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美慧
Wu, Mei-hui
論文名稱: 內省智能、偶像明星及重要他人對國中生身體意象的影響〜以台南市為例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dol star, Peers and Parents' Impact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ody Image in Tainan
指導教授: 黃馨慧
Hwang, Shin-Huey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內省智能偶像明星重要他人身體意象國中生
英文關鍵詞: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dol star, peers and parents, body image, 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8下載: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內省智能、偶像明星及重要他人對國中生身體意象的影響。以台南市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之全部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採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共獲得有效問卷629份。本研究以「身體意象量表」、「內省智能量表」、「偶像明星的身體意象訊息量表」、「對重要他人評價的看法量表」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歸納結果如下:
    一、男生對自己整體身體的看法(外表、體能、健康等層面)較女生為正向、積極。男生比較重視體能運動;而女生則重視外表修飾。女生明顯比男生在意體重的變化,而且容易主觀的高估自身的肥胖程度。就身體各部分滿意度來看,男、女生皆對頭髮、健康、臉部較滿意,對體重和身高較不滿意,女生尤其對腰部以及容易囤積脂肪的下半身不滿意。
    二、體重「過重」或「肥胖」、有被嘲笑經驗、發育「太早」和「太晚」的學生對自己的外表、體能、健康評價和身體各部分滿意度愈低,愈不注重體能訓練,但是較為關注體重變化及容易自覺體重較重。
    三、青少年的內省智能愈高時,對身體意象的看法與評價愈正向、積極,其對於自己外表、體能和健康感到愈滿意,以及對於自己體能和健康的關注程度亦愈高。愈會去懷疑偶像明星身材外表的真實性。也愈不在乎外表被嘲笑。
    四、女生比男生認同偶像明星的身材,承受偶像明星的身材外表所造成的社會壓力也比男生大。比較會學習、模仿偶像明星的外表裝扮,減肥的意願也比男生高,對外表的修飾也投入較多心力。
    五、愈在乎父母、同儕評價者,其對體重的變化愈注意、自覺體重愈重、對身體各部分愈不滿意,在身體外表的修飾投入越多,但對自己的健康評價愈差。
    六、整體而言,以內省智能為預測身體意象的最佳變項,其次是社會壓力、認同度、發育情形和性別等變項具顯著意義。

    This research aims at probing into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dol star, peers and parents' impact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ody image. Through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the study group was composed of students in Tainan. They completed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which included the Multidimensional Body- Self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MBSRQ), the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Questionnaire, the Idol Star's Information of Body image Questionnaire and the View that Peers and Parent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Data analyses included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ente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ed:
    (1) The adolescent boys’ body image tend to be more positive than the adolescent girls. The adolescent boys relative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physical activities. The adolescent girls pay more attention on decoration of body appearance and obviously take notice on the change of the weight more than boys, and the easy to be subjective on over-evaluates one's own level of obesity . So far as every part of satisfaction on the body, the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are all relatively satisfied with the hair , health , face, relatively unsatisfied with the weight and height. The adolescent girls are especially unsatisfied with the waist and below where easy for fat accumulation
    (2)The one who is overweight or obese, has humiliation experience, develops too early and too late having the lower evaluation of appearance, fitness , and health and has the lower body-areas satisfaction , the pay less attention to physical activities , but comparatively pay attention to the thing that the weight changes and thinks that his weight is relatively heavy.
    (3) The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exhibit their body image more positively, are satisfied with their own appearance, fitness and health, have the higher orientation of fitness and health , suspect authenticity of the idol star's appearance, and do not relatively mind that appearance is humiliated when being the higher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4) The adolescent girls approve idol star's appearance than the boys and bear the more social pressure that the idol star's stature appearance causes than the boys. The adolescent girls dress up to imitate idol star's dressing, the will of reducing weight is higher than the adolescent boys and invest more strength to the decoration of appearance, too.
    (5)To those who cares on the parent’s and the peer’s evalu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thing that the weight changes and thinks that his weight is relatively heavy, are unsatisfied with their own body , invest more strength to the decoration of appearance , but evaluate worse to one's own health.
    (6) Overall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s the best indicator of predictability for adolescent body image. The secondary indicators are social pressure, Identific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sex in the whole.

    Key word: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dol star, peers and parents, body imag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身體意象 ………………………………………………………9 第二節 內省智能………………………………………………………22 第三節 內省智能與偶像明星的身體意象訊息、對重要他人評價的看 法及身體意象之關係…………………………………………38 第四節 影響身體意象之因素…………………………………………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6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62 第三節 研究對象………………………………………………………66 第四節 研究工具………………………………………………………69 第五節 研究程序………………………………………………………80 第六節 資料分析………………………………………………………8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87 第一節 基本資料之現況分析…………………………………………87 第二節 個人背景因素與身體意象及內省智能差異之分析 ………116 第三節 內省智能、偶像明星的身體意象訊息、對重要他人評價的看 法與身體意象關係之分析 …………………………………136 第四節 影響身體意象因素之分析 …………………………………153 第五章 論與建議……………………………………………169 第一節 結論……………………………………………………………169 第二節建議……………………………………………………………179 參考文獻……………………………………………………………183 中文部分………………………………………………………… 183 英文部分………………………………………………………… 190 附錄 附錄一 國內身體意象相關研究一覽表……………………… 194 附錄二 書面同意書…………………………………………… 204 附錄三 專家效度名單………………………………………… 205 附錄四 預試之項目分析與內部一致性分析………………… 206 附錄五 正式問卷……………………………………………… 212 附錄六 身體意象與預測因子之相關矩陣…………………… 218 表次 表2-1 國內身體意象相關研究之身體意象內涵表 ……………13 表2-2 國內身體意象的測量工具--身體關注量表 ……………18 表2-3 國內身體意象相關研究擷取部分MBSRQ的使用情形…21 表2-4 內省智能的內涵表 ………………………………………34 表2-5 內省智能發展層次辨識線索 ……………………………35 表2-6 國內內省智能之相關研究 ………………………………36 表3-1 台南市公立國中之學校與其班級數一覽表 ……………67 表3-2 正式問卷抽樣學校與樣本人數一覽表 …………………68 表3-3 身體意象量表之含意及計分方式 ………………………74 表3-4 偶像明星的身體意象訊息量表之含意及計分方式 ……75 表3-5 對重要他人評價的看法量表之含意及計分方式 ………76 表3-6 十三至十六歲男生、女生之BMI分類 ……………………77 表3-7 測量工具各分量表之信度考驗 …………………………79 表3-8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與統計方法…85 表4-1-1 研究對象背景因素之分析 ………………………………90 表4-1-2 研究對象與台灣地區居民體位及肥胖狀況比較之分析..91 表4-1-3 研究對象內省智能得分頻次分析表 ……………………92 表4-1-4 性別與偶像明星的身體意象訊息量表題項之t檢定摘要表…96 表4-1-5 研究對象偶像明星的身體意象訊息得分頻次分析表 …97 表4-1-6 研究對象對重要他人評價的看法得分頻次分析表 ……101 表4-1-7 性別與對重要他人評價的看法量表題項之t檢定摘要表…103 表4-1-8 研究對象身體意象得分頻次分析表 ……………………110 表4-2-1 性別與身體意象及內省智能之t檢定摘要表 …………118 表4-2-2 性別與內省智能量表題項之t檢定摘要表 ………………119 表4-2-3 年級與「我的身材性感動人」的差異情形 ……………120 表4-2-4 年級與身體意象、年級與內省智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3 表4-2-5 BMI與身體意象、BMI與內省智能之皮爾遜積差相關摘要表 ……126 表4-2-6 BMI分類之身體意象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7 表4-2-7 被嘲笑經驗與內省智能之t檢定摘要表 ………………130 表4-2-8 被嘲笑的經驗與身體意象單之t檢定摘要表 …………131 表4-2-9 發育情形與身體意象、發育情形與內省智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4 表4-3-1 內省智能與各變項之皮爾遜積差相關摘要表 …………138 表4-3-2 偶像明星的身體意象訊息與身體意象之皮爾遜積差相關摘要表 146 表4-3-3 對重要他人評價的看法與身體意象之皮爾遜積差相關摘要表 …152 表4-4-1 男生的身體意象之階層式複迴歸分析摘要表 …………156 表4-4-2 女生的身體意象之階層式複迴歸分析摘要表 …………159 表4-4-3 整體的身體意象之階層式複迴歸分析摘要表 …………164 表4-4-4 各項假設驗證摘要表 ……………………………………165 圖次 圖2-1 五個不同等級的女性體型圖形 …………………………17 圖2-2 Brown 的後設認知模式 …………………………………32 圖2-3 身體意象發展和經驗的認知行為模式 …………………47 圖3-1 研究架構圖 ………………………………………………61 圖3-2 研究程序圖 ………………………………………………8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1999)。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
    尤嫣嫣(2002)。大學生體型及其身體意象相關因素之研究-以中原大學新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妙里(2002)。反思教學中教師內省智慧的探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麗瓊(2001)。國中生身體意象之相關因素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為國(2000)。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文星蘭(2004)。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減重意圖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伍連女(1999)。台北市高職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伍連女、黃淑貞(1999)。台北市高職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研究。學校衛生,35,1-31。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5)。青少年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3)。肥胖的診斷。2005年12月21日,取自http://www.ncpfs.gov.tw/library/library-1.aspx?No=34。
    行政院衛生署(2002)。台灣地區居民體位及肥胖狀況(男性)。2006年7月3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content.aspx?dept=R&class_no=3&now_fod_list_no=128&array_fod_list_no=&level_no=2&doc_no=300&show=
    行政院衛生署(2002)。台灣地區居民體位及肥胖狀況(女性)。2006年7月3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content.aspx?dept=R&class_no=50&now_fod_list_no= 351&array_fod_list_no=&level_no=2&doc_no=10376&show=
    沈慧聲(2000):1999台灣地區青少年媒介使用行為:圖像重整。民意研究季刊, 212, 65-85。
    余玉眉、陳月枝、劉碧玉、周玉治、金繼春(1975)。身體心像。護理雜誌,22(4), 39-46。。
    李玉鳳(2001)。運用多元智慧理論改善學生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幸玲(2004)。高雄市高職學生自尊身體意象及性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恵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曉蓉 (1997)。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沮喪相關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平譯(2003)。T. Armstrong著。經營多元智慧: 開展以兒童為中心之教學(二版)(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李心瑩譯(2000)。H. Gardner著。再建多元智慧(Intelligence reframed: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吳怡欣(1999)。青少年自我尊重模式之驗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瓊洳(1998)。談國中生的重要他人。學生輔導雙月刊,59,106-111。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市:知城數位。
    林薇、周麗端、陳惠欣、林秋慧、梁藝馨(2004)。青少女體型意識、節食行為影響因子及教育介入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NSC92-2413-H-003-030-)。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所)。
    林佳郁(2004)。台北市社區大學女性學員『塑身美容課程經驗』之身體意象及學習動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宜親(1998)。青少年體型意識與節制飲食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崇德(1995):國中生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秀洲(2005)。身體意象、自尊與性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南部大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林兆衛(2002)。台北都會區青少年偶像崇拜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玉真 (1992)。青少年的身體意象滿意度與其自我概念、班級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周雯翎(1998)。具身體形象廣告訊息之效果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姜韻梅(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洪嘉謙(2001)。大專女生性別角色與身體形象關係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洪建德、鄭淑慧(1992)。台北地區女學生的身體形象和飲食行為。中華衛誌,11(4),316-327。
    孫玉中 (2005)。低自尊青少女身體意象之敘說研究。國立彰化大學 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教育部統計處(2005)。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2005年12月21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serial /student.xls?open
    唐妍蕙(2004)。 社會壓力對身體意象與飲食障礙問題影響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許玉雲、陳彰恵(1999)。身體心像概念分析。護理雜誌,46(6),103-109。
    莊文芳 (1998)。影響台北市青少年對身體意象認知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奎熹(1998)。教育社會學。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陳燕珠 (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生為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佩正譯(2001)。T. R. Hoerr著。多元智慧融入教學與領導-新城小學的發展歷程與現身說法(Becoming 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chool)。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陳佩秀譯(2001)。Costa , A. L. & Kallick, B. 著。活化和運用心智習性(Activating & engaging habits of mind.)。台北:遠流出版社。
    陳瓊森譯(1997)。H. Gardner著。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台北市:信誼基金出版社。
    郭致君(2001)。台北地區國中生偶像崇拜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靜如(2000)。國小六年級學童之身體意象~以一個班級為例之質性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郭俊賢,陳淑惠譯(1998)。L. Campbell, B. Campbell, & D. Dickinson著。多元智慧的教與學(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D. Lazear著。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Multiple intelligences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0 ,p261-322。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錦華(1998)。女為悅己者容?-瘦身廣告的影響研究-以台北市一般高中職學生為例。民族研究季刊,203,61-90。
    張維楊(2003)。北區某醫學校院學生身體意象對減重意圖之影響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淑珍(1987)。某大學女生體型意識、肥胖度、健康與飲食生活關係之研究。國立陽明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秀鳳(2004)。青少年身體意象和瘦身之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馨慧、吳美慧、林惠芳、黃瓊慧(2005)。青少年身體意象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進行中)。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雅婷 (2000)。國中女生早晚熟與身體意象、自尊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心怡(2000)。性事問誰?-社會價值觀解構下的迷思。張老師月刊,274,100-103。
    黃蕙欣(2003)。價值澄清法應用於國一學生身體意象教學介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慧真譯(1994)。Papalia, D. E.&Olds, S. W.著。發展心理學 : 人類發展(Human development, 5th ed.) 台北市 : 桂冠。
    曾文志、劉玲君(1995)。青少年對偶像、流行歌曲、流行用語之看法與態度。學生輔導通訊,41,144-148。
    曾志朗(2000)。再建多元智慧序。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曾育齡(2005)。大學生身體意象與戀愛關系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彭梅玲(2004)。家長之內省智能與其對子女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賈文玲(2001)。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社會因素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粱雲霞譯(2002)。S. Tishman, D. N. Perkins, E. Jay著。思考的教室:策略與應用(The thinking classroom: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a culture of thinking)。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楊蕙菁(2001)。國小性別平等教育統整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以「身體意象」主題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瑞雯(1996)。高中生體型意識、健康控握與飲食行為間之關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國欣(2005)。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黎士鳴譯(2001)。Sarah Grogan著。身體意象(Body image : understanding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men, women, and children)。台北:弘智文化。
    蔡季蓉(1990)。台北市國中生體型意識滿意度與健康知識、健康行為相關性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慧芬(2004)。從多元智能理論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春美(1997)。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序。台北市:信誼基金出版社。
    劉偉平(1997)。減重者之身體意象滿意度與減重動機之研究─以女大學生為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劉育雯 (2004)。在觀看與被觀看之間:高中女學生身體意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慧敏(2002)。運用多元智慧理論在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之教學實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慧敏(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群到團輔導參考手冊。台北:教育部。
    鄭美瓊(2003)。某大學女生外表吸引力知覺與塑身美容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芳惠(1995)。台北市高中女生的體型意識與心因性厭食症、暴食症傾向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富元譯(2000)。H. Gardner著。超凡心智(Extraordinary Minds)。台北:天下 出版。
    謝佳蓁(2000)。國小高年級學生多元智能、思考風格、與批判思考能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鍾 霓(2004)。大學生身體意象與瘦身消費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聶西平(1997)。瘦身廣告之內容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恵丹(2004)。某技術學院女生身體意象與社會文化因素隊體重控制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麗萍(2003)。提昇內省智能:一位美術教師改進自身教學活動的行動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蘇丁、沙里譯(1991)。R. Freedman著。做個美麗自由的女人(Beauty bound)。 台北:方智出版公司。
    饒淑梅(1995)。國民中學實施電視素養課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訓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bell, S. C., & Richards, M. H. (199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shap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an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and class difference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5(5), 691-703.
    Attie, I. & Brook-Gunn, J. (1989). Development of eating problems in adolescent girls: A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5, 70-79.
    Botta, R.A.(1999). Television images and adolescent girls’body image disturban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9(2), 22-41.
    Brown, T. A., Cash, T. F., & Mikulka, P. J. (1990). Attitudinal body-image assessment: factor analysis of the body-self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5(1/2), 135-144.
    Cash, T. F. (1990).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ppearance: aesthetics attributes, and images, in Cash, T. and Pruzinsky, T. (Eds.), Body images: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Cash, T. F. (1994). The Multidimensional Body-Self Relations Questionnaire.Unpublished manuscript.
    Cash,T.F., & Pruzinsky, T.(1990). Body images :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Cash, T. F. (2002). Cognitive-Behavioral Perspectives on Body Image, in Cash, T.F and Pruzinsky, T. (Eds.), Body Image: A Handbook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Guilford.
    Cash, T. F.,& Szymanski, M. L.(1995).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Body-Image Ideals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t,64(3),466-477.
    Cash, T. F., Winstead, B. A., & Janda, L. H. (1986).Body image survey report: The great American shape-up. Psychology Today,20(4),30-37.
    Cok, F. (1990). Body image satisfaction in Turkish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25(98), 409-413.
    Ellison, L. (2001). The personal intelligences : promot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Thousand Oaks, Calif. : Corwin Press.
    Fisher, S. (1990). The evolu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cepts about the body, in Cash, T. and Pruzinsky, T. (Ed.), Body images: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Jeffrey, O. (1997). Attachment to parents and peers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elf-image. Adolescence ,32(126),471-482.
    Krueger, D. W.( 2002).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s on Body Image, in Cash, T.F and Pruzinsky, T. (Eds.), Body Image: A Handbook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Guilford.
    Levine, M.P., & Smolak, L. (2002). Body Image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in Cash, T.F and Pruzinsky, T. (Eds.), Body Image: A Handbook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Guilford.
    McCaulay, M., Mintz, L. & Glenn, A. A.(1988).Body image,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proneness: closing the gap. Sex Roles,18,381-391.
    Monteath, S. A., & McCabe, M. P. (1997).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factors on female body imag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6), 708-727.
    Myers, P.N., & Biocca, F. A.(1992).The elastic body image:The effect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nd programming on body image distortions in young wome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2(3),108-133.
    Ogden, J. & Steward, J. (2000). The role of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n explaining weight concer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 28(1), 78-83.
    Paxton, S. J., Wertheim, E. H., Gibbons, K., Szmukler, G. I., Hillier, L., & Petrovich, J. L.(1991). Body image satisfaction, Dieting beliefs, and weight loss behaviors in 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3), 361-379.
    Paxton, S. J., Schutz, H. K., Wertheim, E. H., Muir, S.L. (1999). Friendship clique and peer influences on body image concerns, dietary restraint, extreme weight-loss behaviors, and binge eating in adolescent girl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8(2), 255-266.
    Schwartz, D. J., Phares, V., Tantleff-Dunn, S., & Thompson, J. K. (1999). Body imag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nd parental feedback regarding physical appear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 25(3), 339-343.
    Thompson, J. K. (1990). Body image disturbanc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Thompson, J. K & Gardner, R. M. (2002). Measuring Perceptual Body Image among Adolescents and Adults, in Cash, T.F and Pruzinsky, T. (Eds.), Body Image: A Handbook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Guilford.
    Ussher, J. M. (1989). The psychology of the female body. New York: Routledge.
    Walsh, J. A.( 1994). Moral development: Mak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hoices. Responsibility and self-estee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9- 555.
    Wright, M. R.(1989). Body image satisfaction in 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8(1),71-8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