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怡慧
Yir-Hueih Chung
論文名稱: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Practice Framework Model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徐昊杲
Hsu, How-Gao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87
中文關鍵詞: 科技大學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
英文關鍵詞: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 general education, the practice framework model of general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8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立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之架構模式,研究者分別探究大學與科技大學之發展與教育功能、通識教育理論探索、哲學思維下全人理想目標之內涵,以及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之整體概念,以為研究發展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之理論基礎。
    研究並透過文獻探討、內容分析法、和Delphi法的運用,進行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討論,而獲致由背景、投入、運作與輸出4大部分組成之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其中,背景部分(context part)包含外部背景因素與內部背景因素;投入部分(input part)包含學生個體與學校整體,運作部分(process part)包含目標、組織、課程、教學、師資與文化共6項範疇(category),並分析歸納為18個項目(item)與52項內涵(content);輸出部分(output part)則為通識教育全人理想目標之25項內涵。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研究結論,提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之建議事項,以提供科技大學、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者之參酌。

    This study aims at establishing the practice framework model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 in Taiwan. The researcher respectivel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universities and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contents of whole-person ideal goals in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the integral notions of practice framework model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 in Taiwan, so that the theoretical bases for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the practice framework model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 can be provided.
    This study, by means of literature exploring, content analysis methodology, and Delphi methodology, collects, analyzes and discusses relevant data, by which the practice framework model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 in Taiwan, mainly constituted by context, input, process and output parts, is acquired as a result. To be more specific, the context part includes both exterior and interior background factors; the input part consists of student individuals and school integrals while the process part covers six categories: i.e., goals, organization, curriculums, instruction, faculty and culture, from which eighteen items and fifty-two contents are accordingly analyzed and induced; last but not least, the output part refers to twenty-five contents of the whole-person ideal goals in general education.
    To conclude, the propositions about practice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purposes and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so as to provid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總目錄 致謝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總目錄 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壹、研究背景 2 貳、研究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11 壹、研究目的 11 貳、待答問題 1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壹、研究範圍 12 貳、研究限制 1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5 第五節 論文撰寫架構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大學與科技大學之發展與教育功能 18 壹、教育的意涵 18 貳、大學教育的發展 20 參、大學的功能 24 肆、科技大學的功能與目標 30 伍、小結 33 第二節 通識教育理論探索 35 壹、大學通識教育之發展 35 貳、通識教育之意義 40 參、通識教育之功能與目標 46 肆、通識教育之相關研究 56 伍、通識教育之現代觀 68 陸、小結 73 第三節 哲學思維下全人理想目標之內涵 76 壹、全人的意涵 76 貳、全人教育的意涵 77 參、全人理想的哲學思維 81 肆、哲學思維所探求之議題及其在全人教育的體現 97 伍、全人理想目標之內涵 99 陸、小結 104 第四節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之整體概念 105 壹、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之實施 105 貳、模式的意義 109 參、教育模式的概念 111 肆、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之組成 113 伍、小結 119 本章小結 1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2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24 壹、研究方法 124 貳、研究步驟 12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1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136 第五節 Delphi問卷調查實施程序 142 第六節 資料處理 145 第四章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之分析與討論 151 第一節 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背景部分之分析與討論 152 壹、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之學校背景應然面分析 152 貳、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之學校背景現況實然面 154 参、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學校背景內涵之綜合討論 178 第二節 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投入部分之分析與討論 181 壹、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投入部分之分析 181 貳、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現況分析 182 参、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投入部分之內涵綜合討論 192 第三節 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分析與討論 194 壹、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文獻探討 194 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內涵Delphi問卷調查 220 参、第一次Dephi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與修訂 221 肆、第二次Dephi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與修訂 243 伍、第三次Dephi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與修訂 257 陸、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內涵之綜合分析與討論 268 柒、小結 281 第四節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輸出部分之分析與討論 285 壹、我國科技大學學校教育目標之現況 285 貳、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目標之現況 296 参、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輸出部分之內涵綜合討論 302 本章小結 30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307 第一節 結論 308 第二節 建議 316 參考書目 325 壹、中文部分 325 貳、英文部分 335 附錄 341 附錄一、我國32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現況分析 341 附錄二、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內涵Delphi問卷調查 357 壹、第一次Delphi調查說明函與問卷 357 貳、第二次Delphi調查說明函與問卷 369 參、第三次Delphi調查說明函與問卷 380 表目錄 表1- 1 近十年臺灣地區高等教育學校數變化 2 表2- 1 近十年臺灣地區技專校院學校數變化 22 表2- 2 大學的功能論述 28 表2- 3 通識教育的意義 44 表2- 4 通識教育的功能 49 表2- 5 通識教育功能看法之統整歸納 51 表2- 6 通識教育的目標 53 表2- 7 通識教育目標看法之統整歸納 54 表2- 8 通識教育「課程」相關研究論文摘錄 58 表2- 9 通識教育「實施與比較」相關研究論文摘錄 64 表2- 10 通識教育現況的謬誤 70 表2- 11 全人教育的內涵 80 表2- 12 西方哲學思想的發展史 82 表2- 13 教育哲學的取向 83 表2- 14 哲學思維之議題及其在全人教育的體現 98 表2- 15 哲學思維下全人理想探求議題的意涵 99 表2- 16 哲學思維下全人理想目標之內涵 102 表2- 17 五種概念模式比較 111 表2- 18 五種教育模式 112 表3- 1 我國32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網址 132 表3- 2 邀請Delphi之專家學者名單 135 表3- 3 Delphi問卷調查實施進度 143 表4- 1 我國32所科技大學改制發展歷程與現設學院 155 表4- 2 我國32所科技大學改制前屬性之內容分析歸類表 159 表4- 3 我國32所科技大學改制經歷階段之內容分析表 160 表4- 4 我國32所科技大學之學院及系所現況 162 表4- 5 我國32所科技大學辦理之學院及系所歸納 168 表4- 6 我國32所科技大學現有學院之內容分析歸類表 171 表4- 7 我國32所科技大學學院分類情形 177 表4- 8 我國32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行政組織分析 183 表4- 9 我國32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師資分析 185 表4- 10 我國32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含共同科目情形分析 186 表4- 11 我國32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規劃分析 189 表4- 12 不同研究者對通識教育實施途徑之看法 204 表4- 13 通識教育實施途徑歸類 205 表4- 14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範疇、項目與內涵 218 表4- 15 第一次問卷「目標」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22 表4- 16 第一次問卷「組織」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23 表4- 17 第一次問卷「課程」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25 表4- 18 第一次問卷「師資」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26 表4- 19 第一次問卷「教學」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27 表4- 20 第一次問卷「文化」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28 表4- 21 第一次問卷「目標」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34 表4- 22 第一次問卷「組織」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36 表4- 23 第一次問卷「課程」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38 表4- 24 第一次問卷「師資」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39 表4- 25 第一次問卷「教學」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40 表4- 26 第一次問卷「文化」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42 表4- 27 第二次問卷「目標」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44 表4- 28 第二次問卷「組織」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45 表4- 29 第二次問卷「課程」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46 表4- 30 第二次問卷「師資」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47 表4- 31 第二次問卷「教學」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48 表4- 32 第二次問卷「文化」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49 表4- 33 第二次問卷「組織」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52 表4- 34 第二次問卷「課程」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53 表4- 35 第二次問卷「師資」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54 表4- 36 第二次問卷「教學」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55 表4- 37 第二次問卷「文化」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56 表4- 38 第三次問卷「目標」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58 表4- 39 第三次問卷「組織」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59 表4- 40 第三次問卷「課程」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60 表4- 41 第三次問卷「師資」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61 表4- 42 第三次問卷「教學」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63 表4- 43 第三次問卷「文化」範疇之運作內涵統計分析 264 表4- 44 第三次問卷「組織」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66 表4- 45 第三次問卷「課程」範疇之運作內涵修訂 267 表4- 46 「目標」範疇之運作內涵適切程度評定綜合分析 269 表4- 47 「組織」範疇之運作內涵適切程度評定綜合分析 270 表4- 48 「課程」範疇之運作內涵適切程度評定綜合分析 272 表4- 49 「師資」範疇之運作內涵適切程度評定綜合分析 273 表4- 50 「教學」範疇之運作內涵適切程度評定綜合分析 275 表4- 51 「文化」範疇之運作內涵適切程度評定綜合分析 276 表4- 52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內涵之H檢定 278 表4- 53 我國32所科技大學學校教育目標 285 表4- 54 我國32所科技大學教育目標之內容分析歸類表 288 表4- 55 我國32所科技大學教育目標之歸類分析 289 表4- 56 我國32所科技大學學校教育目標呈現情形 293 表4- 57 我國32所科技大學之通識教育目標 296 表4- 58 我國32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目標之內容分析 300 圖目錄 圖2- 1 教育的方式 18 圖2- 2 教育的內涵 19 圖2- 3 通識的意涵 42 圖2- 4 理則學的意涵 85 圖2- 5 全人理想哲學探討基礎概念圖 86 圖2- 6 形上學的意涵 87 圖2- 7 知識論的意涵 92 圖2- 8 倫理學的意涵 94 圖2- 9 美學的意涵 95 圖2- 10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中各部分之關聯 117 圖3- 1 本研究Delphi法之實施程序 126 圖3- 2 研究步驟 128 圖3- 3 研究架構 130 圖4- 1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背景部分之內涵 179 圖4- 2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投入部分之內涵 193 圖4- 3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運作部分之內涵 282 圖4- 4 科技大學教育目標歸類 292 圖4- 5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架構模式輸出部分之內涵 303 圖5- 1 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施之架構模式 309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方國權(2006)。技職教育的雙璧─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通識在線,3,9。
    王石番(1990)。傳播內容分析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尹德瀚(2007年05月17日)。哈佛通識課30年來最大改革。中時電子報。2007年05月17日,取自http://news.chin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51700036,00.html
    王怡辰(2003)。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和實踐。通識研究集刊,3,11~30。
    王俊秀(1999)。通識教育脈絡下的永續發展教育:共鳴的創作。環境教育季刊,4(3),8~17。
    王俊秀(2001)。校園文化在台灣:通識識窗與潛在課程教育。第三屆華人地區大學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上海師範大學。
    王俊秀(2002)。校園文化在臺灣-通識視窗與潛在課程。學生事務,41(4),10~18。
    王晃三、鄧治東、饒忻、胡黃德(2002)。大學工程通識教育觀察與分析。通識教育季刊,9(1),39~56。
    王國維(1906/1993)。論教育之宗旨。載於王國維哲學美學論文輯佚,251~253。上海市:華東出版社。
    王景枝(2006)。我國通識教育實施中的誤區探析。高等農業教育,4,7~9。
    王義逎(2005)。推進通識教育,催生一種新的教師模式。北京大學學報,42(5),191~197。
    王衛東(2002)。現代化進程中的教育價值。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
    中原大學(2006)全人教育概說-以全人教育追求美滿圓融的人生(無日期)。取自:中原大學全人教育網網頁:http://he.cycu.edu.tw/index.html
    朱光潛(1987)。啟蒙運動的美學。臺北市:金楓。
    朱建民(2002)。大學通識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通識教育季刊,9(2),143~151。
    江文雄(1999)。技職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宜樺(2005)。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37~64。
    江雲勤(2004)。我國科技大學辦學績效變化趨勢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何秀煌(1995)。大學通識教育:理想、內涵以及問題-以香港中文大學經驗為例。通識教育季刊,2(1),65~74。
    何秀煌(1998)。從通識教育的觀點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臺北市:東大。
    吳大猷(1986)。教育問題。臺北市:遠流出版。
    吳天方、費業勳、林建江、曾信榮、邱紹一、樊學良(2004)。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得主產學合作競爭優勢之調查研究 。2004年中小企業管理研討會。嘉義市:國立中正大學。
    吳京(2002年6月28日)。台灣學生視野太狹窄了。中央日報,第17版。
    吳明烈(1996)。學習社會的展望:意義、特質與功能之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51~81。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思達(2004)。技專校院科技通識課程發展模式之規劃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3,211~222。
    吳清山、林天佑(2004)。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圖書。
    吳清基(1998)。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提昇國家競爭力的作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靖國(1999)。技職通識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靖國(2001)。技專校院實施通識教育之現況調查。教育研究資訊,9(3),120~141。
    巫銘昌(2000)。我國當前高等技職教育的發展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79,12~28。
    技職司(2002)。技術學院改名科技大學。技職簡訊,123,5~6。
    李士崇(1995)。國立成功大學通識課程改進與規劃之研究計劃報告。國  立中央大學文學暨共同科學編。全國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
    李怡穎(2000)。建構我國科技大學專業系組教育品質指標模式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金連、蔡行濤、駱劍秋(2000)。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規劃之實例研究。通識教育季刊,7(1),67~92。
    李家同(2000)。大學理想之實踐。載於黃俊傑、劉安之(主編),大學理念與實踐,15。臺中: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李曼麗(1999)。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然堯(1998)。技術及職業校院法草案之簡介。技職雙月刊,47,2~4。
    李嗣涔(2006)。邁向頂尖大學與通識教育。通識在線,2,10~11。
    李煥(1989)。教育論叢。臺北市:幼獅。
    谷家恆、王俊秀(1998)。職院校通識教育的契機與創新--高雄技術學院個案探討。通識教育季刊,5(2),1~15。
    林孝信(2006)。現代大學的奠基者-洪堡德(W. von Humboldt)。通識在線,2,30~33。
    林治平(1996)。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之改進報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通識課程教學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
    林建志(2002)。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美姿(2007)。大學教育發展的六大趨勢。遠見:2007最新大學入學指南,18~23。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東華書局。
    林清江(1979)。學校文化的教育設計。教育研究集刊,21,1~13。
    林樹聲(2000)。大學通識教育中科學課程其科目內容之設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聰明(2007)。領航技職、邁向卓越。遠見:2007最新大學入學指南,11~13。
    林耀堂(2001)。全人教育的教育哲學基礎—兼論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觀。哲學雜誌,35,32~53。
    金耀基(1983)。大學之理念。臺北:時報。
    金耀基(1996)。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大學院校通識課程教學改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教育部。
    宣大衛(1996)。我國大學通識教育整體架構之策略規劃。通識教育季刊,35(3),137~149。
    查有梁(2003)。教育建模。廣西:教育出版社。
    胡夢鯨(1989)。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學通識教育改革芻議。淡江學報,27,133~55。
    韋政通(1977)。中國哲學辭典。臺北市:大林。
    孫志麟(2000)。教育指標的概念模式。教育政策論壇,3(1),117~135。
    徐正宇(1999)。AHP模式應用於招生策略與學生特質分析之研究,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徐振雄(2002)。通識教育與我們的未來:萬能技術學院發展通識教育的現況與願景。通識研究集刊,12,71~90。
    袁振國(2003)。教育新理念。臺北市:洪葉文化。
    高昌平(1999)。中美大學通識教育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張一蕃(2006)。教育不是訓練─通識是專業的先決條件。通識在線,3,5~6。
    張文雄、鄭定國(1998)。科技大學落實通識教育的經驗及做法。通識教育季刊,5(2),17~26。
    張吉成(2001)。科技產業知識創新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佳琳(2002)。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的規劃。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7,26~31。
    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祖忻、朱純(1997)。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臺北:五南。
    張浣芸(2001)。大學藝術通識教育:從通識教育的發展談藝術通識課程。藝術學報,67,109~121。
    張國聖(2002)。科技時代下的通識教育使命。通識研究集刊,1,1~16。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精華本。臺中市:滄海書局。
    張壽松(2005)。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潤書(1998)。行政學,臺北:三民。
    教育部(1995)。技術職業教育的轉型與革新。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6)。http://www.tve.edu.tw/new/history.htm.
    教育部大專院校概況統計(2007)。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serial/u.xls?UNITID=139&CATEGORYID=260&FILEID=130550&open。臺北市:教育部。
    梁美儀(1996)。比較文化與通識教育。華人地區大學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
    梁家麟(1996)。挑戰與承擔。臺北:雅歌。
    梁福鎮(2002)。普通教育學內涵探究。教育科學期刊,2(1),98-122。
    梁福鎮(2006)。教育哲學辯證取向。臺北:五南。
    莊雅善(2005)。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通識教育?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電子報,25,http://www.sinic.edu.tw/~htliedu/dt/5/5-1/record/writing-rce2-93.doc#sec374。
    許士軍(1999)。新管理典範下的企業倫理。通識教育季刊,6(3),35~46。
    郭冠廷(1998)。通識教育的理想與實踐。通識教育季刊,5(3),21~28。
    郭為藩(1987)。通識教育的實施方式。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55~167,清華大學。
    郭為藩(1989)。科技時代的人文教育。臺北市:幼獅文化。
    郭為藩(1996)。技職教育的轉型與革新。技職雙月刊,31,2~7。
    郭朝順(2001)。從哲學人類學看通識教育中的從哲學人類學看通識教育中的「全人」理念--以Mx Sheler的「人在宇宙中的地位(Die Stellung des Menschen im Kosmos)」為基礎。第一屆通識教育論文集,145~160,元培技術學院。
    陳文秀(1994)。理則學與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季刊,1(3),33~52。
    陳司直(2002)。通識教育、潛在課程與人文教育之關係。吳鳳學報,149~155。
    陳向明(2006)。對通識教育有關概念的辨析。高等教育研究,27(3),64~68。
    陳伯璋(2006)。卓越政策的美麗與哀愁---兼論其對通識教育的影響。通識在線,2,16~17。
    陳金蓮(1995).譯。無知/知識的底線:談通識教育的目的,通識教育季刊, 2(1),7-17。
    陳帝仰(2002)。旅遊網站前端功能與電子化顧客關係管理績效之關係研究。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美菁、陳建勝(2003)。我國高等技職校院競爭力之研究。第十二屆中華民國管理教育研討會論文集,593~614,臺北。
    彭孟堯(2003)。教育哲學。臺北市:學富文化。
    彭宗平(2006)。談通識教育的「教」與「育」。通識在線,2,11~12。
    曾志朗(2002年6月28日)。各校通識育目標抄來抄去。中央日報,第17版。
    曾靜瑩(2000)。國民小學低中年級社會科新課程教科書之內容分析。  國立台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游家政(1993)。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常山(2002)。張忠謀︰一場可帶走的饗宴。天下雜誌,263,18~22。
    鈕則誠(2004)。教育哲學:華人應用哲學取向。臺北市:揚智文化。
    馮朝霖(1993)。德國教育哲學史科目教學與研究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6,145~173。
    黃坤錦(1995),美國大學的發展及其通識教育的演進。通識教育季刊,2(2),73~100。
    黃坤錦(1999)。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美國心靈的攀登。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武雄(1994)。臺大通識教育怎麼做?。通識教育季刊,1(2),81~92。
    黃俊傑(1997a)。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理論:批判與建構。通識教育季刊,4(3),1~31。
    黃俊傑(1997b)。知識份子與二十一世紀: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及其展望。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
    黃俊傑(1999)。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俊傑(2005)。21世紀大學生價值觀的培育理念與教育策略。人文的科學---科學的人文學術與教育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
    黃俊傑(2006)。通識教育與大學卓越之關係。通識在線,2,6~7。
    黃崑巖(2006)。為誰而讀。通識在線,3,8。
    黃嘉惠(2001)。網路行銷之有效市場區隔變數研究。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曉芬(2002)。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三所私立國小為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楊孝榮(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書局。
    楊叔子(2002)。現代高等教育:綠色、科學、人文。中國高教研究,8,3~6。
    楊東平(主編)(2001)。大學精神。臺北市:立緒。
    楊國樞(1987)。評論:通識教育的內涵及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清華大學主辦: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70~72。
    楊朝祥(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臺北:三民書局。
    楊朝祥(2004)。高等教育理想價值與市場邏輯的爭議。臺灣師範大學主辦:我國高等教育的「美麗境界」研討會手冊,13~44。
    葉啟政(1991)。臺灣社會的人文迷失:通識教育的內涵及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臺北市:東大。
    葉燈超(2002)。我國科技大學學生一般能力內涵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庭妤(2005)。臺灣地區私立科技大學產出績效之研究。嶺東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惠雪(1993)。我國大學通識課程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棟樑(1994)。德國的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季刊,1(2),73~80。
    詹棟梁(1995)。現代教育思潮。臺北:五南
    詹棟樑(1999)。教育原理。臺北:五南。
    賈馥茗(1983)。教育哲學。臺北:三民。
    劉振維(2004)。通識教育本質芻議。朝陽學報,9,367~392。
    劉惠琴(1994)。臺北地區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對通識教育相關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未出版。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歐用生(1994)。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潘正德(1994)。通識教育課程任課教師及工學院學生對通識教育課程設計的意見調查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未出版。
    常用專業用語(2007)。取自http://www.cpami.gov.tw/lawdata/l6_list.php。臺北市:營建署。
    蔡淑敏(2005)。國民小學知識管理導入歷程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謝文英(2001)。通識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謝水南(1992)。全人教育,研習資訊,9(2),28~33。
    謝青龍(1996)。通識教育的整體哲學觀。通識教育季刊,3(4),97~116。
    謝登旺(2002)。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兼論元智大學的案例。通識研究集刊,12(2),27~54。
    謝廣全(1999)。最新實用心理與教育統計學。高雄市︰復文書局。
    簡茂發(19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改進研究計畫報告。全國大學通識教育研究討會論文集,117~178,中央大學。
    羅珮華(2003)。從「第三次國際科學與數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TIMSS 1999)」結果探討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與學生特質的關係:七個國家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進福、張淑慧(1999)。通識教育的成效評鑑:以中原大學為例。中原大學學報,27(2),1~19。
    蘇金豆(2003)。知識經濟時代技職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綜合化之探究。通識研究集刊,3,1~10。
    龔鵬程(1993)。通識教育與人文精神。鵝湖月刊,18(12),1~10。

    貳、英文部分
    Allen, M. (1988). The goals of university.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Angeles, P. A. (1981).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New York: Barnes & Noble.
    Arnold, G. & Civian, J. T. (1997). The Ecology of General Education Reform. Change, 29(4), 18-24
    Babbie, E.著、李美華等 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台北: 時英出版社.
    Benning, A. (1980). Ethik der Erziehung. Freiburg: Herder Verlag.
    Blau, P. M. (1968). The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 In D. L. Sh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1, N. Y.: Macmillan, 297-304.
    Bokelmann, H. (1970). Pädagogik: Erziehung, Erziehungswissenschaft. In Speck, J. (Hrsg.). Handbuch pädagogischer Grundbegriffe. Bd. Ⅱ. (178-267). München: Kösel Verlag.
    Boles, M. (1984). Lessons Learned the Hard Way: The Making of a New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 at Bradford College. Liberal Education, V70, 4, 375-381
    Burke, Peter. (2003).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From Gutenberg to Diderot.
    Carkhuff, R., R., & Berenson, B. G. (1977). Beyond counselling and therap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1987). A Classfication of I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rinceton, N. J.: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1977). Missions of the college curriculum: A contemporary review with sugges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nant, J. B. (1946). Education in a Divided Worl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rnbleth, C. (1990). Curriculum in context. The falmer Press, London, 64-72.
    Covington, M. V. (2000). Goal theory, motivations, and school achievement: An integrative review.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51, 171–200.
    Danner, H. (1994). Methoden geisteswissenschaftlicher Pädagogik. München: UTB Verlag.
    David, F. R. (1986). Fundamental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Derbolav, J. (1987). Grundiriβ einer Gesamtpädagogik. Frankfurt /M. :Diesterweg Verlag.
    Faust, C. H. (1992). The problem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General Educ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ans Johansson (2004). The Medici Effect.劉真如 譯(2005).梅迪奇效應.台北:商周出版.
    Gaff, J. G. (2006). Handout on Curriculum Trends. Retrieved May 10. 2007, from http://www.washburn.edu/admin/vpaa/Gaff-WashburnHandout
    CurriculumTrends.rtf.
    Gaff, J. G. (2007). Handout on Curriculum Trends. Retrieved May 10, 2007, from http://www.mscd.edu/~gsc/consultant/HandoutonCurriculum
    Trends.pdf.
    Gaff, J. G. (1994). Prologue: The Revival of General Education. Strong Foundations.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aff, J. G. (1983). General Education Toda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Gaines, Thomas A. (1991). The Campus as a work of Art, Praeger Publication.
    Gamm, H.-J. (1988). Pädagogische Ethik. Weinheim: Beltz Verlag.
    Gamson, Z., Kanter, S., & London, H. (1992). General education reform: Moving beyond the rational model of change. Perspectives: Th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General and Liberal Studies, 22(1), 58–68.
    Gunter, M. A., Estes, T.H., & Schwab, J. (1995). Instruction: A Models Approach. Boston: Allyn & Bacon.
    Harvard Committee, (1945).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Press by Harvard University.
    Hill, C. W. L. (2001).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an integrated approach. M: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Husserl, E. (1992). 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anomenologie. In ders.: Gesammelte Schriften. Band 8. Herausgegeben von Elisabeth Stroke. (165-276) . Hamburg: Meiner Verlag.
    James, Peter. (1985). Campus, International Specialized Book services.
    John, W. (1990). Commitment to Higher Education, Bristol: Buckingham.
    Johnson, D. K. (2002). General education 2000—A national survey: How general education changed between 1989 and 2000. Ph. D. dissert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Retrieved March 10, 2005, from http://etda.libraries.psu.edu/theses/approved/WorldWideFiles/ETD-201/thesis.pdf.
    Kant, I. (1982). Vorlesung über Pädagogik. In ders: Ausgewählte Schriften zur Pädagogik und ihrer Begrundung. (7-59). Paderborn: Schöningh Verlag.
    Kanter, S. L., Gamson, Z. F., & London, H. B. (1997). Revitalizing general education in a time of scarcity. Boston: Allyn and Bacon.
    Knight, G. R. (1998). Issues and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3rd Edition. Berrien Springs. Michigan: Andrews University Press.
    Levin, I. (1993). The 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Thought. Yale/October.
    Linnenbrink, E. A., & Pintrich, P. R. (2002).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and affect: An asymmetrical bidirectional model.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7, 69–78.
    Locke, E. A., & Latham, G. P. (1990). A theory of goal setting and task performan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cDonald, W. B. (2003). Trends in general education and core curriculum: A survey. Retrieved January 28, 2003, from http://www.erin.utoronto.ca/~ w3asc/trends.htm
    Matthews, A. (1997). Bright College Years: Inside the American Campus Today, Simon & Schuster.
    Midgley, C. Kaplan, Al, & Middleton, M. (2001). Performance-approach goals: Good for what, for whom,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and at what cos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 514–23.
    Miller, J. (1992). Towards a spiritual curriculum. Holistic Education Review, 5 (1), 43-49.
    Nicholas, R.W. (1995). General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The Role of Faculty Organization and governanc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2(1), 53-64.
    Nietzsche, F. (1995). Über die Zukunft unserer Bildungsanstalten. In: Flitner, W. & Kudritzki, G. (Hrsg.). Die deutsche Reformpädagogik. (37-41). Berlin: de Gruyter Verlag.
    Nussbaum, Martha C. (1997). Cultivating Humanity: A Classical 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 Educ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 T. et. al. eds. (1951).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tcliff, J. L. (1997). What is a curriculum and what should it be? In J. G. Gaff, J. L. Ratcliff & Associates (1997). Handbook of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urposes, structures, practices and change (pp. 5–29).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atcliff, J. L. (September 2000).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ar coherence and transparenc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Forum, Freie University, Berlin, Germany.
    Ratcliff, J. L., Johnson, D. K., La Nasa, S. M., & Gaff, J. G. (2001). The statu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year 2000: Summary of a national survey.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ogers, C. (1983). Freedom to learn. New York: Merrill.
    Rosovsky(1990). 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Schiller, F. (1993). Sämtliche Werke. 5 Bände. München: Hanser Verlag.
    Snow, C. P. (1959). The Two Culture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well. E. J. (1996). Curriculum-An Integrative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Stark, J. S., & Lattuca, L. R. (1997). Shaping the college curriculum: Academic plans inac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Susan, M. A. (2005). General Education Reform as Organizational Chang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54(1), 1-21.
    Trice, A. G., & Dey, E. L. (1997). Trends in faculty teaching goal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ang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8, 527–535.
    Tyler, R. W. (1949).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an Dalen, D. B. (1979).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4th ed.). NY: McGraw-Hill.
    Wentzel, K. R. (2000). What is it that I’m trying to achieve? Classroom goals from a content perspectiv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 105–1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