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麥皓婷 Mai, Hao-Ting |
---|---|
論文名稱: |
從世代傳承面向探討1980-2012年僑團青年組織發展之困境及因應策略--以美國洛杉磯郡為例 Study On Application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Youth Groupings of Overseas Chinese through Generation Inheritance Perspective (1980-2012) -A Case Study of Los Angeles County in United State |
指導教授: |
蔡雅薰
Tsai, Ya-Hs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3 |
中文關鍵詞: | 僑團青年組織 、僑務政策 |
英文關鍵詞: | Youth Groupings of Overseas Chinese, policy toward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3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僑團」乃僑民基於志趣、信仰、地緣或血緣相同而在僑居地組成之團
體,以滿足個人興趣或實現團體理想為目的,並具有凝聚僑胞情感、團結僑
心、聯繫及照顧會員之功能。依據僑務委員會2012 年的統計,全球海外僑
團總數為5,233個,其中分布於美國的僑團總數最多,共有2,804個,佔總
數的53.6%。然而,近年來由於美國移民社會結構的變化及政黨輪替產生的
僑務政策調整,因此僑社發生了不同層次變化,其中僑社世代傳承問題最為
顯著。故本研究將以美國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為主要研究對象,瞭解其成
立背景、發展狀況與遭遇困境,研究目的為:
一、 瞭解美國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之發展現況與類型。
二、 深入瞭解美國洛杉磯郡各類型代表性僑團對青年世代傳承的需求。
三、 理出美國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發展之困境。
四、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因應策略,以提供僑政機關及各級僑團參考。
透過文獻資料收集與訪談僑團幹部、成員與相關專家學者,研究者理出
其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發展的背景與狀況,並由訪談結果及問卷調查分析
出洛杉磯郡僑團青年組織的發展困境與影響因素的相關性,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僑團青年組織因僑團歷史與背景之差異而有不同的成立因緣,然而「老
幹漸趨凋零,新枝亟待傳承」卻是共同面臨的挑戰。
二、各僑團青年組織運作的成果因不同僑團性質與活動設計、類型等差異而
有所不同,多數已獲得初步成果。
三、各僑團青年組織雖面臨的主要三大困境為招募新血、青年續留、青年幹
部培育。然因僑團性質各有差異,因此困境形成原因各不相同。
四、中國大陸與台灣之政府政策、僑團幹部引導與文化以及華裔青年參與僑
團動機三因素對僑團青年組織發展各有不同程度影響,其中華裔青年參與僑
團的動機對青年組織發展產生最為顯著的影響。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青
年參與華人社團的考量動機主要為拓展人際關係,次為族群認同,再次為充
實自我能力。
根據分析出的結論,研究者建議:
一、僑政機關方面之因應策略,應加強青年組織輔導相關方面宣傳,汲取成
功案例經驗協輔經營,整合資源辦理全僑性青年組織聯合活動,設計延伸活
動銜接青少年文化志工營,協輔華裔青年成立社團組織並定期追蹤發展狀
況。
二、僑團組織方面之因應策略,各僑團應積極破除語言溝通之障礙,改進活
動類型與內容,提升青年於僑團之地位,並多加應用網路平台資源以加速訊
息傳遞與聯繫。
“Grouping of overseas Chinese” is the community organized by expatriates in host country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 beliefs, geo-relations, or blood-relation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groups is to fulfill individual interest or accomplish group’s ideal. Besides,it also could build up good relations for expatriates and give them much atten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or 2012 from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Commission, there are 5,233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around the world in total, groups in United States accounts for up to 53.6 percent of all groupings. However, as immigration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adjustment of policy change community of overseas Chinese changes, generation inheritance problem especially come into view. Therefore,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youth grouping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Los Angeles County.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earch the following points:
1. To underst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youth grouping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Los Angeles County.
2. To get an insight view of the needs of generation inheritance from every type of grouping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Los Angeles County.
3. To discover the limitations and constrai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outh grouping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Los Angeles County.
4.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provides strategies for solutions for relevant organizations.
The author has interviewed five leaders of grouping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Los Angeles County, two experts, and also did a survey towards 122 youth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Los Angeles County. The author concluded the problems that those groupings face are as following:
1. Lack of methods to recruit new members.
2. Lack of motives for new members to extend or continue the period to stay in the groupings.
3. Lack of model for youth leader training.
Base upon the above statement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1.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agencies are to counseling and propagating related publicity to youth groupings, learn success experiences and help
other groupings’ operation, integrating resources to hold the whole overseas joint activities of youth organizations, design outreach activities to link volunteer youth culture
camp, give assistance for youth of overseas Chinese to set up community and track the developments regularly.
2.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groupings of overseas Chinese are to break the language barrier, improve the content of activities, enhance the status of youths in the groupings
and utilize network platform to convey resources and enhance contact.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1. 中央研究院蕭新煌主持,1994,臺灣地區移民及其在美國的調適過程與回流轉
向-以洛杉磯及紐約為例,臺北:僑務委員會。
2.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學群出版社。
3. 李明歡,1995,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4. 李春輝、楊生茂主編,1990,美洲華僑華人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5. 吳劍雄,1993,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臺北:允晨文化。
6. 范世平,2010,中國大陸僑務政策與工作體系之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
司。
7. 麥禮謙,1992,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書
店。
8. 梁啟超,2007,新大陸遊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 張啟雄主編,2005,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
人研究學會。
10. 陳祥水,1991,紐約皇后區新華僑的社會結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
11. 陳靜瑜,2005,美國台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析探(1980-2000年),臺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
12. 陳靜瑜,2000,紐約曼哈頓華埠--一個美國華人社區之個案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13. 陳依範,1984,美國華人,北京:工人出版社。
14. 陳十美主編,2014,南加華人三十年史話,洛杉磯:美國東亞文教基金會。
15. 華僑通訊社主編,1990,中華民國僑務發展歷程:攜手走過的歲月,臺北:華
僑通訊社。
16. 華僑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主編,2000,華僑大辭典,臺北:華僑協會總會。
17. 華僑通訊社主編,1981,僑政論文選集,臺北:華僑通訊社。
18. 管志翔,2006,族群歸屬的自我認同與社會定義:關於保安族的一項專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19. 僑務委員會主編,2003,台灣地區移居美國僑民長期追蹤第一(2003)年調查報告,臺北:僑務委員會。
20. 僑務委員會主編,2012,台灣地區移居美國僑民長期追蹤第十(2012)年調查報告,臺北:僑務委員會。
21. 僑務委員會主編,2012,中華民國僑務統計101年版,臺北:僑務委員會。
22. 僑務委員會主編,2013,中華民國僑務統計102年版,臺北:僑務委員會。
23. 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華僑史資料選輯組,1983,晚清海外筆記選,北京:海洋
出版社。
24. 趙小建,2006,重建家園:動盪中的美國華人社會(1940-1965),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5.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徐榮崇主持,2006,美國臺灣僑民生活適應及發展之研究—
以洛杉磯為例,臺北:僑務委員會。
26. 潮龍起,2013,美國華人史(1848-1949),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
27. 鄭基慧譯,1979,Malcolm & Hulda Knowles著,團體動力學導論,臺中:私立台灣省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
28. 潘正德編著,1995,團體動力學,臺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29. 劉伯驥,1981,美國華僑史(續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0. 劉伯驥,1982,美國華僑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1. 蔡茂豐譯,1983,吳主惠著,華僑本質的分析,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32. 營志宏,2004,美國移民法,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3. 顏國裕,1991,我國僑務政策之研究—民國六十年以後之發展分析,臺北:龍
文出版社。
(二)學位論文
1. 井敏珠,1982,我國大學生社團參與、人格特質及其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臺北。
2. 田瑞良,2004,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
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3. 李法琳,2002,大臺北地區大學服務性社團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滿意度
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臺北。
4. 宋美妹,2001,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商業教育學系,彰化。
5. 吳燕卿,2005,社團之組織文化、領導風格、服務績效與組織承諾對退會傾向
之關聯性研究—以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會員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嘉義。
6. 張志平,2007,大洛杉磯台灣移民社團發展探析(1971-2006),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臺中。
7. 陳鈺淳,2006,臺灣1.5 代年輕回流移民之適應與認同,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
8. 程紹平,2002,縣市救國團社會義工參與志願服務凝聚力之質性研究,碩士論
文,世新大學,臺北。
9. 楊玉琪,2001,成員互動行為對虛擬團隊合作績效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中
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高雄。
10. 潘相印,2004,美國加州矽谷地區之臺灣移民(1965-2000),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臺中。
(三)期刊
1. 朱平、潮龍起,2010,早期美國華人移民原因新探,煙台大學學報,第23 卷第2期。
2. 周大鳴,2001,論族群與族群關係,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3 卷第2期。
3. 張同廟,2006,社團發展環境危機與轉機。95年度教育部主辦之全國大專校院
課外活動指導工作傳承研討會手冊,頁54-58。
4. 張同廟、施慧君,2003,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大一學生社團選擇偏好研究,林至
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83-305,臺北市:東吳大學。
5. 張同廟、陳昭雄,2008,組織溝通、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關係模
式研究─以我國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幹部為例,弘光學報,第52期,頁145-173。
6. 孫九霞,1998,試論族群與族群認同,中山大學學報,第2期。
7. 徐傑舜,2002,論族群與民族,民族研究,第1期。
8. 陳昭雄、林合懋、張同廟與潘怡君,2006,影響大專校院校園社團發展因素之
探討—社團幹部與課指組師長認知態度之比較,弘光學報,第49期,頁13-36。
9.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39(1),頁16-24。
(四)社團刊物
1.《洛杉磯中華會館一百二十周年紀念特刊》
2.《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六屆年鑑》
3.《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七屆年鑑》
4.《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十六屆年鑑》
5.《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二十四屆年鑑》
6.《南加州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三十周年特刊》
7.《南加州台灣旅館業同業公會2007年9月份會刊》
8.《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專刊創刊號》
9.《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專刊2004年年刊》
10.《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專刊2005年年刊》
11.《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專刊2011 年年刊》
(五)報紙
中國新聞網
世界新聞網
自由時報
星島日報
華人今日網
宏觀僑務新聞網
(六)網路資料
1.駐美中華公所網站,http://www.ccbausa.org/about_us/aboutUs-c.html,參閱日期:2013 年8 月 3 日。
2.洛杉磯中華會館網站,http://www.ccba.la/basketball/basketball_history.html,參閱
日期:2013 年8 月25 日。
3.伍氏源流網,網址http://www.wu-zupu.com/bbs/dispbbs.asp?boardid=49&Id=542 ,參閱日期:2013 年8 月30 日。
4.洛杉磯華僑文教服務中心網站,
http://www.ocac.gov.tw/public/overseapublic.asp?selno=6070&nodeno=3352&con=235
&cou=151,參閱日期:2013 年9 月5 日。
5.海洋大學校友會部落格網站,
http://tw.myblog.yahoo.com/ntouscal/article?mid=25&l=f&fid=15,參閱日期:2013 年9 月10 日。
6.洛杉磯台美商會網站,
http://www.kuaichat.com/tac/index.php/alias/2012-08-15-21-29-53,參閱日期:2013 年9 月16 日。
7.僑委會施政計畫92 年~102 年,
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6909&no=6909&level=C
二. 西文部分
1. Barth, F.(ed.)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Boston: Little, Brown.
2. Brass, Paul, R (1996). Ethnic groups and ethnic identity formation.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Conyne, R. K. (1983). Models for conducting student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1 (2), 394-397.
4. Cooper, D. L., Healy, M. A., & Simpson, T.(1994). 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olvement: Specific change over tim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99-102.
5. Cummings, T., & Worley, C. (2005).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8th ed.). Mason, OH: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6. Dweck, C.S. (1986). Motivational processes affecting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 ,1041-1048.
7. Dweck, C. S., & Leggett, E. L. (1988). A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95 , 256-273.
8. Forsyth, D. R. (2005). Group dynamics (4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9. Keyes, Charles F. (1979). "The Karen in Thai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Karen in Thailand." In Ethnic Adaptation and Identity: The Karen on the Thai Frontier with Burma, edited by Charles F. Keyes, 25-62. Philadelphia: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
10. Nicholls, J.G. (1984).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ceptions of ability, subjective experience, task performance, and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91, 328-346.
11. Gersick, C. J. G., “Time and Transition in Work Teams: Toward a New Model of Group Develop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31, Iss. 1, Mar 1988,
pp. 9 – 41.
12. Smith, M. G. (1982). Ethnicity and ethnic groups: the view from Harvard,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5, 1-22.
13. Stevan Harrell, (2001). Ways of Being Ethnics in Southwest China, U.S.A.: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4. Taylor, D. M. & Simard, L. M. (1979). In D. J. Lee (Ed). In Emerging ethnic boundaries. Canadian: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15. Thomas J. Barfield. (1996). The Perilous Frontier: 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221 BC to AD 1757 , Cambridgean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6. Weber, Max. (1961). Ethnic groups. In Theories of society, I, edited by T. Parson.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17. Tuckman, B. W. and Jensen M. A. C.,“Stages of Small Group Development”, Group & Organization Studies, Dec 1977, 419 –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