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昭蘭 Guo, Zhao-Lan |
---|---|
論文名稱: |
羅森柏格的串連繪畫及其後續之研究 ─ 藝術與生活的結合 Studies in Rauschenberg's Combine Painting and Its Development-the Fusion of Art and Life |
指導教授: |
王哲雄
Wang, Zhe-Xio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畢業學年度: | 84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羅森柏格 、串連繪畫 、藝術 、美術 、繪畫 |
英文關鍵詞: | Rauschenberg, Combine Patinting, ARTISTRY, ART, DRAW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8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羅柏特‧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 1925- )在六○年代就以其串連
繪畫中物件之運用,而被定位為介於抽象表現主義與普普藝術的中介型人物,
引導藝術朝向具象與實物運用的方向;但是過早的歷史定位卻也使得羅森柏格
在串連繪畫之後所從事的創作與活動因而被忽略了;然而,無論就藝術觀或形
式而言,羅森柏格在一九六○年代中期以後的創作與活動可以說都是延續自串
連繪畫所提出的藝術與生活結合之概念。基於這樣的前提,本論文分成「串連
繪畫」以及「串連繪畫後續的發展」兩個部分,逐一檢視羅森柏格藝術生涯中
藝術與生活結合之概念,如何由串連繪畫延擴至他的後續創作與活動。
串連繪畫的技法遠溯立體主義(Cubism)的黏紙(papier colle),近承達達
主義(Dada) 杜象(Duchamp)的現成物(ready-made),即使在其形成階段有得自
史維特斯(Schwitters) 及康尼爾(Cornell)作品之啟發,羅森柏格個人的物質
敏感度亞伯斯(Albers)的教學以及卡吉(Cage)在美學思想上的指引,才是串連
繪畫轉換達達主義否定態度成為積極包容生活於藝術的關鍵因素。從形式上來
看,串連繪畫透過它「混亂次序」之形式,以及「變異性」、「表演性質」等
特質,使得觀看串連繪畫的經驗不僅是個別的而且是流動的;雖然單一串連繪
畫並不具有統一的主題,但是在觀者企圖從紛雜物件與影像間整理出聯想內容
之同時,觀看經驗的本身提供了觀者感知的經驗,藝術家-作品-觀者三者間
的關係因此流動,生活與藝術之界線也藉此消弭。
在後續發展方面,接連在串連繪畫之後的絹版畫就創作美學而言,以預製
影像的簡化過程延續前者排斥手繪的創作方式,並以攝影的方式,拉近藝術與
生活的距離,但是就影像與內容而言,由於絹版本身可重覆使用的特質以及羅
森柏格有限的個人絹版影像資料庫,在客觀可觸知的範圍內,絹版畫顯露了羅
森柏格對外在世界關懷的兩大主題:科技與政治,這同時也說明羅森柏格所謂
的「生活」已經包含現世之生活以及社會層面之生活。
另一方面,「劇場性」、「表演性質」以及聲光運用等這些串連繪畫藉以
演繹生活變異性的特質,在一九六○年代中期以後,擴展為廣泛而具體的表演
藝術以及科技應用作品;政治關懷的主題也在動盪的六○年代化為主動而積極
的政治與公共事務參與;而所有這些自串連繪畫藝術與生活結合概念出發的各
個面向的美術擴展與行動延續,都在「羅森柏格海外文化交流計劃」(R.O.C.I.)
這個以世界為畫布的作品裡,從藝術也從生活的層面裡實踐了。
透過對串連繪及其後續發展所作的觀念上之貫串與聯繫,本論文企圖導正
一般藝術史著作因為強調串連繪畫之重要性,而遺露其後續發展在觀念上的承
續與推展,這樣的努力希望能使羅森柏格的藝術因而獲得較為全面而合理的觀
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