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志豪 |
---|---|
論文名稱: |
間接調色技法於創作之應用 |
指導教授: | 陳淑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1 |
中文關鍵詞: | 間接技法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6 下載:7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源自於對古典寫實的表現形式情有獨鍾和材料技法的好奇,本論文以間接技法為研究的目標,去研究其使用和特性。現代油畫技巧多以直接技法為主,間接技法在於具象寫實的表現上擁有更多的優勢和表性特性,是直接技法難以輕易做到的,筆者也以實作的經驗,將直接技法與間接技法的差異加以比較。而間接技法中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變化,包括表現的樣貌以及媒材的使用,造成風格和派別的不同,針對這點,筆者先取其共通性,以掌握間接技法的特性和精神,當中的相異之處,配合實作中比較試驗,體驗當中的差異,較為全面的了解此技法在具象寫實手法上的使用和表現。
筆者也對間接技法作基本的概論,了解間接技法的特性和媒材需要。在媒材上雖然是屬於油畫,但和現今直接技法的材料需求不同,部份需要自行製作,包括坦培拉、基底材、打底、畫用凡尼斯等等,為實作前必須之準備工作。當中除了參考書本上的資料,也和陳淑華教授在材料學課堂上所指導之實作經驗結合,作適當的調整。最後以間接技法為主要創作技巧,理論和實際互相配合,從實作中體驗,以驗證蒐集的資訊並記錄實作心得做為將來參考之依據。在創作上,筆者先以客觀、小尺幅的靜物先體驗此技法,之後再加入更多自我的想法,配合大尺幅和聯幅的方式,以平時於生活中之隨想為抒發,並用寫實與超現實手法結合之風格表現,記述使用當中所比較試驗之心得,並於當中發現問題,以供未來能繼續深入研究並解決。這次研究除了一解長期對此媒材的疑惑和宿願,並和研究所三年所學連結配合,期望能自由應用間接技法,成為創作上的助力,豐富自己的作品,加強作品的表現力。
參考書目
王勝,《西方傳統油畫三大油畫技法》,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2000。
陳景榮,《油畫技法1.2.3》,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99。
陳淑華,《油畫材料學》,紅葉文化,台北市,1998。
雄獅西洋美術辭典編委會編譯,《西洋美術辭典》,雄獅圖書,台北市,1998。
翁誕憲,《油畫直接技法》,安徽美術出版社,合肥市,2002。
潘世勛,《歐洲傳統繪畫技法演進300圖》,廣西美術出版社,南寧市,1996。
Cennini Cennino,Daniel V. Thompson, Jr 譯,《The craftsman's handbook》(Il Libro dell´Arte),Dover Pubications,New York,1954。
Claude Yvel,張漢明譯,《油畫技法・古方今用》,伯亞,台中市,1994。
Laurie A.P.,《The Painter's Methods and Materials》,Dover Publications,New York,
1967。
Max Doerner,楊鴻晏 楊紅太譯,《歐洲繪畫大師技法和材料》,重慶出版社,重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