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怡秀
論文名稱: 邁向地方大廟─經濟發展與日治時期屏東慈鳳宮之宗教變遷
指導教授: 蔡淵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4
中文關鍵詞: 慈鳳宮媽祖屏東市迎神賽會日治時期祭祀圈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5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日治時期屏東慈鳳宮的發展為研究主軸,探討屏東街市的經濟發展與宗教變遷之關係。本文從祭祀圈、寺廟管理組織、社會領導階層以及迎神賽會等四大指標,分析日治時期屏東慈鳳宮邁向地方大廟的過程。
    慈鳳宮創建於乾隆年間,主祀媽祖,祭祀圈範圍從清領時期的阿猴街,經漳泉移民的捐金獻地,延續香火,使慈鳳宮持續成長,日治時期已擴張至整個屏東街市,在地方社會上扮演政治、經濟、教育等角色,是屏東街市重要的信仰中心。
    屏東街市因新式糖廠的設立,導入交通革新、現代商業等變革,使工作機會增加,移入人口增多,經濟快速成長。在此發展背景下,促使屏東街市成為屏東平原的政經中心,取代原先的東港,而位居屏東街市中心的慈鳳宮,隨著屏東街市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影響下,從清領時期的阿猴街小廟,經歷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的各項建設,其地位逐漸成為地方大廟,信眾分佈範圍逐漸擴大,超越屏東街市的行政區劃,打破原先的祭祀圈,部分信眾甚至遠及新竹一帶。這樣日益擴張的信仰範圍,也反映在每年盛大的迎神賽會中,經由宗教活動的熱絡,可看出地方社會繁榮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有餘裕,才能持續支持地方宗教活動。反之,迎神賽會的盛大,亦可吸引更多人潮的聚集,有益於地方經濟發展與慈鳳宮信眾分佈範圍的擴大,由此可知,經濟發展與宗教變遷是相輔相成。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1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5 第二章 清領時期阿猴地區的開發與慈鳳宮的建立……………………… 27 第一節 地方開拓與早期發展……………………………………… 28 第二節 慈鳳宮之創建……………………………………………… 42 第三章 日治時期的糖業發展與屏東街市之擴張………………………… 57 第一節 清末的阿猴街……………………………………………… 58 第二節 日治時期屏東的農工商業發展…………………………… 64 第三節 屏東街市的都市化………………………………………… 80 第四章 經濟發展與信眾變遷……………………………………………… 99 第一節 祭祀圈的擴張……………………………………………… 100 第二節 寺廟的管理………………………………………………… 116 第三節 各類菁英的參與…………………………………………… 123 第五章 經濟發展與宗教活動……………………………………………… 141 第一節 祭典儀式的發展…………………………………………… 142 第二節 迎神賽會的盛況…………………………………………… 153 第六章 結論………………………………………………………………… 167 參考書目 …………………………………………………………………… 173

    一、方志
    1.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2。
    2.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1984。
    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9。
    4. 范咸,《臺灣府志》,臺灣方志第10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
    5.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
    6.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
    7.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1993。
    8. 蔣毓英,《臺灣府志》,收錄於《臺灣府志三種: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9.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7。
    10. 小山權太郎編,《屏東旗山潮州恆春東港五郡大觀》,臺北市:南國寫真大觀社,1933。
    11. 屏東街役場,《(屏東街役場)屏東要覽》,屏東:屏東街役場,1929、1932。
    12. 屏東市役所,《屏東市要覽》,高雄市:屏東郡役所,1940。
    13. 黃典權總編纂,《重修屏東縣志(卷三、卷五、卷六)》,臺北市:屏東縣政府,1993、1997、1998。
    14. 鍾桂蘭、古福祥等纂修,《臺灣省屏東縣志》,臺北市:成文,1983。

    二、名人錄
    1. 小山田繼維編,《總督府職員錄》,臺北市:臺灣日日新報社,1923。
    2.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
    3. 山川岩吉編,《最近の南部台灣》,臺南:臺灣大觀社,1923。
    4. 岩崎潔治編,《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
    5. 東京電報通信社編,《戰時體制下に於ける事業及人物》,東京都:大空社,1990。
    6. 谷元二編,《大眾人事錄》第十三版,東京市:帝國密祕探偵社,1940。
    7. 林進發編,《台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
    8. 林進發編,《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成文,1999。
    9. 原幹次郎編,《南進日本之第一線に起つ:新臺灣之人物》,臺北:拓務評論社台灣支社,1937。
    10. 原幹洲編,《自治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人物史》,臺北市:勤勞と富源社,1932。
    11. 新高新報社編,《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
    12. 臺南新報社編,《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臺南新報社,1907。
    13.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日刊一週年紀念出版)》,東京都:湘南堂,1986。
    14.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4。
    15.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三、報紙
    1. 吳青霞整理,《臺南新報》,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立圖書館複刻,2009。
    2.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1944。
    3. 臺灣協會,《臺灣協會會報》,東京:ゆまに書房影印複製本,1987。
    4. 毅欣資訊,《中國時報》,臺北市:毅欣,1996。

    四、專書
    1. 伊藤重郎,《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史》,東京:臺灣製糖株式會社,1939。
    2. 阿緱廳編,《阿緱廳報》,阿緱:阿緱廳發行,1905。
    3. 屏東市役所,《屏東市報》,屏東:屏東市役所,1934、1937。
    4. 高雄州知事官房文書課,《高雄州統計書》,高雄:南報商事社,1934-1940。
    5. 黑田‧菊之助,《南部臺灣寫真帖》,臺南:臺灣繪畫會,1914。
    6. 臺灣總督府,《府報》,臺北:臺灣總督府,1908。
    7. 臺灣總督府,《臺灣事情(一至五十)》,臺北市:成文,1985。
    8.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北:臺灣總督府,1913。
    9.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編,《臺灣總督府統計書(第一至四十六)》(1897-1942),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委託員工消費合作社複製發行,2002。
    10.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臺灣現住人口統計》(1905-1911),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攝製,1991。
    11. 臺灣總督府情報部編,《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大正七年度,西元1918年),臺北:成文,1985。
    12.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糖業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7。
    13.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徐國章譯,《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一),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14.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糖業舊慣一斑》,神戶: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9。
    15. J. W. Davidson著、蔡啟恆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16. Stephan Feuchtwang著、趙旭東譯,《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17.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譯,《日據下之臺政》,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
    18. 內政部,《屏東縣屏東市行政區域圖》,臺北市:上河文化,2005。
    19. 王進士,《屏東市采風錄》,屏東市:屏東市公所,2002。
    20.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1985。
    21.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二)》,臺南市:南市府,2002。
    22.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市:五南,2008。
    23. 李國銘,《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族研究論文集》,臺北縣板橋市:稻鄉,2004。
    24. 李豐楙,《東港王船祭》,屏東縣:屏縣府,1993。
    25. 何培夫主編、林文睿監修,《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屏東縣‧臺東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
    26. 林舟著、韓世芳翻譯,《屏東縣萬丹鄉萬惠宮》,屏東市:屏縣文化,1999。
    27. 林美容、張珣、蔡相煇編,《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臺灣宗教學會,2003。
    28.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台北:聯經,1997。
    29. 屏市聖帝廟慈鳳宮管委會編,《慈鳳宮簡介》,屏東市:屏市聖帝廟慈鳳宮管委會,2006。
    30.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
    31.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18。
    32. 涂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台北:人間,1991。
    33. 康豹,《臺灣的王爺信仰》,北市:商鼎文化,1997。
    34. 章英華,《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國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 年。
    35. 張珣,《媽祖‧信仰的追尋》,臺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2008。
    36.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市:臺灣商務,2009。
    37. 陳正祥,《臺灣地誌‧中冊》,臺北市:南天,1993。
    38. 陳振甫總編輯,《慈鳳宮宮志:阿猴媽祖》,屏東市:屏市聖帝廟慈鳳宮管委會,2006。
    39. 張之傑,《臺灣全記錄》,臺北:錦繡,1980。
    40.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7。
    41. 黃文博,《臺灣民間藝陣》,臺北市:常民文化,2000。
    42. 黃武達編,《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臺北市:南天,2006。
    43. 黃瓊慧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市:省文獻會,2001。
    44.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輯,《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1994。
    45. 臺灣省文獻會整理,《臺灣宗教調查書:屏東縣(二)》,出版地不詳:臺灣省文獻會,1959。
    46. 蔡相煇,《北港朝天宮志》,雲林縣北港鎮:北港朝天宮,1995。
    47. 潘魯生,《民藝學論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8。
    48. 蕭銘祥,《屏東縣鄉土史料》,南投市:省文獻會,1996。
    49.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79。
    50. 簡炯仁,《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市: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
    51. 簡炯仁,《屏東平原平埔族之研究》,臺北縣板橋市:稻香,2006。
    52. 簡炯仁,《屏東平原先人的開發》,屏東市:屏縣文化局,2006。
    五、論文
    (一)期刊與會議論文
    1. 作者不詳,〈寺廟祭神一覽(八)〉,《南瀛佛教》,第11期第14卷,1936年11月1日,頁33。
    2. 方美玲、林美容,〈臺中縣新社鄉九庄媽的信仰型態〉,發表於「中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主辦,2000年9月14-15日,頁363-390。
    3. 木內裕子,〈廟宇活動與地方社區─以屏東縣琉球鄉漁民社會為例〉,《思與言》第3期第25卷,1987,頁257-272。
    4. 王見川,〈日據時期的彰化南瑤宮與臺南大天后宮─兼談藝閣廣告化問題〉,《臺灣宗教學會通訊》第5期,2000年5月,頁82-97。
    5. 王繼平,〈在麟洛溪畔迎王─屏東縣內埔鄉黎明村玄武宮王科慶典觀察紀實〉,《屏東文獻》第13期,2009,頁111-133。
    6. 白宗易、力佳潔,〈遊客參與東港迎王祭典滿意度與文化認同度之探討〉,《身體文化學報》第11輯,2010,頁1-26。
    7. 何鴻明、王業立,〈地方派系如何操控寺廟的管理權?─以大甲鎮瀾宮的人事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第3期第7卷,2010年9月,頁123-186。
    8.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糖業改革之序幕〉,《高雄歷史與文化》第3輯,1996,頁1-11。
    9. 吳幅員,〈臺灣經濟年表〉,《臺灣經濟史四集》,臺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頁1-67。
    10. 吳明訓,〈琉球鄉民的寺廟信仰類型探討〉,《屏東文獻》第13期,2009,頁45-78。
    11. 呂仁偉、洪櫻芬,〈地方上的儒宗神教─以東港大潭保安宮省修社天恩堂為例〉,《屏東文獻》第4期,2001,頁35-47。
    12. 呂仁偉、洪櫻芬,〈從社會與文化面向看民間信仰─以內埔地區的三山國王廟為例〉,《屏東文獻》第6期,2002,頁2-15。
    13. 呂玫鍰,〈傳統的再製與創新: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行轎」儀式與徒步體驗之分析〉,《民俗曲藝》第158卷,2007年12月,頁39-100。
    14. 宋光宇,〈霞海城隍祭典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2分,1993年4月,頁291-336。
    15. 李天富,〈小琉球宗教文化發展初探〉,《屏東文獻》第5期,2002,頁97-112。
    16. 李明進,〈鯉魚山與赤山巖〉,《屏東文獻》第1期,2000,頁51-63。
    17.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第9卷第4期,1960,頁14-29。
    18.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2期,1911,頁53-114。
    19.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張炎憲編,《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頁95-125。
    20. 林美容,〈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8期,1989,頁41-104。
    21. 林美容,〈臺灣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文化基礎〉,《東方宗教研究》第2期,1991,頁345-365。
    22. 林美容,〈臺灣民俗宗教文化的社會圖像〉,《何謂臺灣─臺灣近代美術與文化認同》,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1997,頁56-68。
    23. 林美容,〈臺灣區域性祭典組織的社會空間與文化意涵〉,林美容、徐正光合著,《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頁69-88。
    24. 林培雅,〈閨女變媽祖─臺中市萬和宮老二媽由來傳說探討〉,《興大人文學報》第44期,2010年6月,頁91-110。
    25. 邱冠斌,〈臺灣宮廟組織及其運作之探討:以大甲媽祖鎮瀾宮為例〉,《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6年9月,頁120-132。
    26. 邱冠斌,〈開臺澎湖天后宮的發展歷史與獨特慶典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第6期,2009年6月,頁129-140。
    27. 姚文琦,〈台灣廟會活動的閒暇向度及其宗教意涵─以大甲媽祖進香之行為為例〉,《哲學與文化》第9期第37卷,2010年9月,頁155-168。
    28.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頁191-208。
    29.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錄於詹素娟、潘英海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頁33-111。
    30. 柯萬成,〈屏東內埔昌黎祠之創建及其相關問題〉,《漢學論壇》第1輯,2002,頁93-104。
    31. 洪燦楠,〈臺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臺灣文獻》29:2-3,1978,頁13-47。
    32. 張芝聯,〈費爾南‧布羅代爾的史學方法〉,《歷史研究》第2期,1986,頁21-35。
    33. 張漢裕,〈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演變〉,《臺灣銀行季刊》第4卷4期,1951年12月,頁36-90。
    34.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頁165-190。
    35. 陳秋坤,〈清初屏東平原土地佔墾、租佃關係與聚落社會秩序,1690-1770─以施世榜家族為中心〉,收錄於《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頁11-46。
    36. 陳進成,〈袍冠展儀威、缽劍護民隨─再談東港神將〉,《屏東文獻》第4期,2001,頁67-84。
    37. 陳進成,〈癸未年東港王船造船日誌〉,《屏東文獻》第7期,2003,頁92-107。
    38. 森久男著、洪尊元譯,〈臺灣總督府糖業保護政策之發展〉,《臺灣史論叢》第1輯,台北:眾文,1980,頁368-410。
    39. 曾月吟,〈日據時期朝天宮發展─以《臺灣日日新報》所見為主〉,收錄於《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縣北港鎮:北港朝天宮,1997,頁246-296。
    40. 黃敦厚,〈進香禮儀的探討:以大甲媽祖為例〉,《民俗曲藝》第158卷,2007年12月,頁9-38。
    41. 溫振華,〈蘆洲湧蓮寺─一座鄉廟的形成〉,《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50期,1996,頁4-9。
    42. 廖訓志,〈東港小誌〉,《臺北文獻直字》45/46,1978,頁445-454。
    43. 劉枝萬作、余萬居譯,〈臺灣民間信仰〉,《臺灣風物》第39卷第1期,1989,頁79-107。
    44.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臺灣風物》第44期第1卷,1994,頁15-29。
    45. 蔡欣欣,〈臺灣藝閣名義與日治時期妝扮景觀初探〉,《臺灣文學學報》第8期,2006,頁177-211。
    46.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3期,1983,頁34-64。
    47. 蔡錦堂,〈日據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臺灣風物》第4期第42卷,1992年2月,頁105-136。
    48. 戴瑋志,〈王爺、神將與鑾堂─邢府千歲信仰在東港〉,《屏東文獻》第13期,2009,頁192-259。
    (二)學位論文
    1. 尤麗絨,《屏東慈鳳宮「八家將」陣頭比賽之探討》,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論,2010。
    2. 王志旭,《北港的傳統信仰組織與現代社團:探討地方活動的基本模式》,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研究所碩論,2009。
    3. 王芳姿,《臺灣鄉土體育之研究─以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為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碩士班,2003。
    4. 王俊凱,《屏東地區迎王祭典之研究─以下淡水溪和隘寮溪流域為主》,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論,2009。
    5. 王思明,《屏東市慈鳳宮、歸來慈天宮元宵燈謎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所碩論,2009。
    6. 白雅蘋,《內埔鄉客家地區媽祖信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論,2007。
    7. 朱明璞,《清代里港地區的開發》,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2008。
    8. 何宜秦,《臺灣傳統藝閣藝術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論,2008。
    9. 何鴻明,《媽祖信仰與地方政治生態互動模式之研究─以大甲鎮瀾宮人事組織與選舉方式為中心考察》,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論,2008。
    10. 李奕德,《傳統寺廟經營管理─以嘉義市具代表性廟宇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論,2007。
    11. 李瑞聲,《六堆地區二崙庄伯公廟客家祭儀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研究所碩論,2011。
    12. 李燕如,《民間信仰與地方派系的關係─以臺中縣大甲鎮瀾宮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論,2006。
    13. 沈佳怡,《客家傳統宗教信仰的演變─以屏東內埔為例》,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論,2009。
    14. 林思帆,《宗教組織發展過程中之社會變遷─以大甲鎮瀾宮為例》,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研究所碩論,2007。
    15. 邱美仁,《屏東東港東隆宮王船造形藝術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論,2005。
    16. 柯明章,《媽祖信仰與政治─以大甲媽祖為例(1949-2000)》,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論,2005。
    17. 洪雪琴,《信眾對信仰社會功能的看法與信奉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東港東隆宮溫王爺信仰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論,2005。
    18. 洪瑩發,《戰後大甲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轉變》,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論,2005。
    19. 孫淑華,《屏東市媽祖廟籤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2005。
    20. 徐秀玉,《小琉球王船信仰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論,2003。
    21. 莊天賜,《日治時期屏東平原糖業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2001。
    22. 陳文洲,《臺灣家將陣頭之研究─以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論,2007。
    23. 陳佩君,《六堆屏東內埔昌黎祠及其客家文化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論,2008。
    24. 陳姿敏,《北港鎮聚落發展與祭祀圈的形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2010。
    25. 陳威宜,《東港、西港王船工藝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論,2004。
    26. 陳瑜詩,《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日治以來臺灣藝閣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在職進修碩士班碩論,2007。
    27. 陳瑞琴,《屏東內埔昌黎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2007。
    28. 陳鈺淑,《屏東縣琉球鄉碧雲寺的籤詩信仰文化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論,2011。
    29. 曾月吟,《日據時期朝天宮與北港地區之發展》,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1996。
    30. 黃依萍,《北港朝天宮神明會的組織與運作:「哨角團」和「莊儀團」之比較》,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論,2008。
    31. 黃瓊瑤,《日據時期的臺灣銀行(1899─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1991年。
    32. 楊惠雯,《屏東糖廠與屏東市街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碩論,2005。
    33. 楊慧瑾,《論殖民糖業生產下殖民城市之建構─日據屏東市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1992。
    34. 廖冠富,《中華民俗體育之研究─以屏東縣南州鄉迎王慶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論,2008。
    35. 蔡佩青,《北港地區藝閣藝術之發展》,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論,2006。
    36. 蔡佳純,《屏東縣九如三山國王廟木雕裝飾題材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碩論,2005。
    37. 蔡叔珮,《東港東隆宮溫王爺與迎王傳說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班,2008。
    38. 蔡相煇,《臺灣寺廟與地方發展之關係》,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論,1976。
    39. 蔡森益,《二戰前後屏東市空間發展模式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2008。
    40. 蔡碧峰,《神明會與臺灣民俗文化傳承關係研究─以北港朝天宮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論,2009。
    41. 蔡蒨瑜,《東港東隆宮迎王祭典意涵與角頭組織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論,2009。
    42. 蔡錫謙,《日治時期屏東市街都市與建築發展之歷程》,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2000。
    43. 鄭螢憶,《國家、信仰與地方社會:笨港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化(1694-1945)》,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論,2009。
    44. 賴怡珍,《內埔天后宮觀音廳念佛儀式及念佛會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論,2009。
    45. 戴瑋志,《臺灣邢府千歲信仰之研究─以台南、高雄、屏東、臺東為範圍》,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論,2009。
    46. 戴寶村,《近代臺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治時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論,1988。
    六、口訪與實地調查資料
    1. 口頭訪問:財團法人屏東市聖帝廟慈鳳宮總務幹事鄭宇伶與其父鄭萬見,民國100年11月至民國101年4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