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姿穎 |
---|---|
論文名稱: |
布拉姆斯《F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之分析與詮釋報告 |
指導教授: | 葉孟儒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7 |
中文關鍵詞: | 布拉姆斯 、舒曼 、李斯特 、貝多芬 、舒伯特 、發展中的變奏 、主題變形 、交響式 |
英文關鍵詞: | Johannes Brahms, Robert Schumann, Franz Liszt, Ludwig van Beethoven, Franz Schubert, Developing Variation, Thematic Transformation, symphonic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3 下載:4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在1833年5月7日生於德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在音樂上最明顯的影響便是作曲家們紛紛力求創新,在樂曲中展現自由的幻想及表現自我的風格,鋼琴作品中以個性小品(Character pieces)廣受歡迎,布拉姆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或許因為所受教育的關係,也或許是個性使然,他堅持走自己的路而不隨波逐流,仍依循著古典時期的傳統架構寫下三首鋼琴奏鳴曲。
本論文依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為例,透過本文第三章探討其作曲手法的特色;並於第四章根據費許所著《布拉姆斯與其發展中的變奏原則》中討論布拉姆斯擅長的「發展中的變奏」(Developing Variation)分析本作品的樂曲架構;第五章則以布拉姆斯所作《51首練習曲,作品六》解決困難的彈奏技巧,另外在術語、交響式語法、指法、踏板,本著能夠「透過手指表達內心情感」的觀念,為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詮釋。
一、樂譜
Brahms, Johannes. Sonaten, Scherzo, und Balladen. München, G. Henle Verlag, 1977.
二、中文參考書目:
音樂之友社編。《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林勝儀 譯。臺北:美樂出版,2000。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 A History of Western Classical Music》。臺北:美樂出版,2001。
Berman, Boris.《鋼琴彈奏法》(Notes from the Pianist’s Bench)。廖皎含 譯。臺北:五南出版,2003。
Heinrich Neuhaus.《論鋼琴表演藝術》。林道生 譯。臺北:樂韻出版,2006。
Holmes, Paul.《偉大作曲家羣像:布拉姆斯》(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Brahms)。王婉容 譯。臺北:智庫文化,1995。
Mattews, Denis.《布拉姆斯:鋼琴音樂》(Brahms Piano Music)。于少蔚 譯。臺北:世界文物出版,1997。
Slenczenska, Ruth.《指尖下的音樂》(Music at Your Fingertips)。王潤婷 譯。臺北:大呂出版,1991。
三、中文論文:
沈翠琴。《布拉姆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之詮釋與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陳怡君。《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變形曲與賦格之詮釋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彭垂沅。《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一寫作手法與演奏詮釋的探討》。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黃齡緹。《布拉姆斯「升F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詮釋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楊欣樺。《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奏鳴曲C大調作品一詮釋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簡幸玲。《布拉姆斯鋼琴曲作品118之詮釋與研究》。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四、外文參考書目:
Bozarth, George S. Brahms Studies : Analyt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Evans, Edwin. Handbook to the Pianoforte Works of Johannes Brahms. London: William Reeves, Ltd., 1936.
Frisch, Walter. Brahms and His World.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___. Brahms and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ing Vari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Gál, Hans. Johannes Brahms: His Work and Personality. Translated by Joseph Stein. New York: Knopf, 1963.
Geiringer, Karl. Brahms: His Life and Work, 3rd ed.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82.
Musgrave, Michael G.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rahm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Rosen, Charles. The Cassical Style: Haydn, Mozart, Beethoven. New York: Viking, 1971.
Samson, Jim.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hop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Schönberg, Arnold. Style and Idea: Selected Writings of Arnold Schönberg. Edited by Leonard Sterin, Translated by Leo Black.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Swafford, Jan. Johannes Brahms: A Biograph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97.
五、網路資訊
Macdonald, Hugh. ‘Thematic Transformation’.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opac.lib.ntnu.edu.tw/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transformation+thematic(摘錄於March 14, 2010)。
六、影音資料
Brahms, Johannes. Great pian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Artur Rubinstein. Philips Records 456967-2. 1999. CD
____. Sonata No. 3, Op. 5. Claudio Arrau. Philips Records 432302-2. 1991. CD
____. 3 Piano Sonatas Op. 1, 2, 5; Scherzo Op. 4; Balladen Op. 10. Krystian
Wimerman. Grammophon 423401-2. 1983.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