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心蕾
論文名稱: 從多元背景學生學習與發展需求建構大學導師制實施策略─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指導教授: 黃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5
中文關鍵詞: 導師制功能性導師制多元背景學生考試分發入學一般生推甄資優申請入學生運動績優甄審甄試生僑生及港澳生外籍學生身心障礙學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5下載:1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構臺灣師大多元背景大學生的導師制實施策略。研究問題包括:一、大學導師制的發展及相關研究為何?
    二、大學生學習與發展的相關理論及其應用為何?
    三、臺灣師大導師制的實施現況為何?
    四、臺灣師大多元背景學生對於導師制的經驗與看法為何?
    五、臺灣師大多元背景學生對於導師的輔導需求為何?
    六、根據多元背景學生導師經驗與輔導需求建構的臺灣師大導師制實施策略為何?
    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以自編之「臺灣師大學生導師輔導需求調查問卷」作為測量工具,依比例抽樣方式,抽樣調查93學年度第2學期各學院1-4年級大學部「考試分發入學一般生」、「推甄資優申請入學生」、「運動績優甄審甄試生」、「僑生或港澳生」、「外籍學生」、「身心障礙學生」計868人,經以表面效度、內容效度、再測信度檢測,列聯相關係數介乎.60-.99之間,呈顯著相關。調查結果發現:
    一、學生對於導師制的經驗
    導師時間實施方式多由師生共同決定,採晤談、導聚、活動、班會方式,大約每學期1-3次;學生覺得與導師之間最自然的互動情境是在「下課時間的談話」;導師生有事連絡時,導師多請學生代為通知,導生會親自去找導師。
    二、學生對於導師制的看法
    認為設置導師制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學生作生涯定向與規劃,推動導師制首應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分組或個別晤談可促進師生互動。「能了解與尊重學生」是擔任導師須具備的首要條件,多數學生選擇以輔導需求為導向的「功能性導師制」,傾向由學校以11-20人隨機編組。
    三、學生對於導師的輔導需求
    「解決學習危機」、「處理心理壓力問題」、「協助作生涯規劃」是學生最大的輔導需求,希望和導師之間維持『導師能主動關心,也樂意和他熟悉親近』的互動模式,願意與導師晤談的話題偏重課業學習和生涯規劃,向導師求助時希望導師願意協助是最大的期待。僑外生最希望導師了解的是語文表達能力的問題,身心障礙生最希望的則是導師能注意不同情況學生的需求。

    根據研究發現歸納結論為:一、學生的整體需求偏重在「學習」和「生涯」層面。二、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具有正向發展空間。三、導師制度需顧及多元背景學生的輔導需求。四、因應學生的輔導需求修訂導師制度刻不容緩。最後,分別對學校決策、教學單位、行政單位、學生事務、學生輔導、導師輔導、學生層面及進一步之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implementing the tutorial system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whose students came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The major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ed:

    (A) How has the collegiate tutorial system evolved over the years and what are its related studies?
    (B) What are the major theories concerning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nd what are their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C) What is the status quo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torial system in NTNU?
    (D) What are NTNU students’ experiences with and perceptions about the tutorial system?
    (E) What are the urgent needs of NTNU students regarding tutorial consultation?
    (F) What strategy is most effective for implementing the NTNU tutorial system in view of the diverse background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ir different consultation needs and experiences?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way of a comprehensive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Consulting Needs of NTNU students”, were distributed among groups of NTNU students who had been admitted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system; the recommendation system for the gifted and those with outstanding sports performances; the admissions system for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students from Hong Kong and Macau, as well as foreign students; and the system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challenged students.

    The sampling included 868 students and the subjects range from freshmen to seniors who had been officially enrolled in the spring semester of the 2004 academic year. Face,content validity were established by a field test, and a panel of experts. Reliability was established by test-retest formal study. Data had been dealed with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the cross analysis, and the test-retest reliabily contingency coefficient at .60~.99.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A) Students’ experiences with the tutorial system
    The way how the tutorial is conducted and how often tutorials are held is mainly decided by both tutors and students. Tutorials are mostly conducted in the form of private interview, group meeting, activities, and class meeting, and are held 1 ~ 3 times each semester. To the students, their most natural interaction with tutors occurs in the small talk after class. When a tutor needs to inform students of a specific message, he or she usually asks one student to pass it on. A homeroom student, however, usually goes to the tutor in person.

    (B) Students’ perceptions about the tutorial system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tutorial system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guidelines in career orientation and planning. The priority of the system is to facilitate smooth communication between tutors and students, which can be best achieved through private or group meetings. A tutor must understand and respect students. A majority of students favor the counseling-based “functional tutorial system” and prefer to be randomly assigned by the university to groups of 11 ~ 20 people when receiving consultation.

    (C) Students’ needs for tutorial consultation
    Students’ most urgent needs are for the tutorial system to help them to resolve problems in academic learning, to deal with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o plan for life and career. Tutors are expected to actively show their concern toward the students and to demonstrate their willingness to be friends with them. During meetings, students prefer to talk about topics related to their studies, learning and career planning. They eagerly look forward to tutors’ willingness to render assistance when turning to them for help. Overseas students particularly hope tutors can sympathize with and provide special assistance to their language problems, whil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challenged students hope tutors w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ir unique needs.

    The following are the conclus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First of all, students’ overall needs fall on “learning” and “career planning”. Second,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regar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utors and students. Third, the tutorial system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t tutorial needs from the students with such diverse backgrounds. Fourth,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restructure the tutorial system to suit students’ consultation needs. Last but not least, several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regarding the tutorial system for the authorities and personnel on policy-making, i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student affairs, student counseling, tutor counseling, as well as for student bodie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tutorial system are also suggested.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英美大學導師制及相關輔導措施 9 第二節 我國大學導師制及相關研究 15 第三節 臺灣師範大學導師制度 37 第四節 美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理論及其應用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2 第四節 研究步驟 7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3 第一節 學生對於導師制的經驗與看法分析及討論 84 第二節 學生對於導師的輔導需求分析及討論 129 第三節 綜合分析及發現 1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95 第二節 建議策略 199 參考文獻 203 中文部分 203 外文部分 210 附 錄 213 附錄一:調查問卷專家效度檢核委員名單 213 附錄二:國立臺灣師大學生導師輔導需求調查預試問卷 214 附錄三:國立臺灣師大學生導師輔導需求調查問卷 220 表 次 表2-2- 1 我國導師制實施法規歷次訂定、修訂、廢止情形 17 表2-2- 2 五十所公私立大學導師業務承辦單位一覽表................................................. 24 表2-2- 3 五十所公私立大學導師制實施內涵概析......................................................... 25 表2-2- 4 國內針對大學院校導師制度所作之相關研究分析..........................................31 表2-3-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導師制度實施內涵分析 38 表2-3- 2 臺灣師大93學年度第2學期大學部導師職級分析 40 表2-3- 3 臺灣師大93學年度第2學期大學部導師制實施模式分析 40 表2-4- 1 MBTI 八種偏好表 53 表2-4- 2 MBTI 十六種心理類型表 54 表2-4- 3 學校環境的構成模式 59 表3-2- 1不同入學背景學生抽樣說明 69 表3-2- 2不同學院學生有效樣本數分析 70 表3-2- 3不同年級學生有效樣本數分析 70 表3-2- 4不同性別學生有效樣本數分析 70 表3-2- 5不同入學背景之各學院、年級、性別學生樣本數分析 71 表3-3- 1臺灣師大學生導師輔導需求調查問卷題項分析 75 表3-5- 1臺灣師大學生導師輔導需求調查問卷內容統計分析說明 79 表4-1- 1學生對於導師時間每學期實施頻率的經驗分佈情形 84 表4-1- 2不同背景學生對於導師時間每學期實施次數的經驗分析 85 表4-1- 3不同學院學生對於導師時間每學期實施頻率的經驗分析 85 表4-1- 4不同年級學生對於導師時間每學期實施頻率的經驗分析 86 表4-1- 5不同性別學生對於導師時間每學期實施次數的經驗分析 86 表4-1- 6學生對於如何決定導師時間實施方式的經驗分佈情形 87 表4-1- 7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對於如何決定導師時間實施方式的經驗分析 87 表4-1- 8不同學院學生對於如何決定導師時間實施方式的經驗分析 88 表4-1- 9不同年級學生對於如何決定導師時間實施方式的經驗分析 88 表4-1- 10不同性別學生對於如何決定導師時間實施方式的經驗分析 89 表4-1- 11學生有事情找導師時最可能採用的連絡方式分佈情形 89 表4-1- 12不同入學背景學生有事情找導師時最可能採用的連絡方式分析 90 表4-1- 13不同學院學生有事情找導師時最可能採用的連絡方式分析 90 表4-1- 14不同年級學生有事情找導師時最可能採用的連絡方式分析 91 表4-1- 15不同性別學生有事情找導師時最可能採用的連絡方式分析 91 表4-1- 16學生有事情找導師時最可能採用的連絡方式分佈情形 92 表4-1- 17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對於導師有事情找導生時最常採用方式的經驗分析 92 表4-1- 18不同學院學生對於導師有事情找導生時最常採用方式的經驗分析 93 表4-1- 19不同年級學生對於導師有事情找導生時最常採用方式的經驗分析 93 表4-1- 20不同性別學生對於導師有事情找導生時最常採用方式的經驗分析 94 表4-1- 21學生覺得和導師之間最自然的互動情境分佈情形 94 表4-1- 22不同入學背景學生覺得和導師之間最自然的互動情境分析 95 表4-1- 23不同學院學生覺得和導師之間最自然的互動情境分析 95 表4-1- 24不同年級學生覺得和導師之間最自然的互動情境分析 96 表4-1- 25不同性別學生覺得和導師之間最自然的互動情境分析 96 表4-1- 26學生最喜歡的導師與導生編組方式分佈情形 97 表4-1- 27不同入學背景學生最喜歡的導師與導生編組方式分析 97 表4-1- 28不同學院學生最喜歡的導師與導生編組方式分析 98 表4-1- 29不同年級學生最喜歡的導師與導生編組方式分析 98 表4-1- 30不同性別學生最喜歡的導師與導生編組方式分析 99 表4-1- 31學生認為比較合宜的導師與導生人數比例分佈情形 99 表4-1- 32不同入學背景學生認為比較合宜的導師與導生人數比例分析 100 表4-1- 33不同學院學生認為比較合宜的導師與導生人數比例分析 100 表4-1- 34不同年級學生認為比較合宜的導師與導生人數比例分析 101 表4-1- 35不同性別學生認為比較合宜的導師與導生人數比例分析 101 表4-1- 36學生會選擇的導師制實施模式分佈情形 102 表4-1- 37不同入學背景學生會選擇的導師制實施模式分析 102 表4-1- 38不同學院學生會選擇的導師制實施模式分析 103 表4-1- 39不同年級學生會選擇的導師制實施模式分析 103 表4-1- 40不同性別學生會選擇的導師制實施模式分析 104 表4-1- 41學生認為學校設置導師的目的分佈情形 104 表4-1- 42不同入學背景學生認為學校設置導師的目的分析 105 表4-1- 43不同學院學生認為學校設置導師的目的分析 105 表4-1- 44不同年級學生認為學校設置導師的目的分析 106 表4-1- 45不同性別學生認為學校設置導師的目的分析 106 表4-1- 46學生認為學校推動導師制應注意的重點分佈情形 107 表4-1- 47不同入學背景學生認為學校推動導師制應注意的重點分析 108 表4-1- 48不同學院學生認為學校推動導師制應注意的重點分析 109 表4-1- 49不同年級學生認為學校推動導師制應注意的重點分析 110 表4-1- 50不同性別學生認為學校推動導師制應注意的重點分析 111 表4-1- 51學生認為擔任導師需具備的條件分佈情形 112 表4-1- 52不同入學背景學生認為擔任導師需具備的條件分析 113 表4-1- 53不同學院學生認為擔任導師需具備的條件分析 114 表4-1- 54不同年級學生認為擔任導師需具備的條件分析 115 表4-1- 55不同性別學生認為擔任導師需具備的條件分析 116 表4-1- 56學生認為比較能促進師生互動關係的導師時間實施內容分佈情形 117 表4-1- 57不同入學背景學生認為比較能促進師生互動關係的導師時間實施內容分析 118 表4-1- 58不同學院學生認為比較能促進師生互動關係的導師時間實施內容分析 119 表4-1- 59不同年級學生認為比較能促進師生互動關係的導師時間實施內容分析 120 表4-1- 60不同性別學生認為比較能促進師生互動關係的導師時間實施內容分析 121 表4-2- 1 學生希望和導師之間維持的互動模式分佈情形 129 表4-2- 2 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希望和導師之間維持的互動模式分析 130 表4-2- 3 不同學院學生希望和導師之間維持的互動模式分析分佈情形 130 表4-2- 4 不同年級學生希望和導師之間維持的互動模式分析 131 表4-2- 5 不同性別學生希望和導師之間維持的互動模式分析 131 表4-2- 6 學生願意和導師晤談分享的話題分佈情形 132 表4-2- 7 不同入學背景學生願意和導師晤談分享的話題分析 133 表4-2- 8 不同學院學生願意和導師晤談分享的話題分析 134 表4-2- 9 不同年級學生願意和導師晤談分享的話題分析 135 表4-2- 10不同性別學生願意和導師晤談分享的話題分析 135 表4-2- 11學生向導師求助時所抱持的期待分佈情形 136 表4-2- 12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向導師求助時所抱持的期待分析 137 表4-2- 13不同學院學生向導師求助時所抱持的期待分析 137 表4-2- 14不同年級學生向導師求助時所抱持的期待分析 138 表4-2- 15不同性別學生向導師求助時所抱持的期待分析 138 表4-2- 16學生希望導師在促進課業學習能力發展層面的指導分佈情形 139 表4-2- 17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希望導師在促進課業學習能力發展層面的指導分析 140 表4-2- 18不同學院學生希望導師在促進課業學習能力發展層面的指導分析 141 表4-2- 19不同年級學生希望導師在促進課業學習能力發展層面的指導分析 142 表4-2- 20不同性別學生希望導師在促進課業學習能力發展層面的指導分析 143 表4-2- 21學生希望導師在生活適應層面的輔導與協助分佈情形 144 表4-2- 22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希望導師在生活適應層面的輔導與協助分析 145 表4-2- 23不同學院學生希望導師在生活適應層面的輔導與協助分析 146 表4-2- 24不同年級學生希望導師在生活適應層面的輔導與協助分析 147 表4-2- 25不同性別學生希望導師在生活適應層面的輔導與協助分析 148 表4-2- 26學生希望導師在生涯規劃層面的指引與協助分佈情形 149 表4-2- 27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希望導師在生涯規劃層面的指引與協助分析 150 表4-2- 28不同學院學生希望導師在生涯規劃層面的指引與協助分析 151 表4-2- 29不同年級學生希望導師在生涯規劃層面的指引與協助分析 152 表4-2- 30不同性別學生希望導師在生涯規劃層面的指引與協助分析 152 表4-2- 31僑生和外籍生希望導師在輔導層面能了解的問題分佈情形 153 表4-2- 32不同學院僑外生希望導師在輔導層面能瞭解的問題分析 154 表4-2- 33不同年級僑外生希望導師在輔導層面能瞭解的問題分析 155 表4-2- 34不同性別僑外生希望導師在輔導層面能瞭解的問題分析 156 表4-2- 35身心障礙學生希望導師在輔導層面能作到的事項分佈情形 157 表4-3- 1 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的異同層面 177 表4-3- 2 不同學院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的異同層面 178 表4-3- 3 不同年級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的異同層面 179 表4-3- 4 不同性別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的異同層面 180 表4-3- 5 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共同層面分析 181 表4-3- 6 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的差異層面分析 181 表4-3- 7 不同學院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共同層面分析 183 表4-3- 8 不同學院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的差異層面分析 183 表4-3- 9 不同年級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共同層面分析 185 表4-3- 10不同年級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的差異層面分析 186 表4-3- 11不同性別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共同層面分析 187 表4-3- 12不同性別學生對於導師制經驗看法需求的差異層面分析 187 圖 次 圖2-4- 1 Kolb的學習循環圖 56 圖2-4- 2 Kolb學習型態模式圖 58 圖3-1- 1研究架構圖 68 圖3-4- 1研究步驟圖 78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立文(1994)。大學校園導師與導生互動關係研究。訓育研究,33(2),39-48。
    王宏志(1975)。大學導師制度所面臨之困難。訓育研究,13(4),8-9。
    王炳照等(1994)。中國近代教育史。台北:五南。
    王淑芳(2005)。東吳大學學生宿舍同儕輔導制度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儀嘉(1997)。特殊教育助理人員角色功能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燦槐(2000)。大學導師功能之再定位與措施—中央大學導師制度的新方向。
    學生輔導雙月刊,67,20-27。
    朱玉葉(2002)。我國大專校院推展導師制度可行模式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朝煌(2005)。大學生個人因素、個人經驗及校園環境知覺與能力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建民(2000)。大學導師制度實施的現實條件。學生輔導雙月刊,67,20-27。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桂冠。
    何英奇(1985)。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進財(1977)。我國大專校院導師制度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進財(1988)。我國臺灣地區大學訓育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進財(1999)。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實施策略與未來展望。訓育研究,38(1)。
    何福田、陳迺臣、蔡義雄、呂祖琛、何進財、張慶勳、劉佩雲等(1990)。我國大專院校導師制度之研究。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吳子我(1972)。導師制在各級學校中之作法。現代教育,11,14-19。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4)。教育小辭書。台北:五南。
    李大偉(2004)。活力迎向未來,創新再造師大。未出版,台北市。
    李元墩、鄭瓊月(1997)。當前大學生價值取向之研究。大學的課程與教學。台北:
    漢文。
    李玉嬋(2000)。大專教師與輔導工作。學生輔導雙月刊,71,10-15。
    李金治(2003)。台灣師大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及其身心健
    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李琪明(1997)。大學導師的角色與功能—實務經驗的省思。師大校刊,303。
    李豐里(2000)。外國學生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應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玉体(2002)。美國高等教育之發展。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周桂鈴(2001)。視覺障礙學生就讀普通學校的學習經驗與需求。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金樹人(199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新生生活適應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學生輔導中心。
    洪幸妙(1997)。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慧芸(2003)。大學生生涯成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黃德(1992)。大專院校導師制調查—私立元智工學院實施家族是導師制成效之
    實驗研究。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紐文英(2001)。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雷國鼎(1985)。西洋近代教育制度史。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唐璽惠(2002)。生活適應不良學生輔導策略。學生輔導,83,70-83。
    張振成(1992)。輔仁大學導師制度模式之建立暨實施成果評估之研究。台北:力
    行。
    張酒雄等(1999)。高雄地區大學校院導師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
    刊,15,261-313。
    張雪梅(1993)。良師益友:大學院校導師手冊。台北:張老師。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張老師。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張老師。
    張雍琳(2001)。台灣師大新生適應問題及因應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
    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1986)。大學教育與訓育論文集。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教育部(1991)。全國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
    訓育研究,38(1),11-13。
    教育部(2002)。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訓導)工作調查分析報告。台北:教育
    部。
    莊焜明(1991)。論抗戰時期中國大專院校導師制之創行。近代中國,83,87-93。
    許明松(1997)。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輔導與
    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許淑穗(1999)。生涯自我效能、個人變項、與環境因素對大學生生涯選擇的影響
    -生涯選擇之徑路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許憶雯等(199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學生對導師制態度之調查研究,未
    出版,台北市。
    郭維夏(2002)。以學生觀點探究輔大導師工作實務之現況。台北:輔仁大學。
    郭靜姿等(1999)。文化殊異學生之學習特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
    究學刊,17,325-344。
    陳李綢(1998)。台灣師範大學學生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
    45(1)159-180。
    陳金貴(1996)。變遷中的大學生心態與學生事務工作。訓育研究,35(1)。
    陳鴻雁(2003)。輔仁大學導師工作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
    張雪梅(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行政與實務。載於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
    471-494)。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景然(2001)。新世紀美國諮商員教育的幾個新趨勢。諮商與輔導,181,22-25。
    傅木龍(1999)。論教訓輔三合一輔導新體制之理論基礎及其對學務工作發展之啟
    示。訓育研究,38(1),14-23。
    曾昭旭(2000)。從生命實踐觀點談導師制的重新設計。學生輔導雙月刊,67,28-33。
    單文經(2001)。教學引論。台北:學富。
    黃士嘉(2000)。師生關係的內涵及其形塑之道。學生輔導雙月刊,71,96-103。
    黃玉(1996)。大學學生事務的角色與功能。公民訓育學報,5,167-192。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玉(2001)。大學生發展理論與應用。載於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35-80)。台北:東吳大學。
    黃玉(2002)。大學生發展理論與應用再探。載於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4-28)。台北:東吳大學。
    黃玉(2003a)。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載於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37)。台北:東吳大學。
    黃玉(2003b)。她們是如何成長的?多元背景女大學生的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歷程之研究。載於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主辦之「自強隧道論壇──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3),台北。
    黃玉(2004)。e世代多元背景大一學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研究。發表於國際跨文化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Intercultural Research, IAIR)與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台北。
    黃玉(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載於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
    395-470)。台北:高等教育。
    黃正鵠(1986)。訓導工作的新模式─輔訓合一。載於大學教育與訓育論文集。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黃坤錦(1999)。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美國心靈的攀登。台北:師大書苑。
    黃春枝(1999)。政大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訓育研究,38(4),56-70。
    黃進南(2000)。導師對班級輔導活動應有的認識。學生輔導雙月刊,67,79-85。
    黃德祥(2001)。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特質與輔導策略。台灣師大九十學年度第一學
    期導師會議講綱。
    葉至誠(2002)。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與願景。台北:揚智。
    葉紹國、楊仕裕(2005)。大學學生事務與學術事務的結合:通識教育、新生輔導、導師制度及作弊問題。載於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495-542)。台北:高等教育。
    鄧宜男(1999)。軍校導師與隊職官輔導效能之比較研究-以中正理工學院為例。中華輔導學報,7,31-68,。
    楊宗德(1994)。師範大學僑生學業成績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昌裕(2000)。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的基本觀念。學生輔導雙月刊,66,84-95。
    楊洲松(2004)。當代文化與教育:文化研究學派與批判教學論。台北:洪葉。
    楊淑娥(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智馨(1997)。大學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定狀態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極東(1984)。對當前大學教育中學生輔導工作的看法。載於大學教育與訓育論文
    集。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楊極東(2000)。實踐大學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實踐大學學報,33,1-33。
    楊瑩(1994)。英國大學的導師制度。台灣教育,527,15-18。
    劉美華(1996)。大一學生之因應行為、社會支持與身心困擾的相關性研究。長庚
    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正德(1996)。大一新生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學業成績的關係暨相關因素之研
    究。中原學報,24(2),35-51。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蔣美華(2000)。大專僑生生活適應與生涯輔導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
    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歐陽教(1984)。訓導即藝術。載於大學教育與訓育論文集。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
    會。
    鄭崇趁(1998)。教育與輔導的軌跡。台北:心理。
    鄭崇趁(2000)。經營一個具有輔導文化的學校—教訓輔三合一方案的時代任務。學生輔導雙月刊,70,4-11。
    鄭崇趁(2001)。訓輔整合的前提與作法。2001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guide.edu.tw。
    澳大利亞心理學家出版社(譯)(1993a)。S. K. Hrish & J. M. Kummerow著。組織機構中的類型概論。Carlton South, Vic, Australia: Australian Psychologists Press.
    澳大利亞心理學家出版社(譯)(1993b)。L. K. Kirby & K. D. Myers著。類型導言。Carlton South, Vic, Australia: Australian Psychologists Press.
    賴保禎(1986)。當前學校訓導方法之革新。載於大學教育與訓育論文集。台北:教
    育部訓育委員會。
    賴保禎、張德聰等(1994)。空中大學實施導師制之績效研究。台北:教育部訓育
    委員會。
    謝州融(1984)。國民中學導師角色的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蕭文、林杏足(1991)。大學生對導師工作之意見調查評估。學生輔導通訊。13,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高等教育。

    外文部分

    Allen, J. K. (2004) The Tentions of Creating A Good First-Year Experience Program:The Alpha Seminar. Journal of NASPA,8(6). D.C.
    Bestsy, M. W. (2000) Integrating Academic Advising and Career and Life Plan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Creamer, D. G.. (2000) Use of Theory in Academic Advis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Elaine, E. K. (2002) The Many Dimensions of Student Diversity.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Ender, S. C. &Welkie, C. J. (2000) Adivis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 D. F. (1998) Ste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Faye, V. & Farren, P. J. (2000) Model Training Program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Gary L. K.(2000) Advising Students at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Gardner,J.N.(1995) perspectives on academic advising for first-year students:
    Present and future. In M.L.Upcraft and G.L.Kramer(eds.),first-Year Academic Advising:patterns in the present,pathways to the Future,Monograph no.18. columbia: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Tran-si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Habley, W. R. (2000) Current Practices in Academic Advis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King, M. C. (2000) Designing Effective Training for Academic Adviser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King. N. S. (2000) Advising Students in Group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King, P. M. (2002) Student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Kramer, G. L.,Taylor, L. Chynoweth, B. (1987) Developmental Academic Advising:
    A Taxonomy of services. NASPA Journal,1987,24(4),23-31.
    Kramer, G.. L. (2000) Academic Students at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Kuh, G. D. (1993). In their own word:What students Learn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30(2),277-304.
    McGillin, V. A. (2000) Current Issues in Adivising Reaserch.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Nutt, C. L. (2000) One-to-one Advis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ardee, C. F. (2000) Organizational Models for Academic Advising.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ascarella, E. T. (1989)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Does college Make a
    Difference﹖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30,10-26.
    Reinarz, A. G.. (2000) Delivering Academic Advising:Advisor Types. Academic Advising.
    Ronnie,P.&Mcphee,S.A.(2000) Advising Multicultural Students: The Reality of Diversity.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Steele, G. E. & McDonald,M.L.(2000) Adivising Students in Transi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Steven C. E. , Carolyn J. W. (2000) Advis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Susan H. F. (2000)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for Academic Advis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Tinto,V. L. (1993)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2nd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into,V. L. (1998) College as communities:Taking research on student Persistence
    seriously.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21,167-177.
    Upcraft, M. L. & Stephens, P. S. (2000). Academic Advising and Today’s Changing Student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Terenzini, P. T. and Wright, T.(1987a). Influences on students'academic Growth
    during four years of college.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6,161-17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