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范寶珍
論文名稱: 不同背景及親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與愛情態度的關係研究
指導教授: 陳李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親子互動關係愛情態度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89下載:1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不同背景及親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與愛情態度之關係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及親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與愛情態度間的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991名分佈於台北縣市的高中、高職、國中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並使用「基本資料調查表」、「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和「青少年知覺親子關係量表」等調查工具。綜合整個研究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的是一份具有穩定性、可靠性與有效性的量表,適合國中生與高中生使用。男生在正向愛情態度上平均數高於女生;女生在負向愛情態度上高於男生。高中女生的負向愛情態度顯著高於國中女生的負向愛情態度。沒有戀愛經驗者中,與父母共同居住青少年的百分比最高,而有兩次以上戀愛經驗者,單親家庭青少年的百分比最高。談戀愛的次數隨著年級升高而增多。
    (二) 父子親密與母子親密方面,國中的青少年的得分均顯著高於高中青少年。在父子親密與母子親密的得分中,女生的得分均較男生高。而父子侵犯與母子侵犯方面,男生的得分均較女生高。不同家庭結構的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並沒有顯著差異。
    (三) 不同背景年級、性別、親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與愛情態度有典型相關存在。不同母子關係和正向愛情態度、負向愛情態度都有顯著相關。而不同父子關係僅和負向愛情態度有顯著相關。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歸納結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輔導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關鍵詞 : 親子互動關係、愛情態度

    目 錄 ◆ 中文摘要‧‧‧‧‧‧‧‧‧‧‧‧‧‧‧‧‧‧‧‧‧‧‧‧‧‧‧‧‧‧‧‧‧‧‧‧‧‧‧‧‧‧‧‧‧‧‧‧‧‧‧‧‧‧ I ◆ 英文摘要‧‧‧‧‧‧‧‧‧‧‧‧‧‧‧‧‧‧‧‧‧‧‧‧‧‧‧‧‧‧‧‧‧‧‧‧‧‧‧‧‧‧‧‧‧‧‧‧‧‧‧‧‧‧ II‧ ◆ 目錄‧‧‧‧‧‧‧‧‧‧‧‧‧‧‧‧‧‧‧‧‧‧‧‧‧‧‧‧‧‧‧‧‧‧‧‧‧‧‧‧‧‧‧‧‧‧‧‧‧‧‧‧‧‧‧‧‧‧IV ◆ 附表目次‧‧‧‧‧‧‧‧‧‧‧‧‧‧‧‧‧‧‧‧‧‧‧‧‧‧‧‧‧‧‧‧‧‧‧‧‧‧‧‧‧‧‧‧‧‧‧‧‧‧‧‧‧‧VI ◆ 附圖目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7 第三節 名詞釋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青少年愛情態度的相關理論與研究‧‧‧‧‧‧‧‧‧‧‧‧‧‧‧‧‧‧‧‧‧‧‧‧‧11 第二節 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的相關理論與研究‧‧‧‧‧‧‧‧‧‧‧‧‧‧‧‧‧‧‧‧‧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48 第二節 研究對象‧‧‧‧‧‧‧‧‧‧‧‧‧‧‧‧‧‧‧‧‧‧‧‧‧‧‧‧‧‧‧‧‧‧‧‧‧‧‧‧‧‧‧‧‧‧‧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51 第四節 實施程序‧‧‧‧‧‧‧‧‧‧‧‧‧‧‧‧‧‧‧‧‧‧‧‧‧‧‧‧‧‧‧‧‧‧‧‧‧‧‧‧‧‧‧‧‧‧‧5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編製結果‧‧‧‧‧‧‧‧‧‧‧‧‧‧‧‧‧‧‧‧‧‧‧‧‧‧‧‧‧‧‧ 63 第二節 不同背景的青少年談戀愛次數與愛情態度之差異分析‧‧‧‧‧‧‧‧‧‧‧ 72 第三節 不同背景的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之差異分析‧‧‧‧‧‧‧‧‧‧‧‧‧‧‧‧‧‧84 第四節 不同背景、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愛情態度關聯分析‧‧‧‧‧‧‧‧‧‧‧ 88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分析‧‧‧‧‧‧‧‧‧‧‧‧‧‧‧‧‧‧‧‧‧‧‧‧‧‧‧‧‧‧‧‧ 100 第二節 年級、性別、家庭結構與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之探討‧‧‧‧‧‧ ‧‧‧10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愛情態度關係之探討‧‧‧‧‧‧‧1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0 第二節 建議‧‧‧‧‧‧‧‧‧‧‧‧‧‧‧‧‧‧‧‧‧‧‧‧‧‧‧‧‧‧‧‧‧‧‧‧‧‧‧‧‧‧‧‧‧‧‧‧‧‧‧112 參考文獻‧‧‧‧‧‧‧‧‧‧‧‧‧‧‧‧‧‧‧‧‧‧‧‧‧‧‧‧‧‧‧‧‧‧‧‧‧‧‧‧‧‧‧‧‧‧‧‧‧‧‧‧‧‧‧‧‧116 附錄 附錄一 「青少年愛情態度預試量表」結構與內涵‧‧‧‧‧‧‧‧‧‧‧‧‧‧‧‧‧‧‧‧ 125 附錄二 青少年愛情態度預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126 附錄三 青少年知覺親子關係項目分析摘要表‧‧‧‧‧‧‧‧‧‧‧‧‧‧‧‧‧‧‧‧‧‧‧128 附錄四 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與愛情態度之關係研究正式問卷‧‧‧‧‧‧‧‧‧‧130 附錄五 「國中生知覺親子關係量表」之使用與修訂同意涵‧‧‧‧‧‧‧‧‧‧‧‧ 136 附表目次 表2-1-1 Loevinger自我發展階段‧‧‧‧‧‧‧‧‧‧‧‧‧‧‧‧‧‧‧‧‧‧‧‧‧‧‧‧‧‧‧‧‧‧15 表3-2-1 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與愛情態度量表之有效樣本‧‧‧‧‧‧‧‧‧‧‧‧‧50 表3-3-1 「青少年知覺親子關係預試量表」之有效樣本‧‧‧‧‧‧‧‧‧‧‧‧‧‧‧‧54 表3-2-1 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與愛情態度量表之有效樣本‧‧‧‧‧‧‧‧‧‧‧‧48 表3-3-2 「青少年知覺親子關係量表」之內涵‧‧‧‧‧‧‧‧‧‧‧‧‧‧‧‧‧‧‧‧‧‧‧ 55 表3-3-3 「國中生知覺親子關係量表」信度檢定結果‧‧‧‧‧‧‧‧‧‧‧‧‧‧‧‧‧ 55 表3-3-3 「青少年愛情態度預試量表」之有效樣本‧‧‧‧‧‧‧‧‧‧‧‧‧‧‧‧‧‧‧ 55 表4-1-1 「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結構表‧‧‧‧‧‧‧‧‧‧‧‧‧‧‧‧‧‧‧‧‧‧‧‧‧‧ ‧ 64 表4-1-2 「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之項目分析‧‧‧‧‧‧‧‧‧‧‧‧‧‧‧‧‧‧‧‧‧‧‧ 66 表4-1-3 「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之題號分佈‧‧‧‧‧‧‧‧‧‧‧‧‧‧‧‧‧‧‧‧‧‧‧‧67 表4-1-4 國中男女生愛情態度量表分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67 表4-1-5 高中男女生愛情態度量表分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68 表4-1-6 正向愛情態度分量表與內涵的內部相關‧‧‧‧‧‧‧‧‧‧‧‧‧‧‧‧‧‧‧‧‧68 表4-1-7 負向愛情態度分量表與內涵的內部相關‧‧‧‧‧‧‧‧‧‧‧‧‧‧‧‧‧‧‧‧‧69 表4-1-8 「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分量表的內部相關‧‧‧‧‧‧‧‧‧‧‧‧‧‧‧‧‧ ‧69 表4-1-9 「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之信度檢定結果‧‧‧‧‧‧‧‧‧‧‧‧‧‧‧ ‧‧‧‧ ‧69 表4-1-10「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量表之因素分析‧‧‧‧‧‧‧‧‧‧‧‧‧‧‧‧‧‧‧‧ 70 表4-1-11「青少年愛情態度量表」各分量表解釋變異量‧‧‧‧‧‧‧‧‧‧‧‧‧‧‧‧71 表4-2-1 不同年級青少年戀愛次數摘要表‧‧‧‧‧‧‧‧‧‧‧‧‧‧‧‧‧‧‧‧‧‧‧‧‧‧‧ 73 表4-2-2 不同年級青少年其戀愛次數 χ² 考驗摘要表‧‧‧‧‧‧‧‧‧‧‧‧‧‧‧‧‧‧73 表4-2-3 不同性別青少年戀愛次數摘要表‧‧‧‧‧‧‧‧‧‧‧‧‧‧‧‧‧‧‧‧‧‧‧‧‧‧ ‧74 表4-2-4 不同性別青少年戀愛次數 χ² 考驗摘要表‧‧‧‧‧‧‧‧‧‧‧‧‧‧‧‧‧‧‧‧74 表4-2-5 不同家庭結構青少年戀愛次數分配一覽表‧‧‧‧‧‧‧‧‧‧‧‧‧‧‧‧‧‧‧ 75 表4-2-6 不同家庭結構青少年戀愛次數 χ²考驗摘要表‧‧‧‧‧‧‧‧‧‧‧‧‧ ‧‧‧ 75 表4-2-7 不同性別與年級在愛情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7 表4-2-8 男生群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平均數、標準差‧‧‧‧‧‧‧‧‧‧‧‧ ‧‧‧ 78 表4-2-9 男生群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8 表4-2-10 女生群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平均數、標準差‧‧‧‧‧‧‧‧‧‧‧‧‧‧‧‧ 78 表4-2-11 女生群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8 表4-2-12 國中群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平均數、標準差‧‧‧‧‧‧‧‧‧‧‧‧‧‧‧‧ 78 表4-2-13 國中群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8 表4-2-14 高中群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平均數、標準差‧‧‧‧‧‧‧‧‧‧‧‧‧‧‧‧ 79 表4-2-15 高中群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9 表 4-2-16 不同年級青少年正向愛情態度的平均數、標準差與 t 值摘要表‧‧80 表4-2-17 不同性別的青少年愛情態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t 值摘要表‧‧‧ 82 表4-2-18 不同家庭結構青少年的愛情態度平均數、標準差與t 值摘要表‧‧‧83 表4-3-1 不同性別與年級在親子互動關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4-3-2 不同年級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與t檢定摘要表‧ 86 表4-3-3 不同性別青少年親子互動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t 檢定摘要表‧ 86 表4-3-4 不同家庭結構青少年的親子互動關係平均數、標準差 與 t 檢定摘要表‧‧‧‧‧‧‧‧‧‧‧‧‧‧‧‧‧‧‧‧‧‧‧‧‧‧‧‧‧‧‧‧‧‧‧‧‧‧‧‧‧ 87 表4-4-1 不同背景親子互動青少年層面與愛情態度層面的典型相關摘要表‧90 表4-4-2 不同父子關係的青少年正向愛情態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多變量分析‧‧‧‧‧‧‧‧‧‧‧‧‧‧‧‧‧‧‧‧‧‧‧‧‧‧‧‧‧‧‧‧‧‧ ‧‧‧‧‧‧‧‧‧‧‧‧‧94 表4-4-3 不同父子關係的青少年負向愛情態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多變量分析‧‧‧‧‧‧‧‧‧‧‧‧‧‧‧‧‧‧‧‧‧‧‧‧‧‧‧‧‧‧‧‧‧‧ ‧‧‧‧‧‧‧‧‧‧‧‧‧95 表4-4-4 不同母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正向愛情態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多變量分析‧‧‧‧‧‧‧‧‧‧‧‧‧‧‧‧‧‧‧‧‧‧‧‧‧‧‧‧‧‧‧‧‧‧ ‧‧‧‧‧‧‧‧‧‧‧‧‧98 表4-4-5 不同母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負向愛情態度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多變量分析‧‧‧‧‧‧‧‧‧‧‧‧‧‧‧‧‧‧‧‧‧‧‧‧‧‧‧‧‧‧‧‧‧‧ ‧‧‧‧‧‧‧‧‧‧‧‧‧99 附圖目次 圖2-2-1 家庭界域模式‧‧‧‧‧‧‧‧‧‧‧‧‧‧‧‧‧‧‧‧‧‧‧‧‧‧‧‧‧‧‧‧‧‧‧‧‧‧‧‧‧‧‧‧‧ 29 圖2-2-2 代間客體關係發展與影響的循環歷程‧‧‧‧‧‧‧‧‧‧‧‧‧‧‧‧‧‧‧‧‧‧‧‧‧‧35 圖3-1-1 研究架構‧‧‧‧‧‧‧‧‧‧‧‧‧‧‧‧‧‧‧‧‧‧‧‧‧‧‧‧‧‧‧‧‧‧‧‧‧‧‧‧‧‧‧‧‧‧‧‧‧‧‧49 圖3-4-1 研究流程圖‧‧‧‧‧‧‧‧‧‧‧‧‧‧‧‧‧‧‧‧‧‧‧‧‧‧‧‧‧‧‧‧‧‧‧‧‧‧‧‧‧‧‧‧‧‧‧‧‧60 圖4-4-1 典型相關分析路徑圖‧‧‧‧‧‧‧‧‧‧‧‧‧‧‧‧‧‧‧‧‧‧‧‧‧ ‧‧‧‧‧‧‧‧‧‧‧‧‧‧‧91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沂釗(1993)。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王如芬 (2004)。大學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其愛情關係中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縣。
    王淑娟 (2005)。國中生之個人因素、家庭因素與其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王慶福 (1995)。 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彰化縣。
    王鍾和(1992)。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李正婷(2004)。高職學生的愛情世界。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李亦園(1989)。中國家族與其儀式:若干觀念的檢討。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1-24頁)。台北市 : 桂冠圖書公司。
    李怡玲(2002)。台北市高中學生愛情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欣穎(2005)。從浪漫韓劇中,傾聽青少年的愛情態度:以八位青少年為例。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育忠(2000)。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互動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台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臺東師範學院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李美枝(1989)。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4。
    李美枝 (1996)。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與今日台灣的表現型態。本土心理學研究,5,114-174。
    李淑珺譯(2005)。David Walsh著。 為什麼青少年都衝動?(Why do They Act That Way?)。台北:張老師文化
    李維祚(2004)。青少年的愛情與性行為之探討。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李 維譯(1995)。盧文格(Jane Loevinger), 布萊西(Augusto Blasi)著。自我的發展 : 槪念與理論(Ego development : conceptions and theories)台北市 : 桂冠。
    江福貞 (2005)。 大學生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其婚姻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江 過(2002)。國中學生性知識和性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何詠俞 (1992)。 不同家庭結構中父母管教方式對子女自尊心與偏差行為之影響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呂姿雯 (2004)。 女性雜誌讀者之閱讀行為: 愛情態度及其解讀型態之研究---以女性雜誌中兩性互動論述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余振民 (1999)。 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余德慧、顧瑜君(2000) 。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6,173-211。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市:知域數位科技。
    吳秀惠、柯澍馨(1997)。親子溝通、父母管教方式與青少年性態度之研究。台灣性學學刊,3(1),29-41。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
    吳美玲(2002)。大專學生自我知覺的親子關係與人格特質對自殺意念的影響。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吳美均(2005)。青少年親子互動、同儕互動、氣質與行為適應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輪文。
    吳昭儀 (2004)。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思霈(2004)。高中生異性交往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麗娟(1997)。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方式及適應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沈利君(2002)。台北縣市國中學生愛情態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育姿 (2007)。大學生異性友誼和愛情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邱慕美(2002)。大學生之家庭界域、共依附特質與人際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台北市。
    邱慕美、修慧蘭(2004)。家庭親子界域與共依附特質之探討。輔導季刊,40(1),38-47。
    卓紋君 (1999)。父母衝突行為與成人子女親密關係和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嘉義師院學報,13,25-55。
    卓紋君 (2004)。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6,71-118。
    林月琴 (1990)。 繼親家庭親子關係與子女生活。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米庭 (2006)。 親子關係、人際壓力因應與青少年焦慮、憂鬱情緒的探討。私立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宜旻(1994)。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筱婷 (2004)。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顯宗 (1998)。 青少年的心靈改革-- 從兩性親密關係談起。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6 (1),51-75。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怡伶 (1995)。 青少年母子互動與婦女及其子女心理社會幸福感── 比較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市:巨流。
    胡秀娟 (2006)。 高中職學生家庭結構、自尊、情緒管理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孫頌賢 (2001)。以家庭系統觀進行家庭測量之研究─以家庭分化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孫頌賢、修慧蘭(2004)。大學生的親子界限:親子關係—自我界限量表編製與模式初探。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1(1),45-78。
    孫頌賢 (2006)。 大學生伴侶間人際行為對愛情依附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孫世維(1997)。親子依附與分離─個體化:大學時期的發展。教育與心理研究,20,271-296。
    馬傳鎮(2002)。少年犯的親子關係、家長社經背景、家庭背景及學校背景之調查研究。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5,177-224。
    秦穗玟(2004)。青少年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高中職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修慧蘭(2006)。共親職、親子關係與國中青少年適應之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0-2413-H-004-010-SSS),未出版。
    翁樹澍, 王大維譯(1999)。Irene Goldenberg, Herbert Goldenberg原著。家族治療 : 理論與實務(Family therapy : an overview, 4th ed.)。台北市 : 揚智文化。
    許家祥 (2003)。規範行為與基本能力:家庭結構與父母關注之探討。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張文雄 (1993)。從類型論觀點探討大學生的愛情觀。東海學報,34,449-462。
    張令恬 (1998)。 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係的影響及其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弘瑜譯(1995)。Richard Appignanesi文字 ,Oscar Zarate繪畫。弗洛依德 (Freud for beginners)。台北縣 : 立緖文化。
    張志成(2004)。高雄市國中資優生的愛情態度與現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秋蘭(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靖爾(2005)。台北市高職學生同儕關係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增治 (1999)。青少年對異性交往態度之調查研究。南華管裡學院教育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張滿玲譯(1999)。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
    張佩韻 (1998)。 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莊瑞飛(2002)。原生家庭與其他重要他人經驗對女性婚姻恐懼者之影響研究─以客體關係理論分析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貞夙(1999)。青少年對於兩性互動的態度與看法研究。學生輔導,48,126-138。
    陳登義(2006)。客體關係入門基本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陳俐君(2002)。青少年自尊、親子關係、性態度與性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美秀(2002)。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負向緒情緒經驗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秀菁(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秉華(1995)。諮商中大學生的心理分離-個體化衝突改變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8,145-176。
    陳惠雯(2000)。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青少年子女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黃文三(1994)。 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及其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光國(1995)。知識與行動—中國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學詮釋。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芳田譯(2001)。邱比特的箭。Sternberg原著。台北:遠流。
    黃增新 (2004)。 新竹縣國中學生家庭結構及家長社經地位對其性別角色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麗娟(2006)。高中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親子互動關係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茜如 (2000)。 大學生愛情觀、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潘婉如、卓紋君 (2002)。母親性別教養態度與高職女生性別特質、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頁517-545。台北:五南。
    楊連謙, 董秀珠著(1997)。結構 : 策略取向家庭治療 。台北市 : 心理。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觀點。載於楊國樞, 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爲—理念及方法篇(87-142頁) 。台北市 : 桂冠。
    董福強(2003)。 高職學生愛情態度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若君(2004)。單親家庭青少年家務參與-以台北縣市中等學校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秀娟, 林明寬譯(1996)。 Susan A. Basow著。兩性關係 : 性別刻板化與角色 (Gender : stereotypes and roles, 3rd ed)。台北市 : 揚智文化。
    劉玲君(1996)。高職學生對異性親密關係的態度與看法。測驗與輔導,135,2791-2794。
    劉玲君、黃瓊蓉 (1995)。青少年對親密關係之看法與態度調查報告。學生輔導,41,136-143。
    劉慧琪(2001)。青少年愛情關係中之性別論述-以三位高職女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佳芬 (1999)。 影響繼親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為家庭因素之相關分析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松瑜 (2003)。 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佩孺(2005)。父母離異之成年子女愛情態度與婚姻態度之探究。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順良(2008)。客體關係發展歷程的啟示:從親子關係到親密關係--以「生命腳本」和「貴人/貴人經驗」解讀。未出版,台北市。
    鄭慈蓉(2005)。父女互動經驗對女性親密關係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喜月(2005)。高中職學生異性交往關係品質與人際親密能力、性別角色之關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賴佩祺(2004)。 家庭結構對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品蘭(1991)。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以離婚分居家庭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麗玉等執筆(1991)。中國人的養育觀 : 付出與期待。台北市 : 張老師。
    薛鈞芳 (2006)。大學生自我分化、愛情態度與其愛情關係中衝突因應方式之關係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魏延華(2000)。高中女學生閱讀少女愛情漫畫與愛情態度之關聯。私立世新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鈺珊(2005)。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親子關係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羅樊妮(2004)。父母管教方式、異性交往之親子溝通與青少年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國英(1996)。青少年前期的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其比較與關連研究。國科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3-H-031-001)。

    二、 西文部分

    Bartle-Haring, S. (1997).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adolescent differentiation, sex role orientation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 553-565.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 ults: A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Blesius,R.F.C.(1990).Attitude toward love: A cross-cultural stud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51,(1-B),413.
    Bloom, M. V. (1980). Adolescent-parental separation. New York : Gardner Press
    Britton, M.F. (1989). Adults‘ Perceptions of Childhood Experiences of Parental Love as Predictive of Stability and Levels of Enjoyment in Adult Relationships. PH.D. dis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Gomez, L.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object relations. London: Free Association Books.
    Gongla, P. A., & Thompson, E. H.(1987). Single-parent family. In M. B.

    Sussman & S. K. Steinmetz (Eds.).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97-417
    Green, R. & Werner, P. D. (1996). Intrusiveness and closeness-caregiving : Rethinking the concept of family “Enmeshment”. Family Process, 35 (2), 115-136.
    Hatkoff, T. S. & Lasswell, T. E., (1979). Male-femal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onceptualizing love. Love and Attraction: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p.221-227). Oxford: Pergamon Press.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y,42(3), 511 -524.
    Hendrick,C.& Hendrick ,S.S.(1986) A Theory and method of love .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50,392-402.
    Hetherington, E. M. (1978). Family Interaction and the Social, Emotional and CognitiveDevelopment of Children Following Divor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56 328).
    Hoffman, J. A. (1984).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late adolescent from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2), 170-178.
    Lee,J.A.(1973) The Colors of Love:An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of loving. Don Mills, Ont.:New Press.
    Lee,J.A.(1976) The Colors of Love.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Levesque,R.(1993) The Romantic Experience of Adolescents in
    Markus, H. R., & Kitayama, S. (2003).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Meesters,C.,& Muris,P. (2004) Perceived parental behavious and coping in young adolescents. Personlit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7, 513-522.
    Mueller, C., & Pope, H. (1977). Marital instability:A study of its transmission between gener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9(1), 83-92.
    Rapee, R. M.(1997). Potential role of childrearing practi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17, 47-67.
    Richard M. Alperin,DSW(2001) Barriers to Intimacy An Object RelationsPerspective.PsychoanalyticPsychology,18(1),137-156.
    Scheffler, T. S., & Naus, P. J. (199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herly affirmation and a woman''s self-esteem, fear of intimacy, comfort with womanhood and comfort with sexua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8 (1), 39-45.
    Scharff, D. E., & Scharff, J. S. (1991). Objective relations couple theory. London: Jason Aronson.
    Sharabany, R., Gershoni, R., & Hofman, J. E. (1981). Girlfriend, boyfriend: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intimate friendship.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7, 800-808.
    Shek, D. T. (2000) Chinese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differences in parenting characteristics,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and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 Adolescence, 35, 135-146.
    Shwalb, D. W., Nakawaza, J., Yamamoto, T., & Hyun, J. H. (2004). Fathering in Japanese, Chinese and Korea cultures: A review of research literature.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pp. 153-181). New York: Wiley.
    Secunda, V. (1992). Women and their fathers: The sexual and romantic impact of the first man in your life. New York: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Inc.
    Sprecher, S., & Metts, S. (1989). Development of the ‘romantic beliefs scale’ and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gender and gender-role orienta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6, 387-411.
    Sternberg, R.J.(1986).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Psychology Review,93,119-135.
    Styron,T.,& Janoff-Bulman(1997) Childhood attachment and abuse:Long-term effects on adoult attachment,depression,and conflict resolution. Child Abused Neglect,21,1015-1023.
    Teyber, E. (2000). International process in psychotherapy: A relational approach(2nd.). Wadsworth: Brooks/Cole.
    Whitbeck, L. B., Simons, R. L., & Kao, M. Y. (1994). The effect of divorced mother’s dating behavior and sexu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their adolescent childr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6 (3), 615-621.
    Wood, B., & Talmon, M. (1983). Family boundaries in transition: A search for alternatives. Family Process, 22, 347-357.
    Worobey,J.(2001a). Sex differences in associations of temperament with love-styles. Psychological Reports,89(1),25-2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