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曹淑鳳
Tsao shu-fong
論文名稱: 女性主義思想及婦女運動之研究-以呂秀蓮為例
指導教授: 黃人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8
中文關鍵詞: 呂秀蓮女性女性主義婦女運動
英文關鍵詞: Lu Hsiu-Lien, female, feminism, Woman's Rights Move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1下載:8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婦運從一九七一年敲起「新女性主義」的鐘聲,大力倡導女性參政多年後,過去發起「新女性主義」的呂秀蓮終於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女性副總統,這代表婦女運動獲得指標性的勝利。然而,這個結果和台灣婦女的期待似乎還有一些差距。
    女性主義者強調下述這個事實,性別區隔是被社會地位建構起來的。男人與女人之所以不同,純粹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既為人類自己所創,自當也可為另一種文化所推翻。當然,男人和女人在生物學上確實是有所不同的,使女人在婚姻制度中處於弱勢地位,呂秀蓮主張「女人走出廚房」即是向社會爭取女性發展空間,讓女性從私領域(家庭、托兒、教育、環保……)走向公領域(社會、外交、國防、軍備、貿易……),除了要求解放婦女的家庭角色,使女性又多了一個社會的角色,是有助於建構一個兩性平等的社會結構,弭平父權社會自古以來的性別歧視。所以,本研究把呂秀蓮視為能抗拒父權,真正創建一個兩性平權社會的人物代表。
    本研究結果發現呂秀蓮以「積極開創、勇於冒險」的女性形象打破傳統,在女性主義方面有以下幾個特點:一、強調兩性平權。二、重視自我存在優先於「母親」角色。三、常透過法律來矯正婦女歧視現象。在婦女人權運動方面可分為以下四波:第一波婦女運動(1971-1974)是「新女性主義」第一期;第二波婦女運動(1976-1977)這也是「新女性主義」第三期;第三波婦女運動(1991-2000)此波婦女運動歷經呂秀蓮立法委員、桃園縣長時期;第四波婦女運動(2001迄今)從呂秀蓮擔任副總統到今日仍持續中……

    但是,本研究還發現除了上述的現象外,在呂秀蓮擔任副總統以後到今日仍持續中的第四波婦女運動中,曾表明自己不敢言共治,但願以良相佐國自許,故曰:「柔性佐國。」這種說法,卻也使我們看到呂秀蓮在女性主義立場上的猶疑、矛盾、妥協甚至於棄守。其實,女性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困守於家庭領域而不能自拔或不自知,限制女性角色的,往往不是天性,而是一些傳統、成見、習俗和過時的法律。也就是說:呂秀蓮以單身未嫁的新女性身分打破了家庭領域對女性的束縛,法律專才出身也能修改法律爭取女性的權利,但對於一些傳統、成見、習俗對女性的歧視卻未能完全掙脫。然而,女人對於這些成見、習俗和法律的形成多少是難辭其咎的……

    Abstract
    The feminist movement in Taiwan knocked on the door to “new feminism” in 1971. After pouring years of effort into the promotion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Ms. Lu Hsiu Lien, founder of “new feminism” in Taiwan, was finally elected by the people as the first female vic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ven though this meant a significant victory for the feminist movement in Taiwan, apparently this outcome still fell short of the expectations of women in Taiwan.
    Feminists have been emphasizing the fact that gender distinctions are the product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reason that men and women are different is simply due to a cultural phenomenon. Since culture is part of mankind’s creation, it is not exempt from being overthrown by another culture. Needless to say, men and women are biologically different, and this difference has placed women at a disadvantage in the marriage system. Lu’s call for women to “walk out of the kitchens” is her way of seeking room for women to develop in the society. Lu wanted women to walk out from the confines of private domains (family, day-care,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towards the public domain (social issues, diplomacy, national defense, arms procurement, trade, etc.) Apart from the demands of liberating women from their traditional family role, Lu strived for an additional social role for women in Taiwan. Such advances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 structure with gender equity and would put an end to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that has long existed in patripotestal society. Thus Lu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who is truly capable of defying patriarchal values and building a society with gender equity.
    In this research, we will look at Lu’s attempts to break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role of woman and promote the image of a female who is “active and has the courage to seek adventure”. Lu’s brand of feminism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emphasis on gender equity; 2. priority given to existence as a person before the “mother” role and 3. fighting the discrimination of women, frequently through legal means. The progression of the woman’s rights movement in Taiwa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pecific stages: the first wave of the women’s movement (1971-1974) marked the first stage of the “new feminism”; the second wave of the women’s movement (1976-1977) was also the third stage of the “new feminism”; the third wave of the women’s movement (1991-2000) witnessed Lu’s journey from being a legislator to becoming the governor of Taoyuan County; the fourth wave of the women’s movement (2001 to the present) began when Lu assumed the post of the vice president of ROC (Taiwan), and extends to the present.
    However, apart from the observations abov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ever since Lu became the vice presid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on-going wave of the woman’s movement, she has publicly claimed that she would not be sharing the power with the president in running the country, but would hope to offer her aid to the president with her “soft powers”. It is exactly such claims that gave us a glimpse into Lu’s hesitations, contradictions, compromises and even forfeits with regard to feminism. In reality, women are often trapped in the domain of the family unknowingly and have trouble in freeing themselves; but instead of an innate feminine disposition, it is outdated traditions, biases and laws which are the shackles that often bind women. In other words, even though Lu has broken free from the bonds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with the identity of a “new woman”, she is yet to be truly free from the bonds of tradition, biases and customs, despite staying single, having a specialized legal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having the power to make amendments to the law to fight for the rights of women. As such, women must be at least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se biases, customs and laws.

    女性主義思想及婦女運動之研究 --以呂秀蓮為例 目 次 摘要 關鍵詞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9 第四節 名詞釋義與文獻探討……………………………………………… 11 第二章 女性主義的基本觀念 第一節 婦女人權問題………………………………… ………………… 23 第二節 自由主義女性主義…………………………………… ………… 35 第三節 婦女參政………………………………….. ………….………… 42 第三章 婦女運動的概況 第一節 國際婦女運動的概況……………………………………………… 53 第二節 美國婦女運動的概況……………………………………………… 62 第三節 台灣婦女運動的概況……………………………………………… 72 第四章 呂秀蓮女性思想的發展 第一節 呂秀蓮女性思想之孕育…………………………………………… 81 第二節 呂秀蓮女性思想之形成…………………………………………… 87 第三節 呂秀蓮女性思想之開展…………………………………………… 94 第五章 呂秀蓮女性主義的進程 第一節 第一階段 播種的日子…..……………………………………… 99 第二節 第二階段 考察演講和募款..…………………………………… 107 第三節 第三階段 從理論到實際……..……………………………………109 第六章 呂秀蓮婦女運動的實踐 第一節 促進女性權益的法制化與國際化………………………………… 121 第二節 推動婦女團體之整合與跨國際之交流……………………………. 131 第三節 兩性共治與柔性佐國的理想………………………………………. 138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4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3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64 參考書目……………………………………………………………………… 165 圖表目錄……………………………………………………………………… III 附錄 附錄一 聯合國憲章…………………………………………………………. 173 附錄二 世界人權宣言………………………………………………………. 189 附錄三 婦女政治權利公約…………………………………………………. 194 附錄四 消除對婦女歧視宣言………………………………………………. 196 附錄五 消除對婦女暴力行為宣言…………………………………………. 199 附錄六 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 202 附錄七 蔡ΟΟ訪談紀錄……………………………………………………. 203 附錄八 ΟΟΟ訪談紀錄……………………………………………………. 204 附錄九 陳ΟΟ訪談紀錄……………………………………………………. 206 附錄十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 208 圖表目次 一、表目次 表1-1-1 國際條約中有關婦女人權保障的項目分類表………………… 5 表2-1-1 二○○三年各項婦女人權得分排序…………………………… 25 表2-1-2 不同教育程度的男女平均薪資………………………………… 32 表2-2-1 婦運人士一覽表………………………………………………… 41 表2-3-1 二○○二年女性政經參與國際之比較………………………… 49 表3-1-1 四屆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重要內容…………………………… 58 表3-1-2 三波世界婦女運動……………………………………………… 62 表3-2-1美國第二波婦運(一九六六)的原因及口號………………… 69 表3-3-1 台灣重要婦女團體……………………………………………… 77 表3-3-2 婦女參加台北市議員選舉之概況(一九六九--一九七七)… 78 表4-2-1 我國女性參政比例(以一九六五年為例)…………………… 89 表4-2-2 歷年來台灣省婦女參選省議員之概況………………………… 90 表4-2-4 呂秀蓮求學大事紀……………………………………………… 92 表4-3-1 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一年大專聯招錄取男女百分比………… 93 表4-3-2 呂秀蓮有關女性之著述的著作………………………………… 96 表5-3-1 女性面臨什麼問題比較表……………………………………… 113 表5-3-2 呂秀蓮女性運動的三個階段…………………………………… 117 表6-1-1 呂秀蓮廢除歧視性法律一覽表………………………………… 130 表6-1-2 呂秀蓮促進女性權益法制化大事一覽表……………………… 131 表6-2-1 呂秀蓮跨國際性的婦女運動…………………………………… 137 表6-3-1 呂秀蓮的從政經歷……………………………………………… 145 表7-1-1 呂秀蓮四波婦女運動…………………………………………… 160 二、圖目次 圖1-2-1 本論文研究架構圖……………………………………………… 8 圖1-3-1 本論文研究範圍圖……………………………………………… 9 圖2-1-1 二○○三年台灣婦女人權指標圖……………………………… 25 圖2-1-2 男女不同學歷與薪資所得之圖解……………………………… 32 圖3-1-1 聯合國對提高婦女地位之重視圖解…………………………… 60 圖3-1-2 國際人權委員會組織圖………………………………………… 61 圖4-1-1 呂秀蓮家庭成員圖……………………………………………… 83 圖5-1-1 新時代女性協會組織概況圖…………………………………… 105 圖6-3-1 呂秀蓮柔性國力圖解…………………………………………… 144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刁筱華譯(1996)。Rosemarie Tong著。《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
    中央日報社,中央日報《社論》,1961年3月8日:2版。
    中華文物出版社編纂委員會(1958),《蔣夫人與中國婦運》。台北:中華文物出版社。
    王孝勇(2003),《呂秀蓮副總統言論中的「自我」:女性主義觀點的敘事批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孟甯(1998),《婦女運動與政府體制的結合—以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為例》。國立政治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王冠華(1958)。〈中國婦運史簡述〉,《蔣夫人與中國婦運》。台北:中華文物出版社,頁1-4。
    王逢振(1995),《女性主義》。台北:揚智。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王雅各(2000),《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雅各(2001),《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圖書。
    民報,1946年1月9日:2版。
    古 楳(1992),〈婦女界之覺醒〉,《中國婦女史論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頁277-318。
    呂秀蓮(1972),〈并非效顰—幾點必須闡明的概念〉,《幼獅月刊》,第235期,頁5-9。
    呂秀蓮(1973),〈男性中心的社會應該結束了吧?〉3月1日台大法學院演講,《大學雜誌》,第64期,頁40-44。
    呂秀蓮(1976),〈為什麼要提倡新女性主義?〉,《中國論壇》,第一卷第11期,頁7-9。
    呂秀蓮(1985),《兩性之間》。高雄:敦理。
    呂秀蓮(1988),《我愛台灣--呂秀蓮海內外演說集》。高雄:南冠。
    呂秀蓮(1990),《兩性問題女性觀》。台北:前衛。
    呂秀蓮(1992a),〈女性參政與民主運動如何結合?〉,《婦女新知》,第119期,頁2-3。
    呂秀蓮(1992b),〈以進階提昇辦法取代婦女保障名額〉,《婦女新知》,第119期,頁6-9。
    呂秀蓮(1993),〈做自己的主人〉,《100位傑出女性的錦囊妙計》。台北:皇冠,頁30。
    呂秀蓮(1996)。〈舊時代的句點,新時代的晨鐘〉,《2100女性參政大趨勢》。台北:探索,序言。
    呂秀蓮(1998),《情》。台北:草根出版事業。
    呂秀蓮(2000),《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
    呂秀蓮(2001),《台灣良心話—呂副總統的第一年》。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呂秀蓮(2002),《這三個女人》。台北:草根出版事業。
    呂秀蓮(2003a),〈我的兩個一千天〉,《柔性佐國三週年》。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11。
    呂秀蓮(2003b),《台灣:過去與未來》。台北:知本家文化事業。
    呂秀蓮(2004),《台灣大未來—海洋立國世界島》。台北:知本家文化事業。
    李又寧、張玉法編(1992),《中國婦女史論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
    李元貞(1990),《婦女開步走》。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
    李元貞(1991),《女人的明天》。台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
    李元貞、施寄青、王瑞香等(1990),〈我為什麼投入婦女運動?〉,《47個女人最真實的聲音》:277-288。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部,頁277-278。
    李文(2003),《縱橫五十年—呂秀蓮前傳》。台北:時報文化。
    李令儀譯(1995),Friedan, B.著 (1963),《女性迷思》。台北:月旦。
    李銀河(2004),《女性主義》。台北:五南。
    沈玉燕(1996a),〈疾風勁雨五十年:專訪台灣婦運先驅呂秀蓮(上)〉,《法律與你》,第103期,頁112-122。
    沈玉燕(1996b),〈疾風勁雨五十年:專訪台灣婦運先驅呂秀蓮(下)〉,《法律與你》,第104期,頁136-146。
    吳釗燮編(2003),《柔性佐國三週年》。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周嘉辰(2002),《命名風波:從「女人」作為政治範疇談女性主義的政治觀》。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碧娥、姜蘭虹(1989),〈現階段台灣婦女運動的經驗〉,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頁79-101。
    周繼翔(2005),《政治學》。台北:威仕曼文化事業。
    林立樹(1998),《女性自覺》。高雄:派色文化。
    林芳玫(1997),〈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頁4-24。
    林美瑢(1999),《婦女人權手冊》。台北:國際特赦雜誌社。
    林麗珊(2003),《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五南。
    邱花妹整理(1998),〈不一樣的女人座談:呂秀蓮、張博雅、謝啟大專訪:權力檯面,女性拍板〉,《天下雜誌》,3月1日,104-110。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1996)。Abbott, P. & Wallace, C.著 ﹝1990﹞《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洪鎌德(2003),《女性主義》。台北:大河圖書物流事業。
    紀欣(2000),《女人與政治》。台北:女書。
    胡文君、楊惠萱編(2003),《2003台灣婦女人權—指標調查報告》。台北:財團法人中國人權協會。
    胡藹若(2004),《台灣婦女人權運動之研究—以參政權為例(1949-200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袁意晴(2002),《數位年代的女性啟蒙》。嘉義:南華大學社會研究所。
    婦女新知編譯組譯(2001),Alice Schwarzer著《拒絕做第二性的女人--西蒙波娃訪問錄》。台北:女書。
    張南星譯(1989),Michel, A.著(1979)《女權主義》。台北:遠流。
    張毓芬(1998),《女人與國家—台灣婦女運動史的再思考》。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Liesbet van Zoonen著《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
    曹愛蘭(1989),《新時代台灣婦女觀點》。台北:前衛。
    畢恆達(2001),〈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台北:巨流,頁27-44。
    莊安祺譯(2000),Helen Fisher著﹝1999﹞《第一性—女人的天賦正在改變世界》。台北:先覺。
    陳王井,張玉法總校訂(2000),《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
    陳佳慧(1997),《人權發展史中的女性人權》。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羽(2001),《女性政治人物的報紙新聞再現—以呂秀蓮副總統為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陳姿毓(2006),〈女性出頭天〉,自由時報,2月24日.A19版。
    陳廣譯(1993),John Naisbitt & Patricia Aburdene 著《女性大趨勢》。台北:台視文化公司。
    陳瀅娟(2002),《蘇珊安東尼與美國運動婦女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逸之(1972),〈在美國婦運影響之下〉,《幼獅月刊》,第325期,頁21-24。
    黃美惠(2001),《媒介建構之女性參政框架—以副總統呂秀蓮的新聞報導為例》。淡江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毓秀(1989),〈今天,女性面臨什麼問題〉,《兩性空間》。台北:皇冠:頁115-117。
    楊日青、李培元、劉兆隆譯(1991),Andrew Heywood著《政治學》。台北:委柏文化事業。
    蔡哲琛(1975)。《婦女與社會》。台北:美新圖書公司
    鄧修倫(2002),《聯合國體系下「女性議題」發展之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玉枝(1988),〈美國婦女重寫未來〉,《兩性空間》。台北:皇冠,頁118-120。
    謝瑾瑜(1996),《2100女性參政大趨勢》。台北:探索。
    瞿宛文(1973),〈屬於台灣各階層婦女的女權運動之真義〉,《大學雜誌》,第64期:頁44-47。
    顏銘宏(2002),《建構人權、歷史脈絡;意義分殊,權力競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瑞文(2002),〈從信徒培育角度看兩性平等教育〉,《匯聲》,第537期。頁1-5。
    顧燕玲譯(1988),〈美國婦女如何影響政治〉,《兩性空間》。台北:皇冠,頁121-124。
    顧燕翎(1997),《女性主義與流派》。台北:女書。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2002),《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應》。台北:女書。
    顧燕玲譯(2002),John Mill著〈論婦女的附屬地位〉,《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應》。台北:女書。頁9-15。
    宋踐等譯,(2002)Margaret Mead著〈性別與氣質〉,《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應》。台北:女書,頁65-75。

    二、英文書目
    Kamenka, Eugene
    1992 “Human Rights, Peoples Rights”, in Crawford(ed.) The Rights of Peopl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Locke, J.
    1963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edited by P. Laslet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
    Hooks, Bell
    1990 Yearning: Race, Gender and Cultural Polities. Boston. MA: South End Press.
    Rousseau, J. J.
    1971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 transd. And edited by G. H. Cole New York: Everyman’s Library.
    Strauss, Leo
    1965 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llace, M.
    1975 Anger in isolation: a black feminism’s search for sisterhood. Reprinted in M. Wallace. (1990)Invisibility Blues: form Pop to Theory London: Verso.
    Weissbrod, D.
    1988 “Human Rights: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in” P. Davies(ed.) Human Rights. London: Routledge.

    三、網路資料
    中央選委會 http://210.69.140/cec/cechead.asp , 2005年5月31日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1441&ctNode=531, 2005年5月31日
    中華民國總統府
    http:/www.president.gov.tw , 2005年12月8日
    世界人權宣言網站 http://wildmic.npust.edu.tw/sasala/human%20rights.htm ,2005年12月2日
    台灣心會
    http://twheart.tw-gogogo.org.tw, 2006年7月1日
    台灣婦女全國聯合會(婦全會) http://www.ws0.nutwa.org/framePad1068.asp?webName=nutwa ,2005年10月31日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