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沛榛
論文名稱: 華語雙音節連調組之偏誤探討 -以日籍學習者為研究對象
An Analysis of Tone Errors Made by Japanese Learners of Mandarin in Disyllabic Words
指導教授: 曾金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日籍學習者中介語華語聲調音高實驗語音
英文關鍵詞: Janpanese natives,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Mandarin tones, pitch, acoustic phonetic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3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欲探討日籍學習者在單詞和句首、句中、句末等不同語境之下發同一個雙音節詞時的聲調偏誤情形,以了解日籍學生華語聲調之難點和問題。研究方法採用實驗語音的方式,針對華語16種聲調組合,選出18個雙音節名詞(配合語義和句子內3個位置的排列組合而增加2個連調組),並使用同樣的句構「甲旁邊有乙和丙」,測試日籍學生同一個詞在單發時及分別在句子的首(甲)、中(乙)、末(丙)等位置所發的聲調。結果分析的部分則結合了量化、質化方式與聲學語圖以探討受試者的偏誤表現。

    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具有以自身習慣的機制來發音之傾向,因此各雙音節連調組不論在單詞、句首、句中、句末多有類似的偏誤表現。不同的審聽結果主要來自雙音節連調組前後音節的音高造成審聽人的偏誤判斷而產生差異。由此可知,日籍學習者所產生的聲調偏誤與出現的語境為單詞或句子,及位於句子的哪個位置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整體而言,受試者主要的偏誤集中於3聲在前及3聲在後的雙音節連調組,且均為發成2聲的偏誤。主要是因為受試者仍將單音節的概念套用於雙音節的發音上,即3聲不論位於前音節或後音節,受試者均有將其發為全上聲的傾向,但又掌握不好全上的發音,聽感便與2聲十分相似。

    此外,不分單詞或句子等語境,3聲+2聲的「網球」為多數日籍學習者的難點,且多發為2聲+3聲的組合。再者,受試者遇到難以掌握的雙音節連調組時,有將該詞組的前音節或後音節以1聲或4聲取代的現象。由於1聲為日籍學生掌握得最好的聲調,因此在其他聲調發音上遇到困難時,便會將其發為陰平調。且受試者基於日語詞彙在前音節重讀的習慣,加上日語音讀的影響,會將部分前音節發為下降調,便形成了以4聲替代詞彙前音節的聲調偏誤。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honetic errors made by Japanese native students in pronouncing the same two-syllabic words in different contexts – namely in stand-alone contexts, the beginning, the middle and the end of sentences. Based on the 16 possible tone-combinations of two-syllabic words in Mandarin, 18 two-syllabic words are used to inspect the tone errors made by 11 Japanese native students when learning Mandarin. The subjects have to answer a questionnaire, followed by a reading test consisting of the 18 words in the 4 above-mentioned contex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jects tend to pronounce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habitual phonetic systems, therefore the errors displayed in the 4 contexts tend to be similar for each tone-combination. The phonetic errors thus are not relative to whether the two-syllabic words are stand-alone words, or appear in the beginning, the middle or at the end of sentences.

    Generally, phonetic errors occur most commonly when there are third tones in two-syllabic words, both when the first or the second syllable is a third-tone. In either situation, the subjects tend to pronounce the third tones as second tones as they tend to pronounce two-syllabic words the same way as mono-syllabic words. Furthermore, in all the 4 contexts, the combination of “3rd+2nd tone” words seems to be the one which the subjects have the most difficulties with. The subjects also tend to substitute either syllable with 1st or 4th tones whenever they encounter problems in pronouncing any kind of tone combinations. Using these findings,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upo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Mandarin pronunciation to Japanese students.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一、 語流 3 二、 句子 3 三、 音節(syllable) 3 四、 音拍(mora) 3 第四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中介語理論 5 第二節 華語聲調與日語重音(アクセント) 7 第三節 華語聲調與語調之關係 10 第四節 日籍學習者華語聲調與語調之相關研究 13 第五節 其他國家學習者華語聲調語調之相關研究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8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8 第二節 研究材料 1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1 第四節 實驗方法 22 一、測試地點、時間及工具 22 二、實驗步驟 22 第四章 實驗結果 23 第一節 問卷調查結果 23 第二節 統計分析結果 27 一、 受試者個別的聲調表現 27 二、 各雙音節連調組之發音表現 29 三、 整體發音表現 31 第三節 質化分析結果 32 一、 日藉受試者J1之聲調偏誤表現 32 二、 日藉受試者J2之聲調偏誤表現 41 三、 日藉受試者J3之聲調偏誤表現 47 四、 日藉受試者J4之聲調偏誤表現 51 五、 日藉受試者J5之聲調偏誤表現 60 六、 日藉受試者J6之聲調偏誤表現 66 七、 日藉受試者J7之聲調偏誤表現 75 八、 日藉受試者J8之聲調偏誤表現 83 九、 日藉受試者J9之聲調偏誤表現 94 十、 日藉受試者J10之聲調偏誤表現 101 十一、 日藉受試者J11之聲調偏誤表現 109 第五章 分析與討論 118 第一節 研究摘述 118 第二節 研究結果討論 11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125 第六章 結論 127 第一節 研究總結 127 第二節 教學建議 128 參考文獻 132 附錄一:實驗測試語料 135 附錄二:受試者基本資料 137

    王幼敏(1998)。日本人學漢語中的聲調語調問題。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2),95-96。
    王蕙珊(2007)。學習漢語語音上關鍵性的「拍」。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2007論文集,455-469。
    王韞佳(1995)。也談美國人學習漢語聲調。語言教學與研究,(3),126-140。
    古川千春、曾金金(2005)。以日籍學生爲中心的數位華語語音教學策略初探。第四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38-48。
    朱川(1994)。漢日超音質特徵對比實驗。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85-86。
    朱川(1997)。外國學生漢語語音學習對策。北京:語文出版社。
    吳宗濟(1982)。普通話語句中的聲調變化。中國語文,6,439-449。
    吳宗濟(1984)。普通話三字組變調規律。中國語言學報,(2),70-92。
    吳宗濟(1988)。漢語普通話語調的基本調型。王力先生紀念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宗濟(1996)。趙元任先生在漢語聲調研究上的貢獻。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3),58-63。
    吳宗濟(編著)(2004)。吳宗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娜(2009)。初中級日韓美漢語學習者聲調輸入輸出的相關性和不平衡性。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沈曉楠(1989)。關於美國人學習漢語聲調。世界漢語教學,(3),158-168。
    林華一(2007)。零起點日籍學習者之漢語聲調習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林燾(1996)。語音研究和對外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3),20-23。
    林燾,王理嘉(2004)。語音學教程 (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孟子敏(2000)。日語學生的華語語音偏誤成因及教學對策。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六屆第四冊教學應用組,IV:63-77。
    長古川良一(1990a)。為什麼日本學生最難掌握的是漢語聲調。中國語文,6,480。
    長谷川良一(1990b)。日本學生學習漢語語音上的幾個問題。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219-224。
    金東垠(2005)。韓籍學生華語聲調錯誤分析與教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侯精一(1991)。漫談日本的中國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1),106-110。
    夏晴(2006)。韓國留學生學習普通話時二字組及其在語流中的聲調偏誤分析。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曹文(2007)。趙元任先生對漢語語調研究的貢獻。世界漢語教學,(4),75-85。
    曹劍芬(2002)。漢語聲調與語調的關係。中國語文,(3),195-202+286
    陳子悠(2007)。日韓泰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及偏誤分析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文芷(1994)。漢日疑問句語調對比。世界漢語教學,(2),26-32。
    陳慶華(2008)。日籍學習者華語發音之偏誤分析矯正與教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郭錦桴(1993)。漢語聲調語調闡要與探索。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黃招憲(2006)。日語發音要訣。台北市:致良出版社。
    黃國彥,戶田昌幸(1991)。日語語音學入門。台北市:鴻儒堂出版社。
    黃華章(2004)。華人的日語語音學。台北市:致良出版社。
    葉德明(2005)。 華語語音學(上篇)。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廖娟慧(2003)。日籍學習者華語語句焦點之聲學特徵及教學應用。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翟東娜,林洪(2002)。日語發音與糾音 : 1小時學會日語正確發音。臺北縣新店市 : 三思堂出版社。
    趙元任(1979)。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編著)(2002)。漢語的字調跟語調。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734-749。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趙金銘(1988)。從一些聲調語言的聲調說到漢語聲調。載於趙金銘等(主編)。語音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初版)(頁360-376)。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趙麗君(2003)。有針對性地對日本留學生進行語音教學。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3),66-68。
    劉佳平(2008)。日本留學生漢語雙音節詞聲調偏誤調查報告。商業文化,(3),33-34。
    劉藝(1998)。日韓學生的漢語聲調分析。世界漢語教學,(1),95-100。
    鄭振濤(主編)(1996)。語文百科大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魯健驥(1984)。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3),44-56。
    魯健驥(1993)。中介語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語言文字應用,(1),21-25。
    譙蓉(2007)。漢語單音節句語調比較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續三義(2000)。對日漢語語音教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松本洋子(2012)。日本語母語話者に対する中国語発音教育の理論と実践。東京:早稲田大学モノグラフ。
    松本洋子(2013年4月2日)。對日本學生漢語語音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演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系語音教學工作坊(未出版手稿)。
    斎藤純男(2006)。日本語音声入門(改訂版)[日語語音學入門]。東京:株式會社三省堂。
    Corder, S. P.(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5(4), 161-170.
    Corder, S. P. (1974). Error analysis. Techniq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rder, S. P. (1981).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mser, W. (1971). Approximative system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iled Linguistics, 9(2), 115-123.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0, 209-231.
    2001 PRAAT, a system for doing phonetics by computer.
    Glot International 5(9/10): 341-345.
    (These pages include a review by Vincent van Heuve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