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威村
Chen Wei-Tsun
論文名稱: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發展之研究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in Mainland China
指導教授: 詹德基
Chan, Te-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職業化職業籃球籃球運動管理中心
英文關鍵詞: professionalizatio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basketball management cent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01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發展之過程,分析中國大陸籃球運動職業化的因素、發展的現況並逐一檢視發展過程所出現的問題等,藉此提出建議以供中國大陸職業籃球與我國籃球相關當局參考。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與歷史研究法,針對中國大陸男子籃球甲A聯賽各職業籃球俱樂部及整個職業籃球體制之管理組織、經營狀況、政策法規、教練及後備隊伍培養體系等面向,加以探討。
    本研究結果經綜合分析、討論後,獲致以下結論:
    一、中國大陸自從1995年於北京所召開的全國男籃甲級籃球聯賽會
    議上,正式揭開中國大陸男子籃球職業化改革的序幕後,至今
    為止已歷經八個球季。
    二、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組織與管理的現況,係由籃球運動管理中心
    負責,尚未具有類似美國NBA之獨立管理組織機構。
    三、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法規制度與後備人才培養體系中,現有的
    規範條例,尚未達到實質、具體的完整體系;而且,二線隊伍
    的不足及人才流動僵化、轉隊困難等現象,是目前存在於中國
    大陸職業籃球發展中的問題。
    四、在經營與收入的面向上,各職業籃球俱樂部之間的產權是複雜
    且多變的;而且,部分職業籃球俱樂部尚缺乏市場經營的概
    念、市場體系不完整及俱樂部本身缺乏專業的經營人才等狀
    況。
    五、其成功最主要的因素為國家對於體育事業的高度關注且肯定。
    亦即藉由「意識型態」層面的運作機制,使上層單位之決策得
    以由下層單位確實地貫徹執行,達成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職業
    運動體系。
    六、總體而言,由於整體的政策、經濟、社會、文化等思想、觀念
    部分尚停留在舊有的社會國家體制當中,未能完全符應全球化
    經濟體制下自由競爭的機制,所以,中國大陸職業籃球在未來
    的發展上仍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Abstruc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in Mainland China.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current developing status of the sport reveals certain problems evolved from the process. Several points are raised for both Taiwan and China’s associated organizations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future.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method are used in the study, aiming at examining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basketball clubs in China’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 on management, financial status, code and policy, coaches, the trainings for the backups as well as other related fields.
    Aft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t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Ever since a conference was held in Beijing in 1995,
    inaugurating a revolutionized men’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 it has been eight years.
    2.Th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league is
    monitored by a basketball management center, unlike that
    in NBA where an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 is present.
    3.Under the code and backup training system, the existing
    regulations have not yet formed a realistic, concrete
    and holistic system. Furthermore, such phenomena as the
    inadequate number of backups, difficulty in athlete
    exchange and transfer as well as other problems exhibit
    in the system.
    4.Viewing from the aspect of administration and revenu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roperty rights among the
    basketball clubs is complicated and varied widely. Some
    of the clubs lack the concept as well as the
    professionals in marketing. Moreover, the market remains
    underdeveloped.
    5.The primary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success of the
    league relies on the emphasis of sports by the country.
    Due to manipulation at the ideology level, decisions
    made by government officials high in the hierarchy are
    executed concretely by those low in the hierarchy which
    becomes the hallmark in sports in Mainland China.
    6.By and large, because some of the thoughts and concepts
    on policy, economics,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e overall
    system are still influenced by the former traditional
    social culture system, not everyone can compete freely
    under the newly globalize economical mechanism. In
    conclusion, there is yet great improvement to be made by
    the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 in Mainland China.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解釋與用語及敘述規定…………………………..3 第四節 研究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中國大陸競技運動職業化………………………………7 第二節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職業化………………………………9 第三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俱樂部之管理體制…………………11 第四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俱樂部之經營方式…………………14 第五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之競賽制度…………………………16 第六節 中國大陸籃球職業化衍生之問題………………………1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對象…………………………………………………21 第二節 章節安排與研究方法……………………………………21 第三節 研究架構…………………………………………………23 第四節 研究步驟…………………………………………………25 第四章 中國大陸籃球職業化之發展 第一節 中國大陸競技運動改革的發展…………………………27 第二節 中國大陸職業運動俱樂部的發展………………………34 第三節 小結………………………………………………………60 第五章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發展之現況 第一節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的概況………………………………63 第二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組織與管理………………………73 第三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競賽體制…………………………85 第四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經營與收入………………………87 第五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法規制度…………………………94 第六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教練及後備隊伍培養體系………96 第七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與美國職業籃球之比較……………99 第八節 小結………………………………………………………110 第六章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未來發展之對策與措施 第一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俱樂部發展存在的問題……………113 第二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未來發展之對策與措施……………122 第三節 小結………………………………………………………12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9 第二節 建議………………………………………………………132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35 參考文獻…………………………………………………………….137 圖目次 圖3-1 本研究之流程圖…………………………………………23 圖3-2 觀念性架構圖……………………………………………24 圖4-1 運動的社會結構圖………………………………………39 圖4-2 中國大陸籃球俱樂部建制形式比例圖…………………58 圖5-1 中國大陸體育運動行政組織架構圖……………………75 圖5-2 中國大陸國家體育總局組織結構圖……………………76 圖5-3 中國大陸解放軍體育管理機構圖………………………78 圖5-4 中國大陸民間體育團體組織架構圖……………………79 圖5-5 中國大陸籃球協會主要機構圖…………………………80 圖5-6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俱樂部管理體制模式圖……………82 圖5-7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組織結構圖………………83 圖5-8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甲A聯賽決賽對戰圖……………….86 圖5-9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員培養模式圖………………………97 圖5-10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後備運動員培訓結構圖……………98 圖5-11 NBA組織結構圖…………………………………………104 圖5-12 NBA分支部門結構圖……………………………………105 圖5-13 美國籃球運動員培養模式圖………………………….108 表目次 表4-1 中國大陸參加第7~14屆亞運會獲獎情況表………………27 表4-2 1984~2000年中國大陸參加夏季奧運會獎牌統計表…….28 表4-3 奧林匹克全球贊助計畫贊助檔案表……………………..32 表4-4 部分國家足球職業化時間表………………………………41 表4-5 日本職業運動基本情況表…………………………………43 表4-6 1880~1891年美國主要棒球聯盟球隊數表……………….45 表4-7 美國與加拿大職業運動隊伍:大聯盟與小聯盟俱樂部數 表..............................................47 表4-8 1995~2030年中國大陸人口數量變化預測……………….48 表4-9 中國大陸家庭運動人口發展情況統計表…………………49 表4-10 中國大陸運動參與者選擇運動項目百分比表……………50 表4-11 2050年中國大陸經濟平均增長速度預測表………………51 表4-12 不同國家的平均閒暇時間表………………………………51 表4-13 中國大陸家庭運動消費支出變化情況統計表……………52 表4-14 中國大陸足、籃、排、桌球職業體育俱樂部數量表…..53 表4-15 1996~2000年球季參加中國大陸甲A排球聯賽參賽隊數表55 表4-16 中國大陸排球協會俱樂部1999~2000賽季企業投入金額統 計表............................................56 表4-17 1998年中國大陸“三大球”甲A聯賽球市運作情況 表………........................................57 表5-1 奧運會籃球項目演進表(1896~2000)……………………64 表5-2 歷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前三名名次表……………….65 表5-3 歷屆奧運會女子籃球比賽前三名名次表……………….65 表5-4 歷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前三名名次表……………….66 表5-5 歷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前三名名次表………………66 表5-6 歷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前三名名次表………………67 表5-7 歷屆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前三名名次表………………68 表5-8 中國大陸男子籃球甲級聯賽前八屆名次表……………72 表5-9 20世紀部分國家設立體育運動行政機構情況表………73 表5-10 不同類型運動管理體制特點比較表……………………74 表5-11 中國大陸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收入來源狀況表………88 表5-12 中國大陸四家職業籃球俱樂部收入來源狀況表………91 表5-13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俱樂部資金來源、數量及合作企業名稱 一覽表........................................91 表5-14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俱樂部經費來源統計表……………92 表5-15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俱樂部經營方式統計表……………93 表5-16 1998~1999球季CBA男籃甲A聯賽各俱樂部大約經濟收入 表…..........................................93 表5-17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俱樂部後備人才數量調查表………98 表5-18 美國職業籃球運動發展史一覽表………………………101 表5-19 1996~1997年賽季NBA出場獎金表………………………106 表6-1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俱樂部存在問題調查統計表………113 表6-2 中國大陸體委系統優秀運動隊教職人員數量表………114 表6-3 中國大陸體委系統訓練機構經費支出情況表…………115 表6-4 中國大陸2000年十大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文化消費狀況 表……........................................116 表6-5 中國大陸1999年每人平均文化消費結構表……………117 表6-6 1978至2000年中國大陸城鄕居民收入差距比例表……118 表6-7 不同籃球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比較表………………..120 表6-8 美國四大職業運動聯盟俱樂部收入結構表……………123 表6-9 NBA2002~2003年球季國際球員人數表…………………125

    一、中文部分
    于立賢、鍾秉樞。(2000)。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研究綜述。中國體育科技,第36卷,第10期,頁8-11。
    中國科學國情分析研究小組。(1996)。機遇與挑戰-國情研究第四號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國體育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2001)。中國體育百科全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卞相弼。(民8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5期,頁15-23。
    王小明。(2001)。我國體育職業化研究綜述。體育文史,總109期,頁33。
    王文科。(民7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仁維。(1997)。小心翼翼改革—中國排球「下海」見聞。解放日報,1月1日,第九版。
    王守恒、李明。(1999)。美國職業籃球俱樂部的發展及借鑒。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第11卷,第3期,頁63-68。
    王宗吉。(民85)。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宗吉譯。(民89)。運動社會學。台北:洪葉文化。
    王其慧、李寧。(1988)。中外體育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王俊生。(1999)。堅定不移地把我國足球改革推向新的發展階段。在1999年全國足球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北京:1999年中國足球協會文件匯編。
    王美逸、湯小康。(1999)。影響我國籃球職業俱樂部建設的因素分析。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頁35-39。
    王朝暉。(1997)。關於我國籃球運動發展出路的探討。湖北體育科技,第1期,頁18-19。
    王緒之。(民86)。籃球運動與財務挑戰。奧林匹克季刊,第37期,頁29-31。
    方明。(2001)。關於中國職業籃球法規體系構建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
    田雪原。(1997)。大國之難—當代中國人口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白喜林、黃文彥、吳源。(1999)。中國籃球運動的持續發展與籃球後備力量。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2卷,第3期,頁10-12。
    白喜林等四人。(2000)。中國職業籃球俱樂部的經營現狀與發展對策。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3卷,第1期,頁1-4。
    石磊。(1996)。美國職業體育管理機構的特點。國外體育動態,第23期,頁165-168。
    曲自立。(1996)。美國第一個職業籃球聯盟。五環,頁37-38。
    伍紹祖。(1997)。對我國體育事業幾個基本問題的認識和思考。體育文史,總83期,頁4-11。
    伍紹祖。(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史(1949~1998)。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印。(民88)。我國體育組織制度的現況及發展策略。頁39。
    朱體荃、賈德東。(1996)。對我國職業籃球賽制改革的建議。山東體育科技,第18卷,第4期,頁38-40。
    安儒亮。(2001)。世界發達國家體育俱樂部概況。西安體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頁25-27。
    江藍生、謝繩武主編。(2002)。2001~2002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會文獻出版社。
    汪玲玲、韓宏義、王加益。(1997)。淺議籃球競技職業化的社會價值。浙江體育科學,第19卷,第5期,頁44-46。
    汪康懋。(1991)。世界新經濟格局下的亞太:中國與香港。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李丑亮、居向陽。(1996)。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國體育發展的思考。湖北體育科技,第3期,頁1-4。
    李念。(1999)。俱樂部何時能俱樂。中國群眾體育,總45期。
    李後宗。(民89)。追憶流逝的球迷—中華職籃的回顧與展望。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軍、李濤。(1999)。淺談中國籃球改革應注重解決的幾個問題。安徽體育科技,第3期,頁14-41。
    李振彪。(1998)。德國體育俱樂部及其面臨的問題。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13卷,第3期,頁40-43。
    李寅生、凌平。(1994)。聯邦德國體育管理體制及其特徵。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9卷,第2期,頁31-35。
    李開元、趙魯南。(2000)。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經費來源及市場開發狀況探析。中國體育科技,第36卷,第10期,頁14-21。
    李誠志。(1995)。迎頭趕上早日騰飛—中國體育產業前景廣闊。中國體育報,1月13日,第3版。
    杜利軍。(1993)。職業體育與現代奧運會。體育文史,總60期,頁4-6。
    杜利軍。(1994)。職業體育與現代奧運會。奧林匹克研究。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呈絮。(1994)。對中國體育俱樂部制的思索。競技與健美,第2期,頁4-6。
    吳明。(2001)。中美籃球文化差異管窺—從NBA到CBA。體育文化導刊,試刊1期,頁21。
    周旺成。(1995)。法國體育體制的特點。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10卷,第1期,頁26-27。
    周愛光、楊昧生。(2000)。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職業體育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第20卷,第2期,頁15-19。
    武育勇。(民82)。大陸運動員培訓制度。國民體育季刊,第22卷,第3期,頁34-37。
    岳寶愛。(1999)。法制化是體育俱樂部發展的必由之路。山東體育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頁15-17。
    俞繼英。(2000)。奧林匹克籃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范達冷。(1995)。美國的體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馬冰封。(2001)。轉會—想說愛你不容易。中國籃球雜誌,總180期,26-27頁。
    馬掁洪主編。(1998)。籃球。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唐建軍、趙昌毅、李志剛。(2001)。日本職業體育產業發展及其啟示。體育科學,第21卷,第3期,頁26-30。
    孫民治。(1996)。籃球縱橫。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孫民治、陳鈞、方明。(2001)。21世紀世界籃球競技運動的發展趨勢—兼論中國籃球運動現狀及對策。體育科學,第21卷,第1期,頁44-46。
    徐忠。(2000)。我國職業體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淺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6期,頁28-30。
    徐揚揚。(1998)。中國足球面臨退潮萬達現象無獨有偶。羊城晚報體育版。9月29日。
    高建玲、烏蘭。(2001)。對商業體育俱樂部消費者群體現狀的調查分析。山東體育學院學報,第17卷,總第51期,頁19-21。
    高瞻、杜俐。(2000)。對我國職業籃球俱樂部現狀與發展對策的研究。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第12卷,第4期,頁88-92。
    莫君晶。(2001)。對我國體育職業俱樂部產權問題的審視。體育科研,第22卷,第1期,頁45-47。
    郭生玉。(民8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陳玉林。(1999)。日本基層大眾體育的管理體制研究。北京: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研究所。
    陳家驥主編。(1989)。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實用詞典。北京:海潮出版社。
    陳鈞。(2001)。中國籃球職業化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
    陳鈞、孫民治。(2002)。“籃球職業化”概念的界定。體育學刊,第9卷,第4期,頁108-110。
    陳鴻雁。(民87)。大眾傳播媒體在運動行銷扮演之角色。國民體育季刊,第27卷,第1期,頁11。
    許龍池。(民86)。中共足球聯賽制度職業化之探討。體育學報,第22輯,頁129-140。
    曹士云等八人。(2002)。我國家庭體育發展狀況研究。體育科學,第22卷,第2期,頁29。
    曹俊。(1998)。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籃球月刊,第9期,頁18。
    葉新新等四人。(2001)。我國有線電視體育節目市場調查研究。體育科學,第21卷,第3期,頁31-34。
    梁建平、李敦杰、湯悟先。(1999)。對我國籃球職業化改革的思考。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2卷,第2期,頁24-27。
    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編。(1999~2000)。中國籃球職業化改革研究。內部發行。
    國家統計局編。(2000)。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出版社。
    程云峰、李金珠。(1993)。奧林匹克運動職業化發展的思考。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第2期,頁18-23。
    程紹同。(民88)。運動風雲2000。廣告雜誌,103期,頁72-79。
    程紹同。(民90a)。運動行銷商戰剖析。台北:漢文書店。頁4-19。
    程紹同。(民90b)。第5促銷元素。台北:滾石文化。頁266
    黃立新。(1995)。改革體育競賽制度之我見。體育函授通訊,第3期,頁27-29。
    張宏成。(2002)。從世界職業籃球的發展看中國職業籃球改革。體育文化導刊,總6期,頁16-18。
    張林。(2001)。職業體育俱樂部運行機制。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張林、李明。(2001)。職業體育俱樂部發展沿革。西安體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頁6-8。
    張林、戴健、陳融。(2001)。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的形成與發展。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頁1-4。
    張雄、徐濟成。(1997)。NBA50年。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張曉東。(2000)。中國籃球運動的職業化發展和困惑。山東體育學院學報,第16卷,第3期,頁47-49。
    張懷榮、許永剛。(2001)。宏遠籃球俱樂部市場營銷策略的探討。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頁37-39。
    張寶華、陳革新。(2000)。試論世界職業體育俱樂部興起的歷史背景。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3卷,第1期,頁5-6。
    詹德基。(民80)。中共體育體制改革之研究。台北市:中華台北奧會。
    楊人智。(1996)。會員制休閒運動俱樂部之探討。學校體育,第6卷,第3號,頁4-10。
    楊采奕、吳佳松。(1992)。“奧林匹克運動與中國體育”戰略討論會綜述。體育科學,第12卷,第6期,頁1-3。
    楊留鎖、尤耀堂、李永智。(1997)。關於中國籃球市場深化改革的思考。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第4期,頁17-20。
    楊鐵黎、張建華。(2000)。職業體育市場運作模式的理論探討 — 兼談中國職業體育市場存在的問題。體育與科學,第21卷,第3期,頁6-12。
    楊鐵黎、張建華。(2002)。關於我國職業籃球市場現狀及對策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5卷,第2期,頁159-162。
    楊鐵黎、張建華、王必琪。(2000)。NBA職業籃球市場的成功經驗及啟示。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3卷,第3期,頁300-302。
    楊鐵黎、劉玉林、張建華。(2001)。深化我國職業籃球體制改革的對策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7卷,第2期,頁61-64。
    鄭賀、劉超。(2001)。試論影響我國籃球職業化的主要因素。淮北煤炭師院學報,第22卷,第1期,頁39-41。
    廖元褀。(民90)。美國職業籃球聯盟集體協商之研究—以1998年度協商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云宏、宋會君、揭明蘭。(2002)。國外體育管理體制改革趨勢的研究。體育科學,第22卷,第6期,頁47-50。
    趙芳。(2001)。中、美職業籃球俱樂部之比較。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第13卷,第2 期,頁63-67。
    趙映輝。(1998)。我國職業籃球俱樂部管理現狀與對策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34卷,11期,69-72頁。
    趙國華、孫民治、杜俐。(1998)。我國籃球運動走職業化道路的影響因素初探。體育科研,第19卷,第1期,頁3-6。
    蔡俊五。(1995)。世界體育俱樂部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蔡軍、柳若松。(2000)。我國六大城市居民體育消費現狀及發展對策的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6期,頁8-11。
    歐陽生。(民78)。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俊凱等四人。(2002)。CBA主客場賽制的主場效應。體育學刊,第9卷,第1期,頁117-119。
    劉海英。(2002)。對我國籃球競技運動50年發展特點與現狀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5卷,第3期,頁413-415。
    潘健、張鴻聲。(2001)。轉型期職業體育體制改革的特徵與對策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頁9-11。
    閻志強。(2003)。籃管中心數字盤點常規賽。中國體育報,3月18日,第2版。
    錢乘旦。(1988)。第一個工業化社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鍾秉樞等四人。(2002)。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若干問題的研究—兼論深化我國運動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5卷,第2期,頁145-147。
    遲晶。(1997)。論主客場聯賽制給競賽市場帶來的活力—以1996~1997全國男子籃球甲級聯賽為例。體育與科學,第18卷,第5期,頁44-55。
    盧元鎮。(1998)。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龍斌、唐文進、龍勇。(1999)。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四步曲”—社會化、實體化、市場化與產業化的思辨。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第2期,頁13-18。
    韓勇。(2000)。我國體育俱樂部研究狀況綜述。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15卷,第3 期,頁29-33。
    韓魯安、周元。(1997)。淺論競賽制度與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的培養。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12卷,第3期,頁38-42。
    羅林、杜叢新。(2002)。對歐洲體育俱樂部體制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5卷,第3期,頁298-300。
    蘇文山。(1999)。試論影響我國籃球職業化的主要因素。中國體育科技,第35卷,第2期,頁30-31。
    籃球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著。(1993)。籃球大辭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龔德貴。(2002)。我國排球職業化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第14卷,第1期,頁68。
    欒開封。(1996)。全民健身需要體育俱樂部。體育文史,總80期,頁19-21。
    體育院校成人教育協作組《籃球》教材編寫組。(2000)。籃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Jhally, Sut. (1984). The Spectacle of Accumulation: Mater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sports/media complex. Insurgent Sociologist, 12(3): 41-57.
    Lablanc, M.L.& Ruby, M.K. (1994). Professional Sports Team Histories–Baseball.
    USA:Gale Research Inc.
    Levinson, D. & Chris tenser, K. (1996). Encyclopedia of World Spor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ABC –CL 10, Inc.
    Masteralexis, Carol A. Barr, Mary A. Hums,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port Management, Aspen publishers Inc.
    Mullin B.J., Hardy S., & Sutton W.A. (1993). Sport Market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Quirk, D., & Fort, R.D. (1992). Pay Dirt: The Business of Professional Team Sport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dnege, K. (1998). The Ultimate Encyclopedia of Soccer [M]. Hodder and Stoughton Ltd.
    Scully, G.W., (1995).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Sport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London.
    Wize, A.N. (1997). International Sport Law and Business: Klumer Law Internationa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