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鈞偉
Huang jun-wei
論文名稱: 南管藝師張鴻明研究
指導教授: 呂錘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1
中文關鍵詞: 南管館閣文化場張鴻明南管藝師南管研究南管活動南聲社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6下載:6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張鴻明先生、台南南聲社及南部地區館閤樂人的訪談資料,為主要寫作依據,紀錄張先生大陸時期及定居台灣之後的南管活動,兼論其南管藝術造詣,時間起於一九二O年至二OO五年為止。
    張鴻明先生乃台灣當代南管傑出藝師,又為代表台南南聲社南管藝術成就之指標性人物,其演奏琵琶撩拍掌握精準,二絃琴聲悠揚綿延,其南管技藝早為台灣南管文化圈人所稱頌。
    張鴻明先生天資聰穎,記憶力超強,又家學淵源,早年克紹箕裘,由家族長輩啟蒙學習南管,十二歲入福建泉州安海南管名師高銘網先生學門下,歷經十二寒暑,盡得其師南管藝術之精蘊。一九四八年來台後,因故滯留而定居台灣至今,五O年代起,加入台南武廟振聲社、台南南聲社,參與台南地區南管館閤活動。八O年代之後,南聲社國外邀約演出頻仍,並持續與東南亞館閤間不間地交流互訪,國內文化場演出活動場次,亦隨音樂學者研究並提倡南管而增加;張鴻明作為南聲社館先生,自然參與此前後二十餘年間,台灣南管音樂活動黃金時期的各項重要音樂活動,其來台後所參與之各式南管活動史,亦可視為戰後,台灣南管音樂活動歷史的縮影。

    前言 i 凡例 i 序論 1 一、台灣的南管館閣概述 5 二、南管藝師概況 20 三、南管之相關研究概況 26 第一章 身世背景與養成訓練 45 第一節 身世背景 47 (一)祖先來源 47 1、金門 51 2、同安地區 51 (二)家族 54 (三)張在我生平簡介 58 (四)來台始末 60 (五)軍中的生活 65 第二節 養成訓練 68 (一)幼年學習南管的因緣 68 (二)高銘網到東園教館的經過 72 第三節 高銘網及東園南樂研究社的樂人 77 (一)高銘網生平軼事及其弟子 77 (二)同時期在東園南樂研究社之樂人 81 第二章 南管音樂活動 85 第一節 來台之前的情況概述 87 (一)東園地區 87 (二)廈門(港)地區 91 (三)泉州地區 93 (四)來台初期南管活動情況概述 95 第二節 演出活動 99 (一)館閣間的活動 99 (二)文化性的演出 102 (三)國際性的交流 122 第三節 教學活動 127 (一)自發性的教學 127 (二)北藝大傳音系的教學 130 (三)「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以來的教學 145 第四節 林長倫與南聲社 150 (一)林長倫生平 150 (二)林長倫對南聲社的貢獻 153 (三)台南南聲社現況 156 1、館閣概述 156 2、館閣現況 159 第三章 南管音樂的造詣 170 第一節 習得的曲目概述 171 (一)指譜 172 1.指套方面 172 2.譜套方面 172 (二)曲 173 第二節 樂器演奏技巧 176 (一)琵琶的彈奏技巧 176 (二)二絃的演奏技巧 179 (三)下四管的演奏方法 189 第三節 樂曲的詮釋與演奏 191 (一)指套 191 1.常用的指套 195 2.較罕用的指套 195 (二)譜 196 (三)曲 200 第四節 張鴻明的音樂思想 207 結論 211 參考書目 213

    參考書目
    (一)專著
    呂炳川。《台灣土著族音樂》。台北:百科文化,1982。

    呂錘寬。《台灣地區民族音樂發展現況》。台北:民族音樂研究所,2002。

    呂錘寬。《南、北管館閣現況評估及重建可行性研究》。宜蘭:國立傳統藝 術中心,2004。

    呂錘寬。《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2005。

    呂錘寬。《泉州絃管(南管)研究》。台北:學藝出版社,1982。

    呂錘寬。《台灣的南管》。台北:樂韻出版社,1986。

    呂鈺秀。《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李時銘。《詩歌與音樂論搞》。台北:里仁書局,2004。

    林柏姬。《南管曲唱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邱坤良。《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台北:臺原出版社,1997。

    張炎憲、陳美容 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 部,1993。

    張榮強。《金門青嶼社》。台北:台北縣金門同鄉會,1994。

    張榮強。《梧州選集—人文古跡》。台北:台北縣金門同鄉會,1995。

    張榮強。《鄉先賢張敏重恩堂集等史料專輯》。台北:台北縣金門同鄉會, 1997。

    曾省。《泉南指譜集》。台北:銘欣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77。

    劉鴻溝 編。《閩南音樂指譜全集》。菲律賓:金蘭郎君社,1953。

    南宋 孟元老 撰、民國 鄧之城 注。《東京夢華錄注》。台北:世界書局, 1999。

    (二)單篇論文
    呂錘寬。〈台灣傳統音樂之發展〉。《藝術評論》第七期。(台北:國立藝術 學院,1996)。

    呂錘寬。〈民國以來南管文化的演變〉。《音樂研究學報》第三期。(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94b)。
        

    (三)學術論文
    游慧文。〈南管館閣南聲社研究〉。國立藝術學院碩士論文,1997。

    蔡郁琳。〈南管曲唱唸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1996。

    (四) 期刊雜誌
    張舜華、何懿玲。〈鹿港南管滄桑史〉。《民俗曲藝》改刊第一期,11月號 (台北:民俗曲藝雜誌社,1980)。

    奇松。〈高徒英姿—高明網先生的弟子〉。《紀念南音一代宗師高銘網誕辰 112週年暨赴菲任教75週年特刊》(晉江市,菲律賓長合郎君總社、安 海雅頌南音社 編,2004)。

    呂錘寬。〈傳統音樂的社會文化功能及其保存之道芻議〉。《藝術家》12期, (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4)。

    呂錘寬。〈近年台灣南管活動〉。《民俗曲藝》15期。(台北:民俗曲藝出版 社,1982)。

    呂錘寬。〈南管藝人聯演節目單〉。《民俗曲藝》20期。(台北:民俗曲藝出 版社,1982)。

    施舟人、許常惠。〈南聲社帶給歐洲一陣南管旋風〉。《民俗曲藝》22期。(台 北:民俗曲藝出版社,1983)。

    (五)訪談資料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