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鍾安 Chung, An |
---|---|
論文名稱: |
鸞堂與地方社會:以南臺灣美濃廣善堂為例 Phoenix Halls and Local Society: A Case Study of the Guangshan Tang in Meinong, Taiwan |
指導教授: |
康豹
Paul R. Katz |
口試委員: |
李文良
Lee, Wen-Liang 王見川 Wang, Chien-chuan 康豹 Katz, Paul R. |
口試日期: | 2021/08/11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0 |
中文關鍵詞: | 廣善堂 、鸞堂 、地方社會 、六堆 、客家 、美濃 、女性 |
英文關鍵詞: | Guangshan Tang, phoenix halls, local society, Liudui, Hakka, Meinong, women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田野調查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61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7 下載:4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 1918 年,美濃地區的首間鸞堂——廣善堂為探討個案,經由梳理該 堂的創設背景、信徒結構與社會功能,試圖考察鸞堂信仰從日治到戰後,在美濃 地方社會扮演的角色。
廣善堂主要透過與北部地區著名鸞生楊福來,還有地方多位仕紳的交流,將來自新竹九芎林地區的鸞法,在 1910 至 1920 年代,傳播至美濃甚至六堆其他客 家聚落。其影響力在日治時期達到高峰,進入戰後則逐漸步入衰退。
而根據堂內留下來的鸞書,分析組織的信徒結構,以此區分堂務、鸞務以及祭祀,這三種不同性質的事務運作。發現在堂內各時期的職務分工上,有著年齡 以及性別的差異;信徒血親的傳承以及地緣關係,是香火延續至今的關鍵。尤其,女性信徒的參與,更是不可忽視的重點。
最後,隨著廣善堂信徒至少三代的經營,憑藉著鸞堂信仰提供的社會功能: 醫療、祭祀、文教以及慈善救助,扎根於地方社會。如今廣善堂不只是大家尋求 宗教慰藉的場所,在這百年的發展中,早已成為美濃敬惜字紙的文化象徵,甚至 地方歷史的詮釋者。
This thesis is a case study of the Guangshan Tang 廣善堂, a phoenix hall (鸞堂) founded in 1918 in Meinong 美濃 (southern Taiwan). Its goal i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phoenix hall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Meinong local society, as well as the Liudui 六 堆 Hakka region, by exploring the Guangshan Tang’s founding, worshipper structure, and social functions.
Based on exchanges with Yang Fulai 楊 福 來 , a renowned ritualist from Jiuqionglin 九芎林 in Xinzhu 新竹 (northern Taiwan), as well as interactions with some local gentry, the Guangshan Tang proved able to expand throughout Meinong and other Hakka settlements in Liudui, reaching its peak of influence during the 1910s and 1920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Morality books preserved in this phoenix hall reveal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Guangshan Tang’s worshippers consisted of three different groups: those who engaged in administrative affairs, those who practiced spirit-writing, and those who took part in other ritual activities. In addition, differences in the division of duties at the Guangshan Tang has been marked by variations in worshipper age and gender, while family ties and local relationships have proven key to the continuity of its activities. In particular, the participation of female worshippers is an important point that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Finally, with at least three generations of worshippers, the Guangshan Tang has taken root in Meinong local society through the social functions provided by its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cluding healing, ritual activities,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ursuits, and charitable relief. Today, the Guangshan Tang is not only a place for people to seek religious solace but has also become a cultural symbol of Meinong’s respect for the written word, and even a means of interpreting local history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一、史料:
(一)廣善堂資料
1.鸞書:
《玉冊金篇》(1-6卷),美濃:廣善堂,1936。
《擇善金篇》(1-6卷),美濃:廣善堂,1921。
《廣善名箴》(全一冊),美濃:廣善堂,1952。
《指證金篇》(上中下卷),美濃:廣善堂,1999。
2.帳冊:
廣善堂藏,《昭和十五年寄附金收入原簿》
廣善堂藏,《昭和五年度參拜員名簿》
廣善堂藏,《參拜員名簿(昭和十一年)》
廣善堂藏,《第壹冊奉獻金簿》
廣善堂藏,《奉獻台帳(昭和六年〜八年)》
廣善堂藏,《昭和十五年證憑書類綴》
廣善堂藏,《昭和十五年收入支出內譯簿》
廣善堂藏,《備品臺帳》
廣善堂藏,《昭和十五年現金出納簿》
廣善堂藏,《廣善堂昭和十五年庚辰歲二月一日立日清簿》
廣善堂藏,《昭和十二年二月十二日舊曆丁丑歲證月初一日設立草清簿》
3.藥書
美濃廣善堂藏,手抄《小兒男女外目科藥書》,1995。
4.沿革誌
吳丁洪,《美濃廣善堂概要》,美濃:美濃廣善堂管理委員會,1990。
美濃廣善堂,《台灣省高雄縣美濃廣善堂概要》,美濃廣善堂管理委員會,1990。
美濃廣善堂,《美濃廣善堂創堂百年紀念專輯》,美濃:美濃廣善堂管理委員會,2017。
(二)族譜
不著撰人,《美濃古家簡譜》,未刊稿,1956。
(三)未出版資料
不著撰人,《美濃鎮愛心慈善會紀念冊》,未刊稿,1984。
廣善堂文物館藏,〈聖諭宣講集要〉(全13卷)。
廣善堂文物館藏,〈信來篇集〉。
(四)檔案、調查報告:
林啟文、洪國騰,《美濃——臺灣地質圖幅及說明書》,新北市: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12。
李允斐等編,《高雄縣歷史建築美濃廣善堂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岡山:高縣文化局,2009。
張二文,〈拓墾區的精英家族與地方公廟:以杉林月眉黃家與樂善堂為中心〉,國藝會補助成果,2014常態第一期。
張二文,〈從世俗到神聖——六堆客家鸞堂鸞生養成傳承紀實之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2009。
張二文,〈「敬天畏地法自然」所建構的信仰場域研究-以荖濃溪畔客家聚落祭河江敬義塚祭儀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6年度獎助客家學術研究,2007。
財團法人美濃愛鄉文教基金會,〈邱義生夥房調查案期末報告書〉,2020。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構內: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
(五)史料彙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3-1954。
《清奏疏選彙》,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劉澤民等編譯,《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
王見川主編,《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第三輯)》(第九冊),新北:博揚文化,2019。
(六)地方志書、地方要覽: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176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盧德嘉,《鳳山縣採訪冊》(189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美濃庄役場,《美濃庄要覽》,高雄州:美濃庄役場,1938。
旗山郡役所,《旗山郡要覽》,高雄州:旗山郡役所,1933。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美濃鎮誌編纂委員會,《美濃鎮誌》,高雄:美濃鎮公所,1997。
(七)報刊
《漢文日日新報》,1908年3月10日,版次2。
《臺灣山岳彙報》,1942 年11 月1 日。
《聯合報》,2010年01月26日,版次:B1。
《聯合報》,2013年02月27日,版次:B1。
《聯合報》,2016年02月17日,版次:A11。
《聯合報》,2020年02月03日,版次:B2。
(八)口述資料
鍾安,〈H先生訪談〉,2020年7月22日,地點:廣善堂。
鍾安,〈Y先生訪談〉,2020年7月25日,地點:筆者家中。
鍾安,〈F女士訪談〉,2020年8月5日,地點:廣善堂。
鍾安,〈C先生訪談〉,2020年8月17日,地點:廣善堂。
鍾安,〈K先生訪談〉,2020年8月20日,地點:廣善堂。
鍾安,〈L先生訪談〉,2020年8月30日,地點:廣善堂。
鍾安,〈L女士訪談〉,2020年9月1日,地點:廣善堂。
(九)網站資源
FamilySearch網址:
https://www.familysearch.org/search/catalog/1087836?availability=Family%20History%20Library,檢索日期:2020年5月16日。
https://www.familysearch.org/search/catalog/1087868?availability=Family%20History%20Library,檢索日期:2021年5月28日。
漢珍知識網(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https://www.tbmc.com.tw/zh-tw/product/12,檢索日期:2020年5月23日。
美濃博士學人協會網址:http://mphd.meinong.org/modules/tadnews/pda.php?nsn=26&ncsn=7,檢索日期:2021年7月1日。
百年歷史地圖網站: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檢索日期:2019年6月21日。
二、專書: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1919),臺北:捷幼出版社,1993。
王志宇,《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楊出版社,2000。
李允斐、鍾榮富、鍾永豐、鍾秀梅等著,《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1986。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林正慧,《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 : 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林正慧,《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源流,2008。
林茂賢編,邱延洲、劉佳雰著,《過化存神‧幽冥得度:「送字紙灰」、「祭河江與敬義塚」》,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19。
施添福編,《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第二冊(下)》,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
洪馨蘭,《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臺北:唐山出版社,1999。
張二文,《臺灣六堆客家地區鸞堂與民間文化闡揚之研究》,臺北:博揚出版社,2015。
勞格文(John Lagerwey)主編,《客家傳統社會(上)(下)》,北京:中華書局,2005。
楊彥杰,《閩西客家宗族社會》,香港:國際客家學會,1996。
陳麗華,《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簡炯仁,《高雄縣旗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高雄縣政府,2004。
蕭盛和,《右堆美濃的形成與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
謝宜文,《美濃地區客家還神祭典與客家八音運用之研究》,高雄:高市史博館,2017。
鍾壬壽主編,《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長青出版社,1973。
Cohen, Myron L.(孔邁隆);黃宣衛、劉容貴譯,《孔邁隆教授美濃與客家研究論集(上):家的合與分——臺灣的漢人家庭制度》,高雄:高雄市歷史博物館,2016。
Cohen, Myron L.(孔邁隆);鍾秀梅編審;徐雨村校訂,《孔邁隆教授美濃與客家研究論集(下):客家的法人經濟、宗教、語言與認同》,高雄:高雄市歷史博物館,2016。
Jordan, David K.(焦大衛)、Overmyer, Daniel L.(歐大年);周育民譯,《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
三、期刊論文:
王世慶,〈日據初期台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臺灣文獻》,37:4,1986.12,頁111-152。
王見川,〈日治初期新竹地區鸞堂及其影響〉,《竹塹文獻》,64,2017,頁129-149。
王見川,〈新竹飛鳳山代勸堂、楊福來與臺灣客家地區鸞堂(1899-1936)〉,《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6,2017,頁221-235。
石萬壽,〈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臺灣文獻》,37:4,1986.12,頁69-86。
宋光宇,〈書房、書院與鸞堂──試探清末和日據時代臺灣的宗教演變〉,《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3,1998,頁373-395。
宋光宇,〈關於鸞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5:4,1994,頁163-191。
李文環,〈高雄市「瀰濃庄開基伯公壇」及其碑文的歷史研究〉,《成大歷史學報》,55,2018.12,頁23-69。
施添福,〈從「客家」到客家(二):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全球客家研究》,2,2014.05,頁1-114。
施添福,〈從「客家」到客家(三):臺灣的客人稱謂和客人認同(上篇)〉,《全球客家研究》,3,2014.11,頁1-109。
張二文,〈從六堆客家鸞堂鸞書中探討客家婦女的形塑〉,《客家研究》,11:1,2018.06,頁135-180。
陳秋坤,〈清代臺灣地權分配與客家產權—以屏東平原為例〉,《歷史人類學刊》,2:2,2004.10,頁1-26。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8,2001,頁203-242。
曾令毅,〈屏東竹田西勢覺善堂與六堆地方社會(1933-1945)〉,《臺灣文獻》,60:2,2009.06,頁91-150。
黃萍瑛,〈當代埔里鸞生的宗教生活:以育化堂女鸞為考察〉,《民俗曲藝》,184,2014,頁279–334。
四、專書論文:
王見川,〈光復前台灣客家地區鸞堂初探〉,《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出版社,2000,頁293-319。
王見川,〈近代扶乩團體中的遊冥與亡靈對話:以滇、川、臺為考察中心〉,收入范純武主編,《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博揚文化,2020,頁336-341。
王惠琛,〈地方性碑文的考察──以瀰濃開基伯公碑文為例〉,《歷史、藝術與台灣人文論叢(八)》,臺北:博揚文化出版,2016。
李世偉,〈苗栗客家地區鸞堂的調查研究〉,《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出版社,2000,頁321-338。
李世偉,〈日據時期台灣鸞堂的儒教化〉,《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出版社,2000,頁95-121。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入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頁 33-112。
莊英章、陳其南,〈現階段中國社會結構研究的檢討:臺灣研究的一些啟示〉收入楊國樞、文崇一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2,頁 281-310。
張二文,〈臺灣六堆客家地區鸞書中的幽冥想像與實踐〉,收入范純武主編,《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博揚文化,2020,頁189-254。
康豹(Paul R. Katz),〈鸞堂與近代臺灣的地方社群:埔里的個案研究〉,黎志添主編《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3,頁1-70。
Clart, Philip. “Merit beyond Measure: Notes on the Moral (and Real) Economy of Religious Publishing in Taiwan.” In Philip Clart & Paul Crowe, eds., The People and the Dao: New 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us in Honour of Prof. Daniel L. Overmyer. Sank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2009, pp.127-142.
五、學位論文
江趙展,〈家族與鸞堂:以淡水行忠堂為討論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8。
李允斐,〈清末至日治時期美濃聚落人為環境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9。
林桂玲,〈客家地域社會組織的變遷——以北臺灣「嘗會」為中心的討論〉,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吳煬和,〈文教、信仰與文化建構——臺灣六堆敬字風俗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民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周怡然,〈終戰前苗栗客家地區鸞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2008。
張二文,〈美濃土地伯公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張有志,〈日治時期高雄地區鸞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建宏,〈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普濟堂為例(1902-2001)〉,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黃美珍,〈聚落、信仰與地方精英:以美濃二月戲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蔡慧怡,〈台灣惜字風俗之研究──以南部六堆客家村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劉于銓,〈六堆嘗會與地域社會:以瀰濃舊聚落為例(1736-190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鄭寶珍,〈日治時期客家地區鸞堂發展:以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