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雅君 |
---|---|
論文名稱: |
概念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以高中「中國歷史的起源」教學單元為例 |
指導教授: | 陳豐祥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0 |
中文關鍵詞: | 概念教學模式 、歷史教學 、歷史知識 、概念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9 下載:4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基於歷史知識的浩瀚,希望提出一套執簡御繁、減輕學生負擔的教學方式。因此,本文首先針對歷史學科知識的本質與結構進行探討,發現知識結構中「概念」具有承上啟下的功能,在歷史學科中,歷史概念尤其是歷史知識的核心,以「概念」來當作教材選擇組織的基準,將能收系統與理解之成效。
在教材選擇與組織的理念上,本研究提出「學科取向」、「學生取向」與「社會取向」的理念。在學科取向部分,強調歷史學科自有其學科知識的特徵、研究法、邏輯思考、基本語言與知識結構;在學生取向部分,強調教材必須與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結合、強化理解性的教材以滿足學生需求的層次、加強學科間「橫」的聯繫與統合、以及加強表徵符號的應用;在社會取向部分,認為教材必須與社會的實際需要和時代的動脈接軌。教材設計以「學科取向」、「學生取向」與「社會取向」為基準,才能達到「合理性」、「合價值性」、「合志願性」的教育規準。
教材是為教學而存在,因此本研究歸納學生歷史概念的學習應包含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發展與概念的運用,並針對學生概念學習的歷程,進行歷史科概念教學模式的建構,且建議以「發現式教學法」與「講解式教學法」並用,才能達到知識鞏固,又能激發學生歷史思考的能力,同時也要妥善的運用「歸納法」與「演繹法」。
本研究在建構歷史科概念教學模式的過程中,發現「概念的形成」必須經由一定的程序進行始能奏功,即:(一)分析教材內容,選定重要概念;(二)喚起舊經驗;(三)命名與定義;(四)分析綜合;(五)比較異同;(六)總括。而在「概念的發展與運用」上,則可以採用概念圖、教導類推、與史料運用等策略來達成。
為求了解在概念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是否能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對概念教學模式的觀感與態度如何?本研究也以實證方式進行教學實驗,獲得如下的結論:
(一)在學科單元概念總結性測驗方面,實驗組得分顯著高於對照組。
(二)在歷史科定期考查部分,實驗組得分略高於對照組。
(三)在概念學習反應調查中,學生也普遍認為概念教學對其概念的形成、概念的清晰、學科的考查有幫助,但在實施概念教學上,也期望教師能以講義、有趣的方式呈現。
壹、中文徵引書目
1.于友西,《中學歷史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
2.于友西,《歷史學科教育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1999年1月。
3.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認識指定考試科目2-歷史篇》,台北:大考中心,2001年。
4.Edward H. Carr著,王任光譯,<What is History>,《歷史論集》,台北:幼獅,民國五十七年。
5.王仲孚,《高中歷史-上冊》,台北:康熙圖書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一年八月。
6.北京師大、天津師大、北京師院歷史教學法研究室編著,《中學歷史教學法概論》(北京:北京師大),1988年5月。
7.布洛赫(Marc Bloch),《史家的技藝》,台北:遠流,民國七十八年。
8.布魯姆(Bloom),《教育目標分類學-第二分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9年。
9.白幼蒂,〈培養高中學生歷史分析綜合能力的探討〉,《歷史教學》,第五期,1999年。
10.白桂香,《中小學教師實用心理學繼續教育教材》,北京:開明,1999年7月。
11.全國學校歷史科中心,《美國歷史國家標準》,洛杉磯,1995年。
12.朱煜,<歷史概念教學中的有意義學習>,《歷史教學》,第五期,2000年。
13.何炳松,《通史新義》,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二年。
14.Heny Johson 著,何炳松譯,《歷史教學法》,台北:華世,民國六十四年。
15.何俊青,《國民小學概念教學實驗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16.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民國六十五年。
17.余民寧,《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台北:商鼎文化,1997年
18.余民寧,《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民國八十六年。
19.李雪華,《課程教材及教學法通論》,台南:國教之友,民國五十四年十月。
20.李祖壽,<美國中學的社會學科課程>,《新時代》,第12卷第5期,頁19,民國六十一年五月;第12卷第6期,頁28,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21.李緒武,《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民國七十九年。
22.李宗薇,<國小社會科概念教學之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5:23,1994年2月。
23.李蔚、祖晶,《課堂教學心理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24.李東華、蔡瑄瑾編著,《高中歷史-上冊》,台北:三民,民國九十一年八月。
25.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民國八十六年。
26.沈國鈞,《人文學的知識基礎》,台北:大林書店,民國六十年。
27.沈怡文,〈歷史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8.周天賜,《國民中學國文科情意教學評量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29.周發增,《歷史教育學新論》,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
30.Richard E. Mayer著,林清山譯,《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民國八十年一月。
31.林生傳,《概念學習與發展的階次模式理論研究(二)》,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 84-2413-H-017-002,民國八十四年。
32.林崇德,《學習與發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9年11月。
33.林麗月,《國中歷史-第一冊》,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八十九年。
34.林能士,《高中歷史-上冊》,台南:南一,九十一年八月。
35.金湘成,〈談談中學歷史基礎知識的結構〉,《歷史教學問題》,第四期,1984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5.金湘成、陳滿紅、陳雪良著,《歷史教學法概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6月。
36.施添福,《我國中學的地理教育:反省與展望》,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系,1983年。
37.施良方,《課程理論》,高雄:麗文,民國86年。
38.柳斌,《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歷史卷》,南京:江蘇教育,1996年七月。
39.Johann Gustav Droysen著,胡昌智譯,<引論>,《歷史知識的理論》,台北:聯經,民國七十五年。
40.夏子賢,《中學歷史教學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41.孫邦正,《教育概論》,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五十八年。
42.徐綺穗,<概念教學模式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報》第八期,1995年。
43.國立編譯館,《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民國八十九年。
44.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民國七十八年。
45.張元,《高中歷史-上冊》,台北:龍騰,民國九十年八月。
46.教育百科辭典編審委員,《教育百科辭典》,台北:五南,民國八十三年。
47.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民國六十年。
48.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民國八十五年
49.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高級中學歷史學科>,《中小學人文學科教育目標研究報告》,教育部,民國79年。
50.教育部中等教育司,《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1983年。
51.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1983年。
52.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民國八十三年。
53.許冠三,《史學與史學方法》,台北:旋風,民國四十八年。
54.郭生玉,《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1990年。
55.郭景、李梵芝,<現代歷史教學模式研究引論>,《歷史教學》,第六期,1996年。
56.陳豐祥,《歷史教學評量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台灣學生,1994年。
57.陳國川,《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民國八十四年。
58.陳豐祥,<歷史學科的知識組織與課程設計>,《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十一卷第六期,台北,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民國九十年。
59.陳豐祥,《高中歷史-上冊》,台北:建宏,民國九十一年八月。
60.萊納萊納著,白月橋譯,《歷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
61.馮嘉琳,<“認知結構導學”歷史教學模式初探>,《歷史教學》,第六期,2000年。
62.黃政傑,《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民國80年七月。
63.黃炳煌,《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文景,民國八十年四月。
64.黃綉媛,《中學世界史主題學習的研究與教學活動設計》,台中:台灣省中等教師研究會,1997年1月。
65.黃綉媛,<培養歷史思考能力的教學策略>,《中等教育學報》,第四期,1997年六月。
66.趙一葦,《當代教育哲學大綱》,台北:正中,民國八十七年。
67.趙中建,《教學模式》,台北,五南,民國八十年。
68.趙雅博,《知識論》,台北:幼獅文化,民國七十九年。
69.劉俊利,<引入新教學理念的成功嘗試-試析2000年高考文科綜合歷史選擇題>,《歷史教學》,第12期,2000年。
70.劉德美,<談歷史教學外國史圖片之編選與運用>,《歷史教育》,第七期,2000年十二月。
71.歐陽教,<觀念分析學派的教育思潮>,《現代教育思潮》,台北:師大書苑,民國七十七年。
72.鄭麗玉,《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民國八十一年。
73.錢昌明,〈略談歷史空間概念的培養〉,《歷史教學問題》,第三期,1984年。
74.Jonas F. Soltis 著,簡成熙譯,《教育概念分析導論》,台北:五南,民國八十四年。
75.顧林,〈歷史概念再認識〉,《歷史教學》,第十期,1996年。
貳、英文徵引書目
1.Airasian,P.W.(1994). Classroom assessment(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2.Bloom, B. S., Hastings J. T., & Madaus G. F. (1971). 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m. New York: McGraw-Hill.
3.Frankel , J. R.(1980). Helping Students Think and Valu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the Social Studies, 2nd .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 Inc.
4.Grossman, P. L.(1994). Teachers’ knowledge. In Husen & Postlethwaite(Eds.). The internation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2nd ed.,pp6117-6122). Oxford: Pergamon Press.
5.Jerome S. Bruner(1962). On Knowi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Shulman, L. S.(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7.Taba, H.(196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Inc.
8.Tamir, P.(1988). Subject matter and related pedagogical knowledge.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4(2).
9.Woolever, R. M. & K. P. Scott(1988). Active Learning in Social Studies: Promoting Cognitive and Social Growth, p92. Glenview: Scott, Foresman and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