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錦宏 Chin-Hung, Chou |
---|---|
論文名稱: |
泰雅族北勢群傳統工藝變遷之研究 A Study of Traditional Crafts Transition in Tayal G'saya |
指導教授: |
莊謙本
Chuang, Chien-Pen 洪孟啟 Hung, Meng-Ch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8 |
中文關鍵詞: | 原住民 、泰雅族 、北勢群 、傳統工藝 、工藝變遷 |
英文關鍵詞: | Aborigines, Tayal, G'saya, Traditional Crafts, Craft Transi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25 下載:18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緣於文字書寫紀錄的缺乏,過去的泰雅族文化,多半是藉由口傳或傳統工藝扮演記載歷史、文化的角色,而這些傳統工藝代表著一個族群,在一個區域裡為求生存,所製造生產出滿足生活需要的種種物件,其孕藏著文化脈絡、歷史情境、社會結構、經濟體系、宗教信仰等內涵,因不同階段的改變而呈現不同的形式與內容。因此,在泰雅社會中傳統工藝也可以說是一種族群文化的歷史標誌和象徵。
本研究係以泰雅亞族及澤敖利群的北勢群,即現今苗栗縣泰安鄉梅園、象鼻、士林三村的天狗、梅園、大安、永安(麻必浩)、象鼻、馬那邦、蘇魯等七個部落為研究範圍。以文獻分析、影像分析及田野研究等研究方法,依據泰雅語、使用的材料、製作的工具、運用的技術方法等,將北勢群傳統工藝分為:織布工藝、編織工藝、匏削工藝三大類,再就其材料、工具、技術方法、製成品、社會文化脈絡等面向,探討這三大類傳統工藝的內涵。並從清代統治、日據、國民政府、原住民社會運動後等不同歷史的分期,就各時期的原住民政策、經濟發展、宗教信仰、教育制度等面向,來論述這三大類傳統工藝在各時期變遷的情形,也就是以「物」(工藝)為基礎,藉以來探討在不同特定的時空環境下,存在於某個社群的社會文化脈絡。
經由上述的討論,進而了解泰雅族北勢群現階段傳統工藝傳承的措施,以及其所面臨的政策未見具體作為或未具延續性、政府部門及部落的資源整合不夠、經費支援不足、傳承師資及教育、環境條件的缺乏、族群文化認同危機、部落生計式微、文化空間的窄縮等困境,並從決策機制的建構、社區重建與部落生計、族群認同與傳統工藝復振、文化資本累積與人才培育等課題,思考泰雅族北勢群傳統工藝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關鍵詞:原住民、泰雅族、北勢群、傳統工藝、工藝變遷
Abstract
Owing to lacking of literal records, Tayal Culture was recorded in the past by narratives and its traditional crafts, which playe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ole in Tayal culture. These traditional crafts appeared as all kinds of things meeting the conditions of livelihood, which a tribe in certain kind of surroundings manufactured for the purpose of the survival. All manufactured things contained cultural context, historical situation, social structure, economic system, and religious belief, etc. The forms and contents of these traditional crafts chang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Henceforth, we can say the traditional craft is so-called a mark and symbol of Tayal Culture.
The sampling population of the study constrained within Tayal and Tseole spreading over G’saya area, including Bay-a-nu、Ma-lu-wan、Nu-hu-ru-ma、Ma-pi-haw、Me-pu-wan、Ta-la-wan and Su-lu seven tribes located in Tai Ann countryside of Miao-Li County. The research methods concluded Documents Analysis, Photographic Analysis, and Field study. The G’saya traditional crafts was classified into:weaving skill, knitting skill, shaping skill three main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language, raw materials, tools, manufactured skills。More detail classification was divided into materials, tools, skills, and social cultural context dimensions as a horizontal axis to explore the content of the three traditional crafts, while the historical stage was divided into four ones from Ching Dynasty, Japanese colonial rule, KMT regime, Aborigine’ social movement as a vertical axis, according to original inhabitants’ policy, ecnomic development, religious belief, to treat of the transitions of three traditional crafts at each stage; namely,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ocial cultural context on certain traditional crafts from the transition of historical stage and environment.
The discovery of the research lead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present implementations of G’saya tradition craft fell into the difficulties in lacking of extending policy or a policy without concrete action, lacking of integration of tribe resources or of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lacking of financial support, fading of traditional masters, crisis of tribe recognition, hard living environment, reductions of cultural space, thus suggestions were prompted as building up policy deciding mechanism, reconstructing community and tribal livelihood, inspiration for ethnic recognition and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rafts, accumul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s, cultivating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rafts. From these viewpoints, we can search our mind for the possibilities of G’saya traditional crafts’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Aborigines、Tayal、G'saya、Traditional Crafts、Craft Transition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小島由道(1918)(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1996),臺灣總督府臨時 臺灣舊慣調查會-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村平(2001),國家意識的誕生:泰雅人的日治殖民經驗與當代歷史追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李莉(2000),傳統與變遷-景德鎮新舊民窯業田野考察,江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王嵩山(1999),鄒族的社會與文化,「1999臺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講 稿。
瓦歷斯‧諾幹(1994),體檢臺灣山胞教育-臺灣原住民教育體制的一些觀念問題,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275-29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瓦歷斯‧諾幹(1998),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權」的身體,臺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78-488,台北: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瓦歷斯‧諾幹(2000),泰安鄉泰雅族汶水群、大湖群、北勢群抗日戰爭史,泰安鄉泰雅族豐年祭活動講稿,未出版。
江文雄(1996),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江日昇(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60),臺灣外記,臺灣文獻叢刊第六 0種,臺北:臺灣銀行。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 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人口統計資料,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原住民教育內涵與實施之規劃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1999),原住民職業訓練統計資料,台北: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李壬癸(1997),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常民文化。
李壬癸(1999),南島語系與臺灣原住民,「1999臺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講稿。
李亦園等(1964),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台北:中央研 究院民族研究所。
李堅萍(2000),屏東縣工藝資源調查之研究,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 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Ⅳ,頁251-278,台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李莎莉(1999),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台北:南天。
沈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論,多元文化教育【中國教育 學會主編】,頁47-70,台北:臺灣書店。
阮昌銳(1990),泰雅族傳統文物研究暨製作計劃研究報告,台北:臺灣省立博物館。
宋增璋(1980),臺灣撫墾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信華(1999),共同體與社區生活的重建,1999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1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卓淑娟(1996),泰安鄉泰雅族的分布與發展,苗栗文獻,第十一期,頁 196-203。
周德禎(2000),原漢文化研究之省思-往文化詮釋、文化批判、文化創造之路,原住民教育季刊,第十八期,頁89-94。
周鍾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62),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臺北:臺灣銀行。
洪泉湖(1992),臺灣地區山地保留地政策制定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洪榮昭等(1997),我國公共職業訓練機構的功能與發展,台北:行政院勞 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胡家瑜(1996),臺灣原住民物質文化-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台北:內政部。
胡家瑜、崔伊蘭(1998),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
郁永河(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59),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臺北:臺灣銀行。
孫大川(1996),泛原住民意識與臺灣族群問題的互動,山海雙月刊,第12期,頁91-106。
徐承群(1999),建教合作式的原住民技職教育-以明志工專為例,國立東 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崇溫(1994),西方馬克思,台北:結構群。
徐瀛洲、徐韶仁(1998),臺灣原住民的工藝,臺灣民俗技藝之美,頁245-330,南投:臺灣省政府文化處。
浦忠成(1997),曹(鄒)族物質文化調查與研究變遷與持續,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浦忠勇(1995),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座談會實錄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馬騰嶽(1998),泰雅族文面圖譜。台北:攝影天地。
高正尚(2001),推動部落意識的社會運動,文化視窗,第32期,頁42-45。
高宣揚(1991),政權社會學的開創者-比埃爾.布爾迪厄,當代政治心靈【周 陽山主編】,頁323-345,台北:正中。
高義德(2000),原住民教育發展與改革,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 人的經驗【張建成主編】,頁3-41,台北:師大書苑。
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苧綵流霞: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特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圴(1991),泰雅族北勢群山胞的生活空間-以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哲民(1998),台灣原住民的解放-過程與神學反省,台北:私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國賓(1996),原住民生態觀光、文化再生與族群互動,國家公園、原住民與生態旅遊座談會講稿,未出版。
張善娟(1999),中澳原住民教育政策之比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錦華(1997),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
程士毅(1994),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1996),全國原住民教育會議實錄,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莊伯和(1998),臺灣工藝論,臺灣民俗技藝之美,頁331-404,南投:臺灣省政府文化處。
莊明貞(1993),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施,多元文化教育【中國教育學會主編】,頁225-250,台北:臺灣書店。
許功明(1998),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連照美(1998),人類學玻璃版影像選輯,台北:國立臺灣大學。
郭文般(1985),台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山地社會的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奇祿(1992),臺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
陳茂泰(1999),泰雅族,「1999臺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講稿。
傅君(1998),活化部落經濟生機振興原住民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1994),鳥居龍藏眼中的臺灣原住民-跨越世紀的影像,台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黃亞莉(1998),泰雅族傳統織物研究,台北:私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亞莉(1999),泰雅族北勢群「染織工藝」保存計畫,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黃宣衛(1999),阿美族,「1999臺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講稿。
黃淑芬、宮崎清(1999),從「傳統地方工藝品產業」試論「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1999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頁309-34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煌雄等(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
黃鼎松(2000),光復前泰安鄉原漢族群關係之研究,泰安鄉泰雅族豐年祭活動講稿,未出版。
黃應貴(1986),臺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3-43,台北:聯經。
黃應貴(1992),關於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變遷之研究的一些芻議,陳奇祿院士七秩榮慶論文集,頁293-408,台北:陳奇祿院士七秩榮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黃應貴(1996),台灣原住民的經濟變遷-人類學的觀點,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研究與教育之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1),臺灣的原住民-泰雅族,台北:臺原。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北:洪葉文化。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發展,臺北:私立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劉益昌(1997),大安溪後龍溪上游的住民,台中,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0),臺灣省通志-卷八住民志同冑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60),臺灣省苗栗縣志-卷首,苗栗: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
臺灣商印書館(1980),辭源,台北:臺灣商印書館。
撒古流(1988),部落有教室-達瓦蘭文化紮根運動特刊,屏東: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
盧聖真(1998),泰雅族宗教變遷的地理意涵-以桃園復興鄉三光村為個案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世忠(1996),「傳統文化」的操控與管理:國家文化體系下的臺灣原住民文化,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十三期,頁85-101。
謝世忠(2000),觀光活動,文化傳統的塑模,與族群意識:烏來泰雅族Daiyan認同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第48期,頁113-12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謝高橋(1993),外籍勞工與原住民就業問題,就業與訓練,第十一卷,第五期,頁10-12。
謝高橋(1997),加強原住民謀生技能提昇職業層次專案研究,南投: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及研究考核委員會。
顏國樑(1997),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發展、理念基礎與實踐,原住民教育季刊,第八期,頁28-54。
顏愛靜(1999),臺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制度變遷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藤井志津枝(1997),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理蕃,台北:文英堂。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日文部分
天理教道友社(1993),台灣原住民服飾,日本:天理大學。
石井素介等(1980),社會地理學,日本:古今書院。
笠原政治(1995),臺灣原住民族映像,台北:南天。
森丑之助(1917),臺灣蕃族志,台北:南天。
藤崎濟之助(1930),臺灣 蕃族,台北:南天。
英文部分
Bourdieu, P.(199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 R. N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 Vos, G.(1982). Ethnic Pluralism: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George de Vos and Lola Romanucci-Ross eds., pp.5-41.
Geertz, C.(1973).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New Stat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Clifford Geertz ed., pp.225-310. New York: Basic Books.11.
Issacs, H. R.(1989). Idols of the Trib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ldram, J. B.(1993). Some Limits to Advocacy Anthropology in the Native Canadian Context. In N. Dyck and J. B. Waldram eds. Anthropology Public and Native Peoples in Canada, pp.293-310.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