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建宇
Chen, Chien-Yu
論文名稱: 失神月-陳建宇水墨創作論述
Lunatic—The Description of Ink Painting Creation
指導教授: 程代勒
Cheng, Tai-L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7
中文關鍵詞: 水墨失神月悲觀主義
英文關鍵詞: Ink Painting, Lunatic, Pessimis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悲觀主義的角度審視筆者自身生活經歷和社會環境為出發點,探索當代社會中群眾內心痛苦之根源,透過對自身內在情緒的檢視及生命體驗的梳理,剖析人性的黑暗面與社會的現實面;試圖藉由對社會及人生深刻的再瞭解豐富自我創作之意涵,將對人生的感觸運用以景喻情的表現手法隱喻在創作中;並經由創作步驟的複雜化,實驗將不同質感之媒材共同組構,嘗試營造出多元視覺效果複合的創作新表現。
      使人產生痛苦之因素十分複雜,隨個體之生活背景與成長經驗等諸多差異,所遭遇痛苦之來源也有所不同。文中以叔本華的理論為主軸,並輔以達爾文物競天擇說、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宗教觀點和歷史事件,從命運、人性、幸福、現實和死亡五個面向延伸論述人生諸多苦難,回溯筆者自身成長之經歷和人生體悟並與之相互連結,深入瞭解人性之黑暗與社會之現實,以及人生的萬般無奈。
      藝術家在醞釀其創作情緒與找尋創作靈感時,勢必會受到外在世界與內在情感之影響。因為藝術是以情感作為交流之手段,創作者藉由其作品建構出挑動觀賞者情緒之場域,直接或間接誘發觀賞者心靈內在的悸動,並在自身所經營的氛圍中闡述其生命之體悟與詮釋其人生之感觸。是故在研究較為陰鬱灰暗之作品時,不難發現藝術家在創作時,受到所處時空環境與文化背景的顯著影響。
      探尋自身之情感,以雪鴞和月亮組構的失神月,做為貫穿此次創作之主軸,並以其為情緒投射之載體,延伸至古月照今城、落葉歸根、歲月.崩裂三系列之創作,傳達筆者自身對於人生和命運之體悟。在研究和創作的過程中釐清自身創作靈感之泉源與分析理念之傳遞與情緒之抒發是否確實表現於創作中,讓自身之創作思路更加明晰,並期許可透過作品與觀賞者產生對話與互動,讓未來在創作的發展上能有更明確之方向性。

      From the pessimistic point of view,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oot cause of people's mental suffering in modern society via the author's reflection of his life experienc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the author’s intrinsic emotions and life experience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negative human natures and the reality of society. The author attempts to enrich self-creation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society as well as his life, and embeds the feeling of life in his creation by the approach, interpreting emotions via depicting scenes. Through the complicated steps of creation, the author establishes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extural media and attempts to create a novel interpretation which composed diverse visual effects.

      The reason for mental suffering is very complicated. The pains are also caused by different sources with different individual background and growth experiences. This study mainly relies on the Schopenhauer's theory as well as Darwin's Natural Selection,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religious point of view and historical events to investigate the suffering of life from five aspects—destiny, humanity, happiness, reality and the death. Correlating them with the author’s growth experiences and self-awareness, this study deeply grasps the negative human natures, the reality of society, and the desperation in life.

      When artists brew the feeling and seek the inspiration for creation, they are affected by the surroundings and their emotions. Because the art is an interaction based on emotions, creators construct their works by stirring up audiences' sentiments. The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leave their audiences motivated, and interpret the life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under the atmosphere they constructed. Therefore, when we study the more gloomy art work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discover that artists’ cre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eras, localiti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o explore the author’s emotion, the main idea of this work—“Lunatic”—is composed of the Snowy Owl and the moon. The “Lunatic” reacts to the emotion and extends to the creation of three series—“ancient moon casts its light on the present city,” “falling leaves return to their roots,” and “years.collapse”—to convey the author's thoughts for life and destiny. During the research and creation processes, the author verifies whether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 the delivery of analytic concept, and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are embedded in the creation to clarify the thoughts for creation. Moreover, the author is looking forward to interact with audiences through the art works and obtain a more clear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creat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限制--------------------------------3    一、研究內容    二、範圍限制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系----------------------------------5   第四節 解釋名詞-----------------------------------------7 第二章 痛苦而悲觀的世界--------------------------------------8   第一節 意志所形成之痛苦----------------------------------8    一、伴隨生存而生的慾望    二、追求滿足引發的痛苦   第二節 人性黑暗面之剖析---------------------------------12    一、利己與惡毒    二、七罪宗    三、貪、嗔、癡   第三節 幸福的消極性-------------------------------------20   第四節 悲劇化的社會-------------------------------------22   第五節 難逃的死亡--------------------------------------24 第三章 醜惡的現實與藝術的表現 ------------------------------26   第一節 理想社會的反思-----------------------------------26   第二節 負面情感的轉化-----------------------------------28   第三節 抒發悲慟情緒的作品及其藝術家-----------------------30    一、朱耷    二、孟克    三、丸木位里    四、蔣兆和    五、何懷碩 第四章 失神月系列作品創作理念--------------------------------39   第一節 失神月------------------------------------------40    一、雪鴞與月亮組構的靈感    二、視覺效果的營造    三、媒材的運用和嘗試   第二節 古月照今城--------------------------------------41    一、冰冷的城市寂寞的人    二、視覺效果的營造    三、媒材的運用和嘗試   第三節 落葉歸根----------------------------------------44    一、無法重來的生命    二、視覺效果的營造與媒材的運用和嘗試   第四節 歲月--------------------------------------------47    一、難以完滿的殘缺    二、視覺效果的營造    三、媒材的運用和嘗試 第五章 作品分析--------------------------------------------50 第六章 結論------------------------------------------------83 參考文獻---------------------------------------------------85

    一 中文書目
    1.于化鯉等編輯,《蔣兆和作品全集》,天津市 :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1993年3月初版。
    2.何政廣,《孟克:北歐表現主義先驅》,臺北:藝術圖書,民國85年5月初
    版。
    3.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臺北:立緒文化,民國94年12月初版五刷。
    4.何懷碩,《苦澀的美感》,臺北:立緒文化,民國87年10月初版。
    5.南懷瑾,《金剛經說甚麼》,台北:老古文化,民國87年11月台灣初版二十刷。
    6.姚一葦,《藝術的奧秘》,臺北:台灣開明書店,民國57年2月初版。
    7.孫旗,《藝術概論》,臺北:黎明文化世界,民國76年11月初版。
    8.崔自默,《為道日損 : 八大山人畫語解讀》,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3月初版。
    9.陳鼓應,《存在主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8年6月初版。
    10.程大城,《藝術論》,台北:半月文藝社,民國50年10月初版。
    11.賀凌虛註譯,《商君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9年5月初版四刷。
    12.黃碧雲,《七宗罪》,臺北:大田出版,民國86年11月初版。
    13.楊建峰,《八大山人》,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年4月初版。
    14.趙雅博,《存在主義論叢》,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57年5月增訂再版。
    15.鄧安慶,《叔本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7年1月初版。
    16.閻嘉,《洞悉人生痛苦的智者:叔本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初版。
    17.虞君質,《藝術論叢》,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47年2月初版。
    18.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民國83年初版。
    19.藍一呆,《叔本華的悲觀哲學》,臺北:正文書局,民國60年1月初版。

    二 翻譯書目
    1.今道友信,《存在主義美學》,黃鄂譯,臺北:結構群,民國78年11月初版。
    2.加爾文,《基督教要義輕鬆讀》,徐國明譯,臺北:校園書房,民國88年7月初版。
    3.朵娜.漢斯,《月亮考》,嚴洋洋譯,臺北:信實文化行銷,民國96年9月初版。
    4.叔本華,《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林建國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85年11月初版四刷。
    5.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張尚德譯,臺北:志文出版社,民國63年9月初版。
    6.侯定,《孟克》,朱紀蓉譯,臺北:遠流,民國86年初版。
    7.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譯,臺北:加爾文出版社,民國96年初版。
    8.馬基雅維里,《君主論》,閻克文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93年4月初版六刷。
    9.亞諾.李柏&傑洛莫.艾傑,《月的魔力》,劉世平譯,臺北:台灣先智,民國89年9月初版。
    10.雷克.喬納,《從邪惡轄制得釋放》,蔡淑敏譯,臺北:以琳書房,民國97年10月初版。
    11.奧古斯丁,《懺悔錄》,周士良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7年10月初版。
    12.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徵》,林文瑞譯,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68年12月再版。

    三 網路資料

    1.七宗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3%E5%AE%97%E7%BD%AA,2012年4月瀏覽。
    2.中國食人史,《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9%A3%9F%E4%BA%BA%E5%8F%B2,2012年4月瀏覽。
    3.丸木俊,《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38439.htm,2012年5月瀏覽。
    4.朱耷,《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095.htm,2012年5月瀏覽。
    5.佛教三毒,《互動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4%BD%9B%E6%95%99%E4%B8%89%E6%AF%92,2012年4月瀏覽。
    6.查爾斯.達爾文,《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5%B0%94%E6%96%AF%C2%B7%E8%BE%BE%E5%B0%94%E6%96%87,2012年5月瀏覽。
    7.貪嗔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64838.htm,2012年4月瀏覽。
    8.亞伯拉罕.馬斯洛,《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6%96%AF%E6%B4%9B,2012年4月瀏覽。
    9.《聖經》,http://www.o-bible.com/b5/search.html,2012年5月瀏覽。

    (以上書目依照筆劃多寡排列)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