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立建
Hong, Li-Jian
論文名稱: 國中公民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演變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Ideology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ivic Education Textbooks
指導教授: 鄧毓浩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國中公民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
英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civic education textbook, gender ideolog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24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2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分析國中公民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演變。研究方法採用內容分析研究法,研究對象為1968、1972、1983、1994、2000、2003、2005、2008年版,共8個版次的公民教科書。在確立研究目的與方向後,透過文獻探討,分析性別與性別刻板印象的意涵,瞭解性別平等之意義、內涵與發展,並且根據歷年國內外對性別意識型態的檢核規準,與國內教科書檢核的研究成果,擬定本研究之量化分析類目表為四大主類目,分別是:「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比例不均」、「性別隱匿不見」、「性別語言偏見」,據此進行相關量化與質性分析。
    本研究結論如下:
    1、整體而言性別刻板印象已隨版本的更替而有改善,其中活動參與、從事職業的改善最為明顯,文字部分幾乎已沒有任何發現。社經地位、家庭分工、角色特質與性別關係依然存在性別刻板印象,但是情況並不嚴重,變動亦不大。
    2、性別偏差失衡最主要在於男性人物的數量明顯多於女性人物;舉例說明偏差與犯罪行為時,則是幾乎全都採用男性人物。
    3、性別隱藏不見主要在於略而不提女性人物的努力與貢獻,以多元性別氣質、性傾向與同性戀議題,但是女性的社會典範人物呈現增加的情形。
    4、性別語言偏見的問題並不嚴重,僅出現經常以男性人物指稱全體之情形。
    5、女性之活動參與以及從事職業的多樣性提高、家務分工與性別關係呈現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以男性為論述中心是性別偏差失衡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根據上述的結論所提出的建議如下:
    1、對國中公民教科書編輯之建議:增加女性參與活動和從事職業的例子;破除家務分工的刻板印象;選用圖片應該考量是否符合性別數量與呈現的平衡:增加呈現女性努力及貢獻與女性社會典範人物;增加對多元性別、性傾向與同性戀議題的論述。
    2、對國中教師之建議:提升個人的性別平等意識;主動解構教科書文本的性別意識型態;適時補充有利於性別平等之教材。
    3、對後續國中公民教科書研究之建議:增加研究對象;多樣化的研究方法。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content analysis to find out gender ideologie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ivic Education Textbooks.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1968, 1972, 1983, 1994, 2000, 2003, 2005, 2008 editions, a total of 8 editions of civic education textbooks. After establishing the research purpose and direction, through literature discussion, analyze the meaning of gender and gender stereotype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nder equality.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checking gender ideology over the year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textbook checking,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category list of this study is drawn up into four main categories. They are: "Gender Stereotype", "Uneven Gender Ratio", "Gender Concealment", "Gender Language Prejudice", based on which relevant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Gender stereotypes have improved with the change of editions. Among them, the improvement of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occupation is the most obvious, and there is almost no discovery in the text part. There are still gender stereotypes in socioeconomic status, family division of labor, rol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der relations, but the situation is not serious and the changes are not significant.
    2.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mbalance of gender bias is that the number of male characters is obviously more than that of female characters; when giving examples of bias and criminal behavior, almost all male characters are used.
    3. Gender concealment mainly lies in the omission of the efforts and contributions of female characters, with multiple gender temperament, sexual orientation and homosexuality issues, but the number of female social model figures is increasing.
    4. The problem of gender language prejudice is not serious. It only appears that male characters often refer to all.
    5. Th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activities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diversity of occupations, the division of housework and gender relations presenting traditional gender stereotypes, and the focus on me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gender bias and imbalance.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edito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ivic textbooks: increase examples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and occupations; remove the stereotype of the division of housework; the selection of pictures should consider whether they meet the balance of gender and presentation: increase the presentation of women’s efforts and contributions and female social model figures; Increase the discussion on issues of diverse gender, sexual orientation and homosexuality.
    2. The suggestions to middle school teachers: Raise personal awareness of gender equality; take the initiative to deconstruct the gender ideology of textbook texts; timely supplement textbooks that are conducive to gender equality.
    3.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follow-up study on the textbooks of Chinese citizens: increase research objects; diversify research method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性別意識型態的內涵與相關理論 15 第二節 性別平等教育的發展與內涵 28 第三節 教科書與性別意識型態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5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9 第一節 主類目之內容量化檢核及演變情形分析 79 第二節 性別意識型態質性檢核及演變情形分析 116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9 第一節 結論 159 第二節 建議 165 參考文獻 170 中文部分 170 英文部分 17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刁筱華譯(1996)。羅思瑪莉⋅佟恩著。女性主義思潮(Feminist Thought: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臺北市:時報文化。
    于欣傑(2000年9月5日)。回應教會界的公開信 馬英九﹕政府不推廣同性戀。論壇報1831期。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幼獅。
    王麗雲(譯)(2002)。Michael W. Apple 著。意識型態與課程(Ideology and Curriculum)。臺北市:桂冠。
    王麗紅(2012)。父親的「背影」與母親的「教誨」—國中國文教科書親職角色的性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芸姍(2015)。國中英語教科書之性別議題探討。國立中正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21-158)。台北市:女書文化。
    方朝郁(2000)。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規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方朝郁、謝臥龍、方德隆(2002)。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規準。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頁 89-114)。台北市:五南。
    方德隆(2002)。國民小學教科書性別意識形態的檢視。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117-149。台北市:五南。
    方德隆(2002a)。校園夫子性別意識型態的重塑。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與跨越(頁 345-365)。台北市:五南。
    朱美珍(2012)。中小學教科書建構什麼樣的性別論述。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1,80-86。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臺北市:大洋。
    李元貞(1993)。體檢小學教科書—主題體檢:兩性觀。臺北:臺灣教授協會。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J. Storey 著。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台北市:巨流。
    谷風出版社編輯部(譯)(1989年)。Friedrich Engels著。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台北市:谷風出版社。
    宋踐等(譯)(1990)。M. Mead 著,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Sex and temperament)。台北市:遠流。
    吳嘉麗(1997)。從性別角度看國中數理化教科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8-65。
    吳俊憲(2008,12 月)。教科書的編輯與設計的運作與內涵。發表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舉辦之「2008 教科書政策與制度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現況、德國觀點、芬蘭經驗」,臺北市。
    呂純如(2005)。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性別平權教育之研究-教科書分析與教室觀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美蓮(2008)。國中國文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明蓁、莊明貞(2009)。國民中小學性別帄等教育教科書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洪蘭(譯)(2000)。A. Moir, & D. Jessel 著。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Brain sex : 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台北市:遠流。

    林翠湄(譯)(1995)。D. R. Shaffer著。社會與人格發展(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台北市:心理。
    周素碧(2010)。國中國文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以九十七學年度南一、康軒、翰林三版本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1995)。P. Abbott, & C. Wallace 著。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台北市:巨流。
    唐詩佳(2013)。國中英語教科書之性別平等探討及其教師對性別偏見之看法與認知。私立淡江大學英文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殷銓均(2018)。探討台灣國中英語教科書中的性別偏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明敏(2003)。臺海兩岸前期中等教育國文教科書性別偏見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淑敏譯(2006)。社會人格發展(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臺北市:華騰文化。
    陳彥廷(2012)。國(初)中公民教科書法治教育內涵之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韋瑄(2014)。馬克思的女性主義與女性的馬克思主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2015)。性別平等教育議題。2015年12月31日,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133
    教育部(2019)。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2019年11月19日,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2
    張輝潭(2006)。台灣當代婦女運動與女性主義實踐初探:一個歷史的觀點。臺中市:印書小舖。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敏軒(2018)。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教科書性別平等教育意識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峻源(2019)。英語教科書之性別角色分析。南臺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莊明貞(2009)。國民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教科書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婦女新知(1988)。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教科書中的性別歧視系列。婦女新知,71至73、76至79期。
    黃淑玲(2000)。烏托邦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 35-80)。台北市:女書文化。
    黃瓊慧(2009)。國中英語教科書之性別角色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外國文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游美惠(2001)。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型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98-100。
    游美惠(2014)。性別教育小詞庫。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楊明德(2005)。教科書中性別角色之探討---以國中英語課本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外國文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孝濚(2006)。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等(編),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法(下) (頁809-831)。臺北市:東華書局。
    楊淑君(2010)。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中教科書之內容分析-以社會領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楊媛涵(2014)。國中健康教育教科書情感關係之性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料通訊,18,1-7。
    歐用生(1985)。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意識型態之分析。新竹師專學報,12,91-125。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8)。S. A. Basow 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台北市:揚智。
    劉容伊(2005)。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科書性別意識形態之研究--以視覺藝術範疇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蔣淑如(2012)。國中臺灣史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演變:女性主義史學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黎倩菱(2013)。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美秀(1993)。父母的性別角色、兒童的性別角色與兒童的自尊和同儕接納度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奕蕙(2000)。性別角色期待的枷鎖:擺盪於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女性公務人員。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蕙蘭(2004)。高中女生性別意識、教育期望、科學成就對升大學選擇科系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盧怡君(2009)。臺海兩岸國/初中健康與體育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 181-218)。台北市:時報文化。
    謝臥龍(1997)。從兩性平權教育的觀點探討教學互動歷程中的性別偏見。教育研究,54,37-43。

    謝臥龍(1998)。促進兩性平等,教育應扮演的角色。學生輔導雙月刊,48,50-57。
    謝小芩(1999)。《檢視國中一年級教科書內容是否符合兩性平等原則專案報告書》。臺北:教育部。
    謝小芩(2000)。檢視國中二年級教科書內容是否符合兩性平等教育原則。教育部委託專案。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謝小芩(2000)。國中健康教育教科書之性別意識型態分析。載於謝臥龍(主編),高中職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教材(頁 191-201)。台北市:教育部。
    戴淑敏(2004)。國中國文科融入性別教育之教科書判讀與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戴能娌(2008)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性別平等教育法內涵認知與實踐知覺之研究─以金門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戴秀娟(2010)。九年一貫國中國文教科書之性別意識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藍順德(2004)。二十年來國內博碩士論文教科書研究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2(4),2-25。
    藍順德(2011)。教科書意識型態:歷史回顧與實徵分析。台北市:華騰文化。
    藍順德(2013)。教科書政策與制度。台北市:五南。
    蘇怡婷(2008)。國中英語科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英文部分
    Bazler, J. A., & Simonis, D. A. (1991). Are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xtbooks gender fair?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 (4), 353-362.
    Bem, S. L.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Clinical Psychology, 42, 155-162.
    Burns,Commeyras, M., & Alvermann, D. E. (1996). Reading about women in world historytextbooks from one feminist perspective. Gender and Education, 8 (1), 31-48.
    Fardon, J., & Schoeman, S. (2010). A feminist post-structuralist analysis of an exemplar South African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0 (2),307-323.
    Gerson, J. M., & Peiss, K. (1985). Boundaries,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 Reconceptualizing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s, 32 (4), 317-331.
    Good, J. J., Woodzicka, J. A., & Wingfield, L. C. (2010). The effects of gender stereotypic and counter-stereotypic textbook images on science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SocialPsychology, 150 (2), 132–147.
    Saykanic, D. M. (1993). Improving Library Resources in an Elementary Media Center by Assuring Greater Ethnic and Gender D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5317).
    Schoeman, S. (2009).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a sample post-1994 South African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9 (4), 541-556.
    Scott, K. P. & Schau, C. G. (1985). Sex equity and sex bias in Instructional materials.InS.S.Klein (Ed.),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pp.218-232). Baltimore: Johns Hopins University Press.
    Sadker, M., Sadker, D., & Long, L. (1989). Gender and educational equality. In J. A.Banks &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pp.106-123). Boston: Allyn and Bacon.
    Venezky, R. L. (1992). Textbooks and society.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pp.436-464).N. Y.: Macmilla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