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章鴻昱 Zhang, Hong-Yu |
---|---|
論文名稱: |
運動賽會對城市行銷影響之研究─以2017 MIZUNO高雄國際馬拉松為例 The Impacts of Sport Events on City Marketing in 2017 MIZUNO Kaohsiung International Marathon |
指導教授: |
張少熙
Chang, Shao-Hs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7 |
中文關鍵詞: | 城市行銷 、城市馬拉松 、運動賽會管理 |
英文關鍵詞: | city marketing, city marathon, sport event managemen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SLHM.009.2018.A0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8 下載:5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將以城市行銷理論為出發點,探討高雄市如何利用運動賽會進行城市形象的塑造與行銷策略的執行。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探討高雄市如何藉由辦理高雄國際馬拉松賽會,運用城市行銷策略來提升城市形象;分析高雄國際馬拉松賽與高雄市城市行銷之關係;探究高雄國際馬拉松賽會活動之成效與影響。研究方法為深度訪談法,訪談2017 MIZUNO 高雄國際馬拉松之政府機關與執行單位、跑者,以對其策略規劃有更深入的瞭解。所得結果如下:在形象行銷方面,高雄市以在地風景為主軸,利用多方管道去行銷運動賽會,並且結合高雄陽光強烈的特色來創造活動slogan,行銷高雄市熱情、健康的形象。在吸引力行銷中,高雄市政府結合觀光局的高雄燈會藝術節共同辦理賽事,吸引一般大眾參與,達到吸引力行銷。在基礎建設行銷中,市區道路的平整度、環境清潔皆為市政府籌備賽事的重點之一。相關局處針對主要使用道路進行檢視,並且進行翻修。民眾行銷方面,2017高雄國際馬拉松並沒有像以往一樣利用明星代言人或是政治人物來宣傳賽會。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city marketing theory and designed to explore how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has been marketing the city through hosting 2017 MIZUNO Kaohsiung International Maratho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 between city marketing and sport event in 2017 MIZUNO Kaohsiung International Marathon. This study adopts 2017 MIZUNO Kaohsiung International Marathon as the study subject, conduct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experts with city marketing expertise, and the runner who have been participating this particular event. The results were derived as the follows: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blend characteristic into slogan to promote image marketing. They hold Kaohsiung Lantern Festival to attract people join sport event and visit Kaohsiung.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also use sport event to assist city construction rebuilding and replace. People marketing is to arouse the awareness of the residents’ cohesion. Instead of using endorsement, they promote the sport event by emphasizing kindful residents.
方佩欣 (2009)。城市運動行銷的策略分析。大專體育,(100), 82-87。
王亦穹 (譯) (2010)。天生就會跑。臺北縣:木馬文化。(Christopher McDougall, 2009)
王宗吉 (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洪葉。
王培英 (譯) (2002)。科特勒深探大亞洲—人潮、金潮與地方再造。 臺北市:商智(Kotler, P., 2002)。
文崇一、楊國樞 (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臺北市:東華。
田明智 (2008)。初探 2008 北京奧運的三大理念人文、綠色、科技。學校體育,107(18), 43-46。
朱淇銘(2012)。運動觀光體驗行銷、目的地意象對參賽意願之影響研究-以2012MIZUNO高雄國際馬拉松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中華民國建國100年體育專輯:奧林匹克活動。臺北市:作者。
邱榮基、畢璐鑾 (2008)。臺灣地區馬拉松賽會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6),1-20。
邱榮基、畢璐鑾 (2005)。探討臺灣馬拉松運動之發展。大專體育,(80),54-61。
吳慶烜 (2004)。民眾參與休閒運動選擇行為關聯分析-以臺南市公共休閒運動空間為例。嘉南學報,30,341-357。
吳文忠 (1982)。體育史。臺北市:正中書局。
吳國銑 (1999)。我國大專院校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何宜臻 (2014)。展覽對城市形象之行銷探討:以上海世博法國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何瑋琦 (2015)。論城市行銷如何驅動城市轉型-以魯爾埃森2010年歐洲文化首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汪明生、馬群傑 (2007)。地區行銷理論與實證—公共事務管理觀點。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呂碧琴、黃英哲 (2006)。運動賽會與人文素養之理念與關聯性探討。運動教練科學,(7),21-37。
周宜信 (2017)。運動觀光的政策與市場供給。載於雷文谷(主編),運動觀光 (頁5-2至5-10)。臺中市:華格那。
周靈山(2007)。雅典奧運電視形象廣告意涵分析—以「讚揚人道-勇氣篇」為例。吳鳳學報,15,417-428。
林秉毅、鄭志富 (2010)。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城市行銷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4(3),33-42。
柯志昌 (2010)。2009 世運會對高雄市城市行銷影響與效益分析。城市發展,33(2),52-84。
郭育華 (2014)。城市舉辦國際馬拉松賽會之效益─以2013臺北國際馬拉松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豐州、夏偉恩(2008)。當自己的跑步教練 。臺北市:三聯科技教育基金會。
胡幼慧 (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施茂進、陳妍伶(2005)。舉辦奧運會是賺、是賠。大專體育,(77),100-104。
徐國清 (2012)。影響城市行銷關鍵因素之探討-以產業觀光/臺南市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徐茂洲(2010)。高雄市運動觀光吸引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3),87-93。
徐斌(1994)。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百週年紀念專輯。臺北市:中華臺北奧林匹克委員會。
徐如宜 (2017,1月20日) 百行百業挺2017高雄MIZUNO國際馬拉松!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3/2243229。
涂國祥 (2015)。運動觀光參與者之賽會服務品質與城市意象對觀光效益之影響-以2014全民運動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鴻雁、陳楷傑(2009)。臺灣舉辦國際性運動賽會之關鍵成功因素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8),17-33。
陳美方、黃美珍 (2011)。一級方程式賽車新加坡站之城市行銷策略。大專體育,(117),36-42。
陳德璘、方信淵 (2010)。從城市行銷策略分析我國運動觀光發展之探討。運動知識學報,(7), 192-200。
陳俞全、黃煜 (2012)。大型運動賽會識別系統建構之解析。運動管理,(15),36–49。
陳美燕 (2007)。國際運動賽會與國家文化行銷之聯結。 國民體育季刊,36(4),76-79。
陳雍仁 (2003)。整合行銷傳播於運動行銷之應用—以HBL「高中籃球聯賽」與adidas「街頭籃球賽」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 (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玉梅 (2005)。全球化趨勢下的城市行銷策略-以臺北市觀光行銷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翁興利 (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臺北市:華泰。
馬群傑、汪明生、陳建寧 (2006)。兩岸加入WTO後之高雄地方發展策略:地區行銷與互動管理之實證分析。公共行政學報,(18), 85-124。
許光麃、黃建松 (2006)。國際大型運動賽會主辦城市形象塑造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0(2),65-74。
許光麃、許績勝、李成顯(2015)。國際田徑總會(IAAF)馬拉松賽是標記制度之分析。身體文化學報,(21),87-113。
許雅婷 (2012)。城市事件行銷策略之研究-以「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許文聖 (2006)。魅力臺灣-談臺灣的城市行銷策略。研考雙月刊,30(5),83-89。
許樹淵 (2003)。運動賽會管理。臺北:師大書苑。
張明芬 (2012)。節慶活動做為城市行銷發展策略之研究-以臺中爵士音樂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張瑞興、駱俊霖 (2005)。世界運動會發展概況。大專體育,(81),55-60。
張孝銘、林樹旺、余國振 (2004)。慢跑消費者活動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83-89。
張智瑋、洪嘉文(2017)。城市馬拉松賽事決策分析之探討-以2015臺北馬拉松為例。中華體育季刊,31(2),111-119。
曾瑞程 (2009)。臺南古都國際馬拉松運動觀光體驗價值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4(2), 125-140。
程紹同 (2011)。運動賽會管理:理論與實務 (第二版)。臺北市:揚智文化。
黃煜(2015)。運動行銷學。臺北市:華都。
黃煜(2017)。綜合性運動賽會承辦城市行銷活動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31(2),101-109。
黃國敏、陳宏杰 (2007)。新竹市城市觀光行銷策略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4), 23-46。
黃任閔、王泳鑫(2012)。高雄世界運動會城市行銷效益探討。運動知識學報,(9),141-152。
黃金柱 (2006)。運動觀光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黃建璋、陳鎰明 (2006)。運動賽會之效益分析。雲科大體育,(9),179-185。
鈕文英 (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葉公鼎 (2013)。大型運動賽會經營管理。臺北市:華都。
葉憲清(1990)。學校運動會的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19,22-35。
葉乃嘉 (2006)。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臺北市:五南。
楊可凡 (2005)。觀光節慶活動整合行銷傳播與置入性行銷探討:以彰化縣2004臺灣花卉博覽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葛蔓(2005)。2009 世運策略篇二-運動,新國力的象徵。高雄畫刊,4,10-11。
萬文隆 (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7(4),17-23。
鄭志富、吳國銑、蕭嘉惠 (譯)(2000)。運動行銷學。臺北市:華泰。(Pitts, B. D., & Stotlar, D. K., 1996)
鄭自隆(1995)。候選人電視辯論訊息策略及其效果之研究。廣告學研究,5,43-84。
鄭良一 (2004)。奧林匹克運動會100年紀念。臺北市:胡氏圖書。
劉照金 (2014)。臺灣路跑運動觀光之發展現況與展望。運動管理,(23),68-84。
黎茂全 (譯) (2012)。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揭開地球上最善跑民族的奧祕。臺北市:臉譜。(Adharanand Finn, 2012)
盧瑞山、羅旭壯 (2013)。以小博大-臺灣馬拉松賽會活動開拓重遊市場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3),285-292。
賴峰偉、賴英賢 (2005)。地方政府之行銷策略-以澎湖縣政府二零零年至二零零四年推展觀光活動節慶為例。經濟前瞻,98,100-114。
賴鈺文 (2011)。策略性城市行銷規劃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辦理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鍾宜春 (2005)。城市行銷以音樂為媒介-高雄市策略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鍾政偉、黃婕雅 (2014)。應用模糊德爾菲法建構以城市行銷觀點發展節慶活動策略之研究。博物館學季刊,28(4),79-92。
鍾天朗(2004)。體育經濟學概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蕭佳恩 (2012)。節慶活動與城市行銷-以2011嘉義市舉辦世界管樂年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蘇維杉 (2007)。運動產業概論。臺北市:揚志文化。
龔宜寧、王俊人(2010)。「事件行銷」在運動賽會之應用-以 2009 年臺北聽障奧運為例。臺大體育,50,45-52。
Armstrong, G., & Kotler, P. (2000). Marketing (5th ed.). Prentice-Hall, NJ:Englewood Cliffs.
Anthony, V. (2004). Creating an Olympic legacy. New Economy; Mar, 11(1), 35-39.
Balduck, A. L., Maes, M., & Buelens, M. (2011). The social impact of the tour de france:Comparisons of residents’ pre- and post-event . 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 11(2), 91-113.
Berridge, G. (2012). The promotion of cycling in London: The impact of the 2007 Tour de France Grand Depart on the image and provision of cycling in the capital.
Journal of Sport & Tourism, 17(1), 43-61.
Christians, G. (2005). Ethics and politic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6, 144-145.
Eckstein, R. & Delaney, K. (2002) New sport stadiums, community self-esteem and
community collective conscience.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26(3), 235–247.
Hritz, N., & Ross, C. (2010). The perceived impacts of sport tourism: An urban host communit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4, 119-138.
Kolter, P., Haider, D. H., & Rein, I. (1993). Marketing places: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 New York, NY:The Free Press.
Lincoln, Y. S., & Denzin, N. K. (1994). The fifth moment.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1, 575-586.
Moon, K. S., Kim, M., Ko, Y. J., Connaughton, D. P., & Lee, J. H. (2011).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s event quality perception on destination image.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21(3), 287-303.
Olberding, J. C., & Olberding, D. J. (2014). The social impacts of a special event on the host cit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 case study of the Cincinnati Flying Pig
Marath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Event Management, 1(1), 44-61.
O’Brien, D., & Chalip, L. (2007). 19 sport events and strategic leveraging: pushing towards the triple bottom line. Tourism management: Analysis, behaviour, and strategy, 6, 318-319.
Porter, M. E. (1995).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inner c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3), 55-71.
Schultz, D. E. (1996). Is IMC finally becoming mains term? Marketing News, 1, 4.
Sparvero, E. & Chalip, L. (2007) ‘Professional teams as leverageable assets: strategic creation of community value’,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10(1), 1–30.
Van Der Wagen (2001). Event management for tourism, cultural,business, and sporting events. Melbourne, AUS:Hospital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