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簡秀芬 |
---|---|
論文名稱: |
也的語義語用分析與教學語法 |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74 下載:14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日常生活裡大家經常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使用「也」,對於母語使用者來說,即使是無意識地使用,其使用的規律還是有跡可尋,但這樣的規律對學習漢語的學生而言卻不容易掌握。為了讓兩者達到平衡,我們希望透過對「也」的分析,使母語使用者和漢語學習者都能輕鬆掌握「也」的規律。
從語料分析發現,大家平常所使用的「也」可歸納出三個語義,本文先從訊息角度看第一類的「也」;其次以Brown &Levinson’s Face Threat Assumptions(1978) 理論架構分析「也」的語氣用法,我們發現「也」的語氣用法並不只是「委婉」,它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還具有維持或提升溝通雙方「面子」的機制;最後分析複句裡的「也」,發現其具有語用角度的連接功能,此外,從事件已然/未然的角度也幫助我們解開第三類「也」大多與否定句共現的謎。
本文另一部份著重在教學面,以鄧守信(近期發表的多篇論文)提出的教學語法為基礎架構,分為「也」的內部系統及外部系統進行教學探討;內部系統是指三個義項的「也」進行排序,外部系統則是「還」與「也」的比較,分析方法是從語法規則、語義規則和語用規則三方面計算其複雜度並加以排列;同時,我們也建立新的語用判斷標準,將語用規則分為三個等級:個人、團體及社會,困難度依次遞增。此論文的完成,希望華語教材編寫者參考,以使華語教材更符合「等級施教」的精神。
中文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 1996.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台北:師大書苑.
呂叔湘. 1980. 現代漢語八百詞. 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 1968. 中國話的語法. 台北.敦煌書局.
佟慧君. 1988. 外國人學漢語病句分析.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鄧守信. 2003.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專書初稿. 台北:華研所印.
邢福義. 2002. 漢語複句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誼生. 2000. 現代漢語副詞研究. 上海:學林出版社.
李大忠. 1996. 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沈開木. 1983. 表示異中有同的“也”的探索. 中國語文. 第一期.1-8
崔永華. 1997. 發覺語言事實的一種思路—以“也”字句調查為例. 世界漢語教學. 第二期.
崔希亮. 1990. 試論關聯形式“連…也/都…”的多重語言信息. 世界漢語教學. 第三期. 139-144
陳小荷. 1996. 跟副詞“也”有關的偏誤分析. 世界漢語教學. 第二期. 53-59
馬真. 1982. 說“也”. 中國語文. 第四期. 283-287
廖秋忠. 1992. 現代漢語篇章中的連接成分. 廖秋忠文集.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62-91
鄧守信. 2003. 對外漢語語法點困難度評定.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02-109
金立鑫. 2002. “了”“著”“過”的語法難度使用頻率和教學順序. 第二屆國際對外漢語教學會議. 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
李櫻. 2000. 漢語研究中的語用面向. 漢學研究. 第十八卷 323-337
靳洪剛和梁新欣. 2004. 主題導入法:一種利用篇章模式進行語言形式與語言功能教學的嘗試. 中文教師學會學報. 第三十九期 85-105
游欣慈. 2001. 漢語副詞「還」之教學語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立芬. 2003. 「才」與「就」的教學語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心怡. 2003. 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主俠. 1998. 漢語副詞「再」與「又」之教學語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美凌. 1993. 漢語敘述文中「也」、「又」、「還」的連接功能.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葉德明主編. 1996. 視聽華語(一)--(三)冊. 台北:師大國語中心編印.
英文
Quirk, Randolph. et.al 1972.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Brown, and Levinson S. C..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undy, Peter 2000. Doing Pragma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eng, Shou-Hsin. 1983. Quantifier hierarchy in Chinese. Studies in Chinese syntax and Semantic. Taiwan: Student Books Co. 241-252
Teng, Shou-Hsin.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 JCLTA 33. 3:41-52.
Biq, Yung-O. 1989. Ye as manifested on Three Discourse Plane: Polysemy or Abstraction?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1:1-18
Odlin, Terence.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0-155.
Wu-Guo. 1998.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 Chines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Knud, Lambrecht 1994.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o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R.1986. 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linker, Larry. 1991.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London ; New York : Longman. 375.
Jin, Hong Gang and Liang, Hsin-hsin A Thema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Language Forms and Functions. Jour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Vol.39:2, 85-91
其他工具資料
現代漢語頻率辭典. 1986.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編.
鄧守信主持. 1996-1997. 病句語料庫. 國科會計畫.
聯合報網路新聞. 2004. 社論版.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瓊瑤. 2000. 窗外. 台北:皇冠出版社.
網路小說:希望沉默如故. 平凡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