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明彪 |
---|---|
論文名稱: |
牟宗三的漢代易學觀述評 |
指導教授: |
王財貴
Wang, Cai-Gui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2 |
中文關鍵詞: | 牟宗三 、漢易 、孟喜 、京房 、鄭玄 、荀爽 、虞翻 、自然哲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1 下載:1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是牟宗三先生早年的易學專著,此書較少被學界注意,可以說是個「寂寞的園地」。寂寞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他早年的研究,論質與量客觀上比不上他後來的研究;再加上作者本身也否定此書,認為此書有許多青澀的觀點,故在完成之後,他甚後悔,六十年來從未再觀。二是難讀:因他書中多處引用西哲的理論,特別是懷德海的有機宇宙論來詮釋《周易》。懷德海的學說,研究的人本不多,欲恰當理解懷德海及《周易》,更屬不易。細讀《周義》,雖然有些觀點顯得稚嫩,且有以西方哲學強套中國哲學之嫌,但其研究進路和某些看法至今仍有啟發性,深具價值,特別是他對於漢代象數易重新整理的過程中,由此發現了中國式的宇宙論或自然哲學。因而不揣固陋,選擇牟先生關於漢易的詮釋,試著去論述解析其內容,希望本文之作,對於後來研究牟學或漢易的人,能有些微的裨益。畢竟目前學界對於牟先生的漢易研究只有鄧立光、郭齊勇、筆者這三篇研究論文。再者,漢易研究是牟先生做學問最早的入手處,了解他處理漢易的進路及思維,有助於了解他以後的哲學思想的發展。而在詮釋牟先生的觀點時,設法達到他所說的對於研究的對象能有「理性之了解」或「相應的了解」、「客觀的了解」。
本論文擬定八章,概述如下:
第一章闡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並就今人的研究成果述評,以及揭示本論文的基本架構。
第二章第一節先詳細說明《周義》的著述背景。《周義》撰述始於1929年,1932年完成,時牟先生24歲。由著述經過可知,他是雙線並行的去研讀懷德海及《周義》,因而他發現了懷氏理論與《周易》有相通之處,並以入闡明《周易》。由著述目的可知,他是要發掘中國的自然哲學及道德哲學。在內容結構上,主要內容共分六部分:I漢之天人感應下的易學:這是通過卦爻象數以觀氣化之變,展現了中國式的自然哲學。II晉宋的佛老影響下之易學:論王弼、朱子之易學觀,轉入了倫理的討論。III清胡煦的生成哲學之易學:論胡煦講的物理後學,胡氏所秉仍是漢儒之路。IV清焦循的道德哲學之易學:論焦循以數理物理為基礎而闡發的道德哲學。V易理和之絜合:這是要說明物理、數理、機體之契合。VI最後的解析。此書完成後,遭遇到「兩步厄運」,胡適評其研究方法危險,張申府則淡然以對。相對的,熊十力先生、李證剛、林宰平、沈有鼎,特別是張東蓀則多加讚賞。就其價值言,在於整理漢易及介述胡煦與焦循之易學。第二節敘論懷德海,牟宗三說他以美感和直覺契接懷德海,讀懷德海的著作,只感到「親切喜悅,歷歷可解,無隱晦處。」懷德海的哲學,一般稱為「歷程哲學」。他認為宇宙中最基本的單位是「事件」(event),「事件」的「如何生成(becoming)」即指「歷程」。故「歷程哲學」主要是在分析「事件」的生成變化的情形。到了後期,事件的概念發展出實際事態(actual occasion)、實際事物(actual entity)的概念,事件的重要性漸減。懷德海又想以一套範疇總綱解釋人類的一切經驗。較重要者為終極範疇,它是由「創造」(creativity)、「一」(one)、「多」(many)構成,而統攝了「創造」「一」、「多」。至於攝受(prehension),一「實際事物」通過「攝受」與其他「實際事物」發生關聯,完成了自身的結構。而「上帝」,是基於形上學理論的需要而作的必要預設。
第三章第一節對於漢易的發生背景先作說明。董仲舒的學說確立了漢代學術的特色,他有一套融合天、氣、陰陽、五行的氣化宇宙論的架構,天人感應亦是重要内容。第二節就漢易五家:孟喜、京房、鄭玄、荀爽、虞翻的傳承關係與漢代易學的發展情況,作一完整性的闡述。第三節則說明牟宗三解析漢易的兩個原則:宇宙論上的原則(大宇宙公式)、本體論上的原則(小宇宙公式)。
第四章展示牟宗三先生所述及的孟喜、京房的易學內容及他的詮釋,並就其詮釋述評。第一節論孟喜的卦氣說:四正卦說、十二消息卦說、六日七分說,並就牟先生的詮釋述評。第二節首先敘述京房的易學內容:八宮說、世、應、飛、伏等,並論述牟先生就京房易學所領悟的時間觀點。第三節則駁斥牟先生所主張的卦氣說、世應說源自《易緯》的說明。
第五章展示牟宗三先生所述及的鄭玄、荀爽的易學內容及他的詮釋,亦就其詮釋述評。第六章,展示牟宗三先生所述及的虞翻的易學内容,再就牟宗三先生的詮釋作述評。由這些詮釋與述評,可抽繹出他研究漢易的特殊觀點。
第七章對於牟宗三先生所凸顯的互體與卦變的意義,由漢易所抽繹的宇宙論作更深入的討論。至於象的特殊意涵與由象所建構的知識論亦再作進一步的探討。
第八章說明牟宗三詮釋漢易的成果,及與熊十力、唐君毅、徐復觀的漢易研究作一比較,通過比較,可見牟宗三在漢易詮釋的成果上是很豐碩的。
參考書目
一、牟宗三專著
1《牟宗三先生全集1.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
2《牟宗三先生全集3.才性與玄理》,
3《牟宗三先生全集5.心體與性體(一)》,
4《牟宗三先生全集6.心體與性體(二)》,
5《牟宗三先生全集7.心體與性體(三)》,
6《牟宗三先生全集8.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7《牟宗三先生全集9.歷史哲學》,
8《牟宗三先生全集11.邏輯典範》,
9《牟宗三先生全集12.理則學》,
10《牟宗三先生全集17.名理論,牟宗三先生譯述集》,
11《牟宗三先生全集18.認識心之批判(上)》,
12《牟宗三先生全集19.認識心之批判(下)》,
13《牟宗三先生全集20.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
14《牟宗三先生全集21.現象與物自身》,
15《牟宗三先生全集22.圓善論》,
16《牟宗三先生全集23.時代與感受》,
17《牟宗三先生全集24.時代與感受續篇》,
18《牟宗三先生全集25.牟宗三先生早期文集(上)》,
19《牟宗三先生全集27.牟宗三先生晚期文集》,
20《牟宗三先生全集28.人文講習錄,中國哲學的特質》,
21《牟宗三先生全集29.中國哲學十九講》,
22《牟宗三先生全集30.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23《牟宗三先生全集31.四因說演講錄,周易哲學演講錄》,
24《牟宗三先生全集32.五十自述,牟宗三先生學思年譜,國史擬傳,牟宗山先生著作編年目錄》,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
25《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9月初版。
二、古籍部分(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一) 經部
1《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南昌府學重刊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初版。
2(漢)許 慎撰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書銘出版公司,1992年9月6版。
3(漢)鄭 玄:《易緯.乾鑿度》(據清乾隆四十一年「武英殿聚珍叢書」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7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4(漢)鄭 玄:《易緯.乾坤鑿度》(據清乾隆四十一年「武英殿聚珍叢書」本),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8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5(漢)鄭 玄:《易緯.稽覽圖》(清同治十二年刊「古經解彙函」本合刊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6(漢)魏伯陽:《參同契正文》(據明萬曆間刊「百陵學山」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5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7(漢)魏伯陽等:《古文參同契箋註集外二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6月初版。
8(魏)陸 績:《陸績京氏易傳》(據明嘉靖間范氏天一閣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6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9(唐)李鼎祚輯:《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初版。
10(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1月初版。
11(宋)司馬光集注:《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第1版。
12(宋)程 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
13(宋)朱 震:《漢上易傳》(據宋刊鈔補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20–21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14(宋)朱 熹:《易學啟蒙》,臺北:廣學社,1975年9月初版。
15(宋)朱 熹:《周易本義》(據清光緒九年景宋咸淳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 求備齋易經集成》第28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16(宋)王應麟:《周易鄭康成注》(據元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5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17(宋)王應麟:《困學紀聞》,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18(宋)張行成:《元包數總義》(據明嘉靖間天一閣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5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19(明)胡震亨輯補:《鄭玄易解附錄》,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7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20(明)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據清光緒十九年廣雅書局刊本影印),嚴靈峰 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15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21(明)顧炎武:《日知錄》,臺北:平平出版社,1975年7月三版。
22(明)王夫之:《周易外傳》,收入《船山全書》第一冊,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6月第1版。
23(清)胡 渭:《易圖明辨》(據清道光二十四年「守山閣叢書」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5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24(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4月第1版。
25(清)胡 煦:《周易函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26(清)惠 棟:《易漢學》(據清光緒二十二年彙文軒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1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27(清)惠 棟:《易例》(據清乾隆四十年張錦芳校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0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28(清)惠 棟:《周易爻辰圖》(據清乾隆二十一年雅雨堂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6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29(清)惠 棟:《鄭氏周易》(據清乾隆二十一年雅雨堂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5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30(清)惠 棟:《增補鄭氏周易》,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31(清)張惠言:《周易鄭氏義》(據清道光九年刊「皇清經解」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6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32(清)張惠言:《周易虞氏義》(據清道光九年「皇清經解」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8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33(清)張惠言:《周易荀氏九家義》(據清道光九年刊「皇清經解」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81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34(清)張惠言:《易義別錄》(據清道光九年刊「皇清經解」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84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35(清)李 銳:《周易虞氏略例》(據清光緒十四年刊「續經解」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0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36(清)方 申:《易學五書》,《叢書集成續編》第29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7月初版。
37(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第1版。
38(清)丁壽昌:《讀易會通》,臺北:河洛圖書,1965年5月初版。
39(清)黃 奭:《孟喜易章句》(據民國二十三年刊「黃氏逸書考」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40(清)閻若璩:《古文疏證尚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10月初版。
41(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初版。
42(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12月初版。
(二)史部
1(周)左丘明:《國語》,臺北:漢京出版社,1983年12月初版。
2(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1977年2月3版。
3(漢)班 固 (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1976年10月6版。
4(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1976年初版。
5(晉)陳壽撰 (南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初版。
6(宋)歐陽修 宋祁等:《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1989年12月5版。
7(明)王夫之:《讀通鑑論》,收入《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6月第1版。
(三)子部
1(周)老 子:《老子》,(晉)王弼注,臺北:先知出版社,1976年初版。
2(周)莊 子:《莊子》,(晉)郭象注,陸費逵總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初版。
3(周)荀 子:《荀子》,(唐)楊掠注,陸費逵總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初版。
4(周)韓 非:《韓非子》,(清)顧實圻識誤,陸費逵總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初版。
5(秦)呂不韋:《呂氏春秋》(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圖書館藏明覆宋刊本影印),(漢)高誘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初版。
6(漢)劉安撰,高誘注:《淮南子》,陸費逵總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初版。
7(漢)王 充:《論衡》,陸費逵總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初版。
8(清)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第1版。
三、現代專著(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一)專著
1中文專著
1王邦雄等編著:《中國哲學史》,臺北:空中大學,1995年8月初版。
2王新華:《周易繫辭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
3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1994年6月初版。
4王葆玹:《今古文經學今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5王新春:《周易虞氏學》上、下,臺北:頂淵文化,1999年2月初版。
6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1979年4月初版。
7安井小太郎等著,連清吉、林慶彰合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1996年10月初版。
8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臺北:藍燈文 化,1991年9月修訂版。
9朱伯崑主編:《易學基礎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10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1月初版。
11朱建民編譯:《現代形上學的祭酒──懷德海》,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82年11月初版。
12朱建民:《實用主義:科學與宗教的融會》,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6月初版。
13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
14江弘遠:《京房易學流變考》,臺中:瑞成書局,1996年8月初版。
15邢 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16李 申:《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7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
18李周龍《易學窺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8月初版。
19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1996年9月初版。
20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從科學角度的開拓》,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1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北京:長春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22宋文堅:《邏輯學的傳入與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年第1版。
23呂紹綱:《周易闡微》,臺北:韜略出版社,1996年5月初版。
24呂 凱:《鄭玄之讖緯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初版。
25吳大猷:《相對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6月初版。
26吳少珉、趙金昭主編:《二十世紀疑古思潮》,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7吳汝鈞:《機體與力動:懷德海哲學研究與對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初版。
28吳克峰:《易學邏輯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29吳 怡:《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4月初版。
30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
31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32林安梧:《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臺北:文海基金會出版,明文總經銷,1996年1月初版。
33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一卷,山東:齊魯書社,1994年7月第1版。
34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35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6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11月初版。
37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38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4月初版。
39屈萬里:《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6月初版。
40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第1版。
41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版。
42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43沈清松主編:《時代心靈之鑰--當代哲學思想家》,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2月初版。
44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1994年10月初版。
45周予同著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月7月第2版。
46胡 適:《問題與主義》,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2月初版。
47胡 適:《胡適文選》,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6月初版。
48胡 適:《先秦名學史》,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
49胡 適:《胡適日記全集》,第六冊(1930~1933),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
50胡 軍:《分析哲學在中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51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第1版。
52胡偉希:《知識、邏輯與價值──中國新實在論思潮的興起》,北京:清華大學
53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54俞懿嫻:《懷海德自然哲學──機體哲學初探》,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1月初版。
55高 明:《高明文輯》上,臺北:黎明文化,1978年3月初版。
56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6月初版。
57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0年6月第3版。
58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12月初版。
59高 亨:《周易大傳今注》,山東:齊魯書社,1998年4月第1版。
60唐力權:《周易與懷德海之間:場有哲學序論》,臺北:黎明文化,1989年6月初版。
61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2月全集校訂版。
62唐君毅:《哲學概論》上、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0月初版。
63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全集校訂版。
64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2月初版。
65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全集校訂版。
66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初版。
67徐 昂:《京氏易傳箋》,據民國三十二年排印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73,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68徐芹庭:《易圖源流》上、下,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4月初版。
69徐芹庭:《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8 月初版。
70徐芹庭:《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年出版。
71徐芹庭:《兩漢十六家易注闡微》,臺北:五洲出版社,1975年初版。
72徐芹庭:《魏晉七家易學之研究》,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初版。
73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5月初版。
74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初版。
75徐志銳:《周易陰陽八卦說解》,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初版。
76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10月初版。
77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12月初版。
78孫 筱:《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79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初版。
80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9月初版。
81張其成主編:《易經應用大百科》,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82張善文:《象數與義理》,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83張善文:《歷代易學與易學要籍》,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84張 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第1版。
85張 濤:《經學與漢代社會》,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86張耀南 陳鵬:《實在論在中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87張東蓀:《認識論》,上海:世界書局,1934年9月初版。
88張耀南:《張東蓀知識論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5年12月初版。
89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5月初版。
90黃沛榮:《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10月初版。
91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92黃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5月初版。
93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3月初版。
94黃慶萱:《史記漢書儒林列傳疏證》,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6年3月初版。
95黃見德:《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導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96梁韋弦:《易學考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97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98陳奎德:《懷德海》,臺北:東大圖書,1994年9月初版。
99陳 槃:《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臺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2月初版。
100沈清松主編:《時代心靈之鑰──當代哲學思想家》,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12月初版。
10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三)》,臺北:藍燈文化,1991年12月初版。
102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5月初版。
103程石泉:《易學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104曾春海:《朱熹易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83年5月初版。
105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9月初版。
106彭孟堯:《符號邏輯》,臺北:心理出版社,2000年7月初版。
107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二、三卷,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1月增訂初版。
108傅斯年著、陳槃等校訂:《傅斯年全集》第四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9月初版。
109傅偉勳:《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4月初版。
110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1月初版。
111舒 光:《維根斯坦哲學》,臺北:水牛,1986年7月初版。
112楊士毅:《懷德海哲學》,臺北:東大圖書,1987年5月初版。
113楊士毅:《懷德海哲學入門──超越現代與後現代》,臺北:揚智文化,2001年1月初版。
114楊國榮:《科學主義:演進與超越――中國近代的科學主義思潮》,臺北:洪葉文化,2000年8月初版。
115楊祖漢:《儒家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3月初版。
116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
117楊壽堪 王成兵:《實用主義在中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 月第1版。
118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119鄔昆如:《西洋哲學十二講》,臺北:東大圖書,1987年9月初版。
120鄔昆如:《西洋哲學史話》,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1月增訂二版。
121廖名春 康學偉 梁書弦:《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122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123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8月第1版.
124葉國良等:《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1月初版。
125劉百閔:《經學通論》,臺北:國防研究院出版社,1970年3月初版。
126劉大鈞:《周易概論》,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月第1版。
127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上、下,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1 版。
128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1994年2月初版。
129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2月第一版。
130董光璧:《易學科學史綱》,湖南:武漢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131樓宇烈校釋 王弼原著:《王弼集校釋》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8月第1版。
132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湖南:湖南出版社,1996年8月第2版。
133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出版,樂學書局經銷,2002年2月初版。
134鄭萬耕:《揚雄及其太玄》,臺北:藍燈文化,1992年9月初版。
135鄭家棟:《牟宗三》,臺北:東大圖書,2000年4月初版。
136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137錢 穆:《國學概論》,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1,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
138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5,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
139錢 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8,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
140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8月初版。
141盧 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月第1版。
142賴貴三主編:《臺灣易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2月初版。
143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3月初版。
144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
145戴君仁:《戴靜山先生全集.談易》,臺北:戴顧志,1980年初版。
146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
147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9月初版。
148簡博賢:《魏晉四家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月初版。
149顏炳罡:《整合與重鑄--當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2月初版。
150顏炳罡:《牟宗三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151羅 光:《中國哲學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11月初版。
152蕭萐父主編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讀經示要》、《十力語要》、《十力語要初續》、《新唯識論文言文本》),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153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154嚴 正:《五經哲學及其文化學的闡釋》,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8月第1版。
155顧頡剛等編纂:《古史辨》第一、三、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93年8月2版。
2西文專著
Alfred North Whitehead(懷德海)著作:
1 The Concept of Nature. 3rd ed.,(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2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1st ed.,(New York : The Macmillan Co.,1954)
3 Process and Reality. Corrected ed. , edited by David Ray Griffin and Donald W. Sherburne 1st ed.,(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1978)
4 Modes of Thought.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1968)
3西文譯著
1 Albert Einstein(愛因斯坦)著 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 郭兆林譯:《相對論的意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6月第1版。
2 Albert Einstein(愛因斯坦)著:《紀念愛因斯坦文集》第二卷,新竹:凡異出版社,1986年11月二版。
3 Alfred North Whitehead著 Modes of Thought 謝幼偉譯:《思想之方式》,臺南:德華出版社,1976年6月初版。
4 Alfred North Whitehead著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傅佩榮譯:《科學與現代世界》,新店:立緒出版社,2000年6月初版。
5 Alfred North Whitehead著 Process and Reality 楊富斌譯:《過程與實在:宇宙論研究》,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6 Alfred North Whitehead著 Process and Reality 周邦憲譯:《過程與實在》,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7 Aguinas St. Thomas著 孫振青譯:《亞里斯多德形上學註》,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8月初版。
8 David Hilbert(希爾伯)Wilhelm Ackermann(阿克曼)合著 Grundzüge der Theoretischen Logik(德文原著),Principles of Mathematical Logic (英文版) 吳定遠譯:《數理邏輯原理》,臺北:水牛出版社,1976年3月初版。
9 D. J. O'Conner(奧康諾)著 A Critical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洪漢鼎譯:《批評的西方哲學史》下,臺北:桂冠圖書,1998年2月初版。
10 Fredekick Copleston著 傅佩榮等譯:《西洋哲學史》第一卷,《希臘與羅馬》,臺北:黎明文化,1986年1月初版。
11 P. H. Nidditch (倪里崎)著 劉福增編譯:《數理邏輯發展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69年初版。
12 Willard Van Orman Quine(蒯英)著 Mathematical logic 劉福增譯:《數理邏輯》,臺北:幼獅出版社,1987年3月初版。
13 藍紀正 朱恩寬譯:《歐幾里得幾何原本》,臺北:九章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二)學位論文
1王汝華:《熊十力易學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2賴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3林麗雯:《李光史事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4南基守:《易經卦象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5陳伯适:《惠棟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1月。
6陳明恩:《東漢讖緯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7陳德興:《兩漢氣化宇宙論之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8黃忠天:《楊萬里易學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9許朝陽:《胡煦易學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10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11簡世和:《誠齋易傳》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三)論文集
1牟宗三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編輯組編撰:《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與著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9月初版。
2成中英主編:《本體與詮釋:中西比較》第三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3成中英:《從中西互釋中挺立──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的新定位》,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4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四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5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五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6朱伯崑:《燕園耕耘錄――朱伯崑學術論集》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3月初版。
7何澤恆:《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8 月初版。
8東海大學哲研所主編:《中國哲學與懷德海》,臺北:東大圖書,1989年9月初版。
9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1981年1月初版。
10孫智燊等:《2007年創化與歷程:中西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2007年3月初版。
11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一、二、三、四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9月──1990年5月第1版。
12張善文:《潔靜精微之玄思:周易學說啟示錄》,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13張善文主編:《大易集奧》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4楊儒賓 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初版。
15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研究》第一輯,山東:齊魯書社,1996年2月第1版。
16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研究》第二輯,山東:齊魯書社,1997年6月第1版。
17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研究》第三輯,四川:巴蜀書社,2003年3月第1版。
18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述:第三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10月第1版。
19劉大鈞主編:《大易情性: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四川:巴蜀書社,2002年8月第1版。
20劉大鈞主編:《大易集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21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說: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四川:巴蜀書社,2003年6月第1版。
22劉大鈞等:《象數精解》,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5月第1版。
23蔡仁厚 楊祖漢主編:《牟宗三先生紀念集》,臺北:東方人文學術基金會,1996年12月初版。
24蔡仁厚等著:《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
25潘德榮 賴賢宗主編:《東西哲學與本體詮釋:成中英先生七十壽誕論文集》,臺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10月初版。
(四)期刊論文
1王 青:〈「太玄」研究〉,《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 年6月,頁77–102。
2王開府:〈思想研究方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二十七期,1998年6月,頁147–187。
3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周易研究》,第6期,2002年,頁50–61。
4王興國:〈論牟宗三哲學中的易學研究〉,《周易研究》,第5期,2002年10月,頁54–63。
5牟宗三:〈《原始的型範》第二部份《周易》大義(一)--「先秦哲學」演講錄〉,〈《原始的型範》第二部份《周易》大義(二)--「先秦哲學」演講錄〉,〈《原始的型範》第二部份《周易》大義(三)--「先秦哲學」演講錄〉,盧雪崑整理,《鵝湖》,第379、380、381期,2007年1、2、3月,頁3–9、1–7、2–9。
6成中英:〈論易之五義與易的本體世界〉,《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期,2006年7月,頁1–32。
7吳文璋:〈從思想史論戰後台灣儒學的兩大典型──胡適和牟宗三〉,《成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8年5月,頁183–212。
8杜正勝:〈秦火與焚書〉,《歷史月刊》,第8期,1988年9月,頁6–11。
9林慶彰:〈評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漢學研究》,第1卷第1期,1983年6月,頁332–337。
10林忠軍:〈干寶易學思想研究〉,《周易研究》,第4期,1996年,頁12–24。
11林忠軍:〈《易緯》宇宙觀與漢代儒道合流趨向〉,《中國哲學》,第12期,2002年,頁52–56。
12林啟屏:〈中國古代學術史上的關鍵事件及其意義──以「秦火焚書」為討論的核心〉,《清華學報》,第36卷第1期,2006年6月,頁109–133。
13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的考察〉(上)(下),
《鵝湖》第293、294期,1999年11月、12月,頁16–23、45–54。
14俞懿嫻:〈懷海德前期創生概念及其思想背景〉,《哲學論集》,第38期,2005年7月,頁203–242+283–285。
15俞懿嫻:〈懷海德形上學研究〉,《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5期,2004年7月,頁375–425。
16俞懿嫻:〈懷海德與後現代世界觀〉,《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4期,2003年7月,頁247–279。
17俞懿嫻:〈懷海德哲學在《科學與現代世界》中的蟺變〉,《哲學論集》,第35期,2002年7月,頁67–124+253–256。
18俞懿嫻:〈懷海德《科學與現代世界》中的機體思想〉,《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3期,2002年7月,頁107–142。
19俞懿嫻:〈懷海德與機體哲學〉,《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7期,2000年6月,頁149–178。
20高懷民:〈西漢孟喜卦序排列中的哲學性〉,《周易》《左傳》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經學研究會第一屆學術研討會),1999年5月,頁1–8。
21袁信愛:〈經典與詮釋〉,《輔仁大學哲學論集(三十二)經典與詮釋》,1999年6月,頁170–171(總頁163–180)。
22張其成:〈漢代象數學家的人文關懷〉,《周易研究》,第43期,2000年,頁66–71+81。
23張祥龍:〈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易》象數及西方有關學說〉,《臺大文史哲學報》,第期,2005年5月,頁153–182。
24張健捷:〈乾坤並建 超越內在--牟宗三後期易學思想研究〉,《周易研究》,第5期(總七十三期),2005年,頁47–54。
25梁韋弦:〈孟京易學的來源〉,《中國哲學》,第11期,2003年,頁9–11。
26陳麗桂:〈《淮南子》與《春秋繁露》中的感應思想〉,《先秦兩漢論叢》第一輯,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1999年月,頁155–177。
27陳麗桂:〈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3月,頁17–30+431–432。
28張 濤:〈秦代易學思想探微〉,《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總37期),2000年12月,頁35–55。
29郭齊勇:〈現代新儒家的易學思想論綱〉,《周易研究》,第4期(總六十六期),2004年,頁3–14。
30許朝陽:〈漢易象數中的五行觀念--以筮法為考察進路〉,《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31期,2004年7月,頁125–140。
31楊祖漢:〈牟宗三先生的哲學〉,《漢學之研究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4月,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頁597–614。
32鄔昆如:〈漢代宇宙論之興起與發展及其在哲學上的意義〉,《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0月初版,頁89–114。
33鄔昆如:〈中國形上學的三個向度〉,《哲學與文化》,第345期,2003年11月,頁3–18。
34趙之振:〈懷德海論思辨哲學之基本性格與方法〉,《九州學刊》,第11期,1989年12月,頁35–53。
35趙中偉:〈從「物理之後」到「倫理之後」──「元亨利貞」詮釋意涵解析〉,《輔仁國文學報》,第22期,2006年7月,頁30–60。
36劉慧珍:〈漢代易學的特殊問題──易象陰陽五行化試論〉,《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1998年10月。
37劉大鈞:〈「卦氣」溯源〉,《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2000年。
38鄭吉雄:〈中國古代形上學中數字觀念的發展〉,《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期,2005年12月,頁137–174。
39鄭吉雄:〈論象數詮《易》的效用與限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2006年9月,頁205–236。
40賴貴三:〈兩漢易學「氣化宇宙論」思想探析〉,《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2005年8月,頁463–491。
41戴璉璋 劉述先:〈「牟宗三先生之後的中國」哲學演講〉,《鵝湖》,第380期,2007年2月,頁8–13。
(五)網路
1林忠軍:〈從虞翻易學看漢儒以象解《易》方法〉,http://www.yuensang.com/,2005年9月。(原發表於「紀念孔子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2004年10月)
2張國義:〈近現代東西文化互動中的生命哲學〉,「學說連線」http://www.xslx.com/,2003年4月。
3鄭炳碩:〈論牟宗三先生易學中的「象」〉,「儒學聯合論壇」,http://www.yuandao.com,2005年9月。(原發表於「第七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武漢,2005年9月)
4謝 泳:〈一九四九年前相對論傳播及對中國知識界的影響〉,「思與文」http://www.chinese-thought.org/,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