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禮名義考辨》,旨在探討「五禮」這個名詞的定義,及其形成原因。
「五禮」,是禮目的分類,在經學研究中,經常被用來對應儀制的類別;但是前人大多逕述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五個類目,迄至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人對此一名詞的定義和訂定原因,做過系統、深入的研究與分析。以「五禮」的名義為探究主題,是想要以此作為敲門磚,期望藉由對禮制分類的了解,得以對禮的發展體系,建立初步的概念。
在進行研究探討時,有幾個發現:首先,「五禮」這個名詞,在先秦時期,出現得並不頻繁,只有《尚書》的〈舜典〉、〈陶謨〉;《周禮》〈地官‧大司徒〉、〈地官‧保氏〉、〈春官‧小宗伯〉;和《大戴禮記‧曾子天圓》,共計使用六次。而各篇經文本身,都沒有解釋「五禮」的意義。其次,一般來說都將「五禮」解釋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五項,吉、凶、賓、軍、嘉這個系列,目前最早的使用,是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然而大宗伯的職文中,並沒有「五禮」這個名詞。也就是說,「五禮」與吉、凶、賓、軍、嘉,未曾同時於同一篇章中出現;最早將此二者牽合在一起的,已是東漢的鄭眾、馬融、鄭玄等人。其三,在《尚書》〈舜典〉、〈陶謨〉及《周禮‧地官‧大司徒》,都有與吉、凶、賓、軍、嘉相異的說解。譬如:鄭玄、賈公彥主張〈舜典〉的「修五禮」所修的是公、侯、伯、子、男之禮;對於〈陶謨〉,鄭玄、王肅、偽孔《傳》、孔穎達等人,有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王、公、卿、大夫、士;公、侯、伯、子、男等,位階等級方面的解釋。至於〈地官‧大司徒〉,則有孫詒讓《周禮正義》,主張是大司徒十二教的祀禮、陽禮、陰禮、樂禮、儀禮。其四,「五禮」是戰國學者對於禮的分類方式,然而從先秦乃至於兩漢,禮的分類方法,大多十分簡約,僅有吉凶二分,或是概略的類名表述;唯有〈春官〉「五禮」的歸類,在當時算是較有系統的呈現。
禮經過長時期的發展,到周代時,無論是儀節的數量或程序都日趨繁複,為便於了解與施行,自然發展出分類的方式。因此,本論文在架構的安排上,也依循此一順序,由禮的起源開端,接著分析「五禮」的定義,進而由先秦兩漢禮的分類概況,探討〈春官〉「五禮」的訂定原因。
本文共分五章,結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方法、材料的取捨,與架構的安排。
第二章、〈禮的起源〉:從宇宙觀、人性論、宗教崇拜、習俗四個方面,探討禮形成的緣由。
第三章、〈五禮的定義〉:「五禮」主要使用於《尚書》的〈舜典〉、〈陶謨〉,《周禮》的〈地官‧大司徒〉、〈地官‧保氏〉、〈春官‧小宗伯〉,及《大戴禮記‧曾子天圓》;吉、凶、賓、軍、嘉的系列,則出於《周禮‧春官‧大宗伯》,本章即據各篇內容,配合歷代重要注解,探究「五禮」的涵義。
第四章、〈五禮出現的時代及其分類考〉:研判「五禮」出現的時間,並據先秦兩漢禮的分類現象,分析《周禮‧春官》「五禮」定名原因。
第五章、〈結論〉:總結歸納各章所得論點。
本論文主要參考書籍,書目的編排方式,首先依原著者所處年代序列,再依照出版時間安排先後次序;遇作者相同時,則列於一處。若是書籍並非叢書,或未列版本時,則亦從而不列。凡是時代與出版時間皆相同者,按經、史、子、集的次第安排。
範例:
一、書籍類:
作者年代‧作者姓名:書籍名,出版地:出版單位,(叢書名),(版本),出版年月
二、論文類:
(一) 學位論文
作者姓名:論文題目,畢業學校及學位,完成年月
(二) 期刊論文
作者姓名:論文題目,期刊名稱及卷期,出版年月
一、書籍類
周‧呂不韋撰、漢‧高誘注:《呂氏春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子部),(畢氏靈巖山館校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周‧韓非撰:《韓非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子部),(吳氏影宋乾道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周‧商鞅撰、清‧嚴萬里校:《商君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子部),(西吳嚴氏校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漢‧高誘注:《戰國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士禮居黃氏覆剡川姚氏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漢‧衛宏:《漢舊儀》,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平津館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漢‧衛宏撰、清‧孫星衍補遺:《漢舊儀補遺》,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平津館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漢‧衛尉、蔡質撰:《漢官典職儀式選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平津館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漢‧王隆撰、胡廣注:《漢官解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平津館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漢‧應劭:《漢官儀》,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平津館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漢‧應劭:《風俗通義》,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中國子學名著集成090),(明刊白口十行本),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初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武英殿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中國學術類編),(清‧王先謙《漢書補注》本),一九七六年十月再版
漢‧賈誼:《新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子部),(抱經堂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漢‧王充:《論衡》,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子部),(明刻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一九六八年三月臺一版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日本原刊本),一九八九年四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經韻樓臧版),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日再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疏:《論語集解義疏》,臺北:世界書局,(中國學術名著第六輯),一九六三年五月初版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魏‧王弼注:《老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子部),(華亭張氏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吳‧丁孚:《漢儀》,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平津館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吳‧韋昭注:《國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重刊宋明道二年本),一九六八年十二月臺一版
晉‧皇甫謐:《高士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漢魏叢書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晉‧郭象注:《莊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子部),(明世德堂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武英殿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四史》),(南宋紹興本),一九七五年十月初版
梁‧劉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二月再版
梁‧昭明太子撰,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宋淳熙本重雕鄱陽胡氏臧版),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二版
隋‧楊上善注:《黃帝內經太素》,上海: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漸西村舍叢書本),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抱經堂本),一九三六年
唐‧長孫無忌等撰:《隋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武英殿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唐‧房玄齡注:《管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子部),(明吳郡趙氏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唐‧楊注:《荀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子部),(嘉善謝氏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一年江西南昌學堂重刊宋本),一九九七年八月初版十三刷
宋‧杜佑:《通典》,上海: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第二集、十通第一種),(武英殿本),一九三五年九月初版
宋‧陳經:《尚書詳解》,長沙: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聚珍版叢書本),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初版
宋‧王安石:《周官新義》,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永樂大典本),一九六八年三月臺一版
宋‧真德秀:《三禮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簡編),(學海類編本),一九六六年三月臺一版
宋‧鄭樵:《禮經奧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簡編),(學海類編本),一九六六年三月臺一版
宋‧徐天麟:《西漢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一九六八年三月臺一版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一九六八年三月臺一版
宋‧洪邁:《容齋隨筆五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清康熙重刻明馬調元本),一九六八年九月臺一版
宋‧程顥、程頤撰,朱熹編:《二程全書》,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漢籍叢刊思想三編影印和刻本),一九七九年六月
宋‧薛季宣:《書古文訓》,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1),一九八五年
宋‧林之奇:《尚書解》,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1),一九八五年
宋‧黃度:《尚書說》,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2),一九八五年
宋‧陳大猷:《書集傳或問》,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3),一九八五年
宋‧胡士行:《尚書詳解》,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3),一九八五年
宋‧蔡沈輯錄、元‧董鼎纂註:《書集傳》,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3),一九八五年
宋‧羅泌:《路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三百八十三冊),一九八六年三月初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長安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二月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上海涵芬樓影印中華學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東福寺東京岩崎氏靜嘉堂文庫藏宋刊本),一九九二年一月臺一版六刷
元‧陳澔:《禮記集說》,臺北:世界書局,(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朱子小學及四書五經讀本第四冊),一九六七年九月再版
元‧吳澄:《書纂言》,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4),一九八五年
元‧吳澄:《三禮考註》,臺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經部一0四),(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成化九年謝士元刻本),一九九七年初版一刷
元‧朱祖義:《尚書句解》,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4),一九八五年
元‧陳師凱:《書傳旁通》,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4),一九八五年
元‧陳櫟:《書集傳纂疏》,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4),一九八五年
元‧黃鎮成:《尚書通考》,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彙編叢刊之一),(《通志堂經解》15),一九八五年
明‧朱睦:《授經圖》,臺北:廣文書局,(書目續編),(兩江總督採進本),一九六八年三月初版
明‧朱睦:《授經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七八年七月臺一版
清‧褚寅亮:《儀禮管見》,上海: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粵雅堂叢書本),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初版
清‧畢沅:《傳經表》,長沙: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式訓堂叢書本),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初版
清‧孫星衍校集:《漢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四部備要史部),(平津館本),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臺一版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尚書類彙編》1),(江陰南菁書院本),一九八六年六月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六七年三月臺一版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宣統庚戍重定本),一九八七年三月初版
清‧唐晏:《兩漢三國學案》,臺北:世界書局,(歷代學案第二期書),(潮陽鄭氏龍溪精舍刊),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再版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道光七年京師壽書屋重刊),一九六八年三月臺一版
清‧金鶚:《求古錄禮說》,臺北:復興書局,(《皇清經解續編》10),(南菁書院影印本),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初版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臺北:鼎文書局,一九七四年十月初版
清‧江永:《禮書綱目》,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中文出版社聯合印行,(嘉慶十五年婺源俞氏鏤恩堂刊本),一九七四年十月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臺北:華世出版社,(光緒癸巳孟夏黃氏試館刊本)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初版
清‧丁福保:《說文解字解詁》,臺北:鼎文書局,(中國學術類編:《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醫學書局影印本),一九七七年三月初版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咸豐庚申瑞安孫氏盤谷草堂本),一九八0年八月文一版
清‧黃奭:《黃氏逸書考》,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影一九二五年王鑒據懷荃室藏板修補本),一九八六年十月
清‧江聲:《尚書集注音疏》,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尚書類彙編》1),(江陰南菁書院本),一九八六年六月
清‧王鳴盛:《尚書後案》,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尚書類彙編》1),(江陰南菁書院本),一九八六年六月
清‧劉逢祿:《尚書今古文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續經解尚書類彙編》1),(江陰南菁書院本),一九八六年六月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學海出版社,(經學叢書初編5),一九八八年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行影印、揚州古籍書店發行,(光緒甲申春日楚南湘遠堂刊),一九九0年二月一版一刷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十三經清人注疏),(清光緒十三年廣雅書局刻本),一九八三年三月一版、一九九二年一月三刷
清‧杭世駿:《續禮記集說》,臺北:明文書局,(浙江書局光緒乙未冬開雕田辰秋工竣),一九九二年七月初版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臺北:聖環圖書公司,(味經窩藏板),一九九四年五月一版一刷
清‧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臺北:學海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月再版
清‧朱彬:《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十三經清人注疏),(咸豐元年宜祿堂校刻本),一九九六年九月一版,一九九八年十二月湖北二刷
董作賓:《中國年曆總譜》,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一九六0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編:《武威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一九六四年九月一版一刷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一九六五年六月
洪業等:《儀禮引得》,臺北:成文出版社,(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第6號),一九六六年
洪業等:《禮記引得》,臺北:成文出版社,(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第27號),一九六六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六七年九月臺二版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六八年一月臺一版
黃侃:《黃侃論學雜著》,臺北:學藝出版社,一九六九年五月初版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初版
德‧繆勒利爾著;葉啟芳重譯:《婚姻進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一九六九年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一九七0年八月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屈萬里先生全集2),一九八三年二月初版
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屈萬里先生全集4),一九八三年二月初版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屈萬里先生全集14),一九八四年七月初版
劉師培:《國學發微》,臺北:廣文書局,一九七0年十月初版
程發軔:《國學概論》,臺北:國立編譯館,一九七0年十一月臺三版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專刊之一),一九七二年十月初版
胡厚宣:《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錄》,臺北:華世出版社,(甲骨學論著提要目錄三種),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初版
聞一多:《神話與詩》,臺中: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七五年九月三十日
邵子風:《甲骨書錄解題》,臺北:華世出版社,(甲骨學論著提要目錄三種),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初版
彭樹杞:《甲骨學專書提要及論文目錄》,臺北:華世出版社,(甲骨學論著提要目錄三種),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初版
日‧島邦男撰;溫天河、李壽林譯:《殷墟卜辭研究》,臺北:鼎文書局,(中國學術類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初版
日‧安井衡:《管子纂詁》,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一九七六年三月臺景印初版
梁啟超:《諸子考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一九七六年九月臺五版
日‧久保愛:《荀子增註》,臺北:成文出版社,(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43、44),(日本寬政八年京師水玉堂刊本),一九七七年十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七七年四月三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當代學術叢刊),一九七九年九月再版
徐復觀:《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八0年五月初版
高明:《禮學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七七年十月再版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中國文化史叢書),一九七八年十一月臺五版
徐亮之:《中國史前史話》,臺北:華正書局,一九七九年五月版
褚柏思:《中國軍事史話》,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史話叢書),一九八0年八月初版
李曰剛等著:《三禮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孔孟學說叢書),一九八一年一月初版
周法高:《金文詁林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七十七),一九八二年五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新華書店,一九八二年九月一版一刷
郭沫若:《管子集校》,北京:人民出版社,(《郭沫若全集‧歷史編》),一九八四年十月一版一刷
郭沫若:《十批判書》,臺北:古楓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邱師德修:《說吉》,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一九八七年二月初版(限定版)
侯家駒:《周禮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一九八七年六月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里仁書局,一九八七年九月一日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考古學專刊甲種第二號),一九八八年一月一版
王潔卿:《中國婚姻—婚俗、婚禮與婚律》,臺北:三民書局,一九八八年八月初版
張秉權:《甲骨文與甲骨學》,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一九八八年九月
王力:《古代漢語》,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九年一月初版
韓養民、張來斌:《秦漢風俗》,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中國風俗叢書),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日初版
徐漢昌:《管子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九0年六月初版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李安宅社會學遺著選),一九九一年三月一版一刷
裴普賢:《詩經評註讀本》,臺北:三民書局,一九九一年八月五版
地球出版社編輯:《原始中國》,臺北:地球出版社,(中國文明史系列),一九九一年九月一日一版
劉澤華主編:《中國傳統政治思維》,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一版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六月一版,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秦皇島五刷
何光岳:《炎黃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中華民族源流史叢書),一九九二年四月一版一刷
黃師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一九九二年五月增訂初版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刊),一九九二年九月初版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刊),一九九三年二月初版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刊),一九九三年五月初版
魯實先:《文字析義》,臺北:魯實先全集編輯委員會,一九九三年六月三十日
周何:《古禮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一九九三年十月初版二刷
周何:《禮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一九九八年一月初版
金春峰:《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滄海叢刊),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張軍:《楚國神話原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刊),一九九四年一月初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商代蜀人秘寶—四川廣漢三星堆遺蹟》,臺北:光復書局,(中國考古文物之美3),一九九四年三月初版一刷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明曙光期祭祀遺珍—遼寧紅山文化壇廟冢》,臺北:光復書局,(中國考古文物之美1),一九九四年六月初版一刷
王琦珍:《禮與傳統文化》,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中華文化通俗叢書),一九九四年六月一版一刷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滄海叢刊),一九九四年六月初版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錢賓四先生全集8),一九九四年
李圃:《甲骨文文字學》,上海:學林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一月一版一刷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臺北:南天書局,一九九五年八月初版一刷
鄭定國:《周禮夏官的軍禮思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文史哲學集成),一九九五年九月初版
葉師國良:《儀禮士冠禮研究(一)—經學與文化人類學的綜合考察》,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葉師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山文庫),一九九七年三月初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一九九六年三月北京一版一刷
劉筱紅:《神秘的五行》,臺北:書泉出版社,(文化探秘),一九九六年三月初版一刷
洪乾祐:《漢代經學史》,臺北:國彰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三月
金景芳、呂紹綱著:《尚書‧虞夏書新解》,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六月一版一刷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劉師培卷》,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一版一刷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黃侃卷》,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一版一刷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顧頡剛卷》,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一版一刷
錢玄:《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叢書),一九九六年十月一版一刷
錢玄、錢興奇:《三禮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三月一版二刷
劉起釪:《尚書源流及傳本考》,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三月二版二刷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博士文庫儒林選萃),一九九七年九月初版一刷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版二刷
華有根:《西漢禮學新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二月一版一刷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一版一刷
魯士春:《先秦容禮研究》,臺北:天工書局,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日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修訂版二刷
杜勇:《尚書周初八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東方歷史學術文庫),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版一刷
楊寬:《古史新探》,出版處、出版地不詳。
二、論文類
(一)學位論文
李雲光:《三禮鄭氏學發凡》,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博士論文,一九六四年四月
周何:《春秋吉禮考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六七年六月
章師景明:《周代祖先祭祀制度》,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七三年五月
王師關仕:《儀禮服飾考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七三年十月
周聰俊:《饗禮考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八八年六月
季旭昇:《詩經吉禮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三年四月
廖秀珍:《春秋左氏傳會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三年四月
汪惠蘭:《東漢禮學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七年五月
(二)期刊論文
陳夢家:〈隹夷考〉,《禹貢半月刊》第五卷第十期,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六日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二十期,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孔師德成:〈儀禮十七篇之淵源及傳授〉,《東海學報》八卷一期,一九六七年一月
蕭冬然:〈周易新解(7)第四章—蒙卦〉,《中華易學》第十一卷第十期,一九八0年十二月一日
楊向奎:〈禮的起源〉,《孔子研究》創刊號,一九八六年三月
連照美:〈臺灣史前時代拔齒習俗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三十五期,一九八七年十二月
何炳棣:〈原禮〉,《二十一世紀雙月刊》一九九二年六月號,一九九二年六月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中國文化》第七輯,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孫國棟:〈敬答何炳棣教授〉,《二十一世紀雙月刊》一九九三年六月號,一九九三年六月
胡其德:〈太一與三一〉,《東方宗教研究》新三期,一九九三年十月
陳剩勇:〈「夏禮」初探〉,《孔孟月刊》第三十三卷第四期,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陳剩勇:〈禮的起源—兼論良渚文化與文明起源〉,《漢學研究》第十七卷第一期,一九九九年六月
趙林:〈商代宗教信仰的對象及其崇拜體系〉,《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七十二期(上冊),一九九六年五月
尤仁德:〈帝俊玉像—商族始祖神話考窺〉,《故宮文物月刊》第一六0期,一九九六年七月
秦照芬:〈論殷人對祖先的祭祀〉,《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一九九七年六月第二期,一九九七年六月
張珣:〈神、鬼和祖先〉,《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三十五卷第三期,一九九七年九月
陳師滿銘:〈談詞章章法的主要內容〉(下),《國文天地》十三卷八期,一九九八年一月
張靜環:〈殷卜辭中之至上神〉,《嘉南學報》第二十四期,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Maurice Soutif撰文;賴芬玲翻譯:〈奇異婚俗—世界各地的求愛儀式〉,《世界地理雜誌》一九九期,一九九九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