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韻菁 Wang Yun-Ching |
---|---|
論文名稱: |
政治傳播中政府發言人功能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為例(2006-2010)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s Spokesperson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A Case Study for Taipei Municipal Government(2006~2010) |
指導教授: |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6 |
中文關鍵詞: | 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 、政治傳播 、代理人 、媒介 、守門人 |
英文關鍵詞: | Government spokespers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gent, medium, gatekeep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41 下載:6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媒體的多元發展以及社會專業分工的環境變遷下,政府新聞發言人的角色逐漸扮演重要的功能,而大家對於政府發言人的要求,除了最基本的外在條件、語言表達能力之外,在制度的建立上,尚有其功能、角色定位以及機制的運作等,需要做更多的討論。
由於政府發言人在制度的建立、國內直接的著作與研究上均較為有限,而對於其所面對的突發事件與危機因應的結果亦充滿了不確定性,在政府改造工程持續變革、政治與媒體環境詭譎多變的多重挑戰之下,本研究試圖從公共管理的「代理人」理論、顧客服務觀點,政府公共關係的專業管理,政治傳播的「政治意圖的勸服」,危機傳播的協商與修復理論,以及政府發言人其條件、職責等角度,來歸整政府發言人形象建立、政策發佈、首長代言、危機因應、解釋澄清以及形象修復等六大功能,此外,從制度面、媒介、代言人以及守門人四大面向,來探究發言人的角色定位,以及其制度建立的影響、困境與挑戰、以及改善的可能方案。
國內的政府發言人過往均由機關首長兼任,民國九十一年行政院突破限制首度專設發言人,但是因無法源依據致使制度的建立未臻完整;至民國九十六年臺北市政府依《臺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設置發言人(室),即成為本國的政府機關當中,第一個具有獨立運作法源依據的發言人機制。本研究即以臺北市政府發言人制度為對象,透過個案分析以及發言人室成員與媒體記者的深度訪談,來研究政府發言人制度的傳播功能、角色定位、其運作的機制與模式,以及面對危機發生或突發事件,如何透過政府發言人制度來運作與因應。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and specialized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the role of a government spokesperson is gradually becoming more important. In terms of what is expected of a government spokesperson, in addition to basic appearance requirements and language capability, a spokesperson also has a function with regards to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more discussion is needed of their role and operation of the spokesperson mechanism.
Publications and research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overnment spokesperson system is relatively limited in Taiwan, and there is also much uncertainty with regards the results of the handling of sudden events and crises by spokespersons. Faced by many challenges including continuing reform of government and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angle of public management “agent” theory, customer service viewpoint, specialized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the “persuasion of political inten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theory of negotiation and repair of crisis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a government spokesperson and duties, to sum up the six main functions of a government spokesperson: image establishment, announcing of policy, speaking on behalf of the leader, crisis response, explanation and clarification and image repair.Also,in terms of four main aspects, system, medium, spokesperson and gatekeeper the role of the spokesperson will be examined and his/her influenc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lated system,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and possible improvement solutions, discussed.
In the past position of government spokesperson was occupied concurrently by the heads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until the Executive Yuan achieved a breakthrough by appointing a full-time spokesperson in 2002, however, the lack of a legal basis meant that the related system was only partially estalishment;then, in 2007, Taipei City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 Spokesperson’s Off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lf-government Ordinance of the Taipei Municipal Government,” becoming the first independently-operating spokesperson mechanism with a legal basis amongst all 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With the spokesperson system of Taipei City Government as its subject, this paper will, by analyzing cases and in depth interviewing of Spokesperson’s Office personnel and media reporters, examine th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role, operating system and model of the government spokesperson system and discuss how, in the face of crisis or sudden event, the government spokesperson system operates and how a response is made.
中文部分
丁海宴(2009),《新聞發言人與媒體:溝通策略與技巧》,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王浦劬(2006),《政治學基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興田(2000),《政府危機傳播之研究:以八掌溪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室(2010),《市政新聞聯繫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
田志剛(2000),《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議會記者與議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沛淳(2006),《候選人競選期間危機傳播策略之研究:以2005 年彰化縣長選舉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
江孟穎(2003),《首長形象建構之研究—以臺北市與高雄市政府新聞稿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 定(1996),《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
吳 定(2003),《政策管理》,台北:聯經出版社。
吳 恕(1991),<淺談政府發言人>,《實踐》,812期,頁32-37。
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臺北:正中。
吳宜蓁(2002),《危機傳播:公共關係與語藝觀點的論點與實證》,臺北: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
李勇、崔義中(2008),<政府公共關係的科學化與專業化探析-基於「新公共管理」的視角>,《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
ation》, 第5卷第1期,頁22-27。
李美惠(2003),<黃輝珍接下新聞局勇氣十足>,《商業周刊》,第815期,頁31。
李振昌譯(2000),迪克‧莫理斯著,《新君王論》,臺北:聯經。
李劍農(1934),《政治學概論》,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李謄主編(1983),《英漢大眾傳播辭典》,臺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杜江主編(2005),《新聞發言人理論與實務》,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汪興明、李希光主編(2006),《政府發言人15講》,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邢縱仁(2001),《臺北市政府公關新聞稿塑造首長形象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佟霏、楊欣(2010),<關於實施網路發言人制度的幾點思考>,《今傳媒》,2010卷3期,頁49-51。
周育仁(2002),《政治學新論》,臺北:翰蘆圖書公司。
周靜珩(1980),《臺灣省政府主要機構兼代發言人的角色認知與其處理新聞態度的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鴻鋒主編(2005),《政治傳播學概論》,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林文益譯(2001),Brian McNair著,《政治傳播學》,臺北:風雲論壇。
林淑儀(2009),《應用 ZMET 技術強化政府機構公關室的媒體關係經營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慧瑛(1986),《政府與新聞界溝通關係之研究:現階段政府機關發言人制度及其實務探討》,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伶、吳宜蓁、黃懿慧(1996),《公共關係》,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靜伶、吳宜蓁、黃懿慧編著(1996),《公共關係》,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武霞(2008),<論公共危機中政府形象面臨的挑戰及救濟途徑>,《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10卷第6期,頁508。
邵玉銘講(1991),邱俊欽、羅曉荷整理,<談政府發言人的運作>,《報學》,第8卷,第4期,頁20-23。
邵培仁主編(1991),《政治傳播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邱昌泰(2000),<後現代社會公共管理理論的變遷:從「新公共管理」到「新公民統理」>,《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頁1-32。
邱昌泰(2010),《公共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邱進益(1991),<為總統與新聞界搭一座橋:總統發言人的角色與功能>,《報學》,第8卷,第4期,頁8-12、14-18。
姚惠忠(2004),《公關基本教練》,臺北:威肯公關顧問。
柯金儀(2004),《政治與傳播-高雄市政府新聞處傳播功能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啟昌(2006),<政府新聞發言人的角色定位>,《北縣教育》,58期,頁14-18。
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譯(2004),Marguerite H. Sullivan著,《新聞辦公室工作手冊》,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出版。
胡光夏(2001),<軍事發言人角色之研究:以國軍軍事發言人室為例>,《軍事社會科學學刊》,研究專輯,頁75-94。
郎勁松(2005),《發言人系列教材:新聞發言人實務》,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迦納(1934),《政治科學與政府》,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倪炎元(2009),《公關政治學》,臺北:商週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倪浩宸(2006),《政府發言人形象與可信度研究:政治線記者之觀點》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秀慧(1995),<公關理論中的雙向對等式溝通模式再省思>,《廣告學研究》,五期,頁185-201。
孫秀蕙(2009),《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臺北:正中書局。
徐建太、楊欣(2010),<對我國網路新聞發人制度的思考>,《新聞愛好者》,2010卷2A期,頁10-11。
徐蕙萍(2005),<中共建立三級新聞發言人制度探析>,《復興崗學報》,84期,頁1-23。
祝振華(1986),《公共關係學》,台北:黎明。
祝基瀅(1983),《政治傳播學》,臺北:三民書局。
高 波(2008),《政府傳播論:社會核心資訊體系與改革開放新路徑》,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高一涵(1930),《政治學綱要》,上海:上海神州國光社。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編(2007),《政府新聞發佈工作手冊》,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
張正傑(2005),《危機情境、危機反應策略與策略效果:以臺北市政府「捷運掀頭皮事件」與「邱小妹醫療人球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作錦(1991),<政府和媒體的關係:並檢視政府機構發言人的功能>,《報學》,第8卷,第4期,頁6-7。
張依依 (2007),《公共關係理論的發展與變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宗良(2007),《政府新聞發言人實用讀本》,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
張定瑜(2008),《國軍媒體關係策略研究:以軍事發言人室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紋誠(2003),《政府公共關係研究:經合會和農復會之個案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磊、楊術(2006),<從政治學角度比較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卷第2期,頁1-2。
許家銓(2004),《政黨發言人與新聞媒體記者互動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 芸(1986),《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圖書。
彭 芸(2001),《新媒介與政治》,臺北:五南。
彭懷恩編著(2002),《政治傳播與溝通》,臺北:風雲論壇。
湯濱譯(1991),Cutlip, Scott M.、 Center, Allen. H. & Broom, Glen M.著,《有效公共關係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 》第6版,臺北:五南。
鈕則勳(2002),《競選傳播策略:理論與實務》,臺北:韋伯。
黃威雄(2009),《國軍危機傳播策略與媒體效能研究:以陸航0403飛安事件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建偉、喻子近(2006),<論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第3卷第3期,頁51-53。
黃炳喜、馮志能(2011),《新時代的為官之道》,台北:商周,城邦文化出版社。
黃原亮(1999),<「有你真好」胡志強現象解讀>,《商業周刊》,第585期,頁38。
黃懿慧(1994),《科技風險與環保抗爭:台灣民眾風險認知個案研究》,臺北:。
楊正泉(2005),《發言人系列教材:新聞發言人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詹中原(1999),《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詹中原(2004),《危機管理:理論架構》,臺北:聯經出版社。
詹文都(1996),《政府公共關係》,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遊恆山譯(1994),Brendan Bruce著,《權力形象:如何塑造領袖魅力(Image of Power)》,臺北:月旦。
遊梓翔、溫偉群(2002),<從語藝取徑評析《獨家報導》在璩美鳳事件中的形象修護策略>,《世新大學學報》,12期,頁209-231。
遊梓翔、溫偉群(2010),<發言人必須認識的形象修護理論>,《對外傳播》,2010:頁2。
鄒建華(2006),《如何面對媒體-政府和企業新聞發言人實用手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趙伯良(2009),<閱聽人、媒體及發言人互動之研究--以軍事發言人為例>,《創新研發學刊》,第5卷第1期,頁71-82。
劉建明編(1992),《宣傳輿論學大辭典》,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樓榕嬌(1986),《美國總統記者會功能運作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
潘家慶(1987),《發展中的傳播媒介》,台北:帕米爾書店。
蔡宸綾(2009),《危機時期政府發言人表現之研究:以2009年八八水災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國翔(2007),《國軍危機新聞發言處理應變制度研究:以海軍發言人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青宏(2004),《政府危機傳播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SARS危機傳播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慈穎(2001),《臺北市政府推展公共關係之研究(1994-1998)》,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出版。
韓應寧譯(1988),Fink著,《危機管理》,臺北:天下。
譚志強(1991),<中國大陸政府發言人制度簡介>,《報學》,第8卷,第4期,頁30-36。
英文部分
Baskin, O. W., Aronoff, C. E. (1988),” Public Relations: the Profession and the Practice”, Iowa: W.C. Brown.
Bendor, J. (1988),”Review Article: Formal Models of Bureaucracy”, ’Bri-
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pp353-95.
Benoit, W. L. (1995),” Accounts, Excuses and Apologies: A Theory of Im-
a gine Restoration”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enoit, W. L. (1997), “Image Repair Discourse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3:2, pp177-86.
Bloom, M. (1973),” Public Relations and Presidential Campaigns”, New York: Thomas Crowell.
Boddy, R., Crotty, J. (1975),”Class Conflict and Macro-Policy: The Polit-
ical Business Cycle”,’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 7, pp
1-19.
Buchanan, J. M. et al (1978),” The Economics of Politics”, London: Insti-
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Coombs, W. T. (1999),”Ongoing Crisis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Denton, R. E., Woodward, G. C. (1990),”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Am-
erica”, New York: Praeger.
Easton, D. (1965),”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Chicago: IL: Un-
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agen, R. (1966),”Politics and Communications”, Boston: Little Brown.
Fearn-Banks, K. (1996),” Crisis Communications: A Casebook Approach
”,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Fink, S. (1986),”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 New-
ark, NJ: Amacom.
Friedrich, C. J. (1963),”Man and His Government”, NY: McGraw-Hill.
Grunig, J. E., Hunt, T. (1984),”Managing Public Relations”, NY: CBS Co
-llege Publishing.
Heath, R. L. (1994),”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From Interpersonal Contacts to External Affair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Heywood, A. (1997),”Key Concepts in Politics”, NY: St. Martin’s Press.
Hood, C. C. (1991), ”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 ’Public Adm-
inistration’, Vol 69, pp3-9.
Hughes, O. E. (1998),”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NY: St, Martin’s Press.
Hutton, J. G. (1996),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and the Ev-
olution of Marketing Thought”,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 37, p155.
Lasswell, H. D. (1963),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 NY: The World Publishing Co.
McNair, B.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NY : Routledge.
Morgenthau, H. J. (1978),”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
werand Pease”, 5th ed. rev., NY: Random House.
Natchez, P. B., Bupp, I. C. (1968), ”Candidates, Issues and Voters”, ‘Public Policy ’, 17, pp409-37.
Nimmo, D., Sanders, K. eds, (1984),”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
tion”, Beverly Hills: Sage.
Plowman, K. D. (1997),”Conflict Resolution and Power for Public Rela-
tions”, Paper presented in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Chicago, IL.
Quarantelli, E. L. (1988),”Disaster Crisis Management: A Summary of Research Finding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5, pp373
-85.
Ranny, A. (1991),”Governing: An Introduce to Political Science”,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Inc.
Ray, S. J. (1999),”Strategic Communication in Crisis Management: Less-
ons from the Airline Industry”. Westport, CT: Quorum Books.
Robertson, David (1985),”A Dictionary of Modern Politics”, London: Eur-
opa Publications Limited.
Toth, E. S., Serini, S. A., Wright, D. K., & Emig, A. G. (1998), “Trends in Public Relations Roles: 1990-1995”, ’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4:2, pp145-63.
Wilcox, D. L. & Phillip H. A. & Warren K. A. (1992),”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and Tactics (6th ed.)”, USA: Hap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
shers.
網路資源
立法院新聞知識管理系統,http://nplnews.ly.gov.tw/index.jsp,檢視日期:2010/12/29。
申宏磊,雷向晴(2005),<美國新聞發言人:「半杯水」的兩種表達>,《對外大傳播》:人民網,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41180/44244/3423127.html,檢視日期:2010/12/30。
田國磊,馬明潔(2008),<85.9%公眾關注政府新聞發言人 對其個性關注度低>:中國青年報,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18824/2008/07/28/882s2164622.htm,檢視日期:2011/0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 law.moj.gov.tw/index.aspx,檢視日期:2011/
02/24。
李季光(2002),<政院專責發言人莊碩漢要當游揆傳真機>: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an/24/today-p8.htm, 檢視日期:2011/01/11。
肖龍聯(2003),<四川規範政府新聞發言人行為 禁說「無可奉告」>:中國新聞網,http://61.135.142.194:89/gate/big5/www.chinanews.com/n/2003-10-16/26/357415.html,檢視日期:2011/01/11。
周慧盈(2009) ,<新嘗試 中國地方政府推網路新聞發言人制度>,中央社,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90908/1/1nxos.html,檢視日期:2011/01/11。
周寶璽(2003),<遼陽實施政府新聞發言人制 堵塞「小道消息」>:中國新聞網,http://61.135.142.194:89/gate/big5/www.chinanews.com/n/2003-03-13/26/281877.html,檢視日期:2011/01/11。
倪鴻祥(2008),<側寫:法學博士發言人王郁琦 站在抗扁第一線>
:中國評論新聞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7/1/5/1/100715116.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715116,檢視日期:2011/01/03。
陳雨鑫(2002),<政府機關應否設專任發言人>: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mar/16/today-o1.htm,檢視日期:2011/01/11。
黃創夏(2010),<賀新聞局長官威驚人 >,《野武士周報Beta—No
31》,http://blog.libertytimes.com.tw/karl6406/archives/2010/07/30
,檢視日期:2011/01/11。
焦揚(2007),<央視新聞會客廳:上海市政府女新聞發言人揭秘對付記者高招>: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2007-07-12/002213425579.shtml,檢視日期
:2010/12/29。
彭聯聯(2003),<對政府新聞發言人的建議>:中國網,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fyr/471151.htm,檢視日期
:2011/01/11。
劉志明(2003),<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邁出官方資訊公開「第一步」>,《中國--新聞週刊》:中國新聞網,http://61.135.142.194:89/gate/big5/www.chinanews.com/n/2003-10-06/26/354164.html,檢視日期:2011/01/11。
臺北市行動生活法律服務網, http://www.laws.taipei.gov.tw/taipei/pda/menulaws.jsp?ToPage=12&fsn=001006,檢視日期:2011/01/14。
臺北市政府官方網站,http://www.taipei.gov.tw/MP_100001.html,檢視日期:2010/12/29。
羅智強(2010),《九二共識存在否?三答三問蔡英文》,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178047507#!/debatelo,檢視日期:201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