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倩倫
論文名稱: 清代東北封禁政策之研究
The Study Of Ching Dynasty's Mang-Chou Block Policy
指導教授: 莊吉發
Zhuang, Ji-F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1999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3
中文關鍵詞: 清代東北封禁圍場京祇移駐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緒論
    東北地區在歷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特別在清代以後逐步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定區域。清朝祖先發跡於東北,白山黑水之間,早在入關之前就已基本實現了對該地區政治統一和行政管理。入關統一中原之後,為保護「龍興之地」,實施消極封禁政策,禁止漢人進入開墾。清中葉以後,西力東漸,以砲艦政策叩關,開始藉不平等條約在中國進行殖民主義侵略。俄國來自歐亞大陸,從東北著手,也同時對中國進行領土攫奪。咸豐八年(1858)、咸豐十年(1860)先後和中國簽訂了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北京續約,訛詐了黑龍江以北、烏蘇理江以東原屬中國的廣大土地。這一情勢發展,使清政府不得不考慮東北現狀的調整,做出了消極「弛禁」的決定,在東北局部放荒。光緒中期,新興的日本步西方帝國主義後塵,對東北多方覬覦。甲午戰後,東北已實質上變成日俄兩國為首的列強勢力範圍爭奪對象。清政府處此環境中,已無選擇餘地,終於對東北地區做出「移民實邊」的積極政策。至此,東北封禁政策,才算是完全解除。
    關於東北史地研究,遠自十六世紀之時俄人已經著手進行,我國學者亦有人留意於此。及至二十世紀之初,日本人繼起,成績尤為可觀。 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內外學者對東北問題曾有一段探討熱潮。有關東北地區歷史、地理、經濟、社會和國際關係等的專書、論文,乃至一般性的報導分析大量出籠。最關心東北問題的,當然是中日兩國的學者。主要原因,是中國和日本在東北發生了國家利益的現實矛盾。這一時期學者們所關注的,大部份是國際關係層面上的問題,對於東北歷史文化和社會探討的比重,顯然偏低。 關於清代東北歷史研究著墨較少,從40年代至70年代之間,可說是清代東北史研究的停滯期。惟80年代以後,各種史料相繼公開,滿文史料大量應用,兼以地下材料出土,故對東北史的研究亦展露了一副新面貌。大陸與日本學者為了在清代東北研究的某些領域取得新的進展,經過協商,決定從1988年至1990年,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合作,包括清代東北的經濟開發、清代東北的滿族和其他少數民族、清代東北的文化、清初統一東北過程中的歷史地理,以及有關清代東北的文獻資料的調查整理等方面內容。 。
    移民與開墾是歷年來研究東北地方史的重要課題,研究學者頗多,並提供了獨特的見解。早期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偏重在清初的招民開墾及清末的放墾時期。對於清代長達兩百多年的封禁政策探討,稍微帶過,深入論述者並不多見。管東貴先生,在〈清初遼東招墾授官例的效果及其被廢原因的探討〉一文中,認為清初招民開墾授官例作後會被廢的原因在於,漢人進入東北有隘滿洲人的利益,政治上害怕漢人佔據東北,萬一關內一旦發生變故,則在北京的滿清朝廷及關內滿人將陷入背腹受敵的困境;以及害怕漢人影響了東北的純樸風俗。 不過主要仍偏重於招民授官例的實施過程及原因,對於影響及被廢的原因論述較少。另外,在其〈滿族的入關與漢化〉一文中,則對清代的封禁令以及漢人進入後對東北的影響論述較多,並從東北人口的變動來論述封禁政策的效果,以及清廷封禁政策實行的不確實在於,「保持關內的政權」與「保全東北的利益」,難以兩全。
    趙中孚先生則是透過東三省的地權關係,來論述清代封禁政策。在其文-〈清代東三省的地權關係與封禁政策〉中,認為東三省的「封禁」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存在,對於禁令的頒佈只能視為加強關禁,漢人出關在通常情形下並無絕對困難,事實上封禁對象也不限定漢人;關內駐防的旗人,也不得隨意徒移關外。其文缺點仍偏重在土地制度上的改變,對於封禁造成的關係論述頗缺。
    另一方面,劉選民先生的〈清代東三省移民與開墾〉、吳希庸先生的〈近代東北史移民史略〉,則對整個清代東北開墾作了長時代的論述,文中皆從清初招墾開始論述,並論及封禁、弛禁的原因,到最後整個移民開墾的過程。 由於,二文屬於長時期的論述,對於封禁與弛禁的原因過程及影響只略而帶過,反倒是偏重於後期的移民與開墾,不過卻也讓讀者對於整個東北的開發過程有一大概性的瞭解。而蕭一山先生的〈東北之移民與墾殖〉一文中,對於滿洲封禁的意義則特別加以解釋,從封禁的範圍、以及管理制度來論述東北封禁政策的性質。
    大陸學者張璇如,〈清初封禁與招民開墾〉一文中,認為清初實行封禁原因有二,一是為了加強國防,當時俄國對東北虎視眈眈,為了鞏固國防而從長白山封禁區劃出吉林、盛京圍場,以供八旗士卒圍獵練武,提高戰鬥力;二是為了保護人參的採掘,以維護清皇室和八旗王公貴族既得之利益,並對龔維航在〈清代漢人拓殖東北述略〉一文中所提到的「清人自以為異族入主中原,猜忌心未泯,軫域之見時存,歧視漢人,以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故欲保留發祥地之東北,勿使漢人入侵。則一旦中原有事,可以退守,不致蹈元人覆轍。此種疑忌心裡之存在,實封鎖東北政策之由來也。」有所反駁,張璇如認為這只不過是從民族偏見出發的主觀臆測而已。 可惜張並未更深入進一步探討。
    而馬越山的〈清代東北封禁政策〉、張杰-〈試論清前期的封禁政策〉、對於清代封禁東北的原因,提出較完整的論述,大致上從經濟、文化等兩方面來論述。 而王景澤在〈對清代東北封禁政策的再認識〉中則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是為了建立俯視中原的戰略基地以及保障控馭蒙古的戰略地位,並認為封禁政策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
    如上所述,其所探討大多偏向於移民與開墾問題,或屬於淺論性質。即至目前,對於此一課題的論述仍處於附屬的地位。清廷實行封禁政策應從國際面及社會面來看。社會面,封禁東北無非是為了保護「龍興之地」,不受漢人勢力的威脅。但隨著中國本部內地人口壓力一再衝擊著這種隔離政策,使得清廷的舉棋不定,時而封鎖,時而鬆弛。漢人之所以能夠不斷進入東北,除了自身的力量之外,與封禁政策的不斷改弦亦張,以及東北將軍的不重視、地方官吏與東北旗人本身不斷違背封禁政策的本意,或是蒙古王公擅自招墾有著極大的關連。然而,論者皆忽略了後者,認為漢人之所以能衝破封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論者認為漢人進入東北實質上帶來了經濟開發的貢獻,卻忽略了漢人在東北所造成的社會秩序不穩定,漢人來到東北,主要是流民或是亡命之徒,他們出身寒素,缺乏教育,往往在東北禁地從事偷獵、挖參和採金,也當土匪,為東北帶來了社會問題。
    在國際方面,即是俄國勢力的威脅。在整個十八世紀中,俄國早已在西伯利亞穩固了他的地位。開始在黑龍江一帶有所行動,但吉林將軍及黑龍江將軍黑少注意到滿洲邊地的發展事務,而清廷的政策依然反對漢人前來居住,以及為了平定太平天國,而調動了大批東北軍隊,造成邊防的空虛,因此削弱了清廷對付俄國的戰力。為了防止俄國不斷入侵,必須藉助漢人的力量,實施移民實邊,才有辦法阻止俄國人的武裝移民。
    東北一地雖處邊陲地帶,但確是國際注目的焦點,不容忽視。清廷實行封禁政策長達兩百多年,卻牽動了清代整個東北局勢的變化,無論政治、社會、經濟皆受其影響。若要瞭解清代東北的變遷史,須先從封禁政策研究起,才能使問題清楚的展現出來。
    有關章節的安排,除了續論與結論外,其餘各章節安排如下。第一章,敘述清初穩定東北的各項措施。東北經過明清三十年的長期的戰爭,造成內部社會的破壞,土地荒蕪。以及入關之後,大量人口遷移至關內,促使東北呈現「黃沙滿目,有土無人的景象」。其次,俄國人不斷入侵東北,掀起一波波的侵略浪潮。面對發祥之地的荒涼以及危機之下,清朝統治者為穩定龍興之地的局勢,首先進行政治機構的建治,以確定東北的特殊地位。其次,實行遼東招墾,以恢復東北社會經濟;再者,即是加強東北軍事防禦力量,派駐八旗勁旅,以確保東北邊防的鞏固。
    第二章、敘述封禁政策全面實行的原因以及措施。從順治實行遼東招墾令開始,到康熙五年時,已達到了其充實東北的目的。但卻也演伸出清廷所不願見到的結果。經濟上,由於漢人的大量進入,佔種了旗人的土地,影響旗人生計;自然資源遭到破壞及竊取,阻礙了王公貴族對自然資源的壟斷。政治上,影響了東北社會秩序的穩定性。漢人的進入,帶來了一連串的滿漢衝突,以及盜風的熾盛。文化上,滿人的國語騎射遭到了嚴重考驗,以及純樸的風俗音感染漢習,而有所敗壞。 一連串接踵而至的問題,導致乾隆五年下令全面嚴厲封禁。無論是防偷渡,或是陸路的闖關,皆有一套封禁的措施。對於東北內地清查人口,實行保甲,加徵賦稅等等,以杜流民的侵入。而柳條邊的建立,更標示著清廷對東北封進的心意。
    第三章、敘述封進政策執行的成效與否。乾隆中葉以後,由於內地人口激增,加以天災頻仍,造成大批民人不斷的向東北移動。以及,人民善於利用政策的漏洞,或是守邊官員的不確實稽查,偷偷流入東北地區。乾隆晚年,由於華北地區的災害,迫使乾隆帝密諭稍暫鬆弛封禁,以解決內地飢民問題。此一鬆弛,更是造成流民一波波出關的浪潮。嘉慶帝,見於此再次的下令封禁, 更將舊章程重新擬定,嚴加禁止,直至道光年間,仍不鬆懈。但是,嘉道年間,東北人口不斷增加,盜取人參、砍伐木材、獵取鹿茸、私自佔種等按件卻有增無減,依舊防不勝防。另一方面,咸豐、同治年間,因為封禁政策已不再嚴格執行,大批良萎不齊的流民進入,開始在邊外封禁區內,結合起來。不斷製造東北社會問題,盜匪橫行、馬賊的興起,不斷與官方起衝突,更甚者官盜相勾結。顯現出清朝封禁的結果竟是帶來了一連串內部動盪不安。這種景象更是促成往後清朝對東北封禁令逐漸鬆弛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章、敘述朝廷對於封進政策的鬆弛。道光、咸豐、同治年間是清代的大變局。內部問題,為了解決關內八旗生計日漸困難,而實行了京旗移屯,卻也帶動了漢人隨著京旗移囤而得以進入東北。另一方面,清廷為鎮壓太平天國,將關外清軍,特別是吉林、黑龍江一帶,大批南調,造成邊陲地帶頓時呈現空虛狀態,使得分佈於各地邊門、卡倫逐漸廢弛,大批流民得以乘機進入空曠的邊疆地區。外部問題,鴉片戰後,列強覬覦中國邊疆,中俄問題、朝鮮問題不斷的出現。清廷為設法保有對邊疆的主控權,漸體認到加強邊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一連串鉅額的賠款和外債加重了政府財政的負擔,清廷一些有識之大臣,乃思以開墾籌款項,來解決庫款奇缺的財政危機。但是,這種移民實邊的建議,並未完全被清廷所採納,甚至朝中大臣更分為兩派。一派仍堅持封禁,一派則偏向移民實邊。但因迫於時勢,咸豐十年(1860),清廷政府決定在黑龍江、吉林地區,實行局部開放。但對於有封禁山場、官荒等地依舊限制開墾。除此之外,礦產的開禁乃因俄國不斷侵佔東北地利,以及清廷為籌款項雙重因素之下,開始有計畫的實行挖掘,以盡地利。
    第五章、敘述清廷對東北整個政策的轉變,以實現東北一地的開發。因一八五八年,中俄天津條約簽訂後,俄人大量移民烏蘇理江以東,造成中國極大威脅。為改變此二種狀況,清廷於一九零四年,在黑龍江、吉林設局招墾,以優惠措施鼓勵移民實邊,東三省人口大量增加,並相應增設州縣、設官治理。而與東三省相鄰之蒙古東部哲理木盟諸旗也在此政策下解除禁令。致此,東北一地,正是完全對開放,封禁政策告一段落了。
    在史料的運用上,是以清代官方檔案為主要材料。尤以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文獻檔案資料,如《宮中檔》硃批奏摺、內閣《外紀檔》檔案與《上諭檔》、《軍機處檔.月摺包》奏摺錄副等,以及官方典籍,如實錄、方志、東華錄等,又時人的記載如楊賓的《柳邊紀略》。另一方面,近年來,大陸學者合力出版了一系列的長白叢書,將東北史料加以彙整,實亦提供了研究的好材料。但就實際而言,各種史料實如浩瀚大海,蒐集、整理與運用上頗費工夫,囿於學力不足,遺珠之憾在所難免,因此本文,只能就蒐集資料所見,以討論其所反應的問題。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清初穩定東北措施 第一節政治制度的確立 第二節社會經濟的恢復 第三節軍事力量的強化 第三章封禁政策形成的淵源與執行 第一節政策形成的淵源 第二節法令制度的確立 第三節柳條邊的修建 第四章封禁政策下的回應 第一節華北流民的進入 第二節山場經濟的活動 第三節社會問題案件的分析 第五章封禁政策的鬆弛 第一節京旗蘇拉的移駐 第二節官荒局部的開墾 第三節礦產的開墾-以煤礦、金礦為例 第六章封禁政策的落幕 第一節 移民實邊政策的實現 第二節哲理木盟的全面開墾 第三節改定官制 第七章結論

    徵引書目
    一、 檔案資料
    1. 《上諭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 《月摺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3. 《外紀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4. 《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5. 《史館檔‧食貨志》,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6.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
    7. 《宮中檔嘉慶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8. 《宮中檔道光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9. 《宮中檔咸豐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0. 《宮中檔同治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1. 《乾隆朝上諭檔》,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一九九一年六月。
    12. 《光緒朝宮中硃批奏摺》,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13. 《明清內閣大庫檔案》,臺北,中研院史語所,民國。
    14. 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臺北,國風出版社,民國五十二年。
    15. 《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臺彎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六十年三月。
    16. 《道光朝起居注冊》,臺北,
    17. 《盛京奏議》,臺北,文海
    18. 《清國史》,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三年六月。
    19. 琴川居士《皇清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
    20. 《礦務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民國
    21. 《光緒朝黑龍江將軍奏搞》,北京,新華書店,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22. 郭廷以主編《四國新檔‧俄國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民國五十五年二月。
    二、 官書典籍
    1. (宋)宇文懋昭《大金國志》,臺北,廣文書局,
    2. 《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民國五十四年。
    3. 《明實錄》
    4. 《大清太宗高皇帝》,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
    5.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
    6. 《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
    7. 《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
    8. 《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
    9.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
    10. 《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
    11. 《大清穆宗毅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
    12. 《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
    13.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中文書局,民國五十二年一月。
    14. 《清朝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15. 《大清十朝聖訓》,臺北,文海,未註出版年月。
    16. 《朝鮮李朝實錄‧仁祖》,漢城,韓國國史館編纂委員會,一九七二年。
    17. 王先謙《十二朝東華錄》,臺北,大東書局。
    18. 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19. 允錄等編,《上諭旗務議覆》,臺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20. 徐午編,《大清一統志》(乾隆朝),臺北,新文豐,民國六十四年。
    21. 《大清律例》
    22. 《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
    23. 宜今室主人編《皇朝經濟文新編》,臺北,文海
    24. 賈楨等撰《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臺北,文海,民國五十五年。
    25. 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臺北,文海,民國五十五年。
    26. 鐵保等奉敕撰《欽定八旗通志》,臺北,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27. 鄂爾泰《八旗通志》初集,
    28. 關嘉祿,《雍乾兩朝鑲紅旗檔》,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29. 楊鍾義《八旗文經》,臺北,華文書局,一九六九年。
    30. 徐世昌《東三省政略》,臺北,文海,民國五十四年。
    31. 蔡洛冠《清史列傳》,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六二年。
    32. 王河等修《盛京通志》,臺北,文海,民國五十四年。
    33. 阿桂等奉敕撰《盛京通志》,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五零二冊,臺北,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三年。
    34. 伊把漢修《盛京通志》康熙二十三年版,
    35. 王樹楠等編纂《奉天通志》,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36. 《東北大事記》,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37. 長順等修《吉林通志》,臺北,文海,民國五十四年。
    38. 《全遼志》
    39. 《遼東志》(遼海叢本),瀋陽,遼瀋書社,一九八五年。
    40. 《遼陽州志》(遼海叢本),瀋陽,遼瀋書社,一九八五年。
    41. 薩英額撰,《吉林外紀》,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
    42. 張伯英纂《黑龍江志稿》,臺北,文海,民國五十四年。
    43. 《黑龍江通志》
    44. 黃維翰編《呼蘭府志》,臺北,成文,民國六十三年。
    45. 仇錫廷《薊縣志》,臺北,成文,一九六九年。
    46. 陳德懿纂《鐵嶺縣志》,臺北,成文,民國二十年。
    47. 《皇朝政典類纂》,臺北,
    48. 阿桂《皇清開國方略》,臺北,成文,民國五十七年。
    49. 《清朝通典》,上海,商務印書,一九三五年。
    50. 吳祿貞《延吉邊務報告》,臺北,文海,民國五十八年。
    51. 朱啟鈐《東三省蒙務公牘彙編》,臺北,文海,民國六十八年。
    52. 《洋務運動》叢刊,
    53. 李毅纂修《開原縣志》,臺北,成文,民國十九年。
    54. 《樺甸縣志》
    55. 《梨樹縣志》
    56. 《海龍縣志》
    57. 《綏中縣志》
    58. 斐煥興修、白永貞《遼陽縣志》,臺北,成文,一九七三年。
    59. 《單縣志》
    60. 《濮州志》
    61. 《海龍縣志》
    62. 沈桐生《光緒政典》
    63. 《宣統政記》
    64. 《諭摺匯存》
    65. 《滿州舊慣調查報告》
    66. 《洋務運動》叢刊
    67. 王有立《康熙政要》,臺北,華文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68. 《欽定理藩院則例》
    69. 鄭昌順等奉敕編纂《同文彙考原編》,臺北,珪庭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70. 《盛京典制備考》
    71. 吳含輯《李朝鮮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北京,中華書局,
    72. 海濱野史初輯,《建州私志》,收入謝國楨所收集清出史之四,
    三、 報紙
    1. 《盛京時報》,瀋陽,盛京時報影印組,一九八五年。
    2. 《政治官報》
    3. 《內閣官報》
    四、 專書論著
    1. 方式濟撰《龍沙紀略》,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一秩,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2. 西清著《黑龍江外紀》,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一秩,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3. 高士奇撰《扈從東巡日錄》,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一秩,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4. 徐宗亮纂修《龍江述略》,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一秩,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5. 方拱乾《絕域紀略》,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一秩,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6. 龔柴撰《滿州考略》,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一秩,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7. 楊賓《柳邊紀略》,收入今毓黼主編,《遼海叢書》,瀋陽,遼瀋書社,一九八四年。
    8. 吳兆騫《秋笳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一九三六年。
    9. 吳桭臣《寧古塔紀略》,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一秩,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10. 魏源《聖武記》,臺北,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11. 何秋濤《朔方備乘》
    12. 博明希哲撰,《鳳城瑣錄》,《遼海叢書本》,瀋陽,遼瀋書社,一九八五年。
    13. 王慶雲《石渠餘紀》,臺北,文海,一九六七年。
    14. 昭槤《嘯亭雜錄》,臺北,文海,一九六七年。
    15. 程德全《程將軍(德全)守江疏稿》,臺北,文海,一九六五年。
    16. (比利時)南懷仁《韃靼旅行記》,薛虹譯,,收入李澍田主編《吉林長白叢書》初集,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九月。
    17. (清)王履泰《雙城堡屯田記略》,收入李澍田主編《長白叢書》四集,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七月。
    18. 洪亮吉《洪江北詩文集》,臺北,商務書局,民國五十七年。
    19. 《皇朝藩屬輿地叢書》
    20. 《東北大事記》,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21. 徐世昌《退耕堂政書》,
    22. 王一元《遼左見聞錄》
    23. 梁章鉅《浪跡從談》
    24. 楊余練《清代東北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25. 劉子揚《清代地方官制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六月。
    26. 孔經緯《清代東北地區經濟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0年。
    27. 刁書仁、衣興國《近三百年來東北土地開發史》,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28. (日)稻葉君山著,楊成能譯《滿州發達史》,臺北,國風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九月。
    29. 金靜庵《靜晤室日記》
    30. 謝國楨《清初流人開發東北史》,臺北,開明書局,民國五十八年九月。
    31. 《清代全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32. 袁森坡《康雍乾經營與開發北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33. 路遇《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上海,社會科學院,一九八七年。
    34.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35. 刁書仁《東北旗地研究》,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月。
    36. 羅運治《清代木蘭圍場的探討》,臺北,文史哲,民國七十八年五月。
    37. 馬東玉《雄視四方-清帝巡狩活動》,瀋陽,遼海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八月
    38. 騰紹箴《清代八旗弟子》,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39. 韓道誠《東北歷史文化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八十四年三月。
    40. 李建才《東北史地考略》,吉林,吉林文史,一九八六年四月。
    41. 孟東風《吉林近代史稿》,吉林,吉林文史,一九九五年九月。
    42. 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九八五年。
    43. 吳申之《中國人口思想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九八六年。
    44. 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45. 宋抵、王秀華《清代東北參務》,李澍田主編《長白叢書》第五集,吉林文史,一九九一年。
    46. 馬汝珩、馬大正《清代的邊疆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九九四年四月。
    47. 陳樺《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
    48. 池子華《中國近代流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三月。
    49. 傅樂成《中國通史》,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四年七月。
    50.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第一冊(清季),台北
    51. 朱惠方、董一忱《東北墾殖史》,長春,國立長春大學農學院叢書,一九四七年。
    52. 何萍《近代中俄華人政策下俄遠東區華人社會變遷1860-191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一月。
    53. 潘自蓮《奉天早期移墾區社會精英的形成與發展(1634-191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54. 溫順德《清代乾嘉時期關內漢人流移東北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55. 林昆輝《清朝內蒙古放墾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五、 期刊論文
    1. 管東貴<清代遼東招墾授官例的效果及其被廢原因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四本二分,民國六十一年九月,臺北。
    2. 管東貴<滿族入關前的文化發展對他們後來漢化的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本上冊,民國五十七年十月,臺北。
    3. 管東貴<滿族的入關與漢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三本,民國六十年十一月,臺北。
    4. 管東貴<入關前滿族兵數與人口問題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一本第二分,民國五十八年,臺北。
    5. 馮家昇<東北史地已有成績>,《禹貢半月刊》,二卷十期,民國,臺北。
    6. 趙中孚<近代東北移民開發史研究的回顧>,《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民國,
    7. 趙中孚<清代東北三省北部的開發與漢化>,《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十五期下,民國七十五年,臺北。
    8. 趙中孚<近代東三省移民問題之研究>,《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四期下,民國六十三年二月,臺北。
    9. 趙中孚<清代東三省的地權關係與封禁政策>,《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十期,民國七十年七月,臺北。
    10. 趙中孚<近代東三省鬍匪問題之探討>,《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七期,民國,臺北。
    11. 趙中孚<清末東三省改制的背景>,《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五期,民國,臺北。
    12. 青乙<中日學者達成聯合研究清代東北史的協議>,《清史研究》,一九九八年第一期。
    13. 劉選民<清代東三省移民與開墾>,《史學年報》第五卷第二期,民國,臺北。
    14. 劉選民<東三省京旗移屯始末>,《禹貢半月刊》第六卷三、四期,民國二十五年十月,臺北。
    15. 吳希庸<近代東北移民史略>,《東北集刊》第二期,民國三十年十月。
    16. 蕭一山<東北之移民與墾殖>,《東北論文輯》第七輯
    17. 張璇如<清初封禁止招民開墾>,《社會科學戰線》,一九八三年第一期。
    18. 馬越山<清代東北的封禁政策>,《社會科學輯刊》,一九八六年二期。
    19. 張杰<試論清代的東北封禁>,《社會科學輯刊》,一九九四年第五期。
    20. 王景澤<對清代封禁東北政策的再認識>,《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七年第二期,東北。
    21. 趙云田<清代東北軍府建置>,《清史研究》,一九九二年第二期。
    22. 許淑明<清代東北地區土地開墾述略>,《清代邊疆開發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23. 郭廷以<東北的開拓-明清的東北經營>,收入氏著《近代中國的變局》,臺北,聯經,民國七十六年。
    24. 蔣廷黼<最近三百年來東北外患史(從順治到咸豐)>,收入氏著《中國近代史研究》,臺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25. 王業鍵、全漢昇<清代人口的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三十二本,民國五十年七月,臺北。
    26. 王業鍵<清代經濟芻論>,《食貨月刊》第二卷十一期,民國六十二年二月,臺北。羅爾綱<太平天國革命前的人口壓迫問題>,收入《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二冊,臺北,正中書局,民國四十七年。
    27. 刁書仁<略論乾嘉時期東北旗地的補救措施>,《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0年第二期。
    28. 刁書仁<清代東北圍場略說>,《滿族研究》,一九九一年第四期。
    29. 楊奇蓉<清代東北人參的採掘和經營>,《遼寧師範大學學報》,一九九六年第一期。
    30. 葉高樹<清雍乾時期的國語騎射政策>,《第二屆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民國七十四年四月。
    31. 葉高樹<清季黑龍江部份開禁後的俄界務糾紛>,《輔仁歷史學報》,第七期。
    32. 王鍾翰<國語騎射與滿族的發展>,《滿族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中學院,一九八八年十一月。
    33. 劉仲平<東北境內之長城暨柳條邊牆考>,《東北論文集》。
    34. 潘承彬<明代遼東邊牆>,《禹貢半月刊》第六卷三、四期,
    35. 呂一燃<駁柳條邊國界說>,《中國北部邊疆史研究》,
    36. 馬汝珩、馬大政<東北的軍政制度>,《清代的邊疆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九九四年九月。
    37. 王佩環<清代東北採參業的興衰>,《社會科學戰線》,一九八二年第四期。
    38. 李新達<入關前的八旗兵數問題>,《清史論叢》第三輯。
    39.
    40. 李喬<八旗生計問題述略>,《滿族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41. 馬協弟<八旗制度下的滿族>,《滿族研究》,一九八七年第二期。
    42. 陳鋒<綠營的低薪制與清軍的腐敗>,《中國近代史》,一九八九年第七期。
    43. 趙泉澄<清代地理沿革表(續東三省)>,《禹貢半月刊》第六卷,第三、四合期,民國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