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玉麟 |
---|---|
論文名稱: |
完全中學校務運作衝突解決策略之研究 -以桃園縣為例 |
指導教授: |
魯先華
Lu, Shen-Hw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9 |
中文關鍵詞: | 完全中學 、校務運作 、衝突解決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Complete High School, School Administration, Conflict-solving Strateg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6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完全中學校務運作衝突的現況、綜合分析與歸納影響完全中學校務運作衝突的相關因素衝突的管理現況,及瞭解完全中學校務運作衝突的解決策略。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及完全中學學校衝突管理的參考。
為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兼採文獻分析與訪談等方法。首先,透過文獻分析,探討衝突管理的理論及解決策略相關研究;其次,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架構訪談大綱,進行學校校長、主任之訪談;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桃園縣三所完全中學校長、行政人員(教務、學務、總務、輔導、圖書館主任)、家長會及國、高中老師共二十人參與訪談校務運作衝突及其解決策略。綜合調查研究的發現與訪談結果,歸納以下結論:
壹、桃園縣完全中學在一般校務方面常因一套人力要運作兩部學生之行政業務,立場不一而形成衝突。
貳、桃園縣完全中學在教學行政方面常因國、高中學生基本能力,老師的工作認知、價值觀不同引起衝突。
參、桃園縣完全中學在總務行政方面常因資源分配不均引起衝突。
肆、桃園縣完全中學在專業發展方面常因國、高中教師有排代課、優質化觀念、教科書選用、參加科展及專業發展評鑑等觀念分歧,引起衝突。
伍、桃園縣完全中學在學生訓輔活動方面常因國、高中生穩定性、價值觀、年齡不同,管教方法不一而產生衝突。
陸、桃園縣完全中學在學校公共關係方面,常因國中員額不足,不能滿足社區入學要求而衝突。
柒、桃園縣完全中學校務運作衝突之解決,多用合作與妥協策略。
捌、桃園縣完全中學校務運作衝突之解決,較少使用順應、逃避、與競爭策略。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conflict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conflict-related factors and to understand the solving strategies for these conflicts in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made in the study as references about conflict management in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This study adopted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terview. Theories of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es related to solving strategy were first explored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before interviewing school principals and office directors based on the interview structure derived from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Finally, concrete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study conclusion.
The study conducted interviews about administrative conflicts and their solving strategies with 20 interviewees, the principals, administrative staff (director of Academic Affair Office, Student Affairs Office, General Affair Office, Counseling Office, and school library), members from parent associations and teachers in the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ections in three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The findings of study investig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interviews giv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1. The causes of conflict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affairs of complete high schools are that two-fold work loads, i.e. student living education and weighty administration and affairs, should be done with a single administrative manpower. Because of the two-fold educational goals, regulations, teacher culture and values, people see things differently and conflicts take place.
2. The causes of conflict in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and affairs of complete high schools are that time-oriented teaching activities among high-school teachers may incur disputed benefits or interest when it comes to promoting students’ basic capabilities and curriculums to be followed. Some incompatible conflicts may therefore take place.
3. The causes of conflict in general affairs & administration of complete high schools are inconsistent regulations; junior high and senior high are of two distinctive groups, in which senior high are comparably rich in resources. Such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may cause conflicts in terms of general affairs, such as construction projects, purchase, equipment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ve affairs and uses of sites.
4. The causes of conflict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differential treatments at the aspects of the substitute teacher; the high quality concept; the choose from textbooks; an exhibit of science and the criticism of teacher's special development.
5. The causes of conflict in counseling activities of complete high schools are the shortage of manpower in sponsoring a variety of races and contests; site allotment requires both meeting the demands of junior-high-school students and of senior-high-school students. In addition, students from junior or senior high are so distinctive in their physical and mind growth, which cause differences in their stability, culture and values. Therefore conflicts of discipline may take place.
6. The causes of conflict in public relations of complete high schools are that school admittances of complete high schools are not necessarily from junior-high students; parents can have their children study in locality. Some conflicts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may take place due to class arrangements, school names, etc.
7. To manage the conflicts in administration of complete high school, the strategy of cooperation is commonly used; next it comes to the strategy of negotiation.
8. The strategies of avoidance, of competition and of conformance are not often applied; sometimes, they may be exchangeable used among these fiv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conflicts among members.
壹、中文部分
尤 清(1995)。臺北縣教育改革經驗。高雄:復文。
戈伯元(2000)。臺北縣市完全中學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方雅漣(2003)。完全中學教師組織變革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所國語文教育學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臺北:五南。
王郁芳(2004)。臺北縣某完全中學國中生拒菸行為及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宮田主編(1999)。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高中教育補述篇。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編印。
王淑燕(2005)。私立高級中學校長與董事會互動及其對校務運作影響之個案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朱元祥 (2000)。TQM與學校領導。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1),43-52。
江志正 (1997)。策略管理在學校經營上之應用。臺中師院學報,11,167-194。
江書良(2006)。完全中學學校績效責任指標及學校績效責任報告卡之建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佩玲(2004)。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金針(2007)學校本位管理的學校行政運作-以高職學校為例。技術及職業雙月刊,75,54-57。
余雅芳(2008)。臺中縣市完全中學教師人際關係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百祿(1996)。衝突管理。學校經營與管理,32-40。高雄:麗文。
吳佳恩(2009)。完全中學軍訓教育經營策略之研究-以C中學為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吳明清(民81)。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吳武雄(1995)。完全中學在臺北市實施之現況及其未來發展。載於尤清主編,臺北縣教育改革經驗,81-92。高雄:復文。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立泰(2005)。臺北縣立完全中學兼職行政工作教師角色壓力、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2002)。Stephen P. Robbin(1994)原著,組織行為學,臺北:華泰。
李慧雯(2008)。完全中學兼任行政教師行政辭卸傾向之研究:以工作滿意、工作壓力、生涯規劃為探討變項。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汪明生、朱斌妤(1999)。衝突管理,臺北:五南。
辛武男(1993)。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衝突管理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辛悅菁(2005)。完全中學國三學生直升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卓英豪(1997)。完全中學的規劃與發展。高中圖書館季刊,19,4-7。
周春美、沈建華(1995)。如何建立學校組織衝突管理模式。技職教育雙月刊,25,49-53。
林天祐(2002)。校務發展策略與SWOT分析。課程與教學通訊,11,4-11。
林天祐(1997)。學校品管之理念與設計-以學校運作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2,2-13。
林天祐(2011)。認識研究倫理,中華民國一○○年二月十四日下載自http://web.ntpu.edu.tw/~tsair/2Research/MasterThesis/Conducting.htm。
林月盛(2002)。國民中學教改壓力、組織衝突、權力運用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明地、楊振盛、江芳盛等譯(2000)。教育組織行為。臺北:揚智。
林明貴(2008)。臺北市立完全中學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振春(1993)。衝突管理理論及其在團體中的應用。社會教育學刊,22,73-106。
林書弘(2003)。歧見下的創意:虛擬團隊衝突行為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進發(2006)。臺南縣私立完全中學教師對學校行銷策略認同度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毓湉(2006)。學校組織衝突管理。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
林靜茹(1993)。國民中小學校長人際衝突管理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湘雲(1999)。談完全中學-以瑞祥高中為例。高中教育,8,28-30。
帥韻儀(2003)。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之衝突問題解決模式建立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柯雅菱(2007)。完全中學校務評鑑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福財 (1995)。心有靈犀一點通-良好親子關係的開始。國民教育,35(5.6)。33-35。
胡惟惇(2007)。哈伯瑪斯溝通理性觀探析─兼論臺灣完全中學團體間溝通之問題。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巨流。
徐 諶(1996)。雙頭馬車如何行?師說,76,4-11。
秦夢群(1996)。一校兩制:完全中等並不完全。師友,343,5-7。
郝思惠(2005)。臺北縣立完全中學內部公共關係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豫麟(2003)。完全中學會計學「遞延項目調整」迷思概念診斷工具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涂順安(2001)。我國完全中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文雄(1982)。組織衝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明侃(1997)。桃園縣國民小學家長會參與校務運作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金鑑(1992)。人事行政學。臺北:三民。
張金鑑(1991)。行政學典範。臺北:三民書局。
張春興(1985)。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梅雪(2002)。我國完全中學政策及其實施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張清星(2007)。教育服務役與校務運作成效之關係-以新竹市民富國小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勝輝(2003)。臺北縣立完全中學運動代表隊組訓運作與選手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德南(2009)。臺北縣完全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德銳(1994)。淺談學校衝突管理。教師天地,64,49-53。
張德銳(2000)。教育行政研究(三版)。臺北:五南。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臺北:五南。
張輝雄(2001)。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校務決定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鐸嚴(1985)。國小教師行政人員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作者。
教育部(1995a)。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一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願景。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5b)。完全中學試辦計畫。臺北:作者。
教育部(1996a)。完全中學試辦學校行政處理暫行要點。民國85年11月5日臺(85)中(一)字第85519973號。
教育部(1996b)。完全中學試辦實驗課程實施計畫。民國85年11月6日臺(85)中(一)字第85522843號。
教育部(1996c)。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0)。完全中學設立辦法。民國89年9月25日臺(89)參字第89119425號。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作者。
梁金盛(1996)。再現我國中等教育型態的新頁:完全中學。師友,343,8-11。
梁茂森(1993)。學校社區關係之研究,教育文粹,19,69-81。
莊茂德(2006)。新任國立附小專任校長的校務運作之研究-以南大附小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許泰益(1999)。另類高中-完全中學現況探討與發展芻議。高中教育,8,4-9。
郭美麗(2006)。完全中學處室主任角色知覺與領導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建光(2000)。淺談組織內的衝突管理。技術及職業教育,58,57-61。
陳慕華(2001)。評析完全中學對教育改革的影響。中等教育,52(5)。14-122。
曾武德(2001)。高雄縣林園完全中學改制為綜合高中之意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燦金(1994)。衝突係助力乎?抑阻力乎?-論組織衝突之正反功能及其在學校行政管理之啟示。教育資料文摘,34(3)200,150-158。
程景添(2002)。完全中學課程實施問題改進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文俐(2002)。影響某完全中學學生睡眠品質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政傑、李隆盛(1995)。我國完全中學現況問題及其設立評估之研究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政傑、張明輝、周愚文(1996)。完全中學課程規劃及其相關配合措施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勝輝(2003)。建構學習型組織,提昇學校衝突管理能力。教育資料與研究,50,89-95。
黃惠汝(2003)。學校行政溝通倫理之研究-以一所完全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雅鳳(1996)。建構中的社區中學-北縣永平國中改制完全中學現況。師友,343,12-17。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黃嘉明(2002)。完全中學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以臺北縣立清水高中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英邦、蔡碧璉(1999)。臺灣地區中等學校教師及學生家長對於現行中等教育政策之認知及支持比較分析─綜合高中、完全中學及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國科會專案研究計劃。
溫水柳(2006)。完全中學校長領導行為、教師參與模式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鄒愛華(2005)。高雄縣完全中學經營績效評估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鄒慶德(2001)。完全中學教師人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完全中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文斌(2002)。國小初任校長參與校長遴選經驗與校務運作狀況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管倖生(2008)。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全華。
臺北市立圖書館-教育資料中心-教育名詞Q&A。 2007.11.10 下載自臺北市立圖書館-教育資料中心網頁。網址:http://www2.tpml.edu.tw。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師大。
趙豐成(2004)。高屏地區完全中學校務行政推動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瀅君(2008)。臺北市完全中學行政工作負擔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明龍(2003)。經營困難私立高中職學校校務運作改善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劉春榮(1999)。學校行政、教師會、與家長會運作的面面觀,現代教育論壇。
蔡沛蓉(2008)。私立完全中學學校經營之研究-以一個公共管理的觀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蔡承志譯(1991)。組織行為:概念、論題與應用,臺北:桂冠。
蔡進雄(1997)。學校組織衝突之探討。中等教育,48(5)。13-20。
蔡雅雅(2008)。完全中學直升入學與登記分發入學學生學業成就與學習適應之研究-以新竹市立成德高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嘉玲(2008)。臺南縣完全中學學生受霸凌經驗與恐懼感氣氛相關之研究-以霸凌態度為中介變項。南臺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鄭明宗(2004)。完全中學組織變革關鍵成功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鄭彩鳳(1999)。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鄧東濱(1992)。衝突管理。臺北:格致。
盧瑞陽(1993)。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導向。臺北:華泰。
賴威岑(2002)。學校組織衝突分析。教育社會學通訊,35,23-34。
龍冠海(1986)。社會學。臺北:三民。
戴國瑜(2003)。從組織變革談學校行政、教師會與家長會之定位和發展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23,124-132。
謝文全(1987)。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文景。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高等教育。
瞿立鶴(1992)。教育行政。臺北:茂昌。
簡煥卿(2003)。公私立完全中學課程實施現況與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藍苔菁(2004)。國小實施校長遴選後校園權力結構與校務運作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麗娟(2004)。臺北市某完全中學拒菸宣導活動對學生吸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淑瑛(2008)。臺中縣完全中學社區化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蘇彥文(2004)。專業持續發展及組織衝突對於組織學習影響之研究:以軟體產業為例。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福壽(1998)。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親師衝突因素及其處理方式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Beach, L. R. (1997). The psychology of decision making: People in organizations. CA: Sage.
Brown, L. D. (1982). Normative conflict management theories: past, preaent, and futur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3, 303-309.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Donaldson, L. & Simpson, J. (1995). Conflict, poser, neogotation.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10(6972),104-108.
Hellriegel , D., Slocum, J. W. and Woodman, R. ,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eds.,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
Herbert, T. T. (1976). Dimension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Hoy, W. K. & Miskel, C. G.(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practice.(2nd ed.) NY: Random House.
Katz & Kahn (197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NY: Wiley.
Lewin, K. (1935). A dynamic theory of personality. NY: McGraw-Hill.
Lewin,K., Lippit, R.& White, R.K.(1939). Pattern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Experimentally Created Social Climate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0, 271-299
Litterer, J. A. (1966). Conflict in organization:A re-examin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9, 178.
Owens, R.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Fourth Edition). NJ: Printice-Hall.
Pondy, L. R. (1967).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concepts and models. 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 Vol. 12(Sep), p. 296-320.
Raven, Betram H. and Arie W. Kruglanski (1970), Conflict and Power in The Structure of Conflict, Paul Swingle.. NY: Academic Press.
Robbins, S. P. (1974).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obbins, S. P.(1992). Essenti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per Saddle, NJ: Prentice-Hall Intermational.
Robbins, S. P. (1992). Organization behavior. San Diego, 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 Inc.
Sexton, M. J. & Bowerman, K. D. (1979). Conflict: Handling for secondaryschool principals, NASSP Bulletin, April, 1-2.
Seyfarth, J. T.(1996). Personal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s(2th ed.). Boston: Allyn&Bacon.
Shull, F. A. et. al., (1970). Organizational decision-making. NY: McGraw Hill.
Simon, H. A. et. al.,(1950). Public administration. NY: Alfred A. Knopf.
Steers, R. M. (1994). 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4thed, N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Thomas, K. W.(1976). 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igy, ed. M.D.Dunnette. NY: W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