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雁婷
Yen-Ting,Yu
論文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師資生學業成績及就業現況之研究
An Investiga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mployment Condition from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指導教授: 施登堯
Shy, Dang-Ya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不同入學管道多元入學體育師資生學業成績正式教師
英文關鍵詞: different channels of admission, multiple enrollment program, physical education pre-service teachers, academic achievement, in-service teache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9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師資生就學期間學業成績及畢業後就業現況,以92學年度至96學年度不同入學管道之體育師資生共179人為研究對象,採原始學業成績資料分析及調查法,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進行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一、以申請入學為主要招收管道,占半數以上,則就業現況中正式教師比例為57.1%,而以運動績優管道入學占11.7%,就業現況為正式教師只有4.3%;從性別方面,師資生男女生的人數約略為1.4:1,則為就業為正式教師的男女生人數約為1.6:1。二、不同入學管道師資生的學業成績會因其入學管道的不同,有顯著差異存在。其中申請入學最佳;其次為考試分發入學;運動績優表現最差。三、各類學業成績表現上,不同學年度各不同管道入學師資生表現情形並不一致,其中以申請入學師資生為最優異。則在性別方面,唯必修術科成績男女生未達顯著差異,在必修學科、共同科目、體育教育專業科目三種類的學業成績構面表現,女生皆顯著優於男生。四、就業現況未因不同入學管道而有所差異,師資生經過專業體育師資人才培育,與該系師資生具有的特質篩選條件吻合,以從事教師工作70.4%為首選。在不同性別方面,男生獲得正式教師的工作多於女生。男女生學業成績的差異情形並未隨著不同入學年度而有所不同。五、整體的體育師資生中,在必修學科方面,正式教師的學業成績表現顯著優於代理代課教師,然而,其他行業的學業成績亦顯著優於代理代課教師。在不同入學年度方面,惟92入學年度的必修學科有達顯著,且為其他行業顯著優於代理代課教師;其餘入學年度皆未達顯著,就業情況並未因學業成績表現而有所不同。基於上述結論,研究者建議,將申請入學管道的名額提到最高比率,能適才適所選擇最符合自身的學習動機,俾利其未來發展有所助益。對於運動績優入學管道的學生,保留適當的名額,在學校對外運動成績的表現能有所貢獻外,亦能提供學業成績的協助與補救。未來研究則可加入深度訪談代表性研究對象進行資料分析,以獲致更深入、更豐富之研究結果,亦可進行長期廣泛追蹤研究。

    An Investiga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mployment Condition from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January, 2014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of pre-service PE teacher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mployment condition. The participants comprised 179 PE pre-service teachers who enrolled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of admission graduated from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between 2003 and 2007. Analyzing the original academic data and survey of after-graduation employment condition are chose to be the method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 one-way ANOVA and Chi-square. Results were as follow:

    1. There wa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by applications as a major entrance channels. The employment rate of in-service teachers was 57.1%. And superior athlete admission was 11.7% what the employment rate of in-service teachers was only 4.3%. From the gender perspective,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rate of men and women were 1.4:1, the in-service teachers’ rate of men and women were 1.6:1.
    2. It was Significant of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academic achievement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of admission.The best performance were applications, the second performance were exam distributions, the worst were superior athlete admission.
    3. On all type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re were not consistent of pre-service teachers’ academic achievement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of admission in the different years, the best performance was applications among different channels of admission. From the gender perspective, it was on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men and women’s performance with the obligatory technical subjects. In the obligatory discipline and the common subjects and the P.E courses, the wome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men.
    4. It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employment condition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of admission.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were cultivating talents through professional P.E teacher courses;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ter from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employment rate of teachers were 70.4%, and what were first chosen. From the gender perspective, the men got in-service teachers than women.
    5.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of P.E in the whole, from obligatory discipline, the in-service teachers’ academic performanc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substitute teachers’. However, the other industries’ academic performanc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substitute teachers. In various school year aspects, only it was significantly about obligatory discipline in 2003, and the other industries’ academic performanc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substitute teachers. The rest of school years were not significant, it didn’t differ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due to academic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 suggested that increasing quota of people by applications, the students chosen in keeping with learning motivation; it will be benefits in the future. Abou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e-service teachers by athletic performance that reserved quota, in addition to contribute to the athletic performance outside campus, it supplie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rough assistance and remedy. Regarding the future research,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ample size of the subject group should be expanded and the colle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hould be achieved via the qualitative method of the detailed interview, and it will trace about long-term study.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範圍......................................5 第五節 研究限制......................................5 第六節 名詞解釋......................................6 第七節 研究重要性....................................7 第貳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9 第二節 教育訓練與人才培育內涵及理論....................18 第三節 學業成績.....................................24 第四節 畢業生就業現況................................37 第五節 本章總結.....................................47 第參章 研究方法.......................................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49 第二節 研究流程.....................................50 第三節 研究對象.....................................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51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52 第六節 資料處理.....................................53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4 第一節 樣本結構分析..................................54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體育師資生學業成績差異情形.............60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體育師資生之各類學業成績差異情形......70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體育師資生就業現況差異情形............79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體育師培生不同就業現況與學業成績差異情形..9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 結論..........................................103 第二節 建議..........................................106 引用文獻................................................108

    中文部分
    丁慕玉 (2006)。科技大學多元入學之學生對於不同校院系學業成就的探討:以 虎尾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5(4),71-82。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2005)。96 大學入學考招資訊。選才通訊,150 期。2014 年1月27日,取自 http://www.ceec.edu.tw/ceecmag/articles/150/150-7.htm。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2010)。選才電子報。2014年1月27日,取自 http://www.ceec.edu.tw/CeecMag/Articles/185/185-7.ht m。
    大學招生委員會 (2003)。九十二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招生簡章。
    大學招生委員會 (2004)。九十三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招生簡章。
    大學招生委員會 (2005)。九十四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招生簡章。
    大學招生委員會 (2006)。九十五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招生簡章。
    大學招生委員會 (2007)。九十六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招生簡章。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 (2004)。九十三學年度大學考 試分發入學招生校系條件與錄取人數一覽表。2013年10月11日,取自 http://www.uac.edu.tw/93data/93_03.pdf。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 (2005)。九十四學年度大學考 試分發入學招生校系條件與錄取人數一覽表。2013年10月11日,取自 http://www.uac.edu.tw/94data/94_03.pdf。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 (2006)。九十五學年度大學考 試分發入學招生校系條件與錄取人數一覽表。2013年10月11日,取自 http://www.uac.edu.tw/95data/95_03.pdf。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 (2007)。96學年度大學考試入 學分發招生簡章。2009年8月15日,取自 http://www.uac.edu.tw/96data/96recruit.pdf
    方婷妮 (2006)。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策略對專業科目學業成就之 影響-以二年制工業設計系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 技大學,臺北市。
    王立行、饒見維 (1992)。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的實施。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 育學會 (主編),教育專業 (頁83-209)。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秀槐 (2009)。多元入學管道下大學生科系選擇的確定度與滿意度。載於張 雪梅、彭森明 (主編),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 (頁49-73)。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王登方 (2001)。國中體育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 育學院體育,桃園縣。
    王愷 (2000)。多元入學方式與學業成績之關連-以中國工商專校為例。中國工 商學報,22,67-79。
    王誼邦 (1997)。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臺北市、縣為例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丘愛鈴 (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大學入學考試的變革。載於蘇永明、方永泉 (主編) ,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195-239。臺北市:學 富。
    丘愛鈴 (2012)。繁星推薦擴大招生名額政策之問題分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1(10),76-78。
    田芳華、傅祖壇 (2009)。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學生家庭社經背景與學業成就之 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 (1),209-233。
    白穗儀 (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相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任珮諼 (2009)。台灣大學校院教育類系所畢業生就業現況之研究-以某校某系為 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任維廉、吳毓娟、郭禹瑄 (2008)。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畢業生就業概 況、工作滿意及就業力之調查。都市交通半年刊,23 (2),25-40。
    朱麗雲。2008。大學入學方式與在學學習成效關聯性之探討—以某大學商學院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江永言 (2005)。臺灣牙技畢業學生就業狀況之探討。臺灣口腔醫學衛生科學雜 誌,21,15-22。
    江旺益、黃永寬 (2004)。幼兒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之探討。大專體育雙月刊, 72,102-106。
    行政院 (2003)。「挑戰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2002—2007) 」 (92.1.6修訂版) 。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 No=0001570&ex=1&ic=0000015
    行政院主計處 (2011)。100年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取自 http://www.dgbas.gov.tw/ct.asp? xItem=32738&ctNode=4987&mp=1
    何偉雲 (1995)。學生學習成就的模糊統計分析。屏東師院學報,8,167-180。
    何福田、羅瑞玉 (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教育專業。臺北市:師大書苑。
    余秋芬 (2004)。高中學科能力測驗成績與大學入學後學科學習績效之相關性研 究-以中國文化大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市。
    吳明隆 (2009) 。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 (第二版) 。臺北市: 五南。
    吳明隆 (2010) 。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 (更新二版) 。臺北市:五南。
    吳靜吉、程炳林 (1993)。國民中小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之相關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6,13-39。
    吳磯玲 (2001)。企業倫理規範教育訓練對員工企業倫理行為之影響---以銀行業 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呂錘卿 (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 (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大偉、王昭明 (1997)。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文益 (2004)。文化資本、多元入學管道與學生學習表現-以台東師院為例。 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 (1),1-32。
    李佳玲 (2002)。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學科能力測驗與高中在校成績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怡貞 (2012)。公立高中 (職) 體育科教師甄選方式與專業能力之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明哲 (2011)。大學多元入學對在校成績之影響- 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系 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俊湖 (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校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冠葳 (20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畢業生就業現況與 專業需求度調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李振賢 (1997)。多元入學的高中學生學業成就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淑玲、馮麗花 (2004)。體育教師專業成長之探討。大專體育,74,121- 129。
    李惠娟 (2004)。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就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灣師大 體育系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錫津 (1998)。建國高中不同入學管道學生 (自學生、推甄生、聯考生) 之 學習與生活狀況比較研究。建中學報,4,165-174。
    周文祥 (1996)。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國民體育季刊,25 (3),60-68。
    林淑真 (2002)。國中學生班級氣氛知覺、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 國文科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清山 (1989)。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
    林清和 (1995)。從運動學習觀點談精緻理想化的體育教學。國民體育季刊,23 (3),40-50。
    林琦鴻 (2006)。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學習動機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瑞原 (2007)。台灣地區大專畢業生就業機率的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鳳凰 (2002)。運動休閒專業人力培育之研究-以臺灣運動休閒管理相關系所 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聯喜 (2000)。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在職進修之需求評估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金松 (1991)。我國體育專業的發展—兼談大專體育的定位問題。大專體育, 2 (1),23-24。
    邱金松(1999)。我國體育專業人力供需、運用及管理制度之研究(初稿)。行 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成果報告。
    邱皓政 (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洪明炎 (2002)。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多元方式入學學生學習成就及相關問題之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洪泰雄 (2005)。我國大學甄選入學制度及其學生學習成就之探討-以台灣大學為 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維賢 (1997)。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臺中市:國彰。
    孫志麟 (1999)。教師自我效能:有效教學的關鍵。教育研究資訊,7 (6), 170-187。
    孫國華 (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以一所國小為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徐正宇 (2000)。AHP模式應用於招生策略與學生特質分析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
    徐明珠 (2002)。多元入學制度之檢討與改革。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 會網址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B- 091-048.htm
    徐明珠 (2003)。聯考與多元入學問題探討。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 會網址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 092-001.htm
    秦夢群 (2004)。「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實施與改革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7 (2),59-84。
    翁子惠 (2005)。學生專業需求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灣師大運動與休閒管 理研究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98 學年度 應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0)。畢業生教職狀況調查。臺北 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20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99 學年度 應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崔長方 (2003)。大學實施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研究-以中華大學為例 (未出版 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縣。
    張火燦 (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揚智。
    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 (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炳煌、黃嘉淋 (2009)。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畢業校友教職工作表現之調查研 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高雄師大學報,27 (2),21-44。
    張曼玲 (1999)。中西醫結合護理之研究.中西醫整合醫學雜誌,1 (1),33- 37。
    張惠娟 (2006)。入學管道及學生背景對在校成績表現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 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張新仁 (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瑞村 (1994)。高級職業進修補習學校學生學習技巧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 教育與心理研究,17,233-262。
    張慶勳 (2003)。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行為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20,1-38。
    張瓊玲 (1993)。人力資源培訓理論的探討。人事月刊,1 (5),52-57。
    教育部 (2011)。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9)。99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宣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莊慧珠 (200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畢業生選擇非教職工作歷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立宏 (2005)。運動哲學教育。臺灣:冠學出版社。
    許哲峻 (2012)。體育專業人力培育研究-以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許義雄 (1988)。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臺北市:文景。
    許樹淵 (1984)。體育學系學生在學成績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72 級。臺北 市:偉彬。
    許樹淵 (2000)。大學聯招加考與不加考術科體育學系學生徑賽教學成績分析。 中華體育,14 (3),41-44。
    許樹淵 (2001)。臺灣師大體育學系88 學年度入學學生成績分析。師大體育, 45, 5-10。
    許聰鑫 (2005)。專科學校採行推薦甄選致對學生來源與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南 開技術學院為例。師大學報,50 (1),139-154。
    郭英慈 (2005)。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評估之研究-利害關係人的觀點 (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郭諭陵 (2005)。中小學教師專業化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教育學會 (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 (頁90-113)。臺北市:心理出 版社。
    陳一如、李弘斌 (2000)。入學方式對學生入學後成績表現之影響。技術學刊, 15 (3),423-430。
    陳正道 (2001) 。影響學生學業表現相關因素之探討-以亞東技術學院工業管理 系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桃園縣。
    陳圭如 (1988)。社會工作學生對實習課程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 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陳志漢 (2003)。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專業科目學業成就與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國 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二技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雲林縣。
    陳李綢 (1998)。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 刊,45 (1),159-180。
    陳林曉梅 (2000)。大學甄選入學制度之研究 (1999-2000)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陳冠伶 (2011)。高職特教班教師對就業轉銜實施現況與需求之調查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奎彰 (2002)。高職推薦甄選入學學生學習成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昭穎 (2001)。從菁英走向大眾:臺灣高等教育擴充過程之政策分析 (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柏如 (2004)。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體育學系體育專業人力培育之研究 (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娥 (1996)。國小學習遲緩兒同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 成就之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美莉 (2001)。國立臺灣大學體育教學因素與教學滿意度-落差理論之驗證。 體育學報,30,21-31。
    陳維昭 (2000)。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才培育。臺大校友雙月刊,7,1。
    陳憶芬 (1997)。教育與所得關係的探討-人力資本與文憑篩選說之解釋。教育 研究,5,41-53。
    陳鴻雁 (1999)。研究所的擴增,對體育研究領域是種福氣。大專體育,42, 24。
    陸柄杉 (2003)。多元入學學生學業成就之研究-以高雄市立中正高級中學為例 (未出板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温子欣、許嘉家 (2010)。98學年度第一學期本校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就差 異比較研究。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址 http://ctld.nccu.edu.tw/ctld/?p=5704
    黃玉 (2006)。讓不同類型學校、多元背景學生都「入門」學習成功─大學分院 不分系後的配套措施。臺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4。取自 http://www.cher.ed.ntnu.edu.tw/epaper
    黃金鼎 (2002)。軍事機構經營管理人才培育之研究---以海軍軍官學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長榮大學,臺南縣。
    黃政傑 (2001)。大學教育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英忠 (1993)。產業訓練論。臺北市:三民。
    黃英忠、溫金豐 (1995)。外在經營環境與企業教育訓練及經營績效關係之研 究,人力資源學報,5,41-59。
    黃楗翔 (2003)。運動績優生與一般生適應情形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志顯 (1997)。體育課實施方式與學生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22,153-164。
    楊和炳 (2009)。產業環境與人力分析。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楊忠祥 (1989)。省立台北師範學院體育設施及其相關問題調查研究。台北師院 學報,2,371-408。
    楊國賜 (1998)。高等教育改革與國家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21,31-46。
    楊國賜 (2006)。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規畫與改革動向。教育資料集刊,31, 157-179。
    楊敏英、游萬來、郭純妤 (2010)。台灣工業設計畢業生就業情形之初探。設計 學報,15 (2),73-94。
    楊塋 (1998)。高等教育改革。教育資料集刊,23,125-147。
    楊麗秀 (2004)。四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以一所國立科技 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溫玲玉、林怡君 (2002)。證券業因應WTO管理人才培訓發展趨勢之研究-以A 證券公司為例。2002人力資源論文與案例發表論文集 (頁)。臺北市: 人力資源發展學會。
    葉和滿 (2002)。不同入學管道的高中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葉淑瑜 (2003)。不同性別國中生的理化學習動、學習方法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 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董銘惠、黃燕飛 (2001)。台北科技大學四技多元入學學生學業成就之比較研 究。技職教育新意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645-652)。臺北市: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董銘惠、黃燕飛 (2002)。台北科技大學四技多元入學學生學業成就之比較研 究,臺北科技大學學報,35 (1),351-362。
    廖秀君 (2001)。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對學生學習成績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我國 北部技職校院會計系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臺 北縣。
    廖秀君 (2003)。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學生學習成績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我國北 部技職校院會計系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 縣。
    廖逢錦 (197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保送生」與「非保送生」在學期間 學科及術科成就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集刊,3, 124-147。
    輔仁大學學務處就業輔導組 (2008)。輔仁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及滿意度調查報 告。取自輔仁大學畢業生追蹤機制網址 http://www.excellence.fju.edu.tw/graduates/images/gr aduate/report/97graduate_analysis.pdf
    劉兆漢 (2002)。「永續台灣發展的願景-永續教育」,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 2,3-10。
    劉金山 (2011)。從核心能力觀點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革新之策略。研習資訊雙 月刊,28 (4),47-56。
    劉靜宜 (2002)。高中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求助行為與學業成就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宜芳 (2003)。公立大學校院入學機路之調查研究-新舊制度入學學生的比較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碧璉 (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縣。
    鄭明韋 (1998)。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地區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成 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鄭勝耀、洪志成、楊正誠 (2007)。大學多元入學規劃與大學生學習適應之研 究:94學年度大三學生的修業狀況與生涯規劃為例。台灣高教研究電子 報,12, -23。
    蕭次融 (2000)。推薦甄選入學方式的回顧。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取自 http://www.ceec.edu.tw/CeecMag/Articles/175/175- 13.htm
    蕭秀玉 (2004)。雲嘉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蕭龍生 (2000)。產學合作人才培育的的角色與定位,技術及職業教育月刊, 60,13。
    謝再益 (200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民國八十五至八十九年畢業生就業 狀況暨專業需求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 北市。
    簡茂發 (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 11,63-64。
    簡茂發 (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 期刊,28,1-90。
    魏建忠 (2001)。綜合高中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魏璽倫、侯勝茂、楊銘欽 (2005)。多元入學醫學生之學習表現,醫學教育,9 (3),262-271。

    英文部分
    Benveniste, G. (1987). Professional zing the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s Bass.
    Bushnell, D. S. (1990, March). Input, process, output: A model for evaluating training. Tran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41-43.
    Carr-Saunders (1933). The profession. Oxford: Claredon press.
    Eder, W. E. (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Defining C ustomersand Quality.Asia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p.1388-1394).
    Goldstein, I. L. (1993).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Need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3rd ed.) ,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Sykes, G. (1989).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ism: A Cautionary Perspective. In L. Weis,P. G. Altback, G. P. Kelly, H. G. Petrie, & S. Slaughter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S upplementary Vol. Two. Oxford: Pergamon Press.
    Teitel, L. (1998).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A literature review.Unpublishedmanuscript, Washington, DC: NCATE PDS Standards Project.
    Watkins, J., & Drury, L. (1994). Positioning for the unknown: Career Developmentfor Professionals in the 1990’s. Bristol: University of Departmen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Wetherill, K., Burton, G., Calhoun, D., & Thomas, C. C. (2002). Redefining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systematic approach. High School Journal, 85(2), 54- 66.
    William Mc. Genhee, & Paul W. Thayer (1961),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ery,New York: McGraw Book co. pp.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