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安田陽子 Yasuda Yoko |
---|---|
論文名稱: |
「『嗎』疑問句」與「正反問句」之語義、語用、篇章功能及日語疑問句的對比分析 The Semantic, Pragmatic and Discourse Functions of the "ma-particle question" and "A-not-A question"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Japanese |
指導教授: |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1 |
中文關鍵詞: | 「嗎」疑問句 、正反問句 、預設 、禮貌 |
英文關鍵詞: | ma-particle question, A-not-A question, Presupposition, Politenes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2 下載:9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疑問」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具有的心理作用。在漢語中,詢問是非的語法手段有兩種—「『嗎』疑問句」與「正反問句」。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找出這兩種疑問句的語用功能、使用上的規則、母語者如何辨別使用及日語如何與這兩種疑問句相對應。
本文以語義回顧為基礎,從預設與禮貌的角度分析兩種疑問句之差異。這兩種語法手段與預設之間的關係,本文藉由筆者所建置之漢日語料庫分析「『嗎』疑問句」與「正反問句」出現的語境進行探討。結果發現說話者有預設或無預設的狀況都使用「『嗎』疑問句」和「正反問句」。但是「正反問句」用於無預設的比例比有預設的比例高,「『嗎』疑問句」用於有預設時的比例比「正反問句」的例多。但是筆者發現使用「『嗎』疑問句」或「正反問句」與說話者發問時是否有預設有關之外,還禮貌有關係。
本文以Brown and Levinson(1987)的取決一個行為對面子威脅程度的三個因素:「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相對權勢」(relative power of addressee over speaker)和「言語行為本身固有的強加的絕對級別」(absolute ranking of imposition)的不同,提出兩種句子在使用上出現差異。向「相對權勢高」的人「請求允許」的時候,積極的態度詢問能表示出更有禮貌的態度。不過,詢問對方的意向時,使用「『嗎』疑問句」表示禮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從母語者使用趨勢所找出的這個規則並不是絕對的。
用重疊語法手段的「正反問句」的疑問焦點不全都在於「A不A」。但是「A不A」的前面能使用的副詞限制為焦點上不與「A不A」衝突的副詞。
日語疑問句與「『嗎』疑問句」和「正反問句」之間,並未存有個別特定相對應的疑問句型。但是,從相對應的「のだ(noda)」功能中,存在兩種疑問句的差異。此外,日語的「傾向」疑問句詢問說話者的判斷是否正確,與漢語「『嗎』疑問句」和「正反問句」相對應的並不多。
教學應用上,本文以研究得出的規則為依據,揭示「『嗎』疑問句」與「正反問句」能使用的狀況和適當的用法。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types of yes-no question forms in Chinese, including semantic, pragmatic and discourse functions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Japanese. The approach in this study is twofold; one is Presupposition, the other is Politeness. .According to Brown and Levinson (1987) Politeness is based on the measures of weightiness of a face-threatening act (FTA) which includes three factors: “the social distance of speaker and addressee”, “the relative power of speaker and addressee” and “the absolute ranking of impositions in the particular culture proposed”.
The findings of present research show that “ma-particle question” and“A-not-A question” are used in both situations where the speaker does and does not have a presupposition. “A-not-A question”, however, is more used in situations where speaker does not have presupposition. When the speaker has presupposition the “ma-particle question” is used more frequently has than “A-not-A question”.
Different ways of politeness, in use with, which question form vary according to three social parameters. Normally “A-not-A question” is a positive attitude question form, therefore it is more polite to use it for asking permission. On the other hand, when asking the intensions of others, it is more polite to use “ma-particle question”.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question focus of “A-not-A question”. ‘A-not-A’ is not always a focus, including object or all sentence can be focus depending on context.
The results of these two types of questions compared to its counterparts in Japanese show that there are no special Japanese question forms for “ma-particle question” and “A-not-A question”. While the function of Japanese question particle“のだ(noda)” shows the difference.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based upon results of pragmatic analys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Chinese language pedagogy.
中文部分
丁聲樹等(1963)。《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于康(1995)。〈漢語「是非問句」與日與「肯否性問句」的比較〉,《世界漢語教學》,(2),43-49。
中文詞彙特性素描系統。http://wordsketch.ling.sinica.edu.tw/cws/。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
王力(1979)。《中國現代語法 上》。香港:中華書局。
王麗君(2005)。〈漢語會話中末尾標記語的語用功能分析〉,《烏魯木齊職業大學
學報》,(2),137-140。
太田辰夫(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語料庫(網路版)。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
朱德熙(1991)。〈「V-neg-VO」與「VO-neg-O」兩種反復問句在漢語方言裡的分布〉,《中國語文》,(5),321-332。
何兆熊主編(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何自然(1988)。《語用學概論》。湖南:湖南教育。
呂必松主編(中譯本)(1993)。〈漢語語氣助詞傳達功能的語用學探討〉,《日本近、現代漢語研究論文選》。大河內康憲等主編(1993)。木村英樹。(原載:日本語和中國語對照研究論文集,1992)
呂叔湘(1974)。《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5)。〈疑問‧否定‧肯定〉,《中國語文》,(4),241-250。
李梅(2001)。〈淺論現代漢語情態、方式副詞〉,《西南民族學院學報》,(8),174-177。
李傑(2005)。〈現代漢語動態狀語和靜態狀語的語用特徵〉,《南通大學學報》,(1),95-98。
李傑(2007a)。〈現代漢語狀語成分信息功能研究〉,《魯東大學學報》,(3),86-89。
李傑(2007b)。〈現代漢語的動態狀語和靜態狀語及其句法語義特徵〉,《蘇州大學學報》,(2),78-81。
李傑(2008)。《現代漢語狀語的多角度研究》。上海:上海三聯。
周韌(2007)。〈信息量原則與漢語句法組合的韻律模式〉,《中國語文》,(3),208-287。
周筱娟(2008)。《現代漢語禮貌語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屈承熹(2006a)。《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
屈承熹(2006b)。潘文國等譯。《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林裕文(1985)。〈談疑問句〉,《中國語文》,(2),91-98。
花東帆(2005)。〈焦點的選項語義論〉,徐烈炯、潘海華主編,《焦點結構和意義的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邵敬敏(1996)。《現代漢語疑問句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姜望琪(2003)。《當代語用學》。北京:北京大學。
胡壯麟(2005)。《語法研究入門》。北京:商務印書館。
孫良明(1994)。《古代漢語語法變化研究》。北京:語言出版社。
孫錫信(1999)。《近代漢語語氣詞》。北京:語言出版社。
徐傑(2001)。《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現象》。北京:北京大學。
徐陽春(2003)。〈疑問句的語義、語用考察〉,《漢語學習》,(4),34-39。
祝敏徹(1995)。〈漢語選擇問、正反問的歷史發展〉,《語言研究》,(2),117-122。
袁毓林(1993)。〈正反問句及相關的類型學參項〉,《中國語言》,(2),103-111。
袁毓林(1999)。〈定語順序的認知解釋及其理論蘊涵〉,《中國社會科學》,(2),185-201。
國立師範大學國語中心(1999)。《實用視聽華語1》。臺北市:正中書句。
張伯江(1997)。〈疑問句功能瑣義〉,《中國語文》,2,104-110。
張斌(2001)。〈談談句子的信息量〉。史有為主編。《從語義信息到類型比較》,1-6。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陳松岑(2001)。《禮貌語言》。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文鶴。
陳俊光(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新學林。
陸儉明(1984)。〈關於現代漢語裡的疑問語氣詞〉,《中國語文》,(5),330-337。
郭銳(2000)。〈「嗎」問句的確信度和回答方式〉,《世界漢語教學》,(2),13-23。
喬剛(1997)。〈委婉辭的表達形式〉,《修辭學習》,(2),47-49。
彭玉琴(2009)。《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國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湯廷池(1988)。《漢語詞法句法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黃正德(1988)。〈漢語正反問句的模組語法〉,《中國語文》,(4),247-264。
黃宣範(中譯本)(1983)。《漢語語法》。Li, C. and Thompson, S.A. 1982(原著)。
黃朝茂(2004)。《漢日語語法比較論文集》。台北:致良。
葉德明主編(2006)。《遠東生活華語I》。臺北市:遠東圖書公司。
廖秋忠(1992)。《篇章與語用和句法研究》。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劉月華(1989)。〈用「嗎」的是非問句和正反問句用法的比較〉,《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現代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師大書苑。
劉怡君(2007)。《現代漢語委婉言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以臺灣地區為例》。國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鄧守信(2005)。〈功能語法與漢語信息結構〉,《漢語語法論文集》,270-274。台北:文鶴。
鄭良偉(1997)。《台、華語的代詞、焦點與範圍》。台北:遠流。
謝佳玲(2006a)。〈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1-25。
謝佳玲(2006b)。〈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
(1),45-63。
鐘兆華(1997)。〈論疑問語氣詞“嗎”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研究》,(1),1-8。
英文部分
Brown, P. and Levinson, S.C.(1987). Politeness. New York: Cambridge.
Chao, Yuen Ren〔趙元任〕(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u, Yueguo〔顧曰國〕(1990)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vol.14, 237-257.
Leech, G. 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Teng, Shou-hsin[鄧守信](1977). A basic course in Chinese grammar.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Inc.
Teng, Shou-hsin[鄧守信](1979). Quantifier Hierarchy in Chinese. Conference of the Morden Language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Zhang, Yanyin (1995). Strategies in Chinese requesting. In G. Kasper (Ed.) (1995). Pragmatics of Chinese as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 (pp. 23-65).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日文部分
安達太郎(1996)。《日本語疑問文における判断の諸相》,東京:くろしお。
井上優、黃麗華(2007)。〈日本語と中国語の真偽疑問文〉,彭飛主編《日中對照言語學研究論文集》,大阪:和泉書院。
張興( 2006)。〈「のではないか」と“是不是”の対照研究〉,《日中言語対照研究論集第8号 》,東京:白帝社。
鄭相鉄(1998)。〈ネとダロウとジャナイカ〉,宮島達夫、仁田義雄編《日本語類義表現の文法(上) 》,東京:くろしお。
富田隆行(1991)。《文法の基礎知識とその教え方》,東京:凡人社。
仁田義雄(1999)。《日本語のモダリティと人称》,東京:ひつじ書房。
野田春美(1998)。〈~ノカ?、~ノ?、~カ?、~φ?〉,宮島達夫、仁田義雄編《日本語類義表現の文法(上) 》,東京:くろしお。
野田春美(1997)。《「の(だ)」の機能》,東京:くろしお。
益岡隆志、田窪行則(1993)。《日本語文法》,東京:くろしお。
益岡隆志(1998)。〈モダリティの構造と疑問・否定のスコープ〉,仁田義雄、益岡隆志編《日本語のモダリティ》,東京:くろしお。
宮崎和人(2005)。《現代日本語の疑問表現》,東京:ひつじ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