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秀佩
Wu,Hsiu Pei
論文名稱: 政黨輪替後民進黨政府大陸政策之研究(二000年--二00五年三月)
:A Study o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s Policies on Mainland China After Its First Victory in the Taiwanese Presidential Election
指導教授: 劉昊洲
Liu, Hao-J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2
中文關鍵詞: 政黨輪替政黨大陸政策民主進步黨
英文關鍵詞: party alternative, policy, policy on Mainland China,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2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兩岸分治以來,雙方都在爭奪代表中國的主導權,從不認為海峽兩岸是兩個國家。西元一九八六年「民主進步黨」誕生後,使台灣的民主運動凝固成形,且在二000年首次贏得總統大選,創下憲政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的紀錄。然這個新生的執政黨,過去一直認定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各自擁有獨立的主權,不受中共管轄,對於經略中國,讓兩岸統一,毫無意願。嚴重衝擊中共「一個中國的原則」及領土主權不分割的底線。

    面對意識型態南轅北轍又頗有敵意的對岸,民進黨政府制定的大陸政策是否能讓人民安心,國際放心,中共尚能接受,將考驗該黨的智慧。

    本文以歷史及系統研究途徑,透過文獻分析及政策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討民進黨政府執政前之大陸政策主張的演變及執政後各時期政策的內容與各方的回應,並分析國內、美國及中共等三方因素對其政策制定所產生之影響,希望為目前兩岸停滯不前的官方關係提供一些個人的淺見。

    The governments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the Communists and the KMT) had been in denial of each other’s legitimacy since the political split. Neither recognized the other as a separate state.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s inception in 1986 solidified democracy in Taiwan. Later on in 2000, it even scored its first victory i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giving rise to the first transfer of political power from the KMT. Unlike the KMT, the newly-elected government adamantly believed that Taiwan and China are two sovereign states,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nd took no interest in reunification. The DPP’s belief has positioned itself in a colliding course with China, for it vehemently insists on One-China policy and indivisible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Facing a hostile opponent with a completely different ideology, the DPP government has been put to a test in a way that it has to formulate mainland policies that satisfy Taiwanese and please involved international players and that in the meantime do not upset China.
    This study adopted a historic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to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mainland policies during the course of political transition.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in combination with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reasoning, both the policies at different stages during the DPP’s rule and responses from all parties were studied. In addition, this study was also intended to identify the influences the domestic community, US and China had on the ruling party’s formulation of mainland policies in the hope that some light could be shed on the stalemate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政黨輪替後民進黨政府大陸政策之研究 目次 頁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4 一、研究途徑與方法‐‐‐‐‐‐‐‐‐‐‐‐‐‐‐‐‐‐‐‐‐‐‐‐‐‐‐‐‐‐‐‐‐‐-----‐----‐‐4 二、研究架構------------------------------------‐‐‐‐--‐--‐‐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2 一、研究範圍------------------------------------‐‐‐‐----‐‐‐12 二、研究限制------------------------------------‐‐‐‐‐----‐‐13 第四節 相關文獻探討與名詞釋義--------------------------14 一、文獻探討‐‐‐‐‐‐‐‐‐‐‐‐‐‐‐‐‐‐‐‐‐‐‐‐‐‐‐‐‐‐‐‐‐‐‐‐‐‐‐-‐--‐---‐-‐14 二、名詞釋義‐‐‐‐‐‐‐‐‐‐‐‐‐‐‐‐‐‐‐‐‐‐‐‐‐‐‐‐‐‐‐‐‐‐‐‐‐‐‐‐‐-------‐‐18 第二章 民進黨在野時期之大陸政策主張----------------------23 第一節 住民自決開放時期之主張‐‐‐‐‐‐‐‐‐‐‐‐‐‐‐‐‐‐‐-----------23 一、 建黨黨綱------------------------------------‐‐‐‐‐‐‐23 二、民主進步黨現階段中國大陸政策(一)--------------------25 第二節 獨立建國保守時期之主張‐‐‐‐‐‐‐‐‐‐‐‐‐‐‐‐‐‐‐-----------28 一、關於人民有主張台灣獨立之自由聲明----------------------29 二、四一七主權獨立決議文----------------------------------31 三、民主進步黨現階段中國大陸政策(二)--------------------34 四、一00七決議文------------------------------------------37 五、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法草案------------------------------39 六、台獨黨綱------------------------------------‐‐‐‐------41 第三節 台獨淡化轉型時期之主張‐‐‐‐‐‐‐‐‐‐‐‐‐‐‐‐‐‐‐-----------44 一、「現階段兩岸關係與對中國政策」------------------------45 二、中國政策研討會前的觀點--------------------------------47 三、中國政策研討會-------------------------------------‐‐-52 第四節 邁向執政務實時期之主張‐‐‐‐‐‐‐‐‐‐‐‐‐‐‐‐‐-------------59 一、台灣前途決議文--------------------------------------‐-59 二、跨世紀中國政策白皮書----------------------------------63 三、亞太和平新世紀,兩岸歡喜看未來--陳水扁對於兩岸 關係的七項主張---------------------------------‐------65 第三章 民進黨政府制定大陸政策之影響因素------------------69 第一節 國內因素------------------------------------‐‐‐‐‐‐70 一、人民期望‐------------------------------------‐‐‐‐‐‐--‐70 二、兩岸經貿--‐----------------------------------‐‐‐‐‐--‐‐73 三、國內政情‐------------------------------------‐‐‐‐‐--‐‐76 第二節 美國因素------------------------------------‐‐‐‐‐‐78 一、三報ㄧ法的對台政策‐----------------------------------79 二、柯林頓政府的對台政策‐--------------------------------84 三、小布希政府的對台政策‐--------------------------------87 第三節 中共因素------------------------------------‐‐‐‐‐‐93 一、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之對台政策‐------------------------94 二、江澤民與胡錦濤的對台政策‐----------------------------96 三、中共對台灣分裂勢力的反擊‐‐‐‐‐‐‐‐‐‐‐‐‐‐‐‐‐‐‐‐‐‐‐‐‐‐‐----‐101 第四章 民進黨政府執政時期之大陸政策--------------------113 第一節. 我國制定大陸政策的組織體系與運作.‐‐‐‐‐‐‐-------- 113 一、制定大陸政策的組織體系‐---------------------------‐‐113 二、大陸政策的決策過程與運作-------------------------‐-‐121 第二節 釋放善意時期-----------------------------------‐125 一、五二0就職演說-----------------------------------‐--‐126 二、三個認知、四個建議--------------------------------‐‐129 三、統合論------------------------------------‐‐‐‐‐‐‐‐-‐‐134 四、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138 第三節 走自己的路時期---------------------------------‐144 一、一邊一國論提出的背景---------------------------‐-‐--144 二、一邊一國論提出的內容與意涵---------------------‐-‐--146 三、一邊一國論各方之回應---------------------------‐-‐--150 第四節 對立升高時期-------------------------‐‐‐‐‐‐‐‐-‐--156 一、公投立法之歷程----------------------------------‐--‐157 二、公投法之內容與實施----------------------------‐‐‐‐‐‐161 三、三二0公投各方之回應--------------------------‐-‐----163 第五章 結論-----------------------------------‐‐‐‐‐‐‐‐‐‐17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7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81 第三節 研究展望------------------------------------‐‐‐‐‐‐184 參考文獻‐‐‐‐‐‐‐‐‐‐‐‐‐‐‐‐‐‐‐‐‐‐‐‐‐‐‐‐‐‐‐‐‐‐‐‐‐‐‐‐‐‐‐‐‐‐‐‐‐‐‐---‐186 附錄--------------------------------------------------‐-195 表目 次 頁次 表2-1 「人民有主張台灣獨立的自由」應否列入黨綱問卷調查統計表------31 表2-2 一九八九年大陸政策制定各派系代表觀點表---------------------34 表2-3 兩岸基礎條約與中國關係法之比較表---------------------------40 表2-4 中國政策研討會中民進黨各派系大陸政策比較表-----------------57 表3-1 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表---------------------------------72 表3-2 台灣對中國大陸資金額佔對外投資金額比重表-------------------74 表3-3 兩岸間接貿易金額統計表----------------------------------‐‐‐74 表3-4 台灣對大陸貿易占我外貿之比重表-----------------------------75 表3-5 美國三大公報中「一個中國」立場之比較表---------------------82 表4-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組織體系表---------------------------------116 表4-2 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政黨席次統計表 --------------------------130 表4-3 經發會會議兩岸組結論一覽表---------------------------------140 表4-4 關於「戒急用忍」政策鬆綁之相關民意調查表-------------------143 表4-5 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政黨席次統計表 --------------------------145 表4-6 人民對「一邊一國論」的看法表-------------------------------151 表4-7 民進黨公投自決論述發展紀要表-------------------------------159 表4-8 民眾對「公投議題」的看法表---------------------------------164 表4-9 公民投票結果統計表----------------------------------‐‐‐‐‐‐‐166 圖目次 頁次 圖1-1 政治系統模式圖------------------------------------‐‐‐‐‐‐‐‐‐8 圖1-2 研究架構圖------------------------------------‐‐‐‐‐‐‐‐‐‐‐‐‐11 圖3-1 民眾認知大陸當局對我敵意態度圖‐‐‐‐‐‐‐‐‐‐‐‐‐‐‐‐‐‐‐‐‐‐‐‐‐‐‐‐‐71 圖4-1 民進黨政府初期大陸政策工作體系及運作圖‐‐‐‐‐‐‐‐‐‐‐‐‐‐‐‐‐‐‐‐‐115 圖4-2 現階段民進黨政府的大陸工作組織體系圖-----------------------119 圖4-3 人民對「四不一沒有」立場的看法圖-------------------------‐‐128 圖4-4 人民對就職演說的看法圖----------------------------------‐‐‐129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人民日報(2004a),<就台灣當局舉辦公民投票發表聲明>,3月21日,版1。
    人民日報(2004b),<首都各界舉行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重要講話發表九週年座談會 賈慶林出席唐家璇講話>,1月20日,版1。
    人民日報(2003),<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答記者問>,11月29日,版4。
    人民日報(2002a),<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新聞發言人就陳水扁鼓吹「台獨」發表談話>,8月6日,版1。
    人民日報(2002b),<陳水扁鼓吹「台獨」使兩岸關係陷入危險境地>,8月6日,版4。
    人民日報(2000a),<江主席強調對話談判要有個基礎就是首先必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3月21日,版1
    人民日報(2000b),<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就台灣地區產生新的領導人發表聲明>,3月19日,版1。
    人民日報(2000c),<朱鎔基總理會見中外記者回答記者提問>,3月16日,版4。
    人間網(2002),<布江高峰會記者會全文 >,《中國窗》,http://202.43.196.230
    /language/translatedPage?tt=url&text=http%3a//www.cnwnc.com/20021028/ca18917.htm&lp=zh_zt&.intl=tw&fr=fp-tab-web-t/2005/8/24
    于有慧(2001),<近期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中國大陸研究》,44卷8期
    頁1--21。
    中央日報(2001),<布希:美決竭盡所能 協防台灣>,4月26日,版1。
    中國時報(2004a),<兩項公投意外未過關>,3月21日,版A1。
    中國時報(2004b),<美將研究我公投動機>,1月31日,版A1。
    中國時報(2003a),<社論:解讀連戰的「各表一中」說>,10月24日,版A2。
    中國時報(2003b),<制憲效應說 美促扁遵守四不承諾>,9月30日,版A1。
    中國時報(2003c),<扁:一邊一國、公投就是黨魂>,8月13日,版A4。
    中國時報(2003d),<胡錦濤提出對台工作四點意見、三個凡是>,3月12日,版
    11。
    中國時報(2002a),<陳總統:一邊一國公投急迫絕非一時興起之論>,8月31日,
    版3。
    中國時報(2002b),<見美副卿消獨 蔡英文達成任務>,8月10日,版4。
    中國時報(2002c),<陳總統提主權對等論>,8月7日,版2。
    中國時報(2002d),<一邊一國論 國台辦反應:台灣應立即停止一切分裂活動>,
    8月6日,版1。
    中國時報(2001a),<社論:一件改寫後冷戰戰略生態的歷史事件>,9月12日,
    版2。
    中國時報(2001b),<陳總統:兩岸統合架構須依中華民國憲法>,2月23日,版
    2。
    中國時報(2001c),<蔡英文:統合論展現善意及彈性>,1月20日,版4。
    中國時報(2000a),<大陸政策工作體系及運作圖>,11月24日,版4。
    中國時報(2000b),<「護憲救台灣」共同聲明全文>,11月12日,版2。
    中國時報(2000c),<跨黨派小組25位成員出爐>,8月6日,版1。
    中國時報(2000d),<中共回應陳水扁就職演說全文>,5月21日,版4。
    中國時報(1997),<國安會內部會議 李連蕭總統府會商>,12月24日,版2。
    尹慶耀(2001),<柯林頓對中國政策的總結>,《共黨問題研究》,27卷3期,頁37-47。
    王永欽(1999),《統一之路:兩岸關係五十年大事記》,廣州:廣東人民。
    王玉民(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
    王志誠(2003),《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從派系發展面剖析》,台灣師範大
    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勇(1998),<美國對華政策中的利益集團因素>,《戰略與管理》,29期,北
    京,頁112-117。
    王家英、孫同文(1999),《從台灣政治到兩岸關係》,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
    究中心。
    王智盛(2000),《200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中國政策之研究》,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綽中(2003),<胡四點延續將八點溫和對台路線>,《中國時報》,3月12,版11。
    王銘義(2005),《對話與對抗—台灣與中國的政治較量》,台北:天下遠見。
    民進報(1987a),<民主進步黨對台灣高等法院檢查處以叛亂罪名收押蔡有全、許
    曹德二人之聲明>,《民進報34號》,10月17-23日,版1。
    民進報(1987b),<民進黨籌設專案小組確保返鄉探親,從人道經濟文化層面研擬
    大陸政策>,《民進報31號》,9月26日--10月2日,版1。
    民進報(1987c),<民主進步黨立委提出聯合質詢,要求政府應解除返鄉探親的限
    制>,《民進報2號》,3月17日,版2。
    曲兆祥(2004),<公民投票概念的定義、性質與種類之分析與建議>,《師大政治
    論叢》,2期,頁1-28。
    朱雲漢(2005),<美國的躊躇,台灣的懸空>,《中國時報》,8月15日,版A4。
    朱顯名(2004),《陳水扁政府大陸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自由時報(2004),<台港航線模式 陸委會務實>,11月11日,頁2。
    自由時報(2002a),<中國反制籌碼有限>,8月7,頁4。
    自由時報(2002b),<美重申兩岸和平原則我表歡迎>,8月7日,頁2。
    自由時報(1998),<陳水扁不擬出席中國政策研討會>,2月3日,頁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14版),台北,陸
    委會。
    行政院大陸委會(2005a),<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2005/7/9
    行政院大陸委會(2005b),<民眾認知大陸當局對我敵意態度>,《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2005/7/9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c),<組織體系圖>,《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2005/6/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4a),《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九十三年年報》,台北,陸委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4b),《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11版),台北,陸
    委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2a),<附表民眾對中共提出「一國兩制」模式解決兩岸問題的看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2005/8
    /16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2b),<附表九十一年民眾對「以公投方式決定台灣前途」的看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2005/8/1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1),<附表九十年民眾對兩岸經貿政策的看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2005/8/17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0),<對陳總統就職演說之看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2005/3/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9),《大陸工作法規彙編》,台北,陸委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1),<業務及行政單位之設置>,《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2005/6/3
    行政院中央選舉委員會(2002),《第5屆立法委員選舉實錄》,台北,中選會。
    行政院中央選舉委員會(1999),《第4屆立法委員選舉實錄》,台北,中選會。
    吳玉山(1997),《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的關係』》,
    台北:正中。
    吳安家(2002),<論小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遠景基金會季刊》,3卷3期,
    頁137--159。
    吳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二版),台北:五南。
    呂亞力(1997),《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
    李家泉(2003),《陳水扁主政台灣總評估》,台北:海峽學術。
    阮銘(2000),<新政府的兩岸政策---觀察與展望>,《遠景基金會季刊》,3卷
    3期,頁179--199。
    邱鑑今(2002),《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志懷(2005),<「反分裂國家法」與新時期大陸對台政策>,北京,《台灣研
    究雙月刊》,2期,頁1-5。
    周繼祥(2005),<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挑戰與對策>,《立法院院聞》,
    33卷4期,頁19--27。
    易君博(1990),《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
    林文程(2001),<美國大選與美國之台海兩岸政策>,《中國事務》,3期,頁
    6--20。
    林勁(2001),<民進黨大陸政策的演變>,《台灣研究集刊》,1期,頁1--9。
    林書霈(2003),《兩岸政治關係對兩岸經貿之影響》,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嘉誠、朱浤源(2004),《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
    林濁水(1991),《路是這樣走出來的》,台北:前衛。
    林濁水、梁文傑(1999),<台灣政黨轉型與民眾統獨意向的變遷>,《中國大陸
    研究》,42卷6期,頁59--77。
    邵宗海(2003),《當代大陸政策》,台北:生智
    邵宗海(2004),<從兩岸關係的變遷探討兩岸關係的定位(下)>,《遠景基金
    會季刊》,5卷1期,頁95-121。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著(2004),《我國外交暨大陸政策的機會與挑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柳金財(2000a),<民進黨的台獨論述與大陸政策:過程、轉型與發展>,《東亞
    季刊》,32卷1期,頁101-130。
    柳金財(2000b),<民進黨的台獨論述轉型與大陸政策調整—兼論總統選舉中政
    策辯論與兩岸關係發展>,《共黨問題研究》,26卷6期,頁77-91。
    柳金財(1998),《大膽西進?戒急用忍?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
    夏珍(1998),《許信良的政治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徐銘謙(2001),《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決策研究(1986.9.28-2001.5.20)》,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松燃(2001),<統合模式初探>,《新世紀智庫論壇》,13期,頁6--10。
    翁明賢(2000),<我國新世紀的不對稱國防戰略思維>,《政策月刊》,第56期,
    頁28--31。
    財政部(2005),<近年進出口貿易投資>,《財政部網》,http://www.mof.gov.
    tw/public/data/statistic/trade/2281.htm/2005/10/20
    馬起華(1988),《台獨研究》,台北:台北公共秩序研究會。
    高孔廉(2001),<陸委會成立十週年有感>,《共黨問題研究》,27卷2期,頁
    88--89。
    高永謀(1998),<林濁水:保留台獨黨綱,暫不必修改>,《新台灣新聞週刊》
    144期,頁36-38。
    張亞中、李英明(2000),《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台北:生智。
    張明貴(2004),《TOP100政治用語熱門榜》,台北:書泉。
    張俊宏(1989),《兩岸關係--主權爭議何去何從?》,台北:時英。
    郭正亮(1998),《民進黨的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
    郭立民(1992),《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上冊》,台北,永業。
    郭家琪、余佳玲、方淑惠、林宜瑄、林文怡等譯(2003)《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
    全意涵》,龐芙瑞編,(Pumphrey, Carolyn W.)(2002),(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Security Implic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曹俊漢(1990),《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陳一新(1995),《斷交後的中美關係》,台北,五南。
    陳水扁(2001),《世紀首航》,台北:圓神。
    陳水扁(1999),《我的成長歷程,經營哲學和國家願景》,台北:晨星。
    陳永康、翟文中(1998),<美國中共戰略夥伴關係對我國國防安全之影響>,《問
    題與研究》,37卷2期,頁1-2。
    陳克難(2004),《美國小布希政府的東亞安全戰略(2001--2004)》,政治大
    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昇(2004),《反恐時期美中台三角關係(2001--2003)》,政治大學戰略與
    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佳吉(2003),《臺灣的政黨競爭規範與民主鞏固》,台北:翰蘆。
    陳翁平(2002),<主權公投對於當前台灣統獨問題的意含與影響之探討>,《政
    策研究學報》,2期,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陳梓龍、柳金財、曾喜炤(2004)、《湖溫體制的治國理念與政策走向初探》,
    台北:遠景基金會。
    陳祥元(1998),《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行動綱領》,上海:台灣研究所出版。
    陳福成(2002),《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黎明。
    陳釋光(2003),《台灣關係法二十年的執行與評估》,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陸以正(2005),<華府與北京務實眼光看待對手>,《中國時報》,10月3日,版A4。
    游盛文(2004),《美國布希政府對中國外交政策之研究(2000--2003)》,中
    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城(2005),<直接民權的試驗、檢討與策進—以台灣公民投票法為例>,《國
    立國父紀念館館刊》,15期,頁26-37。
    黃松棋(2003),《美國小布希時期兩岸政策初探》,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紀南(1991),《黃紀南泣血夢回錄》,台北:獨家。
    黃香梅(2005),《民進黨執政後派系政治與中國政策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三屆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德福(1992),《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
    楊開煌(2005),《出手-胡政權對台政策初探》,台北,海峽學術。
    楊開煌(2003),《中共第四代領導對台政策之預測》,(遠景基金會、聯合報
    合辦「2003年中國大陸總體情勢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遠
    景基金會。
    楊憲村(1995),《民進黨執政》,台北:商周。
    楊憲村、徐博東(2002),《世紀交鋒--民進黨如何與共產黨打交道》,台北:
    時報。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5),<核准對外、中國大陸投資統計>,《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http://www.moeaic.gov.tw/2005/10/20
    葛永光(1993)《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台北:
    正中。
    葛健生(2001),<美國在兩岸復談中所扮演的角色----對話的促進者?軍售的平
    衡者?協議的推動者?>,《共黨問題研究》,27卷11期,頁5--18。
    臺灣省選舉委員會(1997),《八十六年、八十七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臺灣省選務實錄》,臺灣省選舉委員會編印。
    趙永茂主編(1999),《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陸委會專案研究報告),
    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趙春山(2002),<台灣應如何走出去>,《共黨問題研究》,28卷9期,頁5。
    趙春山(2000),<民進黨新政府的內外政策動向>,《共黨問題研究》,26卷4
    期, 頁1--2。
    蔡東杰譯(2002),《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奈伊,(Nye Jr., Joseph S.)(2002),(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台北:左岸。
    劉性仁(2004),《兩岸關係--主權爭議何去何從?》,台北:時英。
    劉軍寧譯(1994),《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杭廷頓,(Humtington ,Samuel P.)(1991),(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台北:五南。
    潘錫堂(2003),《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開發。
    蔣邦文(1997),《中華民國「大陸政策」制訂過程之研析(1987--1997)》,
    政治大學行政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岱賢(2005),<以細緻耐心的溢價改善兩岸關係>,《國政研究報告》,國家政
    策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NS/094/NS-R-094-006.htm/
    2005/10/3
    蕭新煌(2002),《新世紀的沉思:政黨倫替前後的觀察與建言》,台北:新自
    然主義。
    總統府(2001),《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會議記錄(下輯)》,台北:總統府。
    聯合報(2004),<扁320公投題目談話>,1月17日,版A3。
    聯合報(2002a),<一邊一國撼動台美中 府院黨四階段滅火 陳總統擬在說明>,8
    月5日,版3。
    聯合報(2002b),<一邊一國 民進黨定調:與兩國論不同>,8月4日,版3。
    聯合報(2000a),<沈富雄創意修正 靈感來自朱惠良>,11月27日,版3。
    聯合報(2000b),<跨黨派小組建議 依憲法回應對岸一中主張 >,11月27日,版
    1。
    聯合報(2000c),<跨黨派小組籲兩會儘速復談>,10月15日,版9。
    聯合報(2000d),<美國總統將重定亞洲政策>,10月11日,版2。
    聯合報(2000e),<國統會絕非最後決策單位>,8月29日,版2。
    聯合報(1994),<蘇貞昌:台獨黨綱其實是公投黨綱>,12月10日,版4。
    聯合報(1993),<許信良:如果執政民進黨不可能片面宣布台獨>,11月3日,版
    2。
    鍾年晃(2001),《失落的民進黨》,台北:商智。
    顏建發(2001),<兩岸統合的前景>,《遠景基金會季刊》,2卷4期,頁101-118。
    顏萬進(2003),《在野時期民進黨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開發。
    蘇格(2001),<美國全球戰略與台灣問題>,《國際問題研究》,4期,頁1-7。
    蘇起(2003),《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遠見。
    蘇嘉宏(2001),<美國學者眼中的台灣問題>,《問題與研究》,27卷11期,頁
    33--54。

    二、英文部分
    Clough, Ralph N.(1999),Cooperation or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Lanham,
    Md.:Rowman and Littlefield.
    Divine, Robert A.(1981),Eisenhower and the Cold War.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ye, Thomas R.(1998),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9th ed. N.J.:Englewood Cliffs.
    Easton, David(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N.J.:Englewood Cliffs.
    Easton, David(1971), The Political System, 2nd ed. NewYork:Knopf.
    Garver, John W.(1997),Face Off:China,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s Democratization.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Gu, Weiqun(1995),Conflicts of Divided Nations:The Cases of China and Korea.
    Westport,Connecticut and London:Praeger.
    Hickey, Dennis Van Vranken(1997),Taiwan's Security in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System.Boulder,Colo.:Lynne Rienner.
    Isaak , Alan C.(1981),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3rd ed .Homewood, Illinois:The Dorsey Press.
    Keohane, Robert O.editor(1986),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asswell, Harold D. and Abraham Kaplan(1970),Powrer and Societ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Mann, Jim(1996),”House GOP Wants U.S. Pro-Taiwan.”Los Angeles Times,March 6,p.A1.
    Schumpeter,Joseph A.(1965),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Swaine, M.D. and A.J.Tellis(2000),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Past, Present,
    and Future.Santa Monica:RAND.
    Tyler, Patrick(1999),A Great Wall.New York:Public Affair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