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惠晴
論文名稱: 懲罰與潛在課程 — 一個國中班級的個案研究
Punishment and hidden curriculum : A case study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room
指導教授: 劉美慧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2
中文關鍵詞: 懲罰潛在課程個案研究
英文關鍵詞: punishment, hidden curriculum, case stud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6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教師運用懲罰措施對學生造成的潛在課程。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瞭解北部某所國中八年級教師運用懲罰之動機和常用方法,及學生如何詮釋與因應,藉以分析懲罰的潛在課程。蒐集資料的方法包括訪談教師與學生、觀察師生互動以及文件分析,本研究獲致如下結論:
    一、國中教師運用懲罰的主要動機為教育學生,常用方式是罰站及罰抄,教師過去求學時的被懲罰經驗會影響他們成為老師後的理念與做法,但均能因應教育政策改革而調整。
    二、學生認為老師的懲罰具感化、懲戒和報應等多重目的,亦有學生認為老師會因個人情緒懲罰學生,而男學生最怕罰抄、女學生最怕罰站,均屬於懲罰分類中增加負擔一項。
    三、教師運用懲罰措施會對學生產生潛在課程,學生對此潛在課程有接受、游離及抗拒三種詮釋,其影響因素是學校文化、認知落差、懲罰措施、同儕互動與師生關係,而使學生產生認知、情意及行為三個層面的影響。
    四、師生對於懲罰之理解存在落差,懲罰對師生均產生潛在課程,教師常視懲罰為規訓學生的一種手段,注重懲罰的立即效果,即學生是否達到老師的要求、是否服從,而忽略了懲罰背後的價值,亦即培養負責任等公民素養。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在學校方面,宜加強宣導教師之法治及人權觀念,在運用懲罰措施時不應損害學生基本人權與受教權,並參納家長與學生意見,妥善制訂懲罰學生之規範,減少誤解與負面影響。
    二、在教師運用懲罰方面,懲罰時需重視學生差異,避免讓懲罰產生負面潛在課程及學生偏差行為,並應營造良好師生互動,加強師生間之信任與關懷,進一步教導學生內在反省。
    三、教師應關注懲罰在教育中的意義與目的,思考懲罰的正當性與合理性,懲罰學生不是只要求學生表面的順從,而是希望學生反思為什麼被懲罰?應如何改進?透過反思歷程慢慢內化行事規準,培養學生具備負責任的公民素養。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hidden curriculum created by disciplinary measures or punishments adopted b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By case study,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motives and methods taken by eight grade teachers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orthern Taiwan, and how students interpret and respond to such punishment,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hidden curriculum brought about by punishment. This study interviewed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ollect and analyze information, while observing their interaction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main motive of punishment used b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s to educate students to make them perform better. When students break rules or make academic mistakes, facing the wall and rewriting are two of commonly seen discipline measures.
    2. From students’ point of view, the multiple objectives of discipline subsequently are not only being punished but also being influenced and reformed. A survey says male students do not tend to be punished by rewriting, while facing to wall is a turn down to female ones.
    3. The disciplinary measures employed by teachers produce a hidden curriculum for students, while students may adopt three interpretations, namely acceptance, detachment, or resistanc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how students interpret such punishment include campus culture, gap of recognition, disciplinary measures, peer interaction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all of which affect students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re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4. Regarding punishment, there is a gap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unishment produces a hidden curriculu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ike. Most teachers regard punishment as a means to discipline students and emphasize the immediate effect of punishment, they neglect the value behind punishment, including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Base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e study offered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ies.

    謝誌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i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0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0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08 第四節 名詞界定 ............................... 0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懲罰的理論 ............................. 11 第二節 影響懲罰中潛在課程之因素 ................. 29 第三節 懲罰與潛在課程的相關研究 .................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3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 5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54 第三節 資料蒐集、處理與分析 .................... 67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 ............................. 73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與倫理 ........................ 75 第四章 研究發現 ................................ 79 第一節 教師懲罰的理念及方式 .................... 83 第二節 學生對懲罰的詮釋與想像 .................. 111 第三節 學生在懲罰中學到什麼? .................. 138 第四節 懲罰的潛在課程檢視與討論 ................. 1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75 第一節 結論 .................................. 175 第二節 建議 ................................... 180 第三節 省思 ................................... 183 參考文獻 ....................................... 187 中文部份 ...................................... 187 英文部份 ...................................... 191 附錄 ........................................... 193 附錄1 訪談同意書(學生版) ...................... 193 附錄2 訪談同意書(教師版) ...................... 194 附錄3 訪談大綱(學生版) ........................ 195 附錄4 訪談大綱(教師版) ........................ 197 附錄5 觀察記錄表 ............................... 198 附錄6 訪談記錄表 ............................... 199 表次 表2-1 Holland與Skinner 正增強、負增強與處罰的觀念 .. 21 表2-2 Newman潛在課程的學習結構 ................... 30 表3-1 八年丙班學生基本資料表 ...................... 59 表3-2 導師、任課教師與其他學校人員簡介表 ............ 67 表3-3 觀察時段、次數及內容表 ...................... 69 表3-4 訪談對象、時間、地點與形式表 ................. 70 表3-5 資料登錄與編碼表 ............................ 71 圖次 圖4-1 師生對懲罰的理解與觀點比較 .................. 162 圖4-2 懲罰的潛在課程影響因素與層面 ................ 168

    壹、中文部份
    于冬梅(2005)。雲嘉地區國民小學級任教師運用增強懲罰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立峰(2006)。懲罰的哲理。北京市:清華大學。
    王譽書(2012)。零體罰政策政治效果之探究:以四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冉玉霞(2011)。學校教育中的懲罰與學生發展。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
    江文慈(2004)。正視校園中的欺凌事件。諮商與輔導,221,6-10。
    江文誠(2010)。台東縣國小級任教師運用增強、懲罰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江福貞(2004)。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由青少年身心發展特質談青少年次文化。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0。2012年10月15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0/40-26.htm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李亦園(1984)。當前青年次文化的觀察。中國論壇,205,9-15。
    李岳霞(2011)。韓國首爾禁體罰,編不體罰管教手冊。親子天下,20。2013年1月3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1084。
    李錫津(1990),班級常規輔導。載於吳清山等,班級經營。臺北市:心理。
    李咏吟、單文經(1995)。教學原理。臺北市:遠流。
    李美華(譯)(2007)。UNESCO著。正面管教法-接納。友善學習的教室。臺北市:人本教育基金會。
    李靜怡(2005)。不打不成器? 談處罰的理論與基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8。2012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8/48-26.htm
    李真文(2007)。懲罰與責任-教師專業倫理之辯證。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真文(2008)。教師專業倫理之辯證-以懲罰為題。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01-130。
    李詠天(1993)。論潛在課程。現代教育,8(3),117-132。
    李健一(1996)。處罰是否等於體罰─教師懲戒權之我觀。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2),51-55。
    林清江(1989)。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林雨蒨(譯)(2012)。Marvin Marshall著。不給糖,也會乖:零壓力零賞罰的優質管教。臺北市:馥林文化。
    林斌(2006a)。中美學生管教制度之比較研究─教育法學之觀點。稻江學報,1(1)。1-26。
    林斌(2006b)。中英學生管教制度之比較研究─教育法學之觀點。教育研究集刊,52(4)。107-139。
    林逢祺(1987)。皮德思道德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麗如(2012)。課堂中睡覺被叫醒 國一生暴走毆師。聯合報。2012年10月12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12917
    吳清山(1996a),從教師法談教師管教權限。輔導通訊,45,13-16。
    吳清山(1996b),教師管教權責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刊,5, 123-136。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研究。86,111。
    吳明隆(2011)。班級經營:策略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周愚文(1996)。教育的目的。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洪蘭(2012)。請問洪蘭老師。臺北市:天下雜誌。
    唐宗浩(2006)。另類教育在臺灣。臺北市:唐山。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紀淑和(1991)。對獎懲應有的認識及其運用的策略。台灣教育,488,18-26。
    馬信行(1984)。行為改變的理論與技術。臺北市:桂冠。
    馬藹屏(1997)。青少年次文化初探。學校衛生,30,頁55-59。
    紹雅倩、劉瑞敏(1988)。從獎賞與懲罰談現代小學教師訓育角色之扮演。傳習, 6,1404-1423。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2012年6月1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223。
    許祝瑛(1999)。台灣省中區國民中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中龍(2007)。兩漢刑罰發展的趨勢「德主刑輔」。止善。3,133-154。
    陳向明(2009)。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至中(2012)。人本指9成校有體罰 教長澄清。2012年11月25日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211210055-1.aspx。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盧美貴(譯)。Herb Snitzer。(1986)。夏山學校生活。臺北市:書林文化。
    陳伯璋、盧美貴(1996)。開放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啟剛(2003)。揭開懲罰教育的「黑箱」。當代教育論壇, 6,61-63。
    陳奎熹(2004)。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
    陳奎熹(2007)。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傅木龍(2004)。從輔導與管教談教師作為的迷思與突破。學生輔導月刊,93。8-37。
    黃光雄(1989)。潛在課程的概念。教育資料文摘,134,102-112。
    黃政傑(1986)。潛在課程概念評析。教育研究所集刊,28,163-182。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瑞琴(2010)。質的教育研究法 (第二版)。臺北:心理。
    蔡孟翰(2007)。國中生獎懲措施公平性認知與校園暴行再犯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經: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2010)。教育論文格式。臺北市:雙葉書廊。
    楊忠斌、羅之君、葉振偉(2011)。「懲罰」的概念分析對教師管教之啟示。中等教育,62(4),14-28。
    溫世頌(1978)。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歐用生(1991)。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
    歐陽教(1998)。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1976)。懲罰在教育上的正用與誤用。載於賈馥茗、黃昆輝主編,教育論叢。臺北市:文景。
    張文哲(譯)(2006)。R. Slavin著。教育心理學:從理論到實務。臺北市:學富。
    張德聰(1997)。從青少年次級文化談校園危機處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4,37-52。
    張照壁(1999)。國小學童師生衝突知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倫(譯)(2005)。Alain Renaut、Albert Jacquard、Pierre Manent著。沒有權威和懲罰的教育?。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Foucault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市:桂冠。
    劉美慧、劉欣宜(2009,6月)。ICCS2009公民素養評量架構與我國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及公民教科書的比對分析。論文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辦之「中小學課程發展之相關基礎性研究」成果發表會,新北市。
    劉品希(2012)。調查指9成中小學體罰 教育部:落實行政懲處。2012年11月25日取自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90375。
    魯永明(2012)。管教過當,導師書敲頭、罰寫千字。聯合報。2012年10月12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
    薛曉華(譯)(2004)。Eric Margolis原著主編。高等教育中之潛在課程。臺北市:高等教育。
    簡成熙(譯)(2010)。George R knight著。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蘇明進(2013)。零體罰,老師怎麼教學生?親子天下,46,140-143。
    譚光鼎(1990)。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談教育活動裡的懲罰。國教世紀,26(2),56-65。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4)。Peter McLaren著。批判教育學導論—校園生活。高雄市:巨流。

    貳、英文部份
    Durkheim, E. (1956).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D. F Sherwood, Trans.).NY: Free Press.
    Jackson, P. W. (1968). Life in classrooms.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Martin, J. R. (1976). 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curriculum when we find one? Curriculum Inquiry, 6(2), 135-151.
    Parsons, T. (1954). Essay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Glencoe IL: Free Press.
    Parsons, T. (1961). 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Some 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 29 , 297-318.
    Peters, R. S. (1966).Ethics and education. London: Allen and Unwin.
    Vallance, E. (1973/1974) . The hidden curriculum. Curriculum Theory Network, 4(1), 5-21.
    Woolfolk, A.E. (2001).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th ed.).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