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坤勱
Chiang, Kun-Mai
論文名稱: 台東卑南族建和部落文化旅遊現象研究
The Study of Culture Tourism Phenomenon in Kasavakan of Taitung Puyuma
指導教授: 顏妙桂
Yen, Miao-Kue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3
中文關鍵詞: 文化旅遊卑南族建和部落
英文關鍵詞: Culture Tourism, Puyuma, Kasavaka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6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8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化旅遊在旅遊休閒領域中已然成為不可擋的趨勢,尤其近年來原住民觀光蔚為一股風潮。具有獨特性的文化是遊客對原住民部落感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運用族群文化資源結合旅遊,滿足遊客感受,貼近遊客生活經驗是一重要課題。然而在參與族群文化時,因為主/客的立場、關係、認知不同,互動時會有不少落差與影響,對於當地人文及自然環境產生不小的改變。如何發展文化旅遊但不過度消費部落本身的傳統,讓主/客能從中獲得成長,此一議題便值得關注。
      本研究以台東卑南族建和部落為例,運用準參與觀察與非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方法來搜集資料,選擇東道主與遊客受訪者各五位,以民族誌體例書寫,並以旅遊人類學中的主/客關係為分析角度,再輔以文化旅遊理論基礎與研究者田野經驗設計訪談大綱,針對東道主與遊客深入瞭解建和部落的代表特色、東道主與遊客互動之現象、文化旅遊產生的影響、文化旅遊的未來發展等面向。
      分析部份則分別從東道主與遊客的角度,根據各自的訪談內容進行對照分析,做出發展文化旅遊的潛力(文化資源的豐富性與發展限制、部落內部的溝通與協調、追求文化保存與發展旅遊的平衡)、東道主與遊客互動關係之建立、文化旅遊中的交換行為等三項結論。研究貢獻則為厚實文化旅遊的理論深度、增進遊客對文化旅遊的認識與瞭解、提供原住民部落文化旅遊的發展規劃。研究建議部份,建議遊客要抱持尊重的心態、學習的謙卑感以及同理的視角;東道主部份則從資源盤點與整合、引進外部資源、主客關係建立、制度規範、經營等給予實質建議。研究限制部份因受到研究者的身份、語言、時間、缺乏政府部門補助計畫的資料等影響,因此本研究未盡完美。本研究對於後續研究方向也做出可針對建和部落發展文化旅遊的成果檢視、補全政府部門補助計畫的資料參考、進行比較研究、關注文化旅遊對部落文化產生的質變研究等建議。

    Cultural tourism has almost become a trend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and leisure, especially aboriginal tourism. Aboriginal culture is so unique that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tourism to touris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it so that how to associate the culture resource with tourism, to satisfy tourists, and to close to tourists’ life experiences are the important issues when it comes to aboriginal cultural tourism. In fact, aborigines are the hosts of its culture. The hosts and tourists usually hav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s, relationships, and cognitive differenc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big gap and impacts between hosts and tourists, and the changes of cultur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Hence, how to appropriately develop culture tourism wit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ribe to make hosts and tourists win-win situation is a big issue.
    Kasavakan tribe of Taitung Puyuma is a well-known aboriginal village in Taiwan, in which most of its aboriginal-style attractions are popular for tourists. To understand the tribe and the visitors, participate observation and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are used in this study to collect research data from selected five hosts and five tourists of Kasavakan tribe.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osts and tourists in anthropology of sightseeing tourism and travel, the designed interview questions we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lture tourism and the researcher’s field experience to represent the main feathers of Kasavakan, the phenomen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osts and tourists, the influences of culture tourism,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ethnography style.
    To analyze the data, contract analysis was us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ed data from the five hosts and the five tourists. The thre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potentiality of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e. the great culture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restrictions,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Kasavakan tribe, and the balance of culture preserv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osts and guests, and the exchange behavior of culture tourism. The research contributions are enriching cultural tourism theory, making tourists understand more about culture tourism, and providing culture tourism planning of aboriginal tribes. For suggestions, tourists should be respectful, humble and empathic. For the hosts, it is suggested that hosts could focus on resource inventory and integration, introducing external resources, buil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sts and guests, developing rules, and managing. Researcher’s identity, languages, research period, and the lack of authorities’ materials were the limitations. For further study, it is suggested to overlook the development of Kasavakan culture tourism, to reinforce authorities’ materials, to conduct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to consider the qualitative change of Kasavakan’s culture in culture tourism.

    Keyword:Culture Tourism, Puyuma, Kasavakan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0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戰後台灣觀光旅遊發展與文化旅遊的意涵 15  第二節 旅遊人類學中的東道主與遊客關係 40  第三節 卑南族建和部落的文化特色 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5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研究方法 75  第二節 訪談時機、訪談對象的選擇與研究流程 83  第三節 論文書寫與資料處理 8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94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9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10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5  第一節 建和部落的代表特色 107  第二節 東道主與遊客互動之現象 114  第三節 文化旅遊產生的影響 124  第四節 文化旅遊的未來發展 13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5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2  第三節 研究貢獻 165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方向 166 參考文獻 170 附錄 190  附錄一 190  附錄二 192  附錄三 193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2010年全國卑南族聯合年祭建和部落籌備會(2010)。2010全國卑南族聯合年
      祭秩序冊。台東:2010年全國卑南族聯合年祭建和部落籌備會,未出版。
    于嘉雲(譯)(1991)。南海舡人(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台北:遠
      流。(Malinowski, B., 1922)
    于嵐(2000)。文化旅遊概念不宜泛化。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3,78-79。
    王大明(2005)。觀光客與居民衝突之研究—從居民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Jorgensen D. L.)
    王國榮(1999)。論閩文化底蘊與福建的文化旅遊。廈門大學學報,1。
    王雅各(2005)。第一章:質性研究導論。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19
      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祿旺,江坤勱(2009)。地方節慶活動與文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以2009台
      東市馬卡巴嗨文化觀光季為例。「彰雲嘉大學校院聯盟2009年學術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雲林:中國醫藥大學。
    王建臺、王秋光(2009)。臺灣少數族群運動文化之現況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
      38(3)。
    方微(2011)。荊門市文化旅遊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廣西大學旅遊
      管理專業,廣西。
    田哲益(2002)。台灣的原住民-卑南族。台北:臺原出版社。
    田哲益(2007)。喜愛花環的美麗民族-卑南族。台北: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
      發展協會。
    田盛芳、余玉眉(1992)。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台北:巨流。 
    田雪蓉(2008)。酒泉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大學
      專門史專業,山東。
    朱道力、薛雅惠(2006)。旅遊地理學。台北:五南。
    江冠明(1994)。出草宣言是原漢對話的起點:評一九九四原住民文化會議。山
      海文化,6,37-44。
    江坤勱、何慧儀、盧盟晃、王祿旺(2008)。地方文化觀光活動的發展與經營-
      以花蓮縣阿美族豐年祭為例。「中華觀光管理學會暨台灣休閒與遊憩學會聯
      合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苗栗:國立聯合大學。
    江坤勱(2008)。當文化遇上觀光-卑南族聯合年祭現象觀察之研究。「真理大學
      2008年國際觀光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新北市:真理大學。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2)。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3)。我國大型地方節慶活動發展策略之研究。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之研究報告(編號:RDEC-RES-101-007)。台北: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朱芝緯(2000)。永續性生態旅遊遊客守則之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台北。
    何聯奎(1955)。四十年來之中國民族學。中國民族學報,1,1-24。
    汪珍宜、何翠萍(譯)(1989)。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台北:遠
      流。(Mauss M.)
    李素馨(1996)。觀光新紀元-永續發展的選擇,戶外遊憩研究,9(4),1-17。
    李莎莉(1998)。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台北:南天書局。
    李亦園(1999)。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台北:立緒文化。
    李素馨、侯錦雄(1999)。休閒文化觀光行為的規範-以原住民觀光為例。戶外
      遊憩研究,12(2),25-38。
    李富美(2005)。文化的邂逅:蘭嶼文化旅遊現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台北。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市:五南。(M. Catherine & B. R. Gretchen)
    李光中(2003)。生態旅遊專題系列報導(1)-生態旅遊的定義和背景。鄉間小
      路,29(1),1-4。
    李勝雄、洪梅花(2012)。原住民文化觀光產業發展之探究-以三地村部落為例,
      屏東教大體育,15,430-437。
    李素馨、陳嘉霖、陳英任(2014)。原住民觀光地景發展與文化真實性之研究-
      以南勢溪流域原住民部落為例。「2014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發表之
      論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李蕙君(2016年05月21日)。蘭嶼飛魚季來了 拼板舟被遊客弄壞了。聯合報,
      綜合版。
    宋宏達(2003)。台灣原住民的傳統體育研究-以卑南族為對象(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屏東。
    宋瑞、薛怡珍(2004)。生態旅遊的理論與實務─永續發展的旅遊。台北縣:
      新文京開發。
    阮大宏、但漢敏(譯)(2009)。商品放在哪裡才會賣。台北:時報出版。
      (Underhill P.)
    余佑蘭(譯)(2010)。旅行上癮者。馬可孛羅文化。(Theroux P.)
    呂欣蕙(2007)。布農族望鄉部落生態旅遊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台中。
    吳勁毅(1996)。探索台灣花東地區的文化觀光—以花蓮縣光復鄉太八塱社區經
      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資然資源管理研究所,花蓮。
    吳芙蓉、丁敏(2003)。文化旅遊-體現旅遊業雙重屬性的一種旅遊形態。現代
      經濟探討,7,67-69。
    吳宗瓊(2002)。部落觀光慶典活動影響之研究-遊客認知面向的探討。旅遊管
      理研究,2(2),39-56。
    吳宗瓊(2003)。觀光發展階段與產業依賴程度對觀光衝擊認知影響之探討。戶
      外遊憩研究,16(1),45-61。
    吳雪月(2003)。從交換到交易-花蓮縣吉安鄉「黃昏市場」阿美族野菜區的
      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花蓮。
    吳天泰(2005)。質性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建翰(2012)。Kagagan-蘭嶼「交換食宿」現象的文化脈絡(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南投。
    吳瑞峰(2016)。導遊實務(一)。台北:千華數位。
    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1998)。促進原住民地區觀光事業發展之研究。台北:行
      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林慧雯(2002)。推展文化觀光策略之研究-以阿罩霧地區再開發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台中。
    林崇熙(2005)。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辯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博物館
      學季刊,19(3),7-23。
    林崇熙(2008)。文化再生產:一個無形資哲學芻議。文資學報,4,1-26。
    林光義(2008)。社區營造、觀光與導覽解說:台東原住民地區的兩個案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休閒
      事業管理組,台東。
    林錫銓、楊惠婷、張琬青(2009)。少了邵族文化的日月潭觀光-文化觀光的危
      機與永續。鄉村旅遊研究,3(1),71-83。
    林詠能(2010)。藝文環境發展策略專題研究—節慶、觀光與地方振興整合型計
      畫:以水金九周邊地區為例。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期末報告,未
      出版。
    林連聰、黃光男、黃美賢、曾亮、徐明珠、陳逸君(2011)。旅遊與文化。台北:
      空大出版中心。
    周慧玲(2002)。田野書寫、觀光行為與傳統再造:印尼巴里與台東「布農部
      落」的文化表演比較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8,77-251。
    陀沅錄(2009)。卑南族歌舞音樂研究─以建和部落與知本部落為研究對象(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班,台北。
    明立國(2012)。卑南族的歲時祭儀。載於潘英海(主編)。原住民族歲時祭
      儀論文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頁97-153。
    洪泉湖(2003)。全球化與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公民訓育學報,14,
      37-53。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台麗(2003)。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市:聯經。
    紀駿傑(1998)。從觀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觀光。「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
      展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紀海芹、李詩珍、孫長虹(2014)。荊州文化旅遊營銷策略研究。現代企業教育,
      下,363。
    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1998)。文化。台北:巨流圖書。(Jenks C.)
    俞龍通(2009)。以組織創新開創台灣節慶活動的新契機。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
      育學會(主編)。社區節慶與社區學習(1-12頁)。台北:師大書苑。
    范麗娟(2005)。第三章: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83-122頁)。
      台北:心理出版社。
    洪廣冀、林俊強(2004)。觀光地景、部落與家:從新竹司馬庫斯部落的觀光發
      展探討文化與共享資源的管理。地理學報,37,51-97。
    徐雨村(譯)(2009)。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文化。(Kattak C. P.)
    徐寶惠(2011)。經典文學繪本化之文化再生產-以《城南舊事》與《遊園驚夢》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台東。
    徐麗松(譯)(2014)。沒有地圖的旅行。台北:馬可孛羅。(Greene G.)
      雲南大學出版社。
    徐白櫻(2016年,3月1日)。「被帶走會給族人帶厄運」 拉阿魯哇族祭典 遊
      客搶走聖貝。聯合報,綜合版。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孫武彥(1994)。文化觀光—文化與觀光之研究。台北市:三民書局。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高宣揚(2004)。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
    時繼錚(1987)。台灣山地觀光資源開發問題之研究—一個社會互動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台北。
    唐學斌(1987)。觀光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翁妙齡(1995)。傳統祭典系列之一:卑南族的猴祭與大獵祭。中央月刊,28
      (2),87-90。
    袁婷婷(2011)。我國文化旅遊發展思路與對策。當代旅遊,文化旅遊,107-109。
    張國洪(2001)。中國文化旅遊理論‧戰略‧實踐。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張一傑(2005)。哈古:對一個卑南木雕藝術家創作與風格的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
    張瑋琦(譯)(2005)。觀光發展與社區營造。台北:品度出版社。(石原照敏、
      吉兼秀夫、安福惠美子)
    張文喜(2006)。中國和歐洲文化旅遊比較研究。邊疆經濟與文化,9(總33),
      9-11。
    張翰壁(2007)。東南亞客家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
      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109。
    張曉萍、李偉(2008)。旅遊人類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張曉萍(2009)。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人類學透視-以雲南為例。載於張曉萍(主
      編),民族旅遊的人類學透視-中西旅遊人類學研究論叢(46頁)。雲南大
      學出版社。
    張曉萍(2009)。旅遊人類學在美國。載於張曉萍(主編),民族旅遊的人類學
      透視-中西旅遊人類學研究論叢(15、16、19頁)。雲南大學出版社。
    張波(2009)。旅遊業發展中的文化價值論-以雲南麗江旅遊業為例。載於張曉
      萍(主編),民族旅遊的人類學透視-中西旅遊人類學研究論叢(150、151
      頁)。雲南大學出版社。
    張靈珠(2009)。原住民部落觀光永續發展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所,台南市。
    張姝(2010)。文化旅遊營銷策略研究-以湖北省楚文化旅遊為例。荊楚理工學
      院學報,25(1),68-71。
    張淑娟(2011)。從世界文化遺產觀光經驗思考臺灣文化觀光的發展。文資學報,
      6,101-126。
    張雅梅(譯)(2011)。高角羚的清晨:跨越歐亞非大陸684天。台北:九歌出
      版。(Aki N.)
    張凱智、陳品蓁、林世華(2016)。從社區自主為基礎建構社區觀光永續發展機
      制:以臺東南王部落為例。「台東大學文化與休閒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台東:國立台東大學。
    張珣(2017)。從桂冠到芭樂:臺灣人類學近年研究與寫作的趨勢,人文與社會
      科學簡訊,18,3,92-97。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增訂版)。台北:南
      宏。
    陳其南(1998)。文化產業與原住民部落振興。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產業論文
      集(8頁)。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本騰(2003)。原住民部落居民對發展觀光產業影響的認知 ―以苗栗縣泰安
      鄉南三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台中
      縣。
    陳玉苹(2004)。卑南族。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
      館,未出版。
    陳正豐(2006)。原住民部落文化觀光發展之再現與衝突-以霧台部落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
    陳昱升(2007)。當代卑南族神話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陳芬苓(2008)。原住民經濟困境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可能:以桃竹苗地區為
      例。國家與社會,4,1-42。
    陳文德(2009)。卑南人的人年祭,載於歷史博物館(主編),臺灣傳統民俗節
      慶講座文集(131頁),台北:歷史博物館。
    陳文德(2010)。卑南族。台北:三民書局。
    陳歡(2011)。廣西民族文化旅遊品牌創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桂林理
      工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專業,廣西。
    陳韋岡、張凱智(2017)。從部落自主觀點探討Kasavakan部落發展困境。「2017
      文化與休閒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東:國立台東大學。
    莊錫昌、顧曉鳴、顧云深等編著(1991)。多維視野中的文化理論。台北市:淑
      馨出版社。
    莊啟文(2009)。原住民觀光與文化展演-部落現象、外國理論與在地研究。「2009
      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許功明(1994)。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
    許夢芸(譯)(2008)。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新北市:韋伯文化。
      (Gray A.)
    許詩訪、蔡進士(2016)。以 ZMET 技術探討台東地區發展部落觀光之研究。「台
      東大學文化與休閒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東:國立台東大學。
    梁炳琨(2006)。原住民族觀光發展的地方建構:鄒族山美社區個案。地理研究,
      44,35-58。
    梁炳琨、張長義(2005)。原住民族部落觀光的文化經濟與社會資本-以山美社
      區為例。地理學報,39,31-51。
    梁家瑜(譯)(2013)。再見非洲。紅桌文化/左守創作。(Dinesen I.)
    鹿野忠雄(1955)。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郭麗華(1999)。略論”文化旅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4,42-45。
    畢勁(2008)。論文化在文化旅遊中的價值。當代經濟,7,40-41。
    曹詩圖(2008)。旅遊哲學引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常衛鋒(2014)。開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研究。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3(1),
      120-122。
    黃道琳(1986)。社會生物學與新民族誌。當代,8,52-59。
    黃國超(2003)。原住民觀光與社區自主權-泰雅族鎮西堡部落發展生態旅遊之
      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31,27-44。
    黃哲(2004)。質化研究的效度問題,教育趨勢導報,9,1。
    黃應貴(2004)。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正德(2005)。蘭嶼發展生態旅遊的運作模式:國家與地方社會的研究取向(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台北。
    黃晴文(2008)。如何做好社區文化的總體營造工作。李瑞騰(主編),文化新
      視野,台北:文訊。
    黃淑芬(譯)(2009)。東台灣研究會,13。95-138。(笠原政治,1980)
    黃溪海(2010)。台灣觀光事業紀實,台北:永業出版。
    黃仲任(2012)。原住民觀光與部落永續發展:以阿朗壹部落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台東。
    黃淑敏、吳雪鶯、許世宏(2017)。偏鄉社區營造的美麗與哀愁-以台南學甲區
    光華社區為例。「2017文化與休閒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東:國立台
    東大學。
    喬健(1972)。卑南族呂家社祖家制度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34,1-21。
    傅光鴻(2001)。學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布迪厄之文化再生產觀點之啟示(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花蓮。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臉譜文化。
    彭兆榮(2011)。旅遊人類學。民族出版社。
    詹怡泓(2003)。遊客對原住民觀光之知覺與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北。
    楊嵐雅、王濟昌(1994)。台灣主要民俗活動應用於文化觀光方式之研究。規劃
      與設計學報,1(3),27-42。
    楊江瑛(2003)。mukiangai:建和卑南巫師的儀式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新竹。
    楊洪、鄒家紅(2008)。湖南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研究。產業與科技論壇,7(7),
      64-66。
    楊昭景(2002)。原住民飲食文化初探與分析。「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
      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第二集,355-361頁。
    楊慧(2009)。旅遊發展與雲南麗江古城命運的思考。載於張曉萍(主編)。民
    族旅遊的人類學透視-中西旅遊人類學研究論叢(187頁)。雲南大學出版
    社。
    楊維晟(2016)。台東之眼。台北:天下文化。
    鄒亮瑩(2006)。原住民觀光獲利與文化保存的互惠-認真觀光者的角色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葉至誠、葉立誠(200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葉一飛(2011)。東排灣的男子會所(palakuwan)與社會階序—以Tjavualji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新竹。
    董慧晶(2009)。新疆馬文化旅遊開發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疆師範大
      學人文地理學專業,新疆。
    詹宏志(2015)。旅行與讀書。台北:新經典文化。
    廖敦如(2004)。原住民部落的社區重建-以台東縣建和社區為例。原住民教育
      季刊,34,5-26。
    廖詩文、曹翠雲、唐一寧(譯)(2010)。我有一個島-卡兒哈甘。台北:時周
      文化。(崎山克彥)
    廖建容(譯)(2013)。一直在路上。台北:天下遠見。(Eaves E.)
    廖建容(譯)(2014)。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用人文科學搞懂消費者,解決最
      棘手的商業問題。台北:遠見天下。(Madsbjerg C.、Rasmussen M. B.)
    劉斌雄、胡台麗(1987)。卑南族之祭儀歌舞,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
      研究,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劉可強、王應棠(1998)。觀光產業對原住民文化的衝擊與對策芻議一社區自主
      性的觀點。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開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戶
      外遊憩會,61-76。
    劉大和、黃富娟(2005)。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台北市:魔豆創意有限公司。
    劉丹萍(2008)。旅遊凝視:中國本土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劉怡君、吳忠宏(2010)。剖析襲產表徵、文化觀光與認同觀之連結性:社會再
      現理論之應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
      NSC98-2410-H-156-017-SSS),未出版。
    趙剛(2005)。頭目哈古。台北:聯經出版。
    熊文平(2011)。臨川文化旅遊開發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江西師範大學,
      江西。
    蔡玲瓏(2009)。節慶活動對政府與業者之影響性探討-以岡山羊肉文化節為
      例,「2009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屏東: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
    蔡政良(2011)。從都蘭到新幾內亞。台北:玉山社。
    蔡承叡(2012)。臺灣八景演變與旅遊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台北。
    蔡玉珍、林青蓉(2015)。台灣原住民部落生態旅遊推廣與執行-以烏來福山為例,「2015年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發表之論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鄭晴云(2009)。朝聖與旅遊:一種人類學透視。載於張曉萍(主編)。民族旅
      遊的人類學透視-中西旅遊人類學研究論叢(109頁)。雲南大學出版社。
    賴文仁(2012)。隨大甲媽出遊去:台灣文化慶典活動之參與體驗與社會互動研
      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
      北。
    盧蕙馨(2005)。第二章:參與觀察。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59、61、65、
      79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薛佳翎(2007)。探討結合文化、生態發展地方永續之觀光型態-以宜花地區「綠
      色」主題之觀光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
      文化研究所,花蓮。
    謝小芩(1988)。透視黑盒子-美國學校民族誌。美國月刊,3(5),115-124。
    謝世忠(1994)。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
      文化出版部。
    謝世忠(1994)。觀光過程與「傳統」論述—原住民的文化意識。原住民文化會
      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18。
    謝孟君(2004)。以生態旅遊觀點探討承載量影響因素: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台中。
    謝淑芬(2009)。遊客對文化觀光活動選擇與旅遊消費支出之研究。運動與遊憩
      研究,4(1),1-21。
    謝淑芳(2011)。跨文化溝通與客家文化之再生產:以苗栗客家地區新住民女性
      配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苗
      栗。
    韓絜光(譯)(2016)。沸騰的河流。台北:天下雜誌。(Ruzo A.)
    簡淑雯(譯)(2000)。曠野旅人。台北:天下遠見。(Abbey E.)
    簡詩涵、張凱智(2017)。從社會網絡理論探討民眾參與觀光活動關係之研究-
    以台東縣成功鎮白守蓮社區比西里岸為例。「2017文化與休閒學術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台東:國立台東大學。
    羅艷玲(2008)。河南省文化旅遊市場營銷策略研究。現代商貿工業,20(5),
      109-110。
    鐘大歡(2014)。領隊導遊考照奪分秘笈。台北:鼎茂。
    鐘子泉、張凱智(2017)。災後部落觀光發展與探討-以台東嘉蘭部落為例。「2017
      文化與休閒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東:國立台東大學。
    蘇維杉(2006)。原住民休閒觀光產業發展之探討。休閒運動期刊,5,233-238。
    蘇曉波(2012)。旅遊研究的邊界。旅遊學刊,27(12),15。

    貳、英文文獻
    Arnstein, S. (1969). The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American
      Planners, 35(4), 216-224.
    Atkinson, R., & Cope, S. (1997).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regeneration in Britain. In
       Contested (Ed.), Communities Experiences, Struggles, Policies (pp. 15-25). London:
      The Policy Press.
    Boorstin, D. (1964).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New York.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ety of education (pp.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Butler, R. & Hinch, T. (1996). Tourism and indigenous people. Lond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Bramadat, P. A. (2001), Shows, Selves and Solidarity: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Spectacles in Canada, Commission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
      for the Ethnocultural, Racial, Religious and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Identity
      Seminal, November 1-2, 2001, Available on-line at: www. metropolis.net.
    Besculides, A. Lee, M. E., & McCormick, P. J. (2002).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cultural benefits of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9(2), 303-319.
    Cohen, E. (1988).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5: 371-385.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1993). Why We Need Things. In History from Things:
      Essays on Material Culture. Steven Lubar and William D. Kingery, eds.
      Pp.20-29.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Clifford, J.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athup, David. C. (1999). Economic of Outdoor Recreation. Baltimore: John
      Hopkins Press.
    David M., Fetterman, (1998). Ethnography:step by step.
    Graburn, N. H. H. (1983).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0, 9-33.
    Graburn, N. H. H. (1995). Tourism, modernity and nostalgia. In The Future of
      Anthropology: Its Relev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kbar S. Ahmed and
      Cris N. Shore. (ed.) . London & Atlantic Highlands, NJ.
    Graburn, N. H. H. (2000). Foreword . In Hichcock, M. & Teague, K. (ed.) Souvenirs: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Tourism. Aldershot/BurlingtonUSA/Singapore/ Sydney:
      Ashgate.
    Hinch, T. & Butler, R. Eds. (1996). Indigenous tourism: A common ground for
      discussion. Lond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Honey,Martha. (1999). 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o owns
      paradise? . Washington, D.C. : Island Press
    Hepburn, J. (2002) Touristic forms of life in Nepe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9(3) : 611-630.
    Walter J., (2000). The Challenges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culture Heritage
      Tourism, Culture,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Tourism. In Bhaktapur, UNESCO
      Workshop, Nepal.
    Klineberg, O. (1974). The Human Dimens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Z. Winstan.
    Kilman, R. H., & Thomas, K.W.(1977). Developing a Forced-Choice Measure of
      Conflict-Handling Behavior: The "Mode" Instrumen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7(2), 309-325.
    Kaufman, S. R. (1994). In-depth interviewing. In Gubruim Jaber F., & Andrea
      Sankar (eds), Qualitative methods in aging research(pp. 123-136). Newbury
      Park, CA:Sage.
    Kohn, T. (1996). Island Involvement and the Evolving Tourist. In Abram S., &
      Waldren J. (eds), Tourists and Tourism: Identifying with People and Places.
      Oxford/New York: berg.
    Kohn, T. (1997). Island Involvement and the Evolving Tourist. In Abram, S., &
      Waldren, J. (ed), Tourists and Tourism: Identifying with People and Places.
      Oxford/New York: berg.
    Kiwasaki, L. (2000). Ethnic tourism in hokkaido and the shaping of ainu identity.
      Pacific Affairs, 73(3), 393-412.
    Marshall, Catherine & Gretchen, B. Rossman. (1955).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Newbury Park, CA:Sage.
    MacCannell, D. (1973). Stage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9(3), 589-603.
    Massey, D. and Jess, P. (1995). Introduction. In: Massey, D. and Jess, P. (eds.) A
      Place in the World? Places,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 UK: The Open
      University, 1-4.
    McLuhan, R. (2000). Go Live with a Big Brand Experience. Marketing, October,
      45-46.
    Nash, D., (1989). Tourism as a form of imperialism. In V. L. Smith (Ed.), 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2nd ed., pp. 37-52).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Notzke, C. (1999). Indigenou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arctic,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 (4) : 55-76.
    NTHP. (1999). Getting started: How to succeed in heritage tourism. Washington:
      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Nurse, K. (1999). Globalization and Trinidad Carnival: Diaspora, Hybridity and
      identity in Global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13(4), 661-690.
    Nash, D., (2001),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Kidlingdon: Pergamon。
    Naoi, T. (2004). Visitors evaluation of a historical district: the roles of authenticity
      and manipulatio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5(1), 45-63.
    Picard, M. (1997). Tourism , Nation-building and Culture, Tourism , Ethnicity , and
      the state in Asian and Pacific Societies. In Michel Picard & Robert Wood (eds),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ineⅡ, B. J., & Gilmore, J .H. (1999). The Experience Economy: Work Is Theatre
      and Every Business a Stage. Bost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oria, Butler, R., & Airey, D. (2003). The core of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0(1), 238-254.
    Richards, G. (1996).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European cultural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2), 261-283.
    Rojek, C., & Urry, J. (ed.). (1997). Touring Cultures: 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ge.
    Robinson, M. (1999). Cultural conflict in tourism:inevitability and inequality. In M.
      Robinson & P. Boniface (Eds), Tourism and cultural conflict., New York:CABI.
    Ryan, C, & Huyton, J. (2002). Tourists and aboriginal peopl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9(3), 631-647.
    Reisinger, Y. & Turner, L. W. (2003). Cross-Cultural behaviour in tourism: Concepts
      and analysis. New York: Butterworth Heinemann.
    Smith, V. L. (1978).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ilberberg, T. (1995). Cultural tourism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museums and
      heritage sites. Tourism Management, 16(5), 361-365.
    Stebbins, R. (1996). Cultural tourism as serious leisur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 20058-20060.
    Teo, P. and Li, L. H. (2003). Global and local: interactions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0 (2) :287-306.
    Nuñez T. (2002). 第十四章:用人類學的觀點研究旅遊業。載於張曉萍等(編
      譯),東道主與遊客:旅遊人類學研究(頁289、291、293、296、297、298、
      303)。雲南大學出版社。
    Warren, Carol A. B. (1988). Gender Issues in Field Research.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9, Newbury Park, CA:Sage.
    Wolcott, H. F. (1994). 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Notes from a field study. In
      H. F. Wolcott,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data: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pp. 115-148). Thousand Oaks, CA: Sage.
    Weaver , D. (2001). Ecotourism. 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 pp.96-126.
    Weaver, D. & Lawton, L. (2007). Twenty years on: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ecotourism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28 .1168–1179.
    Zeppel, H. (1998). Tourism and aboriginal Australi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2): 485-488.
    Zeppel, H. D. (1999). Touring aboriginal cultures: encounters with aboriginal people
      in Australian travelogues, Tourism.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2 (3), 123-141.
    Zikman, S. (1999). The power of travel: A passport to adventure, discovery, and
      growth. NY: Tracher.

    參、網路資料: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VF10410000025&version=1&assetsClassifyId=5,1&menuId=302&siteId=101#01,2016/03查詢。
    聯合新聞網,豐年祭歌舞不是表演 不要拉著人指揮拍照。https://udn.com/news/story/7328/2554188?from=udn_ch2cate6641sub7328_pulldownmenu。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http://www.knowlegde.ipc.gov.taipei/ct.asp?xItem=1001101&CtNode=17414&mp=cb01,2016/12查詢。
    交通部觀光局旅遊網站,http://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23,2016/03查詢。
    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系統,http://admin.taiwan.net.tw/upload/contentFile/auser/b/wpage/chp1/1_2.1.htm,2016/06查詢。
    向玉成(2015)。旅遊人類學“單向度”研究取向之反思。思想戰線,1期,頁1、2。取自http://www.cnki.com.cn.dincheng.cn/Article/CJFDTotal-SXZX201501005.htm。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www.apc.gov.tw/portal/portal/actNews/ActNewsDetail.html?CID=D4F61E554FA73017&id=74CDED8C5E4BBB35D0636733C6861689,2016/5查詢。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E6CD8B3830879023,2016/5查詢。
    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Rt/RT_1_6_14.aspx,2017/4查詢。
    唐勇、黃俐波(2007)。淺談鄉村旅遊開發與文化保護。企業經濟,第4期,頁102-104,http://www.qddxlib.cn/viewinfo.asp?id=22993。
    張茂桂(1989)。有關國家公園及公園內原住民族文化的維護與發展-政策層次的多國比較研究。http://wuldmic.npust.edu.tw/sasala/develop.htm。
    楊英法、王全福(2006)。文化旅遊的發展路径探索。文化發展論壇,http://www.ccmedu.com/bbs45_27574.html。
    楊江瑛(2003)。mukiangai:建和卑南巫師的儀式實踐。文化研究月報,http://in.ncu.edu.tw/~csa/oldjournal/26/journal_park185.htm。
    開放政府平台(2008)。台灣原住民部落文化產業:是危機抑或轉機?從文化政策觀察宜蘭縣原鄉文化產業,http://data.e-land.gov.tw/News_Content.aspx?n=F6920C0D4AFAFCBB&sms=9760B37A90ED3784&s=BA474B6A3220A3EC,2017/1查詢。
    農田水利入口網,http://doie.coa.gov.tw/story/story-detail.asp?story_id=29,2016/08查詢。
    劉烱錫,漂流木歸何處?從生態與原民角度談起,http://e-info.org.tw/node/108405,2016/08查詢。
    羅旭壯(2014)。論地方政府辦理民俗節慶活動效益,http://www,npf,org,tw/2/13218。
    龔銳(2007)。從異域到本土—旅遊人類學的西學東漸述評,http://www,qddxlib,cn/viewinfo,asp?id=949。
    Kerr, A. (1994). Strange bedfellows: An uneasy alliance between cultural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Retrieved March 11, 2011, from http://www,icomos,org/icomosca/bull etin/vo13_no3_kerr_e,html.
    UNWTO. (2012). International tourism on track to hit one billion by end of 2012.Retrieved Oct 1,2012,from http://media.unwto.org/en/press-release/2012-09-12/international-tourism-track-hit-one-billion-end-20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