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田鴻鈞 |
---|---|
論文名稱: |
市民社會生活繪畫創作研究與實踐—以休閒生活為例 |
指導教授: | 袁金塔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8 |
中文關鍵詞: | 市民社會 、水墨畫 、休閒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8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此論文以筆者個人生活在現代都市的感受出發,旨在探討水墨畫對市民生活描寫之嘗試,筆者以影響藝術的社會外在角度切入,期能釐清個人對現代藝術與從事繪畫研究之方式與態度的確立。
本論文為一般小市民生活之描寫,尤其著重市民生活之休閒活動與家庭生活,作品針對市民生活的描寫,期使水墨畫可以與筆者在當下時空所見所聞有較緊密的關連。生活與自然向來是藝術家強調的創作之依據,水墨畫在被去除了文人背景之後,與世俗生活自然而然的發生更密切的結合,如何在世俗中又能保有若干出世的高潔,而不流於低俗與譁眾取寵,是時下從事藝術工作者應當努力的方向。
現代市民社會的形成與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生產方式有很大的關連,這改變了在儒道家傳統價值下產生的藝術與美學,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重名利的傾向日增,商人階層的價值觀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普遍類化進入了社會的各階層,以致於全民皆商的地步,這樣價值觀的改換,導致藝術中充了商業與浮誇,對於傳統的了解大有的是誤解與批評,使得表面燦爛的現代藝術愈發的貧瘠,而真正藝術中可貴之形上美學的追求顯得遙不可及。
藝術界在清末民國以來,西潮的東來,而致我們的藝術教育專業化、世俗化,對傳統的文化由於不了解而產生過多的曲解與排斥,加之教育制度的改變,藝術界失去了與整體文化界溝通的基礎,而反被排斥在外,在這種現象下又高喊創新,藝術與流行、時尚、商業過度的貼近,導致藝術過度的物化、商品化,這些都是現在或將來藝術圈極大的隱憂。
筆者對市民生活的探討必需涉及的是中國風俗畫的傳統。風俗畫在中國人物畫的傳統中是較少被討論的一支,因為風俗畫有為了使人了解具體風俗或歌頌太平盛世、社會事件的特色,對事物描寫偏重於寫實性與說明性,往往被認為史料、民俗的探究意義大過於藝術價值,這是可惜的,隨著今日藝術自由度的提昇,以及藝術對於生活的重視,風俗畫做為人物畫的延伸產物,題材的深度廣度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除了現代小市民生活面向之描寫,藝術價值也同樣有深化的機會。
筆者認為在這個時代,中國藝術的人文精神需要重建,尤其中國特有的「士」的精神,儒家說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士不可不弘毅」的精神,能超出人世,真達道體,回過頭來又不離世間人倫,能不即不離,才謂之中國的藝術,而這種超越的精神,正可救現代藝術之惡劣、貧乏。
中國士對「道」的超越精神的追求,獨出於世界文明之中,從事藝術者能做到「為己」之學,以志於道的精神來自我砥礪,中國的藝術焉有不能振興之日。
一、專書
大衛•赫爾德,鄧正來、J.C亞歷山大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市 : 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1999年)。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3年)。
王進祥編輯,《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民國72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民國82年四版)。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民國82年)。
巴東,《江兆申書法藝術之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台北:允晨文化,1996)。
石濤,《石濤畫譜》,(台北市:華正書局,民國79年)。
史作檉,《美學生命與原始的中國》,(台北:書鄉文化,民國82年)。
史作檉,《現代中國人與中國哲學》,(桃園:中壢印刷文具行,民國59年再版)。
朱光潛譯,《論美與美感》,(台北:世華文化社,民國七十二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臺灣開明書店,民國85年)。
托爾斯泰,耿濟之譯,《藝術論》,(台北:金楓出版社)。
余英時,〈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三刷)。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市:允晨文化,民國83年)。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台北市:博遠出版,民國82年)。
李可染,《李可染論藝術》,(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2002)。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谷風出版,民國76年)。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民國67年)。
姜一涵、邱燮友、曾昭旭、楊惠南、陳清香、張清治合著,《中國美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1年)。
俞劍華編,《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1975)。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7年)。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4年第二刷)。
馬諦斯著,《馬諦斯畫語錄》,(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86年)。
徐悲鴻,《徐悲鴻藝術文集》(上、下冊),(台北:藝術家出版,1987)。
潘天壽,《潘天壽談藝錄》,(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
傅佩榮,《儒家與現代人生》,(台北:業強出版,1989)。
謝桃坊,《中國市民文學史》(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郭實渝主編,《一廬畫談》,(台北市:一廬畫室出版,1999年)。
鍾明善,朱正威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精義》,(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7年)。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4年第二刷)。
袁祖社,《權力與自由-市民社會的人學考察》,(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黃賓虹,《黃賓虹畫語錄》,(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5年)。
黃賓虹著,《黃賓虹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6)。
郭因,《中國近代繪畫美學》,(台北市:金楓出版)。
羅中峰,《中國傳統文人審美方式之研究》,(台北:洪葉文化,2001)。
陳惟和等譯,法盧梭著,《盧梭民主哲學》,(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4)。
張大千著,《大風堂中龍門陣》,(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
張清治,《道之美—中國的美感世界》,(台北市:允晨文化,198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市:藍燈,民國78)。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三版)。
葉朗,《胸中之竹 : 走向現代之中國美學》,(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1998)。
楊身源、張弘昕編著,《西方畫論輯要》,(南京市:江蘇美術出版,1998三版)。
楊仁愷主編,《中國書畫》,(台北:南天書局,1988)。
馮滬祥,《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9年)。
虞君質,《藝術概論》,(台北:黎明文化出版,1979)。
《林風眠研究文集》,(台北市:閣林國際圖書,民國89年)。
錢君匋主編,《弘一大師文稿》(台北:台灣東華書局出版,民國83年)。
魯虹,《現代水墨二十年》,(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2002)。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市:里仁書局,民國72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傅抱石,《中國繪畫理論》,(台北市:里仁書局,民國89年)。
Josef Pieper(尤瑟夫,皮柏),《閒暇—文化的基礎》,(台北市:立緒文化,民國92)。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台北市:鵝湖出版,民國86年)。
釋德清,《莊子內篇注》,(台北:廣文書局,民國84年)。
龔鵬程,《飲食男女生活美學》,(台北:立緒,1998年)。
《關於筆墨的論爭》,朵雲第54期,(上海:上海書畫出版,2001)。
豪澤爾著,居延安譯《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社,民國80年)。
E•H•貢布里希,《藝術與錯覺》,(浙江:浙江攝影出版社,1987)。
Joseph Campbell喬瑟夫•坎伯《神話》,(台北:立緒出版,民國86年)。
A. L. Krober and C. kluckhohn合著,《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 Definitions》,1952。
二、期刊
董思白,〈藝術界與文化界之溝的兩邊—今日藝術發展的環境瓶頸〉,《當代》第26期,1998,6月,頁100-107。
陳慧津整理,〈林風眠台北答客問〉,《雄獅美術》225期,1989,11月。
戚珩,〈關於“市民社會”若干問題的思考〉,《天津社會科學》,天津市:天津社會科學雜志社,1993年第5期。
石元康,〈個殊性原則與現代性:黑格爾論市民社會〉,《當代》,第四十七期,1990年3月。
畏冬,〈中國古代「風俗畫」概論〉,《雄獅美術》,第237-239期連刊。
郎紹君,〈寫實主義在中國〉,《當代》,第四十五期,1990,1月號,頁44-57。
龔雋,〈中國現代人文主義的難產及反思〉,《現代與傳統》第五輯,(廣州市 : 海天出版社,1994)。
見李強,《自由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沈揆一,〈民國初期關於中國畫革新的論爭〉,《清華學報》,1996,12月,卷26,第4期, 頁447-469。
曉嵐、路矧,〈面臨現代的傳統—中國畫談之一〉,朵雲第24期。
王南溟,〈寫意構成的對抗:從中國畫到現代水墨畫〉,《朵雲》,總46期,頁182-192。
梅瓊林、桂世河,〈「一種聲音」與中國文化傳播策略〉,《當代》,191期,頁74-83。
杜哲森,〈中國傳統繪畫中的道家意識〉,《齊魯藝苑》,1988,第二期。
成中英,〈中西文化的融合與中國文化的世界化〉,《現代與傳統》,第7-8輯。
郭湛、曹明德,〈中國傳統文化的前景—從社會價值取向看21世紀中國文化的走向〉,《天津社會科學》,1993,第三期,頁68-71
俞可平,〈社會主義市民社會: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天津社會科學》,1993,第4期,頁45-56。
張世英,〈「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哲學研究》,1991,第一期,頁68-72。
盧輔聖,〈黃賓虹綜論〉,《四大家研究: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浙江:浙江美術學院出版,1992)。
張頤武,〈對「現代性」的追問—90年代文學的一個趨向〉,《天津社會科學》,1993年,第四期,頁74-79。
周峰,〈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看宋代風俗畫〉,《東岳論叢》,2002年5月,第23卷,第3期,頁68-70。
邵宇,〈試析宋代風俗畫產生發展的原因〉,《南昌大學學報》,2004年7月,第35卷,第4期。
李允經,〈「中國美術史上的偉人」--吳友如〉,《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6月,頁63-65。
章平,〈宋代人物畫題材管窺〉,《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1999年第2期,頁131-133。
蕭功秦,〈中國早期現代化挫折原因論析〉,《現代與傳統》,第十輯,頁65-72。
沈越,〈「市民社會」辨析〉,《哲學研究》,1990年,第1期,頁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