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維芳
Hsieh, Wei-Fang
論文名稱: 《禮記•檀弓》喪禮研究
A Study of the Funeral Ceremony in Tan Gong
指導教授: 林素英
Lin, Su-Ying
口試委員: 彭美玲
Peng, Mei-Ling
陳炫瑋
Chen, Hsuan-Wei
林素英
Lin, Su-Ying
口試日期: 2023/05/2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5
中文關鍵詞: 檀弓禮記喪禮凶禮儒家
英文關鍵詞: Tan Gong, Book of Rites, funeral, funeral rites, Confucianism
研究方法: 建立歷史脈絡整理、解讀材料文本分析比較歸納、演繹核心思想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66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5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死」是人生中勢必面對的課題,在面對死亡真正降臨時,難免產生恐懼否認等抗拒心態,即便接受死亡,也會因失去至親之人而產生痛苦。為此,人們設計了一系列漫長又繁複的程序,以反覆提醒自己親友逝去的真相,並藉此時機盡情發洩悲傷的情緒。這樣的程序,便是所謂喪禮。
    〈檀弓〉除收錄與喪禮有關的禮儀雜鈔,亦記載孔子、孔門子弟以及時人與喪禮相關的事件。相較於《儀禮》僅錄儀式流程,《禮記》他篇大多單純陳述禮義與零碎禮儀規範,〈檀弓〉的時事紀錄使得後世讀者能一窺春秋戰國時期人們辦喪事的實際情形,而非只是通過禮文揣摩,有助於對當時喪葬禮節與時人喪禮觀的理解。但現有先秦喪禮研究中,少有對〈檀弓〉喪禮思想的深入探討,為先秦喪禮研究的一個空缺,因此本研究對〈檀弓〉中的喪禮文本做全面性的分析,了解〈檀弓〉反映的時代背景、〈檀弓〉論述喪禮的特殊之處,以及〈檀弓〉的喪禮核心思想。
    本文一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分析〈檀弓〉成篇的時代背景,第三至五章將〈檀弓〉的喪禮記載依探討的內容分為喪禮器物、喪禮儀式以及服喪規範三個類別,分析歸納各類別中討論的主題、主題中涉及哪些禮義思想,以及〈檀弓〉解讀喪禮儀節規範的角度,並從生活故事中窺見春秋戰國時期喪禮的樣貌。第六章整合第三至五章的分析成果,探討〈檀弓〉的喪禮思想。第七章為結論。
    經過分析,〈檀弓〉編成的時間,恰逢東周禮崩樂壞的時期,當時的人重視利益競爭,罔顧人倫親情,促使儒者試圖通過恢復禮制以穩定社會。由於當時人們對倫理親情的漠視,〈檀弓〉在解析喪禮時特別關注喪禮中蘊含的情意與親疏尊卑之義,又因東周政局時動盪不安,〈檀弓〉亦特別關注變禮與非禮。而〈檀弓〉的喪禮核心精神,本文歸結出以下三點:應盡孝心與哀敬之情;當明辨親疏尊卑之義;應有關懷、體恤他人的思想。

    “Death” is an inevitable issue in life. When facing the real arrival of death, it is inevitable to have the resistance mentality of fear and denial. Even if you accept death, you will suffer from the loss of your loved ones. To this end, people designed a series of long and complex procedures to repeatedly remind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of the truth, and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vent their grief. Such procedure is called funeral.
    In addition to the ceremonial banknotes related to funerals, “Tan Gong(檀弓) ”also records the events related to funerals of Confucius, the disciples of Confucius and contemporary people. Compared with the Book of Etiquette and Rites(儀禮) which only recorded ritual, and most of the other articles in the Book of Rites(禮記) simply stated the meaning of rites and the fragmented norms of etiquette, the current record of “Tan Gong” enables the readers to have a glimpse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eople's funeral affair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helps them to understand the funeral etiquette and the view of Contemporary People's funeral. However, there are few in-depth studies on the idea of “Tan Gong”, which is a vacancy in the study of pre-qin funeral. Therefore, this study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funeral texts in “Tan Gong” to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reflected by “Tan Gong” and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an Gong” on funeral, and the core idea of “Tan Gong”.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time background of the chapter of “Tan Gong”, in chapter 3 to 5, the funeral records of “Tan Go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discussed: funeral instruments, funeral ceremonies and rules of mour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s up the themes discussed in each category, the thoughts of etiquette and righteousness involved in the them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rms of funeral ritu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n Gong”, and from the life stories to see the appearance of the funeral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sixth chapter integrates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third to fifth chapters, and discusses the funeral thoughts of “Tan Gong”. Chapter Seven is the conclusion.
    Through analysis, the time when “Tan Gong” was edited coincided with the collapse of rites and music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Because of people's indifference to ethical kinship at that time, “Tan Gong”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eaning of affection and the sense of being close or distant, as well as the uneasiness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when it analyzed funerals, “Tan Gong” also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ritual alteration and indecent assault. The core spirit of “Tan Gong” li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filial piety and respect should be performed; the sense of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lose and the distant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and the thought of care and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others.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0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005 第三節 研究範圍、材料與方法 013 第二章 〈檀弓〉成篇的時代背景 019 第一節 罔顧禮法,社會失序 019 第二節 失卻情意,居喪不哀 021 第三節 戰禍頻傳,禮制難守 022 第四節 多權變,功利為主 023 第五節 經濟提升,厚葬成風 025 第三章 〈檀弓〉所見喪禮器物 029 第一節 喪具/賻賵贈襚 029 第二節 喪服/弔喪所服 038 第三節 葬具 051 第四節 喪用車具 059 第五節 窆器 062 第六節 明器 065 第七節 墓與墳 069 第四章 〈檀弓〉所述喪禮儀節 079 第一節 始死之儀 079 第二節 哭踊與拜 086 第三節 奠與祭 101 第四節 襲與斂 104 第五節 弔唁與受弔之禮 107 第六節 葬禮 114 第七節 誄與謚 120 第八節 葬後變除 123 第五章 〈檀弓〉的服喪規範 129 第一節 喪服制度 129 第二節 居喪規範 146 第六章 〈檀弓〉的喪禮論述 159 第一節 〈檀弓〉論述喪禮的特點 159 第二節 〈檀弓〉提供判斷非禮的準據 161 第三節 〈檀弓〉對變禮的評價 166 第四節 整合〈檀弓〉的喪禮禮義 172 第七章 結論 183 徵引文獻 195

    一、古籍(依著者年代排序)
    戰國•荀況撰,唐•楊倞注:《荀子注》,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經部第72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縮印海鹽張氏涉園藏宗經相本。
    戰國•墨翟:《墨子》,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子部第93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縮印明嘉靖唐堯臣本。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第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刊宋本附校勘記。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第7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刊宋本附校勘記。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漢‧許慎:《說文解字》,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經部第12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縮印海鹽張氏涉園藏宗經相本。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刊宋本附校勘記。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第3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栞宋本附校勘記。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第4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栞宋本附校勘記。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第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栞宋本附校勘記。
    漢•劉熙撰:《釋名》,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21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漢•戴德撰,北周•盧辯注:《大戴禮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吳•韋昭注:《國語》,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0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刊宋本附校勘記。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收入蕭天石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21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景印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本。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栞宋本附校勘記。
    晉•孔晁注:《汲冢周書》,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史部第57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縮印江陰繆氏蓺風堂藏明刊本。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第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刊宋本附校勘記。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第7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刊宋本附校勘記。
    晉•郭璞注,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梁•沈約注:《竹書紀年》,《四部叢刊初編》史部第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26年,縮印天一閣刊本。
    梁•顧野王撰:《玉篇》,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經部第19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縮印建德周氏藏元本。
    唐•杜佑:《通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04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唐•唐玄宗注,陸德明音義,宋•邢昺疏:《孝經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重刊宋本附校勘記。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宋•朱熹:《朱子語類》,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1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陳彭年:《大宋重修廣韻》,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經部第12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縮印海鹽張氏涉園藏宗經相本。
    宋•楊復:《儀禮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楊復:《儀禮旁通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衛湜:《禮記集說》,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禮類第53-56冊,臺北:世界出版,1986年。
    宋•魏了翁:《禮記要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元•吳澄:《禮記纂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元•吳澄撰,清•朱軾校補:《校補禮記纂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0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元•陳澔:《陳氏禮記集說》,收入《四庫全書薈要》經部第56冊,臺北:世界書局,2012年,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
    明•姚舜牧:《重訂禮記疑問》,明萬曆戊午原刊本,明。
    明•姚應仁:《檀弓原》,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9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明•秦繼宗集,陳郊纂輯:《禮記疏意參新》,收入《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5輯,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明•徐師曾:《禮記集註》,收入《四庫全書存目》經部第8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明•徐養相:《禮記輯覽》,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8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明•郝敬:《禮記通解》,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9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毛奇齡:《檀弓訂誤》,清道光辛卯六安晁氏活字印本,清。
    清•毛奇齡:《喪禮吾說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9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夫之:《禮記章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9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影印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同治四年湘鄉曾氏金陵節署刻船山遺書本。
    清•王煦撰:《小爾雅疏》,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7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方苞《禮記析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孔廣森:《大戴禮記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點校本,1997年。
    清•任啟運:《禮記章句》,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10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李光坡:《禮記述註》,收入《景印文淵閣四顧全書》第127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邵泰衢:《檀弓疑問》,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杭世駿:《續禮記集說》,臺北:明文,1992年。
    清•杭世駿:《古道堂文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282冊,上海:上海世紀出版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胡培翬:《儀禮正義》,收入《萬有文庫簡編》第55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
    清•姚際恆:《禮記通論》,收入林慶彰主編《姚際恆著作集》第2冊,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清•姜兆錫:《禮記章義》,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10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本社,1990年。
    清•夏炘:《檀弓辨誣》,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0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咸豐刻本。
    清•陸奎勳:《戴禮緒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10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1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惠棟:《春秋左傳補註》,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程穆衡章句:《考定檀弓》,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第1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16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顧炎武:《左傳杜解補正》,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二、近人著作(依姓氏筆畫排序)
    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鄒縣野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世紀的中國考古學──王仲殊先生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中州路(西工段)》,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文煥然,文榕生著:《中國歷史期冬半年氣候冷暖變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年。
    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2009年。
    王鍔:《禮記成書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編纂:《孔子世家譜》,北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印群:《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東周墓葬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上海人人出版社,1982年。
    任銘善:《禮記目錄後案》,山東:齊魯書社,1982年。
    杜松柏:《中國治學方法》,臺北:五南圖書,1996年。
    李玉潔:《先秦喪葬制度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周何:《古禮今談》,臺北:國文天地,1992年。
    周何:《說禮》,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8年。
    周何:《禮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林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萬卷樓圖書,2003年。
    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
    郁元英:《喪服草案簡編:喪禮儀式》,臺北:郁氏印書及講學基金會,1984年。
    高明:《禮學新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63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
    湖北省博物館編:《隨縣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2015年。
    葛全勝:《中國歷朝氣候變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滿志敏:《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劉振東:《冥界的秩序:中國古代墓葬制度概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
    鄭吉雄主編:《語文、經典與東亞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出版社,2017年。
    濟南市博物館:《大汶口:新石器時代墓葬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
    蘇州博物館:《真山東周墓地:吳楚貴族墓地的發掘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三、譯著(依字母排序)
    Arnold van Gennep(阿諾爾德•范熱內普)著,張舉文譯:《過渡禮儀》,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年。

    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元朝:《先秦秦漢從人殉到俑殉習俗演變與比較研究》,陜西: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3年。
    方浩銘:《〈檀弓〉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14年。
    李洪良:《檀弓散文研究》,甘肅:西北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吳慧玲:《禮記檀弓篇之性質與文學表現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馮世綱:《西周至春秋之合葬及殉葬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五、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與剛:〈河南信陽市平橋春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1期(1981年1月),頁9-12。
    王龍正:〈周代喪葬禮器銅翣考〉,《考古》2006年第9期(2006年9月),頁61-71。
    石磊:〈《儀禮‧喪服篇》所表現出的親屬結構〉,《中央民族學院研究所輯刊》第53期(1983年6月),頁1-43。
    丛月明:〈《禮記‧檀弓》的史傳敘事與文學特徵〉,《北方論叢》2020年第5期(2020年8月),頁94-106。
    考古所寶雞發掘隊:〈陜西寶雞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記要〉,《考古》1959年第5期(1959年5月),頁229-230、241、273-275。
    吳新智:〈周口店山頂洞人化石的研究〉,《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61年第3期(1961年8月),頁181-211。
    杜明德:〈《禮記•檀弓》中的孔子形象──兼論《禮記•檀弓》可能的成篇時代〉,《齊魯文化研究》第八輯(2009年12月),頁122-132。
    杜明德:〈論「喪主」〉,《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32期(2020年7月),頁55-78。
    林志鵬:〈《禮記•檀弓》「出母」考──並論孔氏三世出妻疑案〉,《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11卷(2013年5月),頁29-37。
    林政華:〈禮記檀弓篇之性質與著成年代〉,《國立編譯館館刊》第5卷第2期(1972年12月),頁183-191。
    林素英:〈《禮記‧檀弓》對孔子形象之補充:兼與夏炘說商榷〉,《能仁學報》第14期(2015年),頁711-100。
    林素娟:〈喪禮儀式中的空間象徵、遞變與倫理重整──以三禮書之喪禮空間象徵、轉化為核心進行探討〉,《漢學研究》第33卷第4期(2015年12月),頁1-36。
    孟憲武:〈安陽鐵西劉家莊南殷代墓葬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6年第3期(1986年10月),頁14-23。
    胡方平:〈中國封土墓的產生和流行〉,《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1994年6月),頁52-55。
    高培華:〈《禮記‧檀弓上》曾子責子夏考辨──兼談孔門弟子是「和而不同」的君子群體〉,《史學月刊》2013年第2期(2013年2月),頁24-30。
    高應勤:〈東周楚墓人殉綜述〉,《考古》1991年第12期(1991年12月),頁1121-1124。
    徐琳:〈《禮記•檀弓》的文學書寫及道德批判〉,《學習與探索》2017年第11期(2017年11月),頁186-190。
    曹大中:〈《檀弓》──中國第一部生活故事集〉,《湖南師大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第3期(1987年6月),頁120-122。
    許宏:〈略論我國史前時期甕棺葬〉,《考古》1989年第4期(1989年4月),頁331-339。
    許舒婍:〈從《禮記•檀弓》看儒家重視喪禮的原因〉,《澳門文獻信息學刊》第5期(2011年10月),頁138-144。
    郭東明:〈《禮記•檀弓》的作者及其年代〉,《齊鲁學刊》1990年第4期(1990年8月),頁113-117。
    梁朋飛、陳敏:〈《禮記‧檀弓》中的「非禮」現象〉,《安徽文學》2011年第6期(2011年6月),頁155。
    陳冠蓉:〈論飯含、明器的虛實義外義──以《禮記‧檀弓》為討論中心〉,《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23期(2016年1月),頁161-193。
    陳逸鳴:〈《禮記•檀弓》中孔子「非聖化」形象研究〉,《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7年第4期(2017年8月),頁22-32。
    陳瑞近:〈蘇州滸關真山大墓發掘紀要〉,《東南文化》1995年第4期(1995年12月)。
    張夢晗:〈秦國人殉風氣最盛之原因〉,《歷史教學問題》2013年第4期(2013年8月),頁13、104-106。
    閆寧:〈《檀弓》「有子與子游立」章新解──兼論先秦儒家理論中的情文矛盾問題〉,《江漢學術》第35卷第1期(2016年2月),頁105-112。
    曾亦:〈文質概念與古禮中的今古問題──以《禮記‧檀弓》為例〉,《中國經學》2014年第12輯(2014年12月),頁87-134。
    賈玉俊、孟憲武、王素梅:〈安陽市殷代墓葬發掘簡報〉,《華夏考古》1995年第1期(1995年3月),頁1-13。
    董坤玉:〈古代墳丘墓起源新探〉,《考古》2017年第3期(2017年3月),頁94-99。
    董政:〈從《禮記‧檀弓》看先秦時期喪葬觀的嬗變〉,《華夏文化》2018年第3期(2018年9月),頁22-24。
    楊國忠:〈1981年河南偃師二里頭墓葬發掘簡報〉,《考古》1984年第1期(1984年1月),頁37-40、99-100。
    歐潭生:〈春秋早期黃君孟夫婦墓發掘報告〉,《考古》1984年第4期(1984年4月),頁302-332。
    蔡慧崑:〈從《禮記‧檀弓》看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喪禮──兼論孔門喪禮傳習的認知差異〉,《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162期(2015年3月),頁31-49。
    蔣林佳:〈《禮記‧檀弓下》「巫祝桃茢」析論〉,《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2019年第36期(2019年12月),頁80-82。
    劉緒:〈晉與晉文化的年代問題〉,《文物季刊》1993年第4期(1993年12月),頁83-87。
    蘇小秋:〈禮制與人情──從《禮記‧檀弓》看禮制的中道原則〉,《東方論壇》2018年第1期(2018年3月),頁121-126。
    欒豐實:〈史前棺槨的產生、發展和棺槨制度的形成〉,《文物》2006年第6期(2006年6月),頁49-55。

    六、外文著作(依字母排序)
    Cho-yun Hsu,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dility, 722-222B.C.(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