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呂宏進 Lu Hung-Ching |
---|---|
論文名稱: |
臺灣漢民族傳統節日休閒活動之研究 The study of leisure activiti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Han people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王宗吉
Wang, Chun-Ch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0 |
中文關鍵詞: | 漢民族 、傳統節日 、休閒活動 |
英文關鍵詞: | Han people, traditional festival, leisure activiti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6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臺灣漢民族傳統節日休閒活動的概況、類型、涵義、社會功能、內容特性及心理因素等。研究方法係採用「文獻分析法」。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 傳統節日休閒活動的概況可分為:新年、宗教性及農業性等三大類節日,其三大類節日主要包含九個傳統節日及其附屬的五十八項休閒活動。
2. 傳統節日休閒活動的類型為:愉悅性、挑戰性及規範性三類。
3. 傳統節日休閒活動的涵義主要可由:個人、社會、宗教及文化藝術等四個面向觀之;其社會功能則有:凝聚親族情感與人際關係、情感宣泄與調節身心、整合族群與形成社會集體意識、發揚民族精神與穩定社會文化等四項功能。
4. 傳統節日休閒活動的特性主要有:時序性、挑戰性、紀念性、宗教性、集體性、祈願性、規範性及多元性等八點;其心理分析則有:敬神祀祖心理、畏鬼避邪心態、祈求風調雨順與財源廣進、重視親情和強調群體合作、追求個人生命及幸福情感等五項。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l situations, types, significance, social functions, trait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leisure activiti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Han people in Taiwan. The thesis is completed mainly by analysis of documents.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mentioned abov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could be summarized as:
1. The profiles of leisure activiti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New-year, religion, and agriculture and be subdivided as 9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58 items of leisure activities.
2. The types of leisure activiti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could be concluded as pleasantness, challenge and normality.
3. The significance of leisure activiti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can be explained from perspective, social, religious, and artistic aspects, and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that include: the unionization of familie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outlet for feelings and balance of physical and mentality, conformity of the groups and formation of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finally exaltation of ethical spirit and stabilization of social culture.
4. The traits of leisure activiti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could be counted as: sequence of seasons, challenge, commemoration, religiousness, gregariousness, pray and expectation, normality, diversity. Next, th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for festivals covers aspects such as god and ancestor worship, escape from ghost and evil, pray for clement weather and abundant harvest, emphasis on family affection and cooperation of community, and at last pursuit for personal happiness.
一、中文部分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上)。臺北:三民書局。
于司(1990)。世界三大宗教。長沙:湖南出版社。
王昭正譯(2001)。John R. Kelly 著。休閒導論。臺北:品度書局。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主編(1985)。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主編(1992)。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文崇一(1981)。青年工人的休閒行為及其類型。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51,1-62。
文崇一(1990)。臺灣居民的休閒生活。臺北:東大書局。
王弼(1960)。影印古本易經。臺北::啟明書局。
王仁興(1988)。中國年節食俗。臺北:星光出版社。
王舜皇(2002)。三項元宵節活動吸引力與舉辦地特性之比較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皮伯著,黃藿譯(1991)。節慶、休閒與文化。北京:三聯書店。
司馬遷(1965)。史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朱啟新、朱筱新(1994)。中國古代漢族節日風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經建會住都處(1996)。臺灣地區戶外遊憩政策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經建會住都處。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1990)。大美百科全書(1)。臺北:光復書局。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1991)。大美百科全書(22)。臺北:光復書局。
吳自牧(1965)。夢梁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吳瀛濤(1992)。臺灣民俗。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吳淑女(1993)。淺談慶典觀光與推展觀光之道,交通建設,42(9),2-6。
吳英偉、陳惠玲譯(1996)。Patricia A. Stokowski 原著。休閒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淑玲(1996)。青少年休閒之道。臺灣教育月刊,546,36-39。
吳騰達(1998)。臺灣民間雜技。臺北:漢光書局。
呂永耀(1973)。中外節日故事。臺北:五福出版社。
呂建政(1994)。開展休閒教育的幾個課題。訓育研究,33,21-28。
呂宏進(1997)。中俄傳統節日之比較。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阮昌銳(1991)。歲時與神誕。臺北:榮民印刷廠。
李淑芳(1983)。臺北市社區老年人戶外遊憩活動之研究。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原白(1993)。年節尋根。臺北:臺灣書局。
李明宗(2002)。當代臺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的提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余嬪(1996)。國中生之學業成就與遊憩參與型態。測驗與輔導,137,2826-2829。
余嬪(1999)。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規劃。學生輔導,60,20-31。
沈清松(1990)。休閒觀念與人生價值。戶外遊憩研究。臺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沈易利(1994)。臺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辛晚教(1990)。休閒、教育、人生。休閒教育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何福田、蔡培村(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周必大(1966)。平國續稿。臺北:藝文印書館。
周密(1966)。武林舊事。臺北:藝文印書館。
周海娟(1990)。台灣地區居民休閒活動的選擇與類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宗懍(1965)。荊楚歲時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輔仁大學。
林振春(1986)。團體領導者實務工作手冊。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林一真(1995)。休閒輔導的現況與展望。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國平、陳麟豐(1994)。中國傳統節日趣話。臺北:花田書局。
邱德宏、王灝(1999)。臺灣年俗。臺北:聯經出版社。
房玄齡(1975)。晉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范曄(1980)。後漢書。臺北:漢文書局。
范勇、張建世(1990)。中國年節文化。四川:三環出版社。
洪淑美編(1992)。現代休閒育樂百科。臺北:華一書局。
凌志四主編(2000)。臺灣人民俗。臺北:橋宏書局。
殷登國(1993)。歲時佳節記趣。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烏丙安(1985)。中國民俗學。瀋陽:遼寧大學。
高占祥(1991)。節日文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高占祥(1993)。中國民族節日大全。北京:知識出版社。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臺北: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修慧蘭(1985)。臺北市就業者的倫理觀。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涂淑芳譯(1996)。G. Bammel; L. L. Burrus-Bammel 著。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許慎(1967)。說文解字。臺北:藝文印書館。
許義雄、張清龍(1979)。我國職工之閒暇意識及活動傾向調查研究:以臺北地區職工為研究中心,體育學報,1,124-169。
許義雄(1988)。體育學原理。臺北:文景書局。
許義雄(1989)。休閒與倫理建設-為青年開拓更廣闊的休閒天地。青年輔導研習會專輯。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許瓊文(1992)。生活型態與休閒行為有關變項的研究-以臺大學生為例,臺大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義雄、陳皆榮(1993)。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梁全智、梁黎編著(1993)。古今中外節日大全。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郭炳昌(1993)。社會學。臺北:千華出版社。
郭興文、韓養民(1992)。中國古代節日風俗。臺北:博遠出版社。
陳元靚(1968)。歲時廣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陳在頤(1985)。休閒活動指導與管理。臺中:霧峰出版社。
陳彰儀(1985)。臺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型態。教育心理研究,8。
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討論休閒的現況與理論。臺北:淑馨出版社。
陳麗華(1991)。臺北市大學女生休閒活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調查。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畹蘭(1992)。臺灣地區老人休閒活動參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鏡清(1993)。臺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一以臺北市一級機關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定雄(1994)。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4,1-29。
陳振貴(1996)。大學生的休閒活動與現代價值觀的確立。訓育研究,35,1,67-70。
陳德海(1996)。南亞專科學校學生休閒活動阻礙原因之探討。臺灣體育,87,52-58。
陳美芬(1996)。淺談青少年的休閒活動及其功能。國教之聲,29,37-42。
陳南琦(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陸光(1987)。我國青年休閒活動及其輔導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陸宛蘋等人(2001)。以體驗學習為基礎建構青少年休閒系統-以Project Adventure為例。臺北:財團法人海棠文教基金會。
陶立璠(1987)。民俗學概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
黃振球(1970)。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施。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報。
黃清良(1978)。休閒活動。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黃又文(1983)。紀念節日史話。臺南:綜合出版社。
黃金輝(1991)。節日文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黃郁宜(1994)。現代少年的休閒活動。學生輔導,35,88-93。
張北海(1982)。遠東國語辭典。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張春興(1983)。工作、休閒、娛樂。中國論壇,15,47-51。
張壽山(1986)。談現代生活與文化生活。高雄市政週刊,74。
張己任(1992)。音樂與休閒,中國休閒生活文化學術研討會。
張君(1994)。神秘的節俗。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張景森(1996)。從祭典到觀光:文化觀光中的大眾動員策略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少熙(2004)。教師休閒運動行為模式。臺北:師大書苑。
張宮熊(2002)。休閒事業概論。臺北市:楊智文化出版社。
張宮熊、林鉦棽(2002)。休閒事業管理。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富察敦崇(1981)。歲京燕時記。臺北:廣文書局。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7。
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十一屆民藝華會為例。霧峰:臺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
喬繼堂(1991)。中國歲時禮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彭懷真譯(1991)。社會學辭典。臺北:五南書局。
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
程紹同(1997)。優質休閒、超值人生。師友月刊,366,15-19。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小組編譯(2000)。Kathlccn A. cordes ; Hilmi M. Ibrahim 著。休閒遊憩事業概論。臺北,麥格羅希爾出版社。
雷國鼎(1976)。教育概論。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雷國鼎(1976)。教育概論。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楊煥烘(1992)。教師之休閒活動。學生輔導通訊,2,22-29。
葉碧華(1999)。大型觀光節慶活動效益評估之研究-以臺北燈會為例。中國文
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董曉萍(1995)。民俗學導遊。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齊治平(1980)。節令的故事。臺北:空中雜誌社。
齊星(1990)。古風民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廖漢臣(1973)。臺灣的年節。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榮利(1977)。談休閒娛樂、如何計劃大學生活。臺北:創見出版社。
廖威彰(1993)。從大專體育課談學生體育性休閒活動之培養。中華體育,6(4),33-38。
廖榮利(1995)。休閒行為與工作滿足之因素分析。社區發展季刊,69,206-218。
臺灣中華書局、美國大英百科全書聯合編譯(1988)。簡明大英百科全書(5)。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臺灣中華書局、美國大英百科全書公司聯合編譯(1989)。簡明大英百科全書(18)。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蔡培村(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蔡維倫(1995)。從廟會節慶到觀光發展:鹽水蜂炮中地方動員與大眾動員機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茂其(1999)。休閒活動的起源與發展研究:以歐美及日本為中心。臺北:大新書局。
劉義慶(1966)。世說新語。臺北:藝文印書館。
劉歆(1979)。西京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劉浚泉(1983)。節日記實。臺北:國家出版社。
劉還月(1994)。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節慶卷。臺北:臺原出版社。
劉還月(2000)。臺灣人的歲時與節俗。臺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鄭玄(1966)。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
鄧碧惠(1992)。青少年休閒活動的探討、導向與影響。中華體育,6,3,39-42。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幼獅文化。
謝秀芳、鄭麗霞(1995)。技職院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研究。體育學報,20。
賴衍瑞(2002)。休閒產業電子商務營運績效之研究─以臺灣地區觀光旅館網站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戴聖(1976)。禮記大全三十卷。臺北:商務印書館。
戴德(1991)。大戴禮記。濟南:山東友誼書社。
顧祿(1976)。清嘉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二、外文部分
Brightbill, C.K. (1960). The challenge of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Cromption,J.L.& Mackay,S.L.(1994). Measuring economic impact of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s:some myths , misapplications and ethical dilemmas. 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2,33-43.
De Grazia, S. (1962). Of time, work and leisure. New York: Twentieth Century Fund.
Dumazedier, J. (1967). Toward a society of Leisure. New York: Free Press.
Dumazedier, J. (1974).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Elserier North-Holland.
Forbes, B.C. (1981). Forbes magazine, 20 July , 124.
Goldenberg,M.A.,Klenosky,D.B.,O'Leary,J.T. and Templin,T.J.(2000).A Means-End Investigation of Ropes Cours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2(2),208-225.
Getz,D(1991),Festivals,special events,and touris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Godbey,G.(1999).Leisure in your life-An exploration.State College,PA:Venture Publishing,Inc.
Iso-Ahola,S. (1979). Basic dimensions of definitions of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1, 28-39.
Iso-Ahola,S.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A: Wm. C. Brown.
Iso-Ahola,S.E., Graefe, A. R. and LaVerde, D.(1989). Perceived competence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risk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1,32-39.
Kaplan, M. (1960). Leisure of American.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Kaplan, M. (1975). Leisure: Theory policy.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Kaplan, S. (1960). Leisure in American. New York: Wiley.
Kelly,J.R. (1982).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elly,J.R. (1992). Counterpoint in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14(3), 247-253.
Kelly,J. and Godbey, G(1992).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Inc.
Kelly,J.R. (1972). Work leisure: A simplified paradig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 50-62.
Kelly,J.R. (1996).Leisure.Needham Heughts,MA:A Simom&Schuster Company.
Kraus, R.G. (1984).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Glenview, Il1: Scott, Foresman.
Kraus(1990). Recr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Mannell,R.C.and Kleiber,D.A.(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PA:Venture Publishing,Inc.
Parker, J.S. (1971). The future of work and leisure. New York: predger Publishers.
Parker, J.S. (1987).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Internation Publiction Service.
Pieper, J. (1963). Leisure: The basis of culture. New York: predger Publishers.
Ritchie, J.R. (1974). Hallmark events: An evaluation of a strategic response to seasonality in the travel marke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Vol 14,No 3.
Robert, Jackson(1997). Making special events fit in the 21st century. Champaign, IL: Sagamore Pub.
Scoot, David(1996). A comparison of visitors’motivations to attend three urban festival. Festival managenent & event tourism,3.
Seaton,A.V.(1997).Unobtrusive observational measures as a qualitative extension of visitor surveys at festivals and events:Mass observa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5(4),Spring,25-30.
Soutar,G.N.,&McLeod,P.B.(1993).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impact of the America’s cup.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571-582.
William,F.T(1997),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London:Butterworth-Heinemann.