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蕾馨
Huang, Lei-Hsin
論文名稱: 可預測圖畫書教學與幼兒認字及閱讀興趣之研究
A study of Predictable Books Instruction and Children’s Word Recognition Ability and Reading Interest
指導教授: 張鑑如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1
中文關鍵詞: 可預測圖畫書教學幼兒認字閱讀興趣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HDFS.006.2018.A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8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運用可預測圖畫書進行教學對幼兒中文認字能力與閱讀興趣之改變。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研究對象來自臺北市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一個混齡班中大班幼兒(年齡層為4-6歲),其中班幼生10人、大班幼生5人,總共為15名幼兒。
    研究者將選定的六本可預測圖畫書融入Justice和Ezell(2004)提出的文字指引策略(print referencing strategies)技巧,引導幼兒對於文字及閱讀的注意和興趣,教學期程為十二週,每週進行2次,共計24次的可預測圖畫書教學。教學前後蒐集幼兒的「中文簡單選字測驗」和「自編認字測驗」兩項認字表現,並且訪談班級老師,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運用可預測圖畫書進行教學能提升幼兒的中文認字能力表現,本研究透過Wilcoxon符號等級檢定比較研究對象在「中文簡單選字測驗」和「自編認字測驗」前後測表現,皆達顯著差異水準。
    二、運用可預測圖畫書進行教學能提升幼兒的閱讀興趣表現,特別在文字重複性高、預測性較低的可預測圖畫書,幼兒會出現模仿跟隨唸讀表現;文字重複性低、預測性較高的可預測圖畫書,幼兒雖無明顯跟隨唸讀的表現,但能依循明顯的故事結構模式,發現預測線索,更專注聆聽於故事情節。

    摘要ⅰ 目次ⅱ 表次ⅳ 圖次ⅴ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幼兒閱讀發展之探討 9 第二節 幼兒認字能力發展之探討 21 第三節 可預測圖畫書內涵與應用教學相關研究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4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3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 可預測圖畫書教學活動設計 69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8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3 第一節 可預測圖畫書教學對幼兒認字能力之改變 83 第二節 可預測圖畫書教學對幼兒閱讀興趣之改變 10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30 第三節 研究與教學建議 131 參考文獻 135 中文部分 135 英文部分 139 附錄 附錄一 幼兒參與研究之家長同意書 142 附錄二 幼兒前測評量結果資料 144 附錄三 自編認字測驗 145 附錄四 運用可預測圖畫書文本分析 146

    一、中文部分
    小蜜柑譯(2010)。髒小弟(2版)。臺北:大好書屋。(原著出版年:2003)
    王怡靜、谷瑞勉 (2012)。“耶~我喜歡閱讀!”─幼兒園實施分享閱讀教學之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9,45-60。
    王瓊珠(2004)。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臺北:心理。
    江素枝、陳惠萍、黃秀霜(2009)。可預測書教學對偏遠地區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動機影響之研究。教育學誌,21,91-146。
    何欣姿(2007)。預測魅力無可擋:漫談可預測性圖畫書之設計。
    教師之友,48(1),70-79。
    李坤珊譯(1999)。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臺北:上誼。(原著出版年:1996)
    李坤珊(2000)。接下來會是什麼?可預測性性質的圖書。學前教育, 22,54-56。
    李佳穎(2009)。中文識字的認知與神經基礎。香港中文大學基礎教育學報,18(2),63-85。
    李俊仁、柯華葳(2007)。以認知因素區辨不同閱讀能力組的效能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1),1-14。
    李連珠(1995)。台灣幼兒之讀寫概念發展。幼教天地,11,37-68。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宜貞、黃秀霜(2004)。由中文造字原則探討學童認字發展。教育心理學報,36(1),1-12。
    吳采峰、張秀穗 (2014)。以英文可預測書進行讀寫整合教學對臺北市小五英語寫作能力之影響研究。Intergrams: Studies i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15(1).
    吳敏而(2005)。可預測讀物:閱讀的啟蒙教材。發表於拉大語文課程的框架─可預測讀物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敏而、陳鴻銘(2002)。可預測讀物與幼兒閱讀發展。全國新書資訊月刊,40,11-25。
    吳荔馨(2014)。可預測圖畫書教學對自閉症兒童句型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惠美(2010)。部首識字教學對弱勢學童閱讀能力之研究。幼兒教育,298,3-22。
    吳歆嬫(2002)。運用可預測性故事於英語讀寫教學。語文教育通訊,24(6), 75-88。
    呂叔湘(1984)。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第一版)。北京:商務。
    段承汧(2016)。電子繪本教學對幼兒專注力及閱讀興趣影響之行動研究。教育學誌,35,85-143。
    林文韵(2002)。中文為第三語言的實驗教學:採用可預測書與閱讀策略教學的行動研究。國教學報,14,1-13。
    林文韵(2006)。可預測書的理論基礎與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42,125-137。
    林世仁、陳致元(2007)。大家一起拔蘿蔔。臺北:和英。
    林巧敏(2011)。臺灣國小學童數位閱讀興趣與行為之調查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100(2),30-59。
    林良譯(2002)。從頭動到腳。臺北:上誼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林良譯(2016)。如果你給老鼠吃餅乾(1版)。臺北:小天下。(原著出版年:1985)
    林怡伶、張鑑如(2016)。學步兒氣質、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興趣之關係初探。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7,67-90。
    林真美譯(1997)。門鈴又響了。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6)
    林佩伃、林宛儒(2015)。臺灣孩童學前的識字差異與聲韻覺識、視知覺、注音符號能力的區辨效能。課程與教學季刊,18(2),101-124。
    林敏宜(1998)。預測性圖書的探討。中華家政學刊,27,126-139。
    周怡君(2016)。可預測圖畫書教學對提升智能障礙兒童複句句型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睿婷(2012)。六至十歲兒童之可預測圖畫書華語教學設計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婉儀、陳莉莉(2008)。學前兒童對中文字的視覺記憶。基礎教育學報,17(1),60-71。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天下雜誌。
    柯華葳(2011)。語文課與閱讀能力的培養。教育研究月刊,210,5-14。
    教育部(201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臺北市:教育部。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第三版)。臺北:東華。
    馬景賢譯(2008)。七隻瞎老鼠。臺北:阿爾發。(原著出版年:1992)
    陳盈伶(2002)。幼兒閱讀理解之教學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修元(2001)。簡單兩百字認字量表。臺北,未出版。
    陳修元、劉敏(2015)。中文簡單選字測驗。臺北,未出版。
    陳惠茹、張鑑如(2011)。指讀及文字討論之共讀方式對幼兒認字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3 (2),377-396。
    陳惠茹、張鑑如(2013)。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對幼兒認字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5 (2),157-174。
    陳惠茹(2012)。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對幼兒認字及認字後設語言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惠茹(2015)。幼兒部件概念發展與認字。教育心理學報,47 (1),45-62。
    陳碧玉(2009)。運用可預測性圖畫書提升發展遲緩幼兒溝通能力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碧玉、黃麗鳳(2012)。運用可預測性圖畫書提升發展遲緩幼兒溝通能力之探究。載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出版「2012年一圖千言─圖畫書的繽紛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89-209,屏東。
    陸莉、劉鴻香(1998)。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心理。
    莊梅君、劉秀丹(2014)。可預測性繪本教學方案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的成效。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9(3),29-48。
    黃淑苓(1994)。幼兒認字教學。嘉義師院學報,8,471-492。
    黃迺毓、李坤珊、王碧華(2003):童書非童書-給希望孩子看書的父母。臺北:宇宙光。
    黃瑞琴(1993)。 幼兒的語文經驗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曾鳳珠(2006)。可預測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怡婷(1995)。幼兒閱讀行為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萬雲英(1991)。兒童學習漢字的心理特點與教學。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臺北:遠流。
    葉嘉青編譯(2008)。Mary Renck Jalongo原著。幼兒文學:零歲到八歲的孩子與繪本(Young Children and Picture Books)。臺北:心理。
    鄭如瑤譯(2010)。月亮是什麼味道?(5版)。臺北:小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3)
    鄭明進譯(1991)。好餓的毛毛蟲。臺北:上誼文化。(原著出版年:1969)
    鄭瑞菁(2006)。幼兒文學。臺北:心理。
    蔡雅瑜(2010)。大聲朗讀可預測的英語圖畫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英語認字能力與英語學習態度影響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瑋真(2005)。可預測性故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與寫作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錢濤(1974)。協同教學研究,教育輔導,24(8),18-23。
    錡寶香(2009)。兒童語言與溝通發展。臺北:心理。
    顏怡欣(2010)。運用繪本培養閱讀興趣教學策略分享。教師之友,51(1),73-83。
    簡淑真(2010)。三種早期閱讀介入方案對社經弱勢幼兒的教學效果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1),93-123。

    二、英文部分
    Baker, L., & Scher , D. (2002). Beginning reader’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in relation to parental beliefs and home reading experiences. Reading Psychology, 23(4),239-269.
    Bloom,B. (1964).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human characteristic. 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Bridge, A. (1987). Using predictable materials vs. preprimers to teach beginning sight words. The Reading Teacher, 36(9), 884-891.
    Chall, J., Jacobs, V., & Baldwin, L. (1990). The reading crisis: Why poor children fall behind.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x, K. E., & Guthrie, J. T. (2001). Motivational and cognitive contributions to student’s amount of reaing.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6 ,116-131.
    Cullinan, B.E. (1989). Latching onto literature: Reading initiatives take hold. School Library Journal, 35 , 27-31.
    Curtain, H. & Dahlberg, C, A. (2010). Languages and Children: making the match, new languages for young learners, grades K-8.( 4th ed.)MA:Pearson Education.
    Ehri, L. C. (1998). Grapheme-phoneme knowledge is essential for learning to read words in English. In J. L. Metsala, & L. C. Ehri (Eds.), Word recognition in beginning reading (pp.289-314).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Evans, M. A., & Saint-Aubin, J. (2005). What children are looking at during shared storybook reading: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913-920.
    Frith, U. (1985). Beneath the surface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n K. E. Patterson, C. Marshall, & M. Coltheart( Eds.), Surface dyslexia (pp.305-313). London:Erlbaum.
    Gambrell, L.B. (2011). Seven rules of engagement:What’s most important to know about motivation to read. The Reading Teacher,65(3), 172-178.
    Gambrell, L.B. (2015). Getting students hooked on the reading habit. The Reading Teacher,69(3), 259-263.
    Gibson, L. (1989). Literacy learning in the early years: Through children’s eye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Goodman, K. S. (1996). On reading.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Gough, P., & Tunmer, W. (1986). Decoding, reading, and reading disabilitie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7(1),6-10.
    Guthrie, J.T., & Wigfield,A. (2000).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 in reading. In M. Kamil, R. Barr, P. Mosenthal, &P. D. Pearson(Eds.), Handbok of reading research,3,403-422.
    Heald-Taylor, G. (1987). Predictable literature selections and activities for language arts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41, 6-25.
    Hidi, S., & Renninger, A. (2006).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1(2),111-127.
    Justice, L. M., & Ezell, H. K. (2004). Print referencing: An emergent literacy enhancement technique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35, 185-193.
    McBride-Chang,C.(2004). Children’s literacy development. London,England:Edward Arnold/Oxford Press.
    Meece, J. L., & Holt, K. (1993). A pattern analysis of students’ achievement goa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5(4), 582-590.
    Morrow, L. M. (1983). Home and school correlates of early interest in literac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6(4), 221-230.
    Optiz, M.F. (1995).Getting the most from predictable books:Strategies and activities for teaching with more than 75 children’s books. New York, NY:Scholastic Book Services.
    Reutzel, D. R., & Cooter,R.B. (1992).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from basals to books. New York: Merrill.
    Rhodes, L. K. (1981). I can read! Predictable books as resources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34(5),511-518.
    Rog, L. J. & Burton, W. (2002). Matching texts and readers:Leveling early reading materials for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The reading teacher,55(4),348-356.
    Saccardi, M. C. (1996). Predictable books: Gateways to a lifetime of reading. The Reading Teacher, 49(7), 588-590.
    Schiefele, U. (1991). Interest,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3/4),299-323.
    Schiefele, U. (1992). Topic interest and levels of text comprehension. In R. A. Renninger, S. Hidi & A. Krapp (Eds.), The role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p.151-182). 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Springer, S. E., Harris, S., & Dole, J. A. (2017). From surviving to thriving: Four research-based principles to build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 The Reading Teacher, 71(1), 43-50.
    Sulzby, E. (1988). A study of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development. In A. D. Pellegrini(Ed.), Psychological bases for early education(pp.39-75). New York,NY :John Wiley & Sons.
    Wigfield, A., & Guthrie, J.T. (1997). Relat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to the amount and breadth of their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3),420-43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