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梅萱
Chen, Mei-Hsuan
論文名稱: 國家、政黨與歷史:國史館在臺灣(1957─2016)
Nation, Political party, and Historiography : Academia Historica in Taiwan (1957-2016)
指導教授: 陳惠芬
Chen, Hui-Fen
口試委員: 李達嘉 歐素瑛 陳惠芬
口試日期: 2021/10/2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9
中文關鍵詞: 國史館黨史會官方修史正統合法性
英文關鍵詞: Academia Historica, Party's History Council, Official Compiling History, Orthodox, Legitimacy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文件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79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0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透過國史館在臺復館後的組織與修史工作變遷,考察戰後臺灣國家、政黨與史學的關係,以及該機構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本研究發現,作為官方修史機構的國史館,其與國民黨黨史會的關係,自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時期,即相當密切。1957年國史館在臺復館後,館、會除了繼續維持合作夥伴關係,在戒嚴時期的黨國體制下,官方修史活動多由黨史會主導,國史館扮演協助角色,國史修纂也以國民黨黨史為依歸,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爭奪中國之正統,以維護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合法性。198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臺灣民主化與政治變遷,國史館與黨史會的關係開始受到民進黨立委的質疑,〈檔案法〉的制定過程更引發國史館的定位問題與存廢爭議。嗣後,國史館嘗試提升學術地位,逐步調整工作環境與相關業務,修纂成果的質與量皆有明顯改善,但仍無法跳脫中國本位的框架。2000年政黨輪替後,館長改由學者擔任。除了修纂國史,國史館還新增職掌,成為兼具歷史研究、檔案典藏與總統副總統文物展示的特殊政府機構。民進黨執政時期,在新館長主導下,「臺灣史」逐漸躋升為國史的一環,國史館的學術地位也大幅提升,並取代黨史會,成為官方修史活動的主導機構。200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後,「中華民國史」的地位再度獲得確立。作為政府機構的國史館,其國史修纂活動,除了各館長學術專業領域的差異,更是深刻地受到執政黨政治理念的影響,而呈現不同的風貌。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 political parties, and historiography in post-war Taiwan and the role of the Academia Historica in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through the change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compiling of history after its restoration in Taiwan.
    The study finds that as an official historical institution, the Academia Historica has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rty’s History Council of Kuomintang (KMT) since the days of the ROC in China. Under Dang Guo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the compiling of official history activities are mostly led by the Party’s History Council of Kuomintang, with the Academia Historica playing a supporting role. Afte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Academia Historica in Taiwan in 1957, the Academia Historica and the Party’s History Council of Kuomintang continued to maintain a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National history is also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Kuomintang, with the aim of competing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legitimacy of the KMT regime in China.
    After the mid-1980s, due to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Taiw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ademia Historica and the Party’s History Council of Kuomintang began to be questioned by the legislators o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The process of enacting the “Archives Act” has led to controversies over the positioning of the Academia Historica and its retention or abolition. The Academia Historica then attempted to raise its academic status and gradually adjust its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related operations.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compiling result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ut it is still impossible to break away from the China-based framework.
    After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party in 2000, the DPP government came to power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Academia Historica was replaced by an academic. In addition to compiling national history, the agency has added new responsibilities, becoming a speci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 that combines historical research, archival collections, and the display of Presidential and Vice Presidential Artifacts. With the new director at the helm, the “Taiwan Histor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part of national history, and the academic status of the Academia Historica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It has replaced the Party’s History Council as the leading organization for official history compiling activities.
    After the KMT returned to power in 2008, the status of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reaffirmed. As a government institution, the Academia Historica is still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the agenda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cademic expertise of its directors, and thus presents a different picture of its national history compilation activities.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回顧 5 三、研究方法與史料介紹 15 四、章節內容說明 19 第二章 國史館在臺復館 22 第一節 民國建立與國史館的成立 22 一、北京政府時期國史館的成立與解散 22 二、訓政時期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的先行設置 24 三、抗戰時期國史館的籌設 26 第二節 國史館在臺復館之規劃 31 一、黨史會與國史館史料編纂委員會 31 二、在臺正式恢復國史館 37 三、初期的組織架構 42 第三章 戒嚴時期的修史工作 49 第一節 初期工作計畫與限制 49 一、1957年國史館施政綱要 50 二、修史工作的限制 54 第二節 戡亂復國與國史編纂 70 一、反共抗俄與開國五十年文獻 71 二、國民革命與國父百年誕辰學術論著 76 三、倡導國史研究與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81 四、奠定國基與中華民國史事紀要 92 五、維護法統與「中華民國建國史」的協力纂修 96 第四章 民主化的衝擊與修史工作的調整 103 第一節 國史館定位與存廢爭議 104 一、與黨史會的職司混淆 104 二、檔案開放問題 106 三、制定〈檔案法〉的提出 107 第二節 積極推動國史修纂 112 一、「中華民國國史」編撰計畫之擬定 112 二、相關業務的改革 116 第三節 國史纂修成果 122 一、清史與民國史事紀要 123 二、志書與傳記 124 三、專著、論文與期刊 131 四、檔案移轉與史料彙編 138 第五章 政黨輪替與國史館的轉型 142 第一節 組織之再造 142 一、組織條例的修訂 142 二、學者執掌館務 144 第二節 國史編纂重心之移轉 146 一、「臺灣史」躋升國史的一環 146 二、「中華民國史」地位的再確立 151 第三節 修纂人才甄選與國史解釋 155 一、高考「史料編纂科」的考試科目異動 155 二、抗戰歷史的解釋 160 第六章 結論 165 參考文獻 170 附錄 185

    一、檔案、史料彙編
    〈國史館現任人員簡歷冊〉,《總統府》,國史館藏,入藏登錄號:011000001856A。
    〈一般資料—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記錄(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入藏登錄號:002000001994A。
    〈中國國民黨總裁辦公室業務會報紀錄〉,《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入藏登錄號:002000003128A。
    〈中國國民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八)〉,《陳誠副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入藏登錄號:008000000724A。
    〈任行政院長時: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等件〉,《嚴家淦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入藏登錄號:006000000223A。
    〈任臺灣省政府主席時:立法院第十九會期議事錄〉,《嚴家淦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入藏登錄號:006000000030A。
    〈國史館沿革史(一)〉,《國民政府》,國史館藏,入藏登錄號:001000002172A。
    〈國民政府委員會會議紀錄(三)〉,《國民政府》,國史館藏,入藏登錄號:001000004309A。
    〈國史館編纂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相關資料〉,《個人史料》,國史館藏,1280044910035A。
    〈國史館編纂中華民國國史計劃相關資料(影本)〉,《個人史料》,國史館藏,入藏登錄號:1280044910036A。
    〈國史館業務會報及史事紀要編纂相關資料〉,《個人史料》,國史館藏,1280044910033A。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國史館近年重點工作〉,《參考史料》,國史館藏,入藏登錄號:141000000684A。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中華民國史料叢編(一)》(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一)》,臺北:中央委員會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9。
    陳鵬仁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非常委員會及總裁辦公室資料彙編》,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9。
    陳鵬仁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黨史史料編纂工作(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9。
    陳鵬仁、喬寶泰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黨史史料編纂工作(下)》,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

    二、年表、職名錄
    國史館,〈國史館在臺復館大事記(民國四十六年至民國七十五年)〉,《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期(新店,1987.1)。
    國史館,〈國史館在臺復館大事記(民國七十六年)〉,《國史館館刊》,復刊第3期(新店,1987.12)。
    國史館,〈國史館在臺復館大事記(民國七十七年)〉,《國史館館刊》,復刊第5期(新店,1988.12)。
    國史館,〈國史館在臺復館大事記(民國七十八年)〉,《國史館館刊》,復刊第7期(新店,1989.12)。
    國史館,〈國史館在臺復館大事記(民國八十年)〉,《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1期(新店,1991.12)。
    國史館,〈國史館在臺復館大事記(民國八十一年)〉,《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3期(新店,1991.12)
    國史館,〈國史館在臺復館大事記(民國八十二年〉,《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5期(新店,1993.12)。
    國史館,〈本館97年1至6月份大事記〉,《國史館館訊》,1(臺北,2008.12)。
    國史館,〈國史研究大事紀事(2011.1-2011.10)〉,《國史研究通訊》1(臺北,2011.12)。
    國史館徵校處時政科,《中華民國行憲政府職名錄─自行憲至民國六十七年五月》,新店:國史館,1988。
    劉維開編,《中國國民黨職名錄》,臺北:國民黨黨史會出版,近代中國發行,1994。
    簡笙簧、林秋敏,〈國史館復館50週年大事記〉,《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2期(新店,2007.6)。

    三、日記、文集、回憶錄、訪談錄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張溥泉先生全集(續編)》,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
    王仰清、許映湖編,《邵元冲日記(1924-193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朱文原,〈驀然回首─我在國史館走過三十年寒暑(上)〉,《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3期(新店,2007.12)。
    李雲漢,《史學圈裏四十年》,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
    李雲漢,《懷元廬存稿之一:雲漢悠悠九十年》,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
    林滿紅訪問,曹慧如紀錄,〈復館初期的國史館─李雲漢先生訪問記錄〉,《國史館館訊》,5(臺北,2010.12)。
    胡健國,〈理想與現實─史館生涯三十年〉,《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3期(新店,2007.12)。
    國史館編,《黃季陸先生論學論政文集(一)》,新店:國史館,1986。
    國史館編,《黃季陸先生論學論政文集(二)》,新店:國史館,1986。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全編(三)》,上海:廣益書局,1948。
    郭廷以,《郭量宇先生日記殘稿》,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
    陳儀深等訪問,王景玲等紀錄,《郭廷以先生門生故舊憶往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4。
    陶英惠,〈在國史館服務雜憶〉,《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2期,(新店,2007.6)。
    黃克武等主訪,沈懷玉等紀錄,《近代史一甲子:同仁憶往錄(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
    黃季陸著,傳記文學雜誌社編,《黃季陸先生往懷文集》,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6。
    蔣永敬,〈黨史會十年「學徒」〉,《近代中國》,149(臺北,2003.6)。
    錢穆,〈回憶黃季陸先生(選載)〉,《傳記文學》,48:4(臺北,1986.4)。
    戴寶村主編,《治史起造臺灣國:張炎憲全集1》,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7。
    戴寶村主編,《治史起造臺灣國:張炎憲全集3》(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7)。
    簡笙簧口述,田南萍、洪宜嫃紀錄,〈羅家倫館長時期國史館同仁群像(一)〉,《國史館館訊》,3(臺北,2009.12)。
    羅久芳、羅久蓉編,《羅家倫先生文存補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
    羅家倫先生文存編輯委員會,《羅家倫先生文存(一)》,臺北:國史館、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6。
    羅家倫先生文存編輯委員會,《羅家倫先生文存(二)》,臺北: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6。

    四、公報
    《臨時政府公報》,南京,1912年。
    《政府公報》,北京,1912年。
    《教育公報》,北京,1917年。
    《總統府公報》,臺北,1956年、2001、2016年。
    《立法院公報》,臺北,1981、1988、1991、1994、1995、1998年。

    五、報紙
    《中央日報》,南京、重慶、臺北,1948年、1957、1961、1973、1986、1988、1998、2001年。
    《聯合報》,臺北,1996、2000、2001、2009、2010、2011年。
    《考選周刊》,臺北,1989年。
    《中國時報》,臺北,1980、1998、2001、2008、2009、2011年。
    《聯合晚報》臺北,2001年。
    《民生報》,臺北,2001年。
    《自由時報》,臺北,2009、2010、2011年。
    《蘋果日報》,臺北,2010年。

    六、專書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總目》,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黃季陸先生與中國近代史研究》,新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86。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羅志希先生傳記暨著述資料》,新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6。
    王世儒編,《蔡元培先生年譜(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
    王聿均、孫斌編,《朱家驊先生言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
    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2002。
    田弘茂著,李晴暉、丁連財譯,《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78年初版、1991年初版二刷。
    朱希祖著,羅香林、朱倓編,《史館論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
    行政院主計處編,《中華民國統計提要》,民國四十七年度至民國六十八年度。
    吳宇凡,《存史到資政:民國以來檔案館政策與制度變革(1912-1987)》,臺北:國史館,2019。
    呂芳上總纂,《中華民國近六十年發展史(上)》,臺北:國史館,2012。
    李新主編,《中華民國史第一編:中華民國的創立(上)》,北京:中華書局,1981。
    杜維運,《憂患與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杜維運,《中國史學與世界史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憲明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周俊宇,《黨國與象徵: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臺北:國史館,2013。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出版,1994。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家近亮子著,王士花譯,《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秦孝儀主編,《第一至第一○一輯 革命文獻總目》,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5。
    秦孝儀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三十二卷》,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
    秦孝儀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三十三卷》,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
    財政部編,《中華民國四十六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臺北:財政部,1957。
    國父百年誕辰紀念實錄編輯小組,《國父百年誕辰紀念實錄》,臺北: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1966。
    國史館史事紀要組,《中華民國史事紀要 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十至十二月份》,新店:國史館,1997。
    國史館史事紀要組,《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十至十二月份》,新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4。
    國史館史事記要組,《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綱文備覽(三)(下)》,新店:國史館,1993。
    國史館史事記要組,《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國二十九年一至六月份》,新店:國史館,1993。
    國史館秘書室編,《復館以來的國史館》,新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80年,二版。
    國史館審編處編,《國史館現藏─史料概述》,新店:國史館,2003。
    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公職志(初稿)》,新店:國史館,1990。
    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地理志(初稿)》,新店:國史館,1990。
    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上)》,新店:國史館,1998。
    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學術志(初稿)》,新店:國史館,1996。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下)》,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初版、1983年第五版。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
    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一篇革命開國(一)》(臺北:國立編譯館,1985)。
    清史編纂委員會,《清史》,臺北:國防研究院,1961。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上下冊,臺北:唐山,1996。
    許師慎編,《有關清史稿編印經過及各方意見匯編》,上下冊(新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9)。
    許師慎編,《國史館紀要(初稿)》,新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7。
    陳三井主編,《走過憂患的歲月─近史所的故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喬治忠,《中國史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喬治忠,《中國官方史學與私家史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彭明輝,《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2001。
    黃季陸、秦孝儀增訂,《國父年譜(下)》,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5。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07。
    黃麗安,《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臺北:國史館,2010。
    劉偉鵬主編,《汗青一甲子》,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0。
    劉維開編,《羅家倫年譜》,臺北:國民黨黨史會出版,近代中國發行,1996。
    劉龍心,《知識生產與傳播─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2002。
    歷史研究編輯部,《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討論集》,北京:三聯書店,1957。
    蘇芷萱,《從遞信部到國史館─建築的歷史》,臺北:國史館,2011。

    七、論文(專書論文、期刊論文、學位論文)
    中國近代史學會,〈中國近代史學會成立大會會議記錄〉,《近代史學會通訊》,1(臺北,1995.2)。
    中國近代史學會,〈中國近代史學會籌備及成立經過〉,《近代史學會通訊》,1(臺北,1995.2)。
    中國近代史學會,〈發刊詞〉,《近代史學會通訊》,1(臺北,1995.2)。
    中國歷史學會,〈國史館史學講座〉,《中國歷史學會會訊》,35(新店,1990.1),第7版。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附錄:第一至第二十二輯總目錄〉,《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二十二)》(新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2001)。
    王文隆,〈中國國民黨黨史會及其檔案遷臺〉,《臺灣文獻》,66:4(南投,2015.12)。
    王幸蕙,〈國史館組織再造之路─國史館組織條例之修正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之制定〉,《國史館館刊》,復刊第31期(新店,2001.12)。
    王紀錄,〈百餘年來中國古代史館制度研究述評〉,《殷都學刊》,2007:2(安陽,2007.6)。
    王剛,〈50年曲折《民國史》〉,《看歷史(先鋒國家歷史)》,2008:8(成都,2008.8)。
    石劍峰,〈《中華民國史》:從「險」學到「顯」學〉,《源流》,2011:21(廣州,2011.11)。
    如俠,〈從中共竄改歷史談到中國現代史的編寫問題〉,《近代中國》,20(臺北,1980.12)。
    朱希祖,〈史官名稱議〉,《說文月刊》,3:8(重慶,1942.9)。
    朱重聖,〈民國以來國史館之修史工作〉,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二)》,新店:國史館,1998。
    朱重聖,〈國史館現階段重點工作及展望〉,《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9期(新店,1995.12)。
    朱重聖、張世瑛,〈國史館館長潘振球先生事略〉,《國史館館訊》,6(臺北,2011.6)。
    朱匯森,〈復刊辭〉,《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期(新店,1987.1)。
    何智霖,〈國史館口述歷史組工作概述〉,《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4期(新店,1993.6)。
    吳昌廉,〈中國文化學院研究所史學系學術活動報導〉,《近代中國》,2(臺北,1977.6)。
    吳明勇,〈戰後臺灣史學的政治處境〉,《史耘》,5(臺北,1999.9)。
    吳相湘,〈增強信心,培植人才:民國百人傳自序〉,《傳記文學》,18:1(臺北,1971.1)
    吳淑鳳,〈書訊:《中華民國國史紀要》第3冊簡介〉,《國史研究通訊》,10(臺北,2016.6)。
    吳淑鳳,〈遷臺後國史館的昔與今〉,《國史研究通訊》,13(臺北,2017.12)。
    呂芳上,〈《臺灣民報》有關孫中山先生逝世及奉安的記載〉,孫中山紀念館編,《大同道路:孫中山研究》,(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
    呂芳上,〈抗戰時期在大陸的臺灣抗日團體及其活動〉,《近代中國》,49(臺北,1985.10)。
    呂芳上,〈抗戰時期在祖國的臺灣光復運動〉,《新知雜誌》,5(臺北,1971.10)。
    呂芳上,〈抗戰與臺灣光復〉,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浴火風雲 勝利光華 : 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五十週年專輯》,(臺北:新中國出版社,1995)。
    呂芳上,〈建國百年、創新修史─就任國史館館長講詞〉,《國史館館訊》,6(臺北,2011.6)。
    呂芳上,〈從光復臺灣到光復大陸〉,《中央月刊》,12:12(臺北,1980.10)。
    呂芳上,〈臺湾から見た辛亥革命〉,《現代中國》,86 (東京,日本現代中國學會,2012.9)。
    呂芳上,〈臺灣同胞參與抗戰的歷史及其意義〉,《中華軍史學會會刊》,1(臺北,1995.12)。
    呂芳上,〈臺灣革命同盟會與臺灣光復運動〉,《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五)》,(新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3)。
    呂芳上,〈蔣中正先生與臺灣光復〉,《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五)》,(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6)。
    宋家復,〈現代中國史學中「國史」實作意義的轉變:從章太炎到錢穆〉,《清華學報》,新49卷第4期(新竹,2019.12)。
    李仕德,〈提倡出版事業以謀中華文化復興的張其昀〉,《國史研究通訊》,10(臺北,2016.6)。
    李長堅主講,陳淑銖紀錄,〈保存美國文化的國立檔案館〉,《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0期(新店,1996.6)。
    李庭瑜,〈從史料局到史政局:戰後臺灣軍方史政制度之演變及其編纂事業(1946-1973)〉,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
    李雲漢,〈從史料開放談黨史研究〉,《近代中國》,101(臺北,1994.6)。
    李雲漢,〈黨史會七十年〉,《近代中國》,140(臺北,2000.12)。
    李雲漢,〈黨史會與民國史研究〉,《近代中國》,84(臺北,1991.8)。
    汪朝光,〈50年來的中華民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5(北京,1999.5)。
    周振剛,〈中華民國史研究及其在海內外反映〉,《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3(貴陽,1986.3)。
    周惠民,〈傳承與轉型:「《中華民國發展史》撰寫計畫」簡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3:1(臺北,2011.12)。
    林山本,〈國史館組織現況〉,《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2期(新店,2007.6)。
    林正珍,〈臺灣五十年來「史學理論」的變遷與發展:1950-2000〉,《漢學研究通訊》,20:4(臺北,2001.11)。
    林正慧,〈遷臺後民國史之定位及思考〉,收入吳淑鳳等編,《近代國家的型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臺北:國史館,2013。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部碩士論文,2001。
    林映汝,〈舊瓶裝新酒:朱希祖與國史館籌備委員會(1939-1942)〉,《國史館館刊》,65(臺北,2020.9)。
    林秋敏,〈國史館對於檔案的典藏與運用〉,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二)》(新店:國史館,1998)。
    林桶法,〈政府機關的遷臺問題〉,《國史館館訊》,5(臺北,2010.12)。
    林滿紅,〈國史館的現在與未來〉,《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4期(新店,2008.6)。
    治喪委員會,〈瞿韶華先生生平事略〉,《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0期(新店,1996.6)。
    邵銘煌演講,葉高樹紀錄,〈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史料之典藏與運用〉,收入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史政學術講演專輯(四)》,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
    金毓黻,〈舊京史館述聞〉,《國史館館刊》,1:2(南京,1948.3)。
    施正鋒,〈臺灣人的國家認同〉,收入臺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國家認同論文集》,板橋:稻鄉出版社,2001。
    倪道善,〈古代史館述評〉,《歷史教學(下半月刊)》,1988:8(天津,1988.8)。
    唐豐姣,〈國史館裡的人與事〉,《書屋》,2019:6(長沙,2019.6)。
    夏雨,〈民國國史館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孫子和,〈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簡介〉,《近代中國》,93(臺北,1993.2)。
    秦孝儀,〈對中共編寫「中華民國史」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近代中國》,18(臺北,1980.8)。
    耿立群,〈《漢學研究》歷史類論文計量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臺北,2010.6)。
    國史館,〈林滿紅館長主持「總統副總統文物館」開幕典禮致詞〉,《國史館館訊》,5(新店,2010.12)。
    國史館,〈國史館館刊編輯要旨〉,《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期(新店,1987.1)。
    國史館,〈國史館纂修人員第一次座談會紀錄〉,《國史館館刊》,1(南京,1947.12)
    國史館,〈整修「定本清史」工作綱要〉,《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0期(新店,1991.6)。
    國史館,〈附錄:第一至二十六輯總目錄〉,《中國現代史書評選輯(二十六)》(新店:國史館,2001)。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研究在臺灣〉,《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8(臺北,1989.9)。
    張炎憲,〈營造國史館美麗願景〉,《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8期(新店,2000.6)。
    張隆志,〈當代臺灣史學史論綱〉,《臺灣史研究》,16:4(臺北,2009.12)。
    深串徹,〈中華民国の公定歴史認識と政治外交─一九五〇─一九七五年〉,《国際政治》,187(東京,2017.3)。
    習之,〈民國時期的國史館〉,《檔案與史學》,1996:5(上海,1996.10)。
    許兆瑞,〈許卓修先生對近代史研究之貢獻〉,《近代中國》,125(臺北,1998.6)。
    許雪姬,〈序〉,收入王泰升,《臺灣法律現代化歷程:從「內地延長」到「自主繼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許瑞浩,〈國史館在臺復館後的組織變革與業務發展(1957-2017)〉,《國史研究通訊》,13(臺北,2017.12)
    郭鳳明,〈中華民國志書之編纂工作〉,《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2期(新店,2007.6)。
    陳木杉,〈從中共控制下之文史刊物觀其史學之演展〉,《近代中國》,42(臺北,1984.8)。
    陳光,〈民國國史館述略〉,《民國春秋》,1998:1(南京,1998.2)。
    陳惠芬,〈抗戰前陶希聖的中國社會史研究〉,《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3(臺北,1995.7)。
    陳進金,〈國史館典藏「大溪檔案」始末〉,《近代史學會通訊》,4(臺北,1996.10)。
    陳進金,〈現代中國的建構:蔣介石及其《中國之命運》〉,《國史館館刊》,42(臺北,2014.12)。
    陳嘉翎,〈國家文化政策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演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博士論文,2019。
    陳曉慧,〈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黃大受,〈「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評介〉,《傳記文學》,18:3(臺北,1971.3)。
    黃克武,〈民國史研究的現狀與幾點反思〉,《國史研究通訊》,3(臺北,2012.12)。
    黃秀妃,〈飛越2000─秘書處89~95年業務推動與發展〉,《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2期(新店,2007.6)。
    黃俊傑,〈錢賓四史學中的「國史」觀:內涵、方法與意義〉,《臺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0.12)。
    楊金華,〈郭廷以與吳相湘緣何走向對立〉,《傳記文學》,116:1(臺北,2020.1)。
    葉飛鴻,〈審編處的第一個五年─成長與茁壯〉,《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2期(新店,2007.6)。
    葉鶯,〈橫跨四十載 幾代出版人辛勤耕耘 國家出版基金大力扶持〉,《全國新書目》,(北京,2012.2)。
    賈紅霞,〈民國時期金毓黻在國史館的修史活動述論〉,《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17:1(北京,2017.8)。
    廖彩惠,〈我國檔案法立法過程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6。
    臺灣歷史學會,〈「邁向21世紀的臺灣歷史學─反思與開拓」研討會〉,《臺灣歷史學會會訊》,11(臺北,2000.12)。
    臺灣歷史學會,〈臺灣歷史學會之成立暨「國家認同研討會」〉,《臺灣歷史學會會訊》,11(臺北,2000.12)。
    劉永祥,〈民國時期國史館的變遷〉,《學術研究》,2015:2(廣州,2015.2)。
    劉紹唐,〈寄望於「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會者〉,《傳記文學》,39:2(臺北,1981.8)。
    劉維開,〈《中華民國史》與民國派系政治研究〉,《近代史研究》,2012年1期(北京,2012.1)。
    劉維開,〈蔣中正第三次下野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7期,分冊(臺北,2000.6)。
    劉劍寒,〈國史館現階段纂修中華民國史志書工作簡述〉,《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期(新店,1988.6)。
    劉寶璋,〈國史館成立與民國史體例之爭〉,《東岳論叢》,2019:11(濟南,2019.11)。
    蔣武雄,〈國史館現階段纂修中華民國史傳記工作簡述〉,《國史館館刊》,復刊第8期(新店,1990.6)。
    蔣復璁,〈建議於清史稿校註審查後重修清史〉,《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期(新店,1987.1)。
    蕭良章,〈黃前館長季陸先生的國史修纂方針與實踐〉,《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期(新店,1988.6)。
    蕭金松,〈歐陽無畏教授(君庇亟美喇嘛)的學術貢獻與影響〉,《蒙藏季刊》,20:1(臺北,2011.4)。
    賴暋,〈《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之編纂工作〉,《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2期(新店,2007.6)。
    戴寶村,〈歷史教育與國家認同─國民中小學臺灣史教育之檢討〉,收入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編,《國家認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3年)。
    薛化元,〈中華民國與臺灣國家定位的再檢討─以「兩國論」為中心的討論〉,收入現代學術專刊編輯委員會編,《戰後臺灣歷史省思》,臺北:稻香出版社,2004。
    薛化元,〈戰後七○年回顧─日治時期臺灣歷史的記憶及其歷史意義〉,《国研紀要》,148(名古屋,2016.10)。
    薛化元、楊秀菁,〈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與轉變(1949-1992)〉,收入李永熾、張炎憲、薛化元主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新店:國史館,2004。
    簡笙簧,〈永懷朱館長匯森先生〉,《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0期(新店,2006.6)。
    簡笙簧,〈國史館早期館舍爭取與修建之探討─從北平路到北宜路(1957-1973)〉,《國史館館訊》,5(臺北,2010.12)。
    簡笙簧,〈國史館歷任館長、主管、纂修任期一覽表〉,《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2期(臺北,2007.6)。
    簡笙簧,〈試論檔案法立法與國史館應對關係─以檔案中央主管機關為中心的探討〉,《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2期,(新店,2007.6)。
    簡笙簧、朱文原,〈國史館修纂業務的回顧與展望〉,《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2期(新店,2007.6)。
    蘇聖雄,〈世變與史學:臺灣學界抗戰史研究的興起與發展〉,《抗日戰爭研究》,2021年第1期(北京,2021.1)。
    Hsi-yuan Chen(陳熙遠),“Last Chapter Unfinished: The Making of the Official Qing History and the Cri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istoriography East & West,2:2 (Nov.2004).
    R. Weatherley and Q. Zhang,“Consensual Nationalism: The KMT and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History and Nationalist Legitimacy in Contemporary China,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UK,2017).
    Yü Ying-shih(余英時),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Histo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in Erik Lönnroth, Karl Molin and Ragnar Björk (eds.),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History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4).

    八、網路資源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網址:http://mail.his.ntnu.edu.tw/E-Paper/052/052-f1.htm。
    https://lis.ly.gov.tw/lymtsysc/lymtsystp?@@0.09682202406218754。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網址:http://www.mh.sinica.edu.tw/index.aspx。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碩博士班,網址:https://crrahs.pccu.edu.tw/files/15-1074-58769,c82-1.php?Lang=zh-tw。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網址:https://www1.stat.gov.tw/mp.asp?mp=3。
    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網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
    民主進步黨網站,網址:https://www.dpp.org.tw。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網站,網址:http://www.rchcs.com.tw。
    立法院智庫整合檢索系統,網址:https://lis.ly.gov.tw/lydbc/lydbkmout?.04910B11000000E00000000010001081100000000109C0008F2003c20。
    立法院議事日程及議事錄檢索系統,網址:https://lis.ly.gov.tw/lymtsysc/lymtsystp?@@0.8596067573332595。
    考選部─考畢試題查詢平臺,網址:https://wwwq.moex.gov.tw/exam/wFrmExamQandASearch.aspx。
    國史館,網址:https://www.drnh.gov.tw。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中國文化研究論文目錄,網址: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chineseCultureQuery。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址: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