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彭靜婷 Ching-Ting Peng |
---|---|
論文名稱: |
教育系統設計之研究─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 Study on Systems Design of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Wen Shan Community College |
指導教授: |
李明芬
Li, Ming-F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7 |
中文關鍵詞: | 系統設計 、社會系統 、教育系統 、文山社區大學 、Banathy教育系統設計 |
英文關鍵詞: | systems design, social systems, educational systems, Wen Shang Community Colleg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7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學習社會的來臨,因應大眾化高等教育管道不足,教育部及民
間教育改革人士致力建立社區高等教育系統,而體制外的教育改革─文
山社區大學的設置─在超越當前教育系統所表現出來的活力、動力及其
對現存教育系統缺失而進行設計的行動,相當值得探討,因此本研究旨
在探討文山社區大學教育系統設計的過程及結果,並提出具體建議作為
文山社區大學及其他社區大學未來設計上的參考。為達上述研究目的,
研究者探討社會系統設計的論述以形成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並且修正
Banathy的教育系統設計模式作為主要的分析架構,以文件分析法、訪
談法和參與觀察法進行,研究發現:
一、文山社區大學的教育系統設計過程反映「推測─分析」設計取向﹔
其設計會談偏向策略性對話﹔整個設計是在運作中逐步漸進完成,
而設計過程中的策略則呈現分歧的狀況﹔綜合來說,其教育系統設
計上的有利因素有四:
1.台北市市長大力支持設置文山社區大學
2.木柵國中校長提供設置場地
3.社會改革能量累積到一定的程度
4.台北市、文山社區的學習資源多、學習人口多
其不利因素有五:
1.大學法、學位授予法的限制
2.政治人物往往忽略教育的重要性,資源提供不足
3.空間的限制
4.社區大學前途未卜,缺乏法律地位
5.社會大眾偏好休閒式、技能式的學習
二、設計過程中的張力因為設計者角色的不同,對創造性張力及情緒性
張力的陳述焦點有所不同。
三、文山社區大學的設計顯示其有助於建立社區的設計文化,而其內的
系統設計則有待投入更多的人力、資源和測試的量。
四、從文山社區大學教育系統設計看 Banathy教育系統設計的模型發現
:其教育系統設計模型忽略了設計過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及客觀
環境上的限制,不過其倡導的設計會談和設計文化的概念對當前的
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啟示。
上述研究發現,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對文山社區大學及其他社區大學:
1.進行生產性的對話,建立文山社區大學的共同願景
2.建立近程、中程、遠程目標
3.建立評估的指標
4.建立教學上的設計團隊
5.加強使運作系統的設計
二、對教育決策單位:
1.建立社區大學法制化的地位
2.投入更多的資源
3.提供必要的空間協助
壹、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民79)。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民84)。教育計劃與教育發展策略。台北:心理。
司徒達賢(民88)。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四一O教育改造聯盟(民85)。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
性變革。台北:時報文化。
江思妤(民87)。木柵的哲學家皇帝。人本教育札記,113。頁79-80。
朱森村(民88)。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台北市推動社區大學個案分
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羊憶蓉等著(民83)。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
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Patton M. Q. 原著,
Quali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台北:桂冠。
吳康寧譯(民83)。非學校化社會。Illich I. 原著,Deschooling
Society. 台北:桂冠。
宋明順(民78)。邁向學習社會與終身。載於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彩
繪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頁213-248。台北:中華徵信所。
李明芬(民88)。系統思考的再思與教學系統設計的轉化。教學科技與媒
體,48,頁40-50。
李建興(民83)。學校應成為社區文化堡壘。社教雙月刊,64,頁11-
13。
李重志(民89)。社區大學設置運動的社會定位。教育研究雜誌,72,頁
76-80。
周志宏(民87)。憲法保障教育權的真義。人本教育札記,107。頁62-
67。
林良慶、陳志彬(民88)。教育改革?抑或是社會重建?教育社會學通訊
,15,頁16-20。
林振春(民83)。學校與社區結合以建立社區文化。社教雙月刊,64,頁
20-24。
林振春(民87)。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民88)。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清江(民85)。學習社會的公民教育。成人教育,38,頁2-6。
林清江、黃富順、胡夢鯨、楊國德、鄒靜宜、莊壁菁(民84)。籌設社區
性成人及繼續教育學院可行模式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
繼續教育研究所。
林勝義(民77)。學校社會工作。台北:巨流。
林勝義(民84)。台北市設立社區學院芻議。社教雙月刊,69,頁8-10。
邱天助(民83)。推展社區學校教育,落實終身教育理念。社教雙月刊,
64,頁14-19。
胡幼慧主編(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 北:巨流。
徐諶(民87)。讓知識與學術回到大眾的手中--阮小芳主任談民間社區
大學。師友,374,頁14-17。
張菀珍(民88)。系統理論及其在社會教育行政組織革新與轉化之運用。
社會教育學刊,28,頁205-235。
張德永(民87)。社區學院的任務、功能與課程─兩種構想的比較。社教
雙月刊,86,頁18-27。
張德永(民88)。打破菁英主義的意識型態─社區學院和社區大學的路線
之爭。載於一九九九台灣學習型社區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頁241-
55。
張德永(民88)。我國推動社區學苑策略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教育部(民87)。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許水德(民67)。以社區為中心做好中華文化向下扎根的工作。社區發展
季刊,3,頁44-45。
陳其南(民81)。公民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民85)。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經營。載於社區成人教育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行政院:教育部。頁31-58。
曾介宏(民86)。團隊式組織之研究─設計與文化創造的觀點。國立政治 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曾琳雲(民86)。非營利組織推展成人教育之研究─以社會大學為例。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郭進隆(民83)。第五項修練。原著:Peter Senge,The Fifth
Discipline. 台北:天下遠見。
馮朝霖(民86)。公民社會與社區學院。北縣成教,6,頁18-21。
黃正傑(民84)。成人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民85)。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台北:心理。
黃炳煌(民87)。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之展望。於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主編,彩繪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頁249-316。台北:中華徵信
所。
黃鴻文(民83)。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社教雙月刊,64,頁25-28。
楊國賜(民84)。系統分析在教育革新上的應用。台北:水牛出版社。
劉鎮寧(民88)。國民中小學推展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策略。成人教育,
51,頁38-44。
潘淑芬(民85)。終身學習與社區學院學術研討會會議紀實。成人教育,
30,頁27-33。
蔡秀美(民83)。大學成人教育的發展趨勢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
育學會主編,大學成人教育,頁379-398。台北:師大書苑。
蔡秀美(民88)。學習型社區理念的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8,頁1-19。
蕭昭君譯(民86)。全是贏家的學校─借鏡美國教改藍圖。Wilson K.&
Daviss B.原著:Redisigning Education. 台北:天下文化。
薛曉華(民84)。八O年代中期後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之研究─「
國家─社會」的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瞿海源(民87)。跨世紀公民教育的問題。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
北:桂冠。
魏惠娟(民86)。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的系統分析與應用。台北:師大書
苑。
魏惠娟(民87)。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的理論、實際與反思。成人教育學
刊,2,頁185-217。
羅慧華(民87)。北部地區社區大學的興辦。社教雙月刊,88,頁52-
53。
蘇麗春(民85)。宜蘭縣教育發展策略之研究(1981-1989)。國立花
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O'Banion, T. 1997, A Learning College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Oryx Press.
Ackoff, R. L., 1981, Creating the Corporate Future, Wiley, New York.
Akin, O., 1984, An Exploration of the Design Proces, in:
Development in Design Methodology, (N. Cross, ed.), Wiley,
New York, p.189-207.
Banathy, B. H., 1991, Systems Design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Banathy, B. H., 1992a, A Systems View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y.
Banathy, B. H., 1992b, Building a Design Cultur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XXXII(August):33-35.
Banathy, B. H., 1993a, Structuring the Program of the NATO
Advanced Workshop: An Architecture of Decision Oriented
Disciplined Inquiry, in:Comprehensive Systems Design (C. M.
Reigeluth, B. H. Banathy, and J. R. Olson, eds.), Springer-
Verlag, Berlin, p.67-84.
Banathy, B. H., 1993b, Systems Design: A Creative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redicament, in:Comprehensive Systems
Design (C. M. Reigeluth, B.H. Banathy, and J. R. Olson,
eds.), Springer-Verlag, Berlin, p.9-49.
Banathy, B. H., 1994, Creating our Future in an Age of
Transformation, PerformanceImprovement Quarterly, 7:87-102.
Banathy, B. H., 1996, Designing Social Systems in a Changing
World, Plenum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
Bell, D., 1976, The Coming of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Basic Books, New York.
Bertalanffy, Ludwig von, 1968, General Systems Theory,
Brazilier, New York.
Bohm, D., and Edwards, M., 1991, Changing Consciousness, Harper
Collins, San Francisco.
Boulding, K., 1956, The Image,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n Arbor.
Checkland, P., 1981, Systems Thinking, Systems Practice, Wiley,
New York.
Churchman, W.C., 1971, The Design of Inquiring Systems, Basic
Books, New York.
Cross, N., 1984, Development in Design Methodology, Wiley, New
York. Cross, N., 1990, The Nature and Nurture od Design
Ability, Design Studies 2(3):127-140.
Drucker, P., 1989, The New Realities, Harper and Row, New York.
Flood, R. L., and Jackson, M., 1991,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Wiley, New York.
Flood, R. L.,1990, Liberating Systems Theory, Plenum, New York.
Florian M., 1975, On the Teaching of Model Building, in:
Education in Systems Science, (B. A. Bayraktar, ed.), Addison-
Wesley, New York, p.327-332.
Frantz, T. G., 1994, Jan., Systems for Design Learning:
Evolving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54-61.
Frantz, T. G., and Miller, C., 1993, An Idealized Design
Approach, World Futures, 36(2-4):83-106.
Hall, A., 1962, A Methodology of Systems Engineering, Van
Nostrand, Princeton.
Harman, W., and Horman, J., 1990, Creative Work, Knowledge
Systems, Indianapolis.
Issac, W., 1993, Dialogue, Collective Thinking,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Fall:24-39.
Janstch, E., 1975, Design of Evolution, Brazilier, New York.
Jones, C, J., 1980, Design Methods: Seeds of Human Future,
Wiley Interscience, New York.
Laszlo, E., 1972, The Systems View of the World, Braiziler, New
York.
Lippitt, G. L. 1973, Visualzing Change, University Associates,
La Jolla, California.
Luckman, J., 1984, An Approach to the Management of Design, in
Developments in Design Methodology (N. Cross, ed.), Wiley,
New York, p.83-98.
Majone, G., and Quade, E., 1980, Pitfalls of Systems Analysis,
Wiley, New York.
Mitroff, I., and Linstone, H., 1993, The Unbounded Mi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Nadler, G. 1970,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 Socio-
Economic Systems, in: Emerging Methods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Planning, MIT Press, Cambridge, p.322-330.
Nadler, G. 1981,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Approach, Wiley, New
York.
Nelson, H. G., 1994, Ja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ystems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51-54.
Pattakos, A. N., 1995, Searching for the Soul in Government, in
Rediscovering the Soul of Business, (B. DeFoore and J.
Renesch, eds.), New Leaders Press, San Francisco. p.313-326.
Ulrich, W., 1983, Critical Heuristics in Social Planning,
Haupt, Bern.
Ulrich, W., 1993, Some Difficulties with Ecological Thinking,
Considered form a Critical Systems Perspective: A Plea for
Critical Holism, Systems Behavior, (6):583-612.
Warfield, J., 1987, Developing Design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Design Inquiry,Inter-systems Publishers,
Salinas, California, p.173-177.
貳、分析資料
一、文山社區大學主要設計者發表之文章或著述
成令方(民87)。用知識打造 凝聚社區力量。中國時報五月六日時論
廣場。
李天健(民86)。經過一九九七,台灣要往哪裡走?兼論陳進興事件社會
觀察─專訪黃武雄教授。人本教育札記,102,頁82-95。
阮小芳(民87a)。不一樣的社區大學。人本教育札記,112。頁70-72。
阮小芳(民87b)。社區大學開學了。人本教育札記,111,頁95-98。
阮小芳(民87c)。社會重建的起點、市民社會的基地─社區大學之理念
、特色與課程規劃簡介。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6,頁68-82。
阮小芳(民87d)。厝邊相招來讀冊─社區大學說明會活動紀實。人本教
育札記,113。頁68-69。
阮小芳(民88a)。什麼是公民大學─從社區大學到公民大學。人本教育
札記,118。頁68-70。
阮小芳(民88b)。公民大學的第一道菜─公民大學課程規劃草案。人本
教育札記,122,頁72-78。
阮小芳(民89)。將社區大學當作一個「社區」來經營。載於第二屆社區
大學研討會論文集,頁53-56。
林孝信(民88)。社區大學─教改的新途徑。中國時報一月二十二日時
論廣場。
林孝信(民88)。社區大學在崎嶇路上前進。中國時報六月二十二日時
論廣場。
林孝信(民88)。如何推動各縣、市社區大學。載於「迎接社區大學的
新時代」研討會論文集,頁24-25。
唐光華(民88)。教改苦行僧林孝信,獻身社會啟蒙運動,卅年走來始
終如一,加入推動社區大學,不忘宣揚科學教育。中國時報三月十
四日時論廣場。
黃武雄(民83)。童年與解放。台北:人本教育基金會。
黃武雄(民84)。教育重建的圖景─寓教育重建於社會重建。教改通訊,
10,頁2-4。
黃武雄(民84)。黑眼珠的困惑。台北:人本教育基金會。
黃武雄(民86)。不增設公立大學,如何紓解升學壓力?。人本教育札記
,94,頁72-78。
黃武雄(民86)。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黃武雄(民86)。深化民主與發展新文化。中國時報十二月二十六日時
論廣場。
黃武雄(民87)。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草案。人本教育札記,107
,頁68-79。
黃武雄(民87)。社區大學為什麼要發文憑?。人本教育札記,114,頁
93-95。
黃武雄撰寫,阮小芳整理(民87)。民間版社區大學計劃書。教育資料文
摘,42,頁13-24。
黃武雄(民88)。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
載於文山社區大學八十七學年度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研討會論文
集,頁5-13。
黃武雄(民88)。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
黃武雄(民88)。擺脫意識型態桎梏,落實教改。中國時報十二月十六
日時論廣場。
黃武雄(民89)。社區大學的核心任務─重建屬於自己的世界觀。載於第
二屆社區大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0-12。
楊碧雲(民88)。台北市終身學習運動之推展。社會教育學刊,28,頁
261-285。
蔡傳暉(民87)。我們這一班─社區大學的學習之旅。人本教育札記,
113,頁76-78。
蔡傳暉(民88)。社區大學的課程規劃與理念落實。載於「迎接社區大學
的新時代」研討會論文集,頁57-64。
蔡傳暉(民88)。社區大學課程規劃的改進方向。載於文山社區大學八十
七學年度期末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研討會論文集,頁51-53。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馮朝霖、鄭同僚、成令芳、李永展、洪萬生、
楊碧雲、鄭秀娟(民88)。文山社區大學試辦紀實報告。台北市政府
。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馮朝霖、鄭同僚、成令芳、李永展、楊碧雲、
(民88)。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劃─課程架構與
修業制度之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馮朝霖、鄭同僚、成令芳、李永展、洪萬生、
楊碧雲(民88)。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劃─總報
告。台北市政府。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馮朝霖、鄭同僚、成令芳、李永展、洪萬生、
楊碧雲、陳怡文、李坤誠、黃麗真(民88) 。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
規劃研究暨試辦計劃─學術課程之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馮朝霖、鄭同僚、成令芳、李永展、洪萬生、
楊碧雲、蔡亮(民88)。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劃
─社團活動課程之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馮朝霖、鄭同僚、成令芳、李永展、洪萬生、
楊碧雲、林靜如(民88)。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
劃─生活藝能課程之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
蔡傳暉(民89)。發動一場教育與社會的革命。農訓雜誌89.2。頁44-47。
蔡傳暉(民89)。社區大學的定位問題。載於第二屆社區大學研討會論
文集,頁17-19。
韓桂英(民87)。厚植社區力量─張臂歡迎社區大學進駐校園。師友,
374,頁18-20。
顧忠華(民86)。擴大公民參與 帶動社會改革。中國時報十二月二十
九日時論廣場。
顧忠華(民87)。五四運動與社區大學的起跑。中國時報五月四日時論
廣場。
顧忠華(民87)。公民社會與非營利組織─一個理論性研究的構想。亞洲
研究,26,頁8-23。
顧忠華(民87)。社區大學的願景與展望。中國時報三月七日時論廣場。
顧忠華(民87)。社區大學的時代意義。
顧忠華(民87)。社區大學與高等教育的改革。學改會訓,23,頁31。
顧忠華(民88)。如何落實高等教育權於地方。載於「迎接社區大學的
新時代」研討會論文集,頁23。
顧忠華(民89)。文化夜市的實驗。中國時報三月十三日時論廣場。
顧忠華(民89)。重視社區大學平衡南北差距。中國時報四月八日時論
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