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秀芬
論文名稱: 也的語義語用分析與教學語法
指導教授: 鄧守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74下載:14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日常生活裡大家經常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使用「也」,對於母語使用者來說,即使是無意識地使用,其使用的規律還是有跡可尋,但這樣的規律對學習漢語的學生而言卻不容易掌握。為了讓兩者達到平衡,我們希望透過對「也」的分析,使母語使用者和漢語學習者都能輕鬆掌握「也」的規律。
    從語料分析發現,大家平常所使用的「也」可歸納出三個語義,本文先從訊息角度看第一類的「也」;其次以Brown &Levinson’s Face Threat Assumptions(1978) 理論架構分析「也」的語氣用法,我們發現「也」的語氣用法並不只是「委婉」,它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還具有維持或提升溝通雙方「面子」的機制;最後分析複句裡的「也」,發現其具有語用角度的連接功能,此外,從事件已然/未然的角度也幫助我們解開第三類「也」大多與否定句共現的謎。
    本文另一部份著重在教學面,以鄧守信(近期發表的多篇論文)提出的教學語法為基礎架構,分為「也」的內部系統及外部系統進行教學探討;內部系統是指三個義項的「也」進行排序,外部系統則是「還」與「也」的比較,分析方法是從語法規則、語義規則和語用規則三方面計算其複雜度並加以排列;同時,我們也建立新的語用判斷標準,將語用規則分為三個等級:個人、團體及社會,困難度依次遞增。此論文的完成,希望華語教材編寫者參考,以使華語教材更符合「等級施教」的精神。

    第一章 導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本文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2.1 前言 4 2.2 「也」:副詞或連接詞? 4 2.2.1「也」的副詞次類 5 2.3 文獻探討 8 2.3.1「也1-1」表類同 8 2.3.2「也1-2」附加相關聯事件的新訊息標誌 9 2.3.3「也2」淡化說話者的正負語氣 10 2.3.4「也3」集合內成員相似性包含 11 2.4 小結 13 第三章「也」的語義分類 15 3.1 前言 15 3.2 「也」的語義分類 16 3.2.1 也1:「類同」的語義(包括「也1-1」、「也1-2」) 16 3.2.1.1 基本語義「類同」 16 3.2.1.2 從訊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裡的預設(presupposition)看第一類「也」 19 3.2.1.2.1 訊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 19 3.2.1.2.2 預設(Presupposition) 20 3.2.1.3 「也1-1」的引申--「也1-2」 22 3.2.1.4 「(也)……也」句型 25 3.2.1.5 小結 27 3.2.2 也2:「淡化說話者正負語氣」的語義 27 3.2.2.1 重新詮釋語氣用法「也2」 27 3.2.2.2 「也2」的定義 28 3.2.2.2.1 定義「正負語氣」 28 3.2.2.2.2 「淡化」機制 28 3.2.2.2.3 結論 31 3.2.2.3 禮貌原則與「也2」 32 3.2.2.3.1 Brown & Levinson 的面子威脅理論 (Face Threat Assumptions ) 32 3.2.2.3.2 針對「面子威脅理論」發展出的「禮貌原則」 37 3.2.2.4 「也2」與「也1」的關係 40 3.2.2.5 小結 41 3.2.3 也3:「集合內成員相似性包含」語義 42 3.2.3.1 「也3」是結構、語義或語用連接? 42 3.2.3.2集合內成員相似性包含 47 3.2.3.3「也3」與「也1-1」的關聯 50 3.2.3.4「也3」與「也2」的關聯 51 3.2.3.5搭配限制 53 3.2.3.6小結 56 3.2.3.2 中英對比分析 57 3.2.3 結論 58 第四章「也」與「還」的比較 60 4.1 前言 60 4.2 「還」的語義 61 4.2.1 文獻探討 61 4.2.2 「還」的語義分類 62 4.2.2.1 「還1」的基本語義:狀態持續、未改變 62 4.2.2.2 「還2」表示在原有訊息上,附加新訊息 65 4.2.2.3 「還3」表示程度的差別 66 4.2.2.4 「還4」語氣用法 67 4.2.3 小結 70 4.3 「也」與「還」的比較 71 4.3.1 前言 71 4.3.2 「也」與「還」的基本語義 72 4.3.2.1 「還」基本語義 72 4.3.2.2 小結 73 4.3.3 「也」與「還」的語氣用法 74 4.3.3.1 「還」的語氣用法 74 4.3.3.2 「也」與「還」的互換限制 75 4.3.3.3 小結 78 4.3.4 「也」與「還」的連接功能 78 4.3.4.1 「還」的連接功能 79 4.3.4.2 「也」與「還」的互換限制 81 4.3.4.3 小結 84 4.4 結論 85 第五章 教學語法的基礎建構 86 5.1 前言 86 5.2 副詞與教學語法 86 5.3 教學語法理論架構 87 5.3.1 “也”與“還”的語法難度 88 5.3.1.1 “也”與“還”的結構複雜度 90 5.3.1.1.1 “也”的結構複雜度 90 5.3.1.1.2 “還”的結構複雜度 92 5.3.1.2 “也”與“還”的語義複雜度 94 5.3.1.3 “也”與“還”的話義複雜度 95 5.3.1.4 小結 99 5.3.2 “也”與“還”的使用頻率 100 5.3.2.1 “也”和“還”的使用頻率 100 5.3.2.2 “也”的使用頻率 101 5.3.3 “也”和“還”的中介語錯誤分析 104 5.3.3.1 “也”和“還”的中介語錯誤分析 104 5.3.3.2 “也”的中介語錯誤分析 106 5.3.4 結論 110 第六章“也”教學語法規則描述 111 6.1 前言 111 6.2 “也”教學語法規則描述 112 6.2.1 【也1-1】的教學語法內容 113 6.2.2 【也1-2】的教學語法內容 115 6.2.3 【也2】的教學語法內容 117 6.2.4 【也3】的教學語法內容 118 6.3 教學建議與注意事項 120 6.4 省思 121

    中文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 1996.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台北:師大書苑.
    呂叔湘. 1980. 現代漢語八百詞. 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 1968. 中國話的語法. 台北.敦煌書局.
    佟慧君. 1988. 外國人學漢語病句分析.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鄧守信. 2003.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專書初稿. 台北:華研所印.
    邢福義. 2002. 漢語複句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誼生. 2000. 現代漢語副詞研究. 上海:學林出版社.
    李大忠. 1996. 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沈開木. 1983. 表示異中有同的“也”的探索. 中國語文. 第一期.1-8
    崔永華. 1997. 發覺語言事實的一種思路—以“也”字句調查為例. 世界漢語教學. 第二期.
    崔希亮. 1990. 試論關聯形式“連…也/都…”的多重語言信息. 世界漢語教學. 第三期. 139-144
    陳小荷. 1996. 跟副詞“也”有關的偏誤分析. 世界漢語教學. 第二期. 53-59
    馬真. 1982. 說“也”. 中國語文. 第四期. 283-287
    廖秋忠. 1992. 現代漢語篇章中的連接成分. 廖秋忠文集.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62-91
    鄧守信. 2003. 對外漢語語法點困難度評定.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02-109
    金立鑫. 2002. “了”“著”“過”的語法難度使用頻率和教學順序. 第二屆國際對外漢語教學會議. 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
    李櫻. 2000. 漢語研究中的語用面向. 漢學研究. 第十八卷 323-337
    靳洪剛和梁新欣. 2004. 主題導入法:一種利用篇章模式進行語言形式與語言功能教學的嘗試. 中文教師學會學報. 第三十九期 85-105
    游欣慈. 2001. 漢語副詞「還」之教學語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立芬. 2003. 「才」與「就」的教學語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心怡. 2003. 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主俠. 1998. 漢語副詞「再」與「又」之教學語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美凌. 1993. 漢語敘述文中「也」、「又」、「還」的連接功能.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葉德明主編. 1996. 視聽華語(一)--(三)冊. 台北:師大國語中心編印.

    英文
    Quirk, Randolph. et.al 1972.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Brown, and Levinson S. C..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undy, Peter 2000. Doing Pragma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eng, Shou-Hsin. 1983. Quantifier hierarchy in Chinese. Studies in Chinese syntax and Semantic. Taiwan: Student Books Co. 241-252
    Teng, Shou-Hsin.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 JCLTA 33. 3:41-52.
    Biq, Yung-O. 1989. Ye as manifested on Three Discourse Plane: Polysemy or Abstraction?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1:1-18
    Odlin, Terence.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0-155.
    Wu-Guo. 1998.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 Chines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Knud, Lambrecht 1994.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o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R.1986. 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linker, Larry. 1991.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London ; New York : Longman. 375.
    Jin, Hong Gang and Liang, Hsin-hsin A Thema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Language Forms and Functions. Jour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Vol.39:2, 85-91

    其他工具資料
    現代漢語頻率辭典. 1986.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編.
    鄧守信主持. 1996-1997. 病句語料庫. 國科會計畫.
    聯合報網路新聞. 2004. 社論版.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瓊瑤. 2000. 窗外. 台北:皇冠出版社.
    網路小說:希望沉默如故. 平凡人的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