二八文化館」的解說志工時,導覽解說的內容。採用立意抽樣選取「陳澄波、二二八文化館」中四位解說志工為研究對象,並以「陳澄波、二二八文化館」為研究場域,進行質化研究。透過觀察法、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探討四位受訪者個人的歷史創傷經驗,並分析他們採用的解說策略。

    本研究發現四位受訪者皆有二二八事件相同的創傷記憶,只是因其身份不同,所受到的影響也不同。此外,導覽解說策略受限於解說員本身的經驗,因此解說過程與解說員本身的受難經驗及社會位置相關;解說內容亦受限於「陳澄波、二二八文化館」的展示設計。導覽解說對於解說志工而言,有教育傳承、記取教訓的意義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victims and their families’ experiences in the 228 Incident which occurred at Chiayi in 1947. Furthermore, it depicts that how those voluntary guides do to help the visitors to understand the incident in the Chiayi 228 Museum. Taking a qualitative approach, multi-method designed was set up including in-depth interviews,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study a sample of four docents.

    One of major findings is that although four docents have the same traumatic memories, their experiences are quite different due to the status. Following, the study shows that during the guided tour, the choice of the theme and narrative are based on their sufferings,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statuses. Also, narratives used in
    museum, are restricted to the exhibition which is a highly literate design. Finally, it concludes that conducting the tour guide for the victim and their families has a value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st and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of war to the sufferings and the need to avoid it.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4 第三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博物館與創傷事件建構………………………………………11 第二節 創傷博物館展示與解說策略…………………………………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29 第一節 質性研究………………………………………………………29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33 第三節 資料分析與信效度……………………………………………45 第四章 研究資料分析與討論…………………………………………53 第一節 導覽志工之創傷經驗…………………………………………53 第二節 導覽志工與二二八展示………………………………………87 第三節 二二八事件導覽解說策略分析………………………………98 第四節 創傷事件解說之餘……………………………………………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9 參考文獻 ………………………………………………………………133

    一、中文書目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嘉義市三二事變報告書,載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四)。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王昭文(1994)。嘉義市二二八事件大事記。載於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嘉義北回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王啟祥(2003)。科學博物館迎向未來之路:科學技術中心協會2002年年會的觀察與體會。台灣博物季刊,21(1),96-101。
    王維梅譯(1995)。館內評量人員:機會與挑戰——座談會記實。博物館學季刊,9(1),23-29。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9)。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全台紀念碑一覽表。 http://228.culture.gov.tw/web/228/228-c2.asp。檢索日期:2009.03.12。
    朱柔若譯,Thomas Herzog著(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台北:揚智。
    江俊亮(2007)。全球首座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碑打破禁忌。中央社,2月25日。
    吳乃德(2008)。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月刊,8,39-70。
    吳佩修、朱斌妤(2001)。解說員影響民眾參觀博物館經驗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5(4),65-81。
    吳忠宏(1999)。解說專業之建立。台灣林業,25(6),41-47。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l Quinn Patton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吳春秀(1996)。博物館觀眾研究:以故宮博物院玉器陳列室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0(4),23-30。
    吳濁流(1993)。無花果。台北:前衛。
    吳濁流(1995)。台灣連翹。台北:草根。
    吳鎮環譯,J. C. Alexander著(2008)。文化社會學:社會生活的意義。台北:五南。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
    李政賢譯(2006),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 Rossman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台北:五南。
    李斐瑩(1999)。觀眾研究與二十一世紀博物館。美育,109,20-26。
    李筱峰(1998)。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
    沈志中(2004)。解構事件與911創傷。當代,207,42-55。
    沈清松(1995)。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台北:聯合報。
    阮秀莉(2002)。大地的變貌‧自然的銘刻:論述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景觀。中外文學,30(9),118-150。
    林志興(1999)。解說技巧。東部史前文化考古暨解說人才培訓營。台北:文建會。
    林思宇(2007)。導覽解說個案研究—以鹿谷鄉旅遊導覽解說協會為例。台灣地方鄉鎮觀光產業發展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0-201。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揚智。
    林彩岫譯,George E. Hein著(1997)。建構主義者的博物館學習理論。博物館學季刊,11(4),27-30。
    林蕙玟(2007)。具變動力量的集體性文化資產:論標注性事件紀念物之紀念性意涵。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林耀盛(2004)。中國時報2月28日/時論廣場。
    施文玲(2006)。質性研究理論派點之探析,發表於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3/53-12.htm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L. Cohen, L. Manion, K. Morrison著(2006)。最新教育研究法。台北:韋伯。
    殷 鼎(1994)。理解的命運。台北:東大。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117-149。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1994)。嘉義北回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1995)。嘉義驛前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1995)。諸羅山城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台北:東華。
    張家銘(2003)。解說理論與解說員的角色定位。地方文化館北區輔導團人才培育計畫課程。宜蘭:慈林教育基金會。
    張莉慧編(1994)。中文博物館學書目及期刊論文索引。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張譽騰(1995)。博物館觀眾研究的目的、範疇與方法。台灣博物季刊,14(1),16-20。
    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台北市:南天。
    許世璋、高思明譯,F. Tilden著(2007)。解說我們的襲產。台北:五南。
    許功明(1998)。博物館與原住民。台北市:南天。
    許功明(2003)。台灣原住民藝術:當代與原始的對話。現代美術學報,1,103-127。
    許雪姬(1993)。台灣光復初期的民變——以嘉義三二事件為例。載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台灣光復初期的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郭禎祥(1990)。談藝術鑑賞教學與評量的某些理論與實務。師大學報,35,318-32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向明(2003)。在行動中學作質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伯璋(1987)。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佳利(2007a)。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台北:典藏藝術。
    陳佳利(2007b)。創傷、博物館與集體記憶之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6,105-143。
    陳佳利(2007c)。生命中不可再現之痛:論戰爭紀念博物館之展示與敘事策略。博物館學季刊,21(1),45-58。
    陳雪雲(2005)。台灣博物館觀眾研究回顧與展望。載於王嵩山編,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115-140。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雪雲(2010)。全球化境況下博物館的新視野,博物館簡訊,51,6-10。
    陳 媛(1995)。博物館三論。台北:國家出版社。
    陳萬淇(1995),個案研究法。台北:華泰書局。
    陳維立、羅惠方、王逸欣、蘇怡婷、蘇建霖(2008)。與解說大師聊聊天:環境傳播之啟示與實踐,環境教育研究,5(2),33-87。
    黃心雅(2005)。創傷、記憶與美洲歷史之再現:閱讀席爾珂《沙丘花園》與荷岡《靈力》。中外文學.33(8),69-105。
    黃明月(2002)。繪畫鑑賞之資訊需求研究。社會教育學刊,31,107-144。
    黃 哲(2004)。質化研究的效度問題,教育趨勢導報學科精華,9。
    楊明賢(1999)。解說教育。台北市:揚智。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200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台北:東華。
    楊逸舟(1991)。二二八民變。台北:前衛。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21-55。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文教基金會(2005)。尋回失落的記憶。嘉義市:嘉義市二二八紀念文教基金會。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劉幸真(1992)。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觀眾意見調查報告。博物館學季刊,6(2),51-58。
    劉琬珍(2005)。透視博物館劇場:博物館知識建構的真實世界。載於王嵩山編,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189-200。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劉新圓(2007)。轉型正義與去中國化,載於國改研究報告。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蔡保田(1987)。教育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賴澤涵總主筆(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
    閻蕙群譯,A. Grinder & E. S. McCoy著(2006)。如何培養優秀的導覽員:博物館相關文化教育機構導覽人員養成手冊。台北:五觀。
    顏上晴(2001)。應用SERVQUAL服務品質模式分析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導覽解說服務績效缺口,科技博物,5(4),23-29。
    魏光莒(2006)。「生活世界」—由「視域」理論到「場域」理念,環境與藝術期刊,4。
    蘇振明(1995)。兒童美術鑑賞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實務研究。台北:中華色研。

    二、英文書目
    Alexander, J. C. et al. (2004). 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lt, M. B. (1980). Four Years Visitor Surveys at the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1976-1979. Museum Journal, 80, 10-19.
    Bauman, Z. (1978). Hermeneutics and social science: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London, Hutchinson.
    Beck, L & Cable, T. T. (1998). Interpret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USA: Sagamore Publishigng.
    Bevir, M. & Rhodes, R. A. W. (2002). Interpretive Theory. In March, D & Stoker , G. (eds),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132-134. UK: Palgrave Macmillan.
    Bishop, R. (2007). The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USA: Westview Press.
    Carbone, S. (2003). The dialogic museum and ethnocultural diversity. Canadian Ethnic Studies, XXXVII (1): 127-136.
    Casey, V. (2003). The museum effect: Gazing from object to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history museum. ICHIM 03—New medias, new scenographies/Nouveaux medias. Noouvelles scenographies Archives & Museum Informatics Europe.
    Cohen, E. (1985). The tourist guide: the origins,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a rol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2: 5-29.
    Connealy, S. S. (1993).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Audienc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Journal of Museum Education, 21(3), 19-20.
    Deffy, T. M. (2001). Museums of ‘human right ’and struggle for human rights. Museum International, 53(1): 10-16.
    Dufresne-Tasse, C. (1995). Andragogy ( Adult Education) in museum: A Critical analysis and new formulation. In E. Hooper-Greenhill (ed.), Museum, media, message. 245-25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adamer, H. G. (1979). Truth and Method . London: Sheed & Ward.
    Grinder, A. L. & McCoy, E. S. (1985). The good guide —A sourcebook for interpreters, docents and tour guides. Arizona:Ironwood Press.
    Ham, S. H. (1992).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 Pratical Guide for People with Big Ideas and Small Budgets. USA: North American Press.
    Hein, G. E. (1998). Learning in the Museu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Loomis.
    Hooper-Greenhill, E. (2000). Museu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oomis, R. (1993). Planning for the Visiter Studies. In S. Bicknell & G. Farmlo(eds.), Museum Visitor Studies in the 90s, 13-23. London: Science Museum.
    Machlis, G. E. & Field, D. R. (1992). On Interpretation, Sociolgy for Interpreters of USA Nature and Culture History. USA: Ore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M. & McIntyre, L. C. (1994). Reading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London: The MIT Press.
    Ochsner, J. K. (1995). Understanding the Holocaust through The U.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48(4), 240-249.
    Shape, G. W. (1982). Interpretation The Environment. USA: John Wiley Inc.
    Shettel, H. (1993). Professionalism in Visitor Studies : Too Soon or too Late? In S. Bicknell & G. Farmelo( eds.), Museum Visitor Studies in the 90s, 161 -168. London : Science Museum.
    Shettel, H. (2001). Do We Know How to Define Exhibit Effectiveness ? Curator, 44(4), 327-334.
    Smelser, N. J. (2004). Psychological Trauma and Cultural Trauma. In Alexander, J. C. et al, 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31-59.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u, H. M.( 1997). Taking Tilden seriously: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pr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igacy, 8(1), 5-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