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勝全
論文名稱: 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
指導教授: 溫振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4
中文關鍵詞: 旅遊遊記書寫集體心態治臺必告錄開山撫番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3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運用再現(representation)、敘事的套式(narrative)與文化邏輯、集體心態(mentalities)等概念,操作清帝國文人的遊歷書寫,及奉派至臺的官員所留下的記錄這兩種文類,企圖勾勒清領時期帝國對臺灣的印象與認識。然而由於兩造不同性質的材料在數量上並不均質,因此在操作上,先自為數較少的旅遊記錄開始,企圖勾勒清代中國文人赴臺遊歷之歷史景況,以及他們所觀察到的多樣景致和諸般文化相遇的情境。至於在諸多赴臺任職的官員所遺留的日記、回憶錄、文集與奏議的處理上,本文計從同治六年(1867)出版的《治臺必告錄》談起,之所以選擇此著做為論述的切入點,原因在於此著不僅是集合十來位帝國官員言論的複合性文本,更特別的是此文本問世的時間,有兩個特別之處引起筆者注意。其一,本書付梓的時間距離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已逾一百八十年,在經過如此漫長時間的統治後,尚須如此一本治理上的教戰手冊來提點後進官員,它的出現本身就存在著不尋常的意涵。其二,《治臺必告錄》出版後,臺灣恰遭遇一連串的涉外事件,整體局勢走向與本書出版前完全不同,不僅清廷開始重新調整治臺方針,治臺官員關注的焦點亦隨之移轉。職是之故,本文先自此著的編輯、出版,和名列書中的官員對臺灣的認識與印象談起,經過將選輯的言論與原版著作的言論交叉比對後,來說明《治臺必告錄》的編選策略及文化意涵。之後,再以此著出版的時間為基準,重頭回溯自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開始至本書出版前,其他赴臺官員的統治情形與心得,除了摸索官員對臺灣認識的變遷之外,並檢視《治臺必告錄》所言之內容,是否吻合當時官員的普遍認識。最後,將分析自《治臺必告錄》成書後至臺灣割讓為止這段時期,官員的記錄文本中對於臺灣認識的轉向。
     本論文內容除了緒論與結論外,計分四章。第二章〈文人的臺灣遊歷及其觀察與認識〉,以非具官方身分赴臺的文人為對象,分析他們之所以遠渡重洋至臺灣這塊「瘴癘之地」,其中的動機、經歷以及書寫記錄中所顯露對臺灣的觀察。這些文人不全是以旅遊為目的,且居臺時間短則數月、多至數年,更因先來後到的時代不同,各自間對臺灣之認識實不盡相同。本章的目的便在於梳分其個別過程與觀察後,分析其中的文化脈絡與視野,當中不僅有其特殊意義,也有沿襲自傳統中國奇幻想像的一面。
     第三章至第五章,主要是以治臺官員的記述與回憶為重心進行考察,本文第三章〈《治臺必告錄》之編輯與意涵〉,是以丁曰健於同治六年自臺灣道卸任後付梓出版的《治臺必告錄》為分析核心,除了交代本書的編輯與出版過程外,探析書中所蒐羅自康熙末年至同治初年間,共計十三位作者之經歷及其臺灣印象和認識也是重點之一。此外,本書的編選策略,以及所選錄之言論是否真能再現原作者之想法,也是本章所措意之處。最後,本書的編輯與出版,在清帝國治理臺灣的過程又突顯什麼意義,也將有所交代。
     第四章〈清領前期治臺官員的記錄與回憶〉,本章將持續處理在《治臺必告錄》出版之前,其他赴臺官員的統治情事與心得。除了摸索帝國內部對臺灣認識的變遷之外,也將從更大的時代背景來檢視《治臺必告錄》內容之所言,是否吻合當時官員的普遍認識與文化脈絡,以及書中所營造的共識與印象之所來由。
     第五章〈清領末期臺灣情勢的描述與認識〉,將分析自《治臺必告錄》成書後的清領末期至臺灣割讓為止,晚清在臺官員的記錄文本。此時期隨著外國勢力在海峽兩岸進出這個因素加入之後,官員在統治上的言論與論述亦有所轉向。此時臺灣被更深刻地捲入清廷與外國的紛爭中,不僅清廷重新調整治臺方針,治臺官員關注的焦點亦隨之移轉,在對抗外侮之外,臺灣內部亦自開山撫番後,展開一連串統治上的變動與調整。

    第1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相關文獻回顧 4  三、研究方向與架構 11 第2章 文人的臺灣遊歷及其觀察與認識 19  第一節:文人赴臺的動機 20  第二節:遊歷的路線與經歷 24  第三節:遊歷文人對臺灣的觀察 31  第四節:小結 43 第3章 《治臺必告錄》之編輯與意涵 47  第一節:徐宗幹與丁曰健之仕宦經歷及治臺言論之編輯 48  第二節:治亂經驗與臺灣民情的借鏡 61  第三節:姚瑩理臺思路之呈現 79  第四節:水沙連六社生番納地事件的多元觀點 96  第五節:小結 106 第4章 清領前期治臺官員的記錄與回憶 109  第一節:朱一貴事件前後官員記錄的遞嬗與演變 110  第二節:清代中葉官員筆下的臺灣統治情景 140  第三節:小結 168 第5章 清領末期臺灣情勢的描述與認識 171  第一節:開山撫番的由來、實踐及意義 172  第二節:清法戰爭前後的統治書寫 195  第三節:割讓前後的統治際遇、書寫與心境 217  第四節:小結 236 第6章 結論 239 徵引書目 247

    (一) 中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 清代文獻
    1.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
    2.丁宗洛編,《陳清端公年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7種。
    3.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5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
    4.不著撰人,《清史列傳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74種。
    5.不著撰人,《臺灣輿地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6種。
    6.六十七,《使署閒情》,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2種。
    7.史久龍,《憶臺雜記》,方豪手抄本,1996年。
    8.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種。
    9.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
    10.池志徵、吳德功、施景琛、張遵旭,《臺灣遊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9種。
    11.吳大廷,《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97種。
    12.吳贊誠,《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31種。
    13.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
    14.周凱,《內自訟齋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2種。
    15.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16.林豪,《東瀛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種。
    17.姚瑩,《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
    18.姚瑩,《東溟奏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9種。
    19.姚瑩,《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
    20.施琅,《靖海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3種。
    21.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2種。
    22.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1種。
    23.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
    24.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
    25.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
    26.夏獻綸,《臺灣輿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5種。
    27.孫元衡,《赤嵌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種。
    28.徐宗幹,《斯末信齋文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7種。
    29.徐宗幹,《斯末信齋雜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3種。
    30.張本政主編,《《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31.張嗣昌著,李祖基點校,《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年。
    32.曹士桂撰,雲南省文物普查辦公室編,《宦海日記校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3.陳璸,《陳清端公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16種。
    34.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
    35.黃逢昶,《臺灣雜記》,《臺灣文獻匯刊》第五輯(臺灣輿地資料專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36.黃逢昶、吳光亮、王凱泰,《臺灣生熟番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51種。
    37.楊岳斌,《楊勇愨公奏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2種。
    38.董天工,《臺海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9種。
    39.翟灝,《臺陽筆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種。
    40.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
    41.劉璈,《巡臺退思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種。
    42.蔣師轍,《臺遊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
    43.鄭兼才,《六亭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3種。
    44.鄧傳安,《蠡測彙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
    45.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
    46.藍鼎元,《平臺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
    47.藍鼎元,《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
    48.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08種。
    2. 專書
    1.大衛.柯特萊特(David T. Courtwright)著,薛絢譯,《上癮五百年》,臺北:立緒文化,2002年。
    2.尤根‧歐斯特哈默(Jurgen Osterhammel)著,劉興華譯,《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臺北:左岸,2007年。
    3.毛一波,《方志新論》,臺北:正中書局,1974年。
    4.王爾敏,《近代經世小儒》,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8年。
    5.古瀨奈津子著,高泉益譯,《遣唐使眼中的中國》,臺北:臺灣商務,2005年。
    6.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阮叔梅譯,《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臺北:臺灣商務,2000年。
    7.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臺北:時報,2005年。
    8.必麒麟(W. A. Pickering)著,吳明遠譯,《老台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研究叢刊第60種。
    9.必麒麟(W. A. Pickering)著,陳逸君譯,《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原民文化,1999年。
    10.甘為霖(Rev. W. Campbell)著、許雅琦、陳珮馨譯,《福爾摩莎素描:甘為霖牧師的臺灣筆記》,臺北:前衛,2006年。
    11.白尚德著,鄭順德譯,《十九世紀歐洲人在台灣》,臺北:南天,1999年。
    12.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年。
    13.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2005年。
    14.李筱峰,《唐山看台灣-228事件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證》,臺北:日創社,2006年。
    15.汪榮祖,《追尋失落的圓明園》,臺北:麥田,2004年。
    16.汪榮祖,《詩情史意》,台北:麥田,2005年。
    17.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臺北:麥田,1997年。
    18.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狄德羅》,臺北:麥田,2003年。
    19.彼得.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譯,《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臺北:立緒,2004年。
    20.林淑慧,《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2004年。
    21.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22.柯志明,《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研所,2001年。
    23.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臺北:聯經,2009年。
    24.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兼論一個繪圖典範的轉移歷程》,臺北:知書房,1996年。
    25.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著,楊逸鴻譯,《檔案中的虛構》,臺北:麥田,2001年。
    26.翁佳音,《異論臺灣史》,臺北:稻鄉,2001年。
    27.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前衛,2007年。
    28.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
    29.強納森.柯拉瑞(Johnathan Crary)著,蔡佩君譯,《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臺北:行人,2007年。
    30.曹永和等編,《台灣歷史人物與事件》,臺北:空大,2002年。
    31.理查.伊凡斯(Richard Evans)著,潘振泰譯,《為史學辯護》,臺北:巨流,2002年。
    32.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文化,1977年。
    33.陳明仁,《東臺灣歷史再現中的族群與異己—以胡傳之《台東州采訪冊》為例》,臺北:稻鄉,2004年。
    34.陳建守編,《史家的誕生:探訪西方史學殿堂的十扇窗》,臺北:時英,2008年。
    35.陳政三,《遨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臺北:臺灣書房,2008年。
    36.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37.陶德(John Dodd)著,陳政三譯,《北臺封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臺北:原民文化,2002年。
    38.陶德(John Dodd)著,陳政三譯,《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臺北:臺灣書房,2007年。
    39.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2006年。
    40.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41.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42.溫振華、莊萬壽等編,《臺灣文化事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
    43.雷吉納德.康(Reginald Kann)著,鄭順德譯,《福爾摩莎考察報告》,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年。
    44.撒瑪納扎(George Psalmanaazaar)著,薛絢譯,《福爾摩沙變形記》,臺北:大塊文化,2004年。
    45.撒瑪納扎(George Psalmanaazaar)著,薛絢譯,《福爾摩啥》,臺北:大塊文化,1996年。
    46.鄭維中,《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臺北:如果,2006年。
    47.戴維遜(James W. Davidson)著,蔡啟恆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臺灣研究叢刊第107種。
    48.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蘭臺,2001年。
    3. 論文
    1.王春美,〈姚瑩的生平與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2.吳文星,〈日據初期(1895-1910)西人的臺灣觀〉,《臺灣風物》,40:1(臺北,1990.03),頁157-174。
    3.巫仁恕,〈從遊觀到旅遊-十六至二十世紀初蘇州旅遊文化與旅遊空間的變遷〉,「從城市看中國的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年6月。
    4.巫仁恕,〈清代士大夫的旅遊活動與論述-以江南為討論中心〉,《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臺北,2005.12),頁235-285。
    5.李恩涵,〈同治、光緒年間(1870-1885)湘、淮軍間的合作與衝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臺北,1980.07),頁341-345;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頁321-346。
    6.沈松僑,〈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學報》37,2006年6月,頁145-216。
    7.周婉窈,〈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臺大歷史學報》,40(臺北,2007.12),頁93-148。
    8.周婉窈,〈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臺灣人形象〉,《臺大歷史學報》,34(臺北,2004.12),頁87-147。
    9.林偉盛,〈清代台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年,頁263-288。
    10.林淑慧,〈臺灣清治前期旅遊書寫的文化義蘊〉,《中國學術年刊》,27(春)(臺北,2005.03),頁245-279。
    11.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遊記的異地記憶與文化意涵〉,《空大人文學報》,13(臺北,2004.12),頁53-81
    12.林開世,〈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18:2(臺北,2007.06),頁1-60。
    13.林滿紅,〈清末本國鴉片之替代進口鴉片,1858-1906──近代中國「進口替代」個案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臺北,1980.07),頁385-432。
    14.施志汶,〈清康雍乾三朝的治台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15.韋思諦 (Stephen Averill)著,吳喆、孫慧敏譯,江政寬校譯,〈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趨勢〉,《新史學》,11:3(臺北,2000.09),頁157-194。
    16.孫準植,〈殖民地朝鮮的臺灣認識-以《朝鮮日報》(1920-1940)的記事為中心〉,《輔仁歷史學報》,20(臺北,2007.12),頁83-112。
    17.張家綸,〈評介鄧津華《想像台灣: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臺北,2006.12),頁215-226。
    18.張舜華,〈臺灣官制中「道」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19.張隆志,〈評Emma Jinhua Teng,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中國文史哲集刊》,26(臺北,2005.03),頁415-422。
    20.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56:3(臺北,2006.09),頁27-59。
    21.莊雅仲,〈再現、改宗與殖民抗爭─十七世紀荷蘭統治下台灣的殖民主義與傳教工作〉,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2001年,頁3-40。
    22.莊雅仲,〈裨海紀遊-徘徊於異己與自我之間〉,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2001年,頁41-60。
    23.許宏彬,〈臺灣的阿片想像:從舊慣的阿片君子,到更生院的矯正樣本〉,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科技史組碩士論文,2002年。
    24.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臺北,1985.06),頁127-161。
    25.許雪姬,〈劉璈與中法戰爭〉,《臺灣風物》,35:2(臺北,1985.06),頁1-28。
    26.陳佑慎,〈抗日英雄的建構與記憶—試釋《劉大將軍平倭戰記》的史料意義〉,《臺灣風物》,56:2(臺北,2006.06),頁167-199。
    27.陳室如,〈對鏡隱喻—日治時期臺灣遊記的重層觀照〉,《臺灣文獻》,58:4(南投,2007.12),頁237-268。
    28.陳國棟,〈評Jonathan D. Spence,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 China in Western Minds〉,《新史學》,11:3(臺北,2000.09),頁207-212。
    29.陳德智,〈羈縻與條約:以臺灣樟腦糾紛為例(1867-187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30.章瑄文,〈紀實與虛構:鴉片戰爭期間臺灣殺俘事件研究〉,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31.黃富三,〈從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看清廷、地方官、士紳的互動〉,收錄於《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研討會》,臺北:國史館,2000年,頁1161-1189。
    32.楊永彬,〈日本領臺初期日臺官紳詩文唱和〉,收錄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2000年,頁105-181。
    33.楊豫、李霞、舒小昀著,〈新文化史學的崛起—與劍橋大學彼得‧伯克教授座談側記〉,《史學理論研究》,第1期(北京,2000)。
    34.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175(臺北,2002.03),頁84-105。
    35.蔡文地,〈清末臺灣社會流行吸食鴉片之研究(1860-1895)〉,《台灣人文》7,2002年12月,頁71-82。
    36.蔡采秀,〈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臺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臺灣史研究》,11:1(臺北,2004.06),頁1-41。
    37.盧胡彬,〈清代臺灣方志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38.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時期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臺灣社會學刊》,36(臺北,2006.06),頁167-209。
    (二) 西文部分(依作者姓名英文字母排列)
    1.Alain Corbin, trans. by Jocelyn Phelps, The Lure of the Sea: The Discovery of the Seaside in the Western World 1750-1840 (Berkeley, Calif., 1994).
    2.Chang Lung-chih, “From Quarantine to Colonization: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Qing Debates on Territorialization of Aboriginal,” Taiwan Historical Research 15: 4(December, 2008), pp. 1-30.
    3.Emma Jinhua Teng,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1683-1895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4.Mark M. Smith, Seneing the Past: Seenig, Hearing, Smelling, Tasting, and Touching in Histor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7).
    5.Michael Keevak, The Pretended Asian: George Psalmanazar's Eighteenth-Century Formosan Hoax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4).
    6.Peter Burke and R. Po-Chia Hsia, eds.,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7.Peter Burke, 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01).
    8.Peter Burke, 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
    9.Peter Burke,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 Cambridge, U.K. Malden, Mass.: Polity Press, 2004).
    10.Robert Darnton, The Great Cat Massacre and Other Episodes in French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5).
    11.Timothy Brook and Bob Tadashi Wakabayashi eds., Opium regimes : China, Britain, and Japan, 1839-1952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