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兪帆 Su,Yu-Fan |
---|---|
論文名稱: |
六朝志怪的異國書寫 A Study of Foreigners of Zhiguai in the Six Dynasties |
指導教授: |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2 |
中文關鍵詞: | 志怪 、異國 、想像 、文化 、權力 |
英文關鍵詞: | Six Dynasties Zhiguai, foreign countries, imagination, culture, power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7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2 下載: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六朝志怪中的異國書寫,由於類型體裁各異其趣,兼之時間橫越三百餘年,乍看之下顯得凌亂且缺乏系統,再加上因戰亂導致大量敘記錯散亡佚,或偶有後人假託其名撰寫,使得這類敘記之創作背景和內容雜蕪紛陳,其真實指涉更是隱晦不明。本文旨在觀察志怪異國敘記紊雜的記述筆調,試圖整理出六朝志怪中,關於異國書寫的種種特質,以及可能蘊藏其中的時代意義。藉由虛構幻奇的地理博物想像、介於虛實之間的西域記述、真實存有的史筆類異國敘記等文本之討論,便能發覺,撰寫者乃不斷透過地理空間、政治權力與文化詮釋的析演,在確立中國∕異國的根本差異之際,亦標誌了彼此的身分界限。而從玄風博物風氣興盛的魏晉時期,到異國關係碰撞激烈的南北朝時代,這些異國書寫看似無稽蔓衍,或是彷彿信而有徵,均無一例外地流露出他們對於中國∕異國的權力關係思考,甚至蘊含歷史道統中天命之所歸的諸般政治象徵。無論這些敘記是否符合歷史事實,抑或摻雜了歷代撰寫者以想像力構築的神話敘述,此處的異國作為對舉中國文化道統、權力地位的隱喻,其重要性遠勝於歷史的真實。
Because of the wide range of genre and subject matter, including more than three centuries of material, in the "zhiguai" (志怪) classical mystery novels of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one discovers a chaotic mix of foreign influences lacking in definition or system.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 recurrence of the large scale disarray of war, much of the writings from this period have been lost, in whole or part, sometimes reimagined by writers of the proceeding eras, creating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reconstructing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ontent of these novels, an almost impossible task.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organize and analyze foreign influences in available Six Dynasties zhiguai texts, including descriptive voice, unique qualities, and possible historical mean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magined and fantastic geography and natural phenomena, mixed with writings of the real and imagined "West," and actual historical recordings of foreign lands, one can discover that the authors of these texts continually used space and geography, power politics,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to create a demarcation between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marking out the identity of both groups. From the flourishing of metaphysical "xuanxue" (玄學)of the Wei Jin Period, to the intense collis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of the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these foreign descriptions seem to be the dispersion of nonsense, but perhaps it can be proven that these passages portray the authors' thoughts on the power polit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perhaps even containing the political symbol of the Heavenly Mandate passed down from the historical Confucian orthodoxy. Putting aside the question of the historical validity of these passages, perhaps because of the imagined mythological descriptive paradigm of writing that the authors were used at the time, these writings concerning outside cultures opposed to the Chinese Confucian orthodox, these metaphors of political power and status, are actually more important than historical fact.
一、古典文獻
(一)志怪文本(按年代排列)
〔晉〕張華撰,范寧校:《博物志》,臺北:明文書局,1981年。
〔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晉〕陶潛撰,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晉〕王嘉撰,〔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劉宋〕劉敬叔:《異苑》,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魯迅輯錄:《古小說鈎沉》,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二)史籍(按年代排列)
〔漢〕司馬遷撰:《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班固撰:《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晉〕陳壽撰:《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劉宋〕范曄撰:《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蕭梁〕沈約撰:《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蕭梁〕蕭子顯撰:《南齊書》,臺北:中華書局,1972年。
〔北齊〕魏收撰:《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百藥撰:《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撰:《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唐〕李延壽撰:《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三)其他古籍(按年代排列)
〔周〕李耳撰,陳鼓應注譯:《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王思平譯注:《晏子春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李漁叔注譯:《墨子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秦〕呂不韋編,林品石註譯:《呂氏春秋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漢〕董仲舒撰,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漢〕劉安撰,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漢〕劉安等撰,周永年編:《淮南子》,長春:時代文藝,2002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
〔漢〕許慎編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香港:中華書局,2009年。
〔晉〕郭璞注:《穆天子傳》,長沙:岳麓書社,1992年。
〔晉〕葛洪撰:《抱朴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晉〕常璩輯撰:《華陽國志》,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年。
〔劉宋〕劉義慶撰,〔蕭梁〕劉孝標注:《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蕭梁〕僧祐撰,蘇晉仁、蕭鍊子點校:《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蕭梁〕慧皎撰:《高僧傳》,收於《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書局,1983年。
〔蕭梁〕蕭統編,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文化圖書,1977年。
〔北魏〕楊銜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劉知幾撰,〔淸〕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京都:中文出版社,1972年。
〔明〕胡應麟:《少氏山房筆叢》,收於王雲五編:《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聖祖御定:《全唐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清〕嚴可均編纂:《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台北:世界書局,1982年。
〔清〕傅恆等撰,鍾興麟、王豪、韓慧校注:《西域圖志》,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年。
〔清〕椿園撰:《西域聞見錄》,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二、今人著作
(一)專書(按作者筆畫排列)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6月。
丁鼎、楊洪權:《神秘的預言:中國古代讖言硏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太原:書海出版社,2004年3月。
王云紅編著:《流放的歷史》,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6月。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2005年5月。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7月。
王青:《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信仰與神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8月。
王青:《西域文化影響下的中古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王柯:《中國,從天下到民族國家》,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年6月。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年7月。
白翠琴:《魏晉南北朝民族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朱大渭等:《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宇文所安:《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2006年11月。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李豐楙:《中國古典小說專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4月。
李壽菊:《狐仙信仰與狐狸精故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吳志達:《中國文言小說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何芳川等:《古代中西文化交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10月。
何詩海:《漢魏六朝文體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余太山:《兩漢魏晉南北朝與西域關係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6月。
汪榮祖、林冠群編:《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6年12月。
金發根:《永嘉亂後北方的豪族》,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4年。周偉洲:《中國中世紀西北民族關係研究》,蘭州: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
周偉洲:《漢趙國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周偉洲:《南涼與西秦》,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周慶華:《身體權力學》,臺北:弘智文化,2005年5月。
易玄:《讖緯神學與古代社會預言》,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林梅村:《古道西風:考古新發現所見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
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國》,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5月。
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章太炎:《廣論語駢枝》,收入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論語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陳明:《中古士族現象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62年。
陳寅恪:《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陳琳國:《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陳金鳳:《魏晉南北朝中間地帶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臺北:時報出版,2009年。
康笑菲:《狐仙》,臺北:博雅書屋,2009年。
張仁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張承宗:《六朝民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2年9月。
張國剛、吳莉葦:《中西文化關係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張鶴泉:《魏晉南北朝史》,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2月。
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12年11月。程薔:《驪龍之珠的誘惑:民間敘事寶物主題探索》,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5月。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合著:《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演講錄》,臺北:雲龍出版社,1996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葛兆光:《思想史課堂講錄》,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4月。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3月。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月。
劉漢東:《混亂與重構――魏晉南北朝社會與階級研究》,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劉義棠:《中國西域硏究》,臺北:正中出版社,1997年。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劉葉秋:《魏晉南北朝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劉湘蘭:《中古敘事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黎虎:《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
蔡宗憲:《中古前期的交聘與南北互動》,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紅葉文化,2006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述論:回顧與論釋》,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羅宏曾:《魏晉南北朝文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龔蔭:《中國歷代民族政策概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s)著,朱生堅譯:《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1999年10月。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出版,1992年。
(二)單篇論文(按作者筆畫排列)
丁敏:〈從漢譯佛典僧人「神通」到《高僧傳》僧人「神異」:佛教中土化過程的考察面向〉,《政大中文學報》 第14期,2010年12月。頁85-122。
王健文:〈帝國秩序與族群想像──帝制中國初期的華夏意識〉,《新史學》十六卷四期,2005年12月。頁195-220。
王青:〈漢魏六朝文學中所見的西域商貿〉,《西域研究》2003年第2期。頁73-79。
王青、唐娜:〈中土傳說對西域世界的重新構建——以西域棗的仙道化過程為中心〉,刊於《西域研究》2007年第2期。頁101-107。
方素梅:〈中國民族思想史上的他者意識及其變化〉,劉正賓、扎洛、方素梅等編:《族際認知――文獻中的他者》,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8月。頁301-316。
李豐楙:〈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收於《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頁75-141。
李楊:〈外來佛教本土化的濫觴-吳地魂瓶上的佛像、胡人形象〉,《藝術探索》21卷3期,2007年8月。頁49-51。
邢義田:〈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圖象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外貌〉,《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9期,2000年9月。頁15-99、239。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第104卷第1期,2001年12月。頁1-15。
妹尾達彥:〈胡人與漢人――「異人買寶譚」與漢人認識之變遷〉,收於黃應貴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生產》,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10月。頁107-134。
林淑貞:〈窮究天人之際――六朝志怪「災異書寫」示現的人文心靈〉《漢學研究集刊》第十期,2010年6月。頁1-53。
吳進安:〈儒家政治哲學之分析與批判-以古典儒家為中心〉,《哲學與文化》40卷9期,2013年9月。頁5-21。
柏貴喜:〈北朝胡人貴族門第婚中的胡漢通婚〉,《民族研究》2007卷6期,2007年11月。頁71-78。
徐玉晶:〈魏晉士人的風度之美〉,《遠東通識學報》第六卷第二期,2012年7月。頁57-59、86。
高莉芬:〈女神與神醫:漢畫像西王母及其配屬鳥形扁鵲圖像考察〉,《東華漢學》2011年夏季特刊,2011年7月。頁97-124。
陳器文:〈神鳥/禍鳥:試論神族家變與人化為鳥的原型意義〉,《興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8年11月。頁95-122。
陳溫菊:〈《左傳》「伐侵襲」例辨〉,《輔仁國文學報》第三十四期,2012年4月。頁1-26。
康韻梅:〈異物∕法術――唐代小說中的西域圖像〉,《清大中文學報》第六期,2011年7月,頁155-208。
張其賢:〈「中國」與「天下」概念探源〉,《東吳政治學報》第27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69-256。
彭丰文:〈兩晉文獻中的胡漢族際認知〉,收於劉正賓、扎洛、方素梅編:《族際認知――文獻中的他者》,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8月。頁119-142。
劉苑如:〈從鮮卑敘記看南朝志怪中的異族想像與時代感覺〉,《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 2002年3月。頁223-262。
劉苑如:〈欲望塵世∕境內蓬萊――《拾遺記》的中國圖像〉,收於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上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12月。頁238-283。
劉學銚:〈魏晉南北朝時期胡、漢文化之衝突與融合〉,《中國邊政》160期,2004年12月。頁1-34。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化胡」故事研究〉,《東華漢學》第1期, 2003年2月。頁45-69。
(三)學位論文(按作者筆畫排列)
呂清泉:《魏晉志怪小說與古代神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邱炫煜:《中國中古時期與南海諸國之關係與認識──以正史記載為中心之考察》,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李少雷:《唐代長安昭武九姓的婚姻類型》中國西北大學歷史碩士論文,2007年。
紀千惠:《六朝志怪巨人與侏儒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桂市:《幽明錄、宣驗記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陳世昀:《搜神記中的祥瑞災異之書寫》,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許聖和:《「博物思維」與六朝文學》,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彭坤誠:《先秦至六朝昆侖神話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劉苑如:《搜神記暨搜神後記研究──從觀念世界與敘事結構考察》,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劉苑如:《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導異為常的想像歷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